氯气的理化性质及其泄漏防治措施.docx
2页氯气的理化性质及其泄漏防治措施氯气属剧毒品,室温下为黄绿色不燃气体,有刺激性,加压液化或冷冻液化后,为黄绿色油状液体 氯气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溶于水后,生成次氯酸氯气能和碱液(如氢氧 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次氯酸盐氯气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作用,生成毒性更大 的光气氯气能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液氯与许多机物如烃、醇、醚、氢气等发生爆炸性反应氯作 为强氧化剂是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途极为广泛,一般用于纺织、造纸、医药、农药冶金、自来水杀 菌剂和漂白剂等人体接触氯后,低浓度时只侵犯眼和呼吸道,高浓度时侵犯全呼吸道,可引起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 氯经呼吸道吸入后,与器官表面的水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新生态氧氯化氢强烈刺激和腐蚀呼吸道黏 膜,导致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新生态氧对组织有强烈的氧化作用,造成组织细胞损害吸入高浓度氯可 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心跳骤停液氯接触皮肤,可发生冻伤及化学性灼伤一、理化性质分子量:70.9;熔点(°C): -101; 沸点(°C): - 34.5; 相对密度(水=1): 1.47(液氯);饱和蒸气压(KPa): 506.62(10.3°C); 相对空气密度:2.48; 临界温度(°C): 144 ;临界压力(MPa):7.71; 溶解性:易溶有机溶剂,微溶于水二、 氯气中毒症状 接触高浓度氯气或液氯,可引起急性皮炎及灼伤,长期接触低浓度气可引起暴露部位皮肤烧灼、发痒,发 生痤疮样皮疹或疱疹。
眼部损伤:氯气可引起眼痛、畏光、流泪、结膜充血、水肿等急性结膜炎,高浓度 时,造成角膜损伤急性中毒主要是根据呼吸系统损害的严重程度划分,一般分为刺激反应、轻度、中度 和重度中毒1.刺激反应:出现一过性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肺部无阳性体征或偶有少量干性罗音,一般于24小时 内消退2.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有咳嗽、咳少量痰、胸闷等两肺有干性罗音或哮鸣 音,可有少量湿性罗音肺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不清,一般以下肺叶较明显经休息和 治疗,症状可于1〜2天内消失3.中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支气管性肺炎、间质性肺水肿或肺泡性肺水肿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加重,胸 闷、呼吸困难、阵发性呛咳、咳痰,有时咳粉红色泡沫痰或痰中带血,伴有头痛、乏力及恶心、食欲不振、 腹痛、腹胀等胃肠道反应轻度紫绀,两肺有干性或湿性罗音,或两肺弥漫性哮鸣音上述症状经休息和 治疗2〜10 天后会逐渐减轻而消退4.重度中毒:在临床表现或胸部 X 线表现中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属重度中毒:(1)临床表现:吸入 高浓度氯气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肺水肿,可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胸部紧束感,明显发 绀,两肺有弥漫性湿性罗音;喉头、支气管痉挛或水肿造成严重窒息;休克及中度、深度昏迷;反射性呼 吸中枢抑制或心跳骤停所致猝死;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气胸、纵隔气肿等。
2)胸部X线表现:主要呈广泛、 弥漫性肺炎或肺泡性肺水肿有大片状均匀密度增高阴影,或大小与密度不一,边缘模糊的片状阴影,广 泛分布于两肺野,少数呈蝴蝶翼状重度氯中毒后,可发生支气管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后者是由于盐 酸腐蚀形成瘢痕所致,难以恢复,并可发展为肺气肿三、 自来水厂氯气泄漏相关案例1、某自来水厂于2002年8月15 日 1个装有500 kg氯的压力罐的阀门腐蚀失灵,引起了泄漏由 于报警迟,消防人员赶到现场时,氯气已扩散到方圆45~50 m的空间,形成浓厚的淡黄色有毒烟雾,威胁 下风向居民区生命安全消防人员划定警戒区,采用喷雾水枪稀释空气中氯气由于防护装备有限,缺乏 堵漏装备,堵漏排除失败抢险指挥部决定采用沙袋围建水池,将气罐浸没水中,用水稀释,加石灰中和, 有效缓解了险情,最后经4 个小时救援,解除了险情由于缺乏防护装备,参加救援抢险的人员包括消防 警察和职工都有不同程度地中毒2、2002年8月7日,某水厂车间内1个阀门爆裂,该阀门前长约2 m左右,DN50管道内剩余液氯化泄 漏车间2 名当班工人欲采取措施时吸入外泄的氯气,顿时咳嗽不止,胸闷难忍,被迅速送往医院在南 京栖霞警方配合下堵漏成功。
因吸入量不大,受伤人员抢救及时,第2 天脱离危险以上2 个案例,都是 因为阀门故障引起的氯气泄漏事故,中毒人员多,但没有造成人员死亡,符合化学泄漏型事故的特 点泄漏型化学事故是指管道、阀门失灵或运输工具故障发生有毒气体或挥发性强的有毒液体成点状或平 面、立体的线状大量泄漏而造成的人员伤害往往中毒人员多,现场死亡人员少死亡大多发生在中毒后 的几天内,死亡原因大多为迟发的毒性作用或中毒性肺炎感染而爆炸型化学事故则会造成现场死亡人多, 中毒、烧伤、灼伤、骨折、复合中毒、冲击等使伤情更加复杂四、 泄漏处置及问题分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根据现场的检测结果和可能产生的危害,确定 隔离区的范围,严格限制出入一般地,小量泄漏的初始隔离半径为150m,大量泄漏的初始隔离半径为450m 应急处理人员应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泄漏现场应去除或消除所有 可燃和易燃物质,所使用的工具严禁粘有油污,防止发生爆炸事故防止泄漏的液氯进入下水道合理通 风,加速扩散喷雾状碱液吸收已经挥发到空气中的氯气,防止其大面积扩散,导致隔离区外人员中毒 严禁在泄漏的液氯钢瓶上喷水。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所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铜管将泄漏的氯气 导至碱液池,彻底消除氯气造成的潜在危害可以将泄漏的液氯钢瓶投入碱液池,碱液池应足够大,碱量 一般为理论消耗量的1.5 倍实时检测空气中的氯气含量,当氯气含量超标时,可用喷雾状碱液吸收通 过对几起氯气泄漏化学事故的分析,暴露出在化学危险品存贮、使用、管理、事故救援中存在几个亟待解 决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1.根据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负责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对废 弃危险化学品处置,实施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有国家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 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公安部门、质检部门、环保部门、铁路部门、民航部门、卫生行政部门、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邮政部门,各部门分工细致,但协调不够,多头管理,往往造成责权不清的管理混乱 的局面如南京大学曾就钢瓶的质量问题问过厂家,但厂家答复只管回收空瓶,质量问题去找消防部门 事实上消防部门主要承担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具体任务,并未赋予其危险品监督管理和其他技术职能 2.消防部门承担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神圣使命,但基层作战部门防化保护设备和施救设施严重短缺,严重 削弱了作战能力,同时易造成消防人员无谓的伤亡。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危险品的使用,化学 事故频发,加强基层消防部门的装备和化学事故救援作战训练,提高化学灾害救援战斗素养乃当务之急 3.应加强化学事故救援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开发各种简便、安全可靠,适用不同危险化学品的堵漏技术, 并推广应用消除隐患,排除险情,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的伤亡五、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大量危险品的使用,化学事故频发,化学事故也是世界的一大公害成都市武侯 区虽然未发生过氯气泄漏导致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但也曾在 2005 年发生甲苯中毒事件致 50 名员工入 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02 年1月26日、5 月12 日分别颁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使用 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在这之前还颁布了《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规和技 术标准,正逐步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逐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随着科学 理论技术的研究发展和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就可以将化学事故“止之于始萌,绝于之末形”, 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