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江吟》古诗 作者白居易 古诗暮江吟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docx
2页《暮江吟》古诗 作者白居易 古诗暮江吟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真珠 通 珍珠)?暮江吟》译文及注释译文 一道残阳倒影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真的珠子,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叙述了人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江河的感情注释①暮江吟:傍晚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②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③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④可怜:可爱⑤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⑥真珠:即珍珠⑦月似弓:峨眉月,其弯如弓 ?暮江吟》句解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人抓住了黄昏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黄昏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像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发明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暮江吟》赏析三?暮江吟》主要是写“暮色江景〞暮江吟》全共四句前两句写夕阳斜照在江面上的景色,这是最真实可信的暮色江景后两句写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初升的场景诗中“九月初三〞与“月似弓〞高低紧扣,写的是傍晚时的自然景色这里的“九月初三〞,点明时间,“月似弓〞那么是诗人看到的景象当然,这种景象只能在日落后不久才能看到,因而这两句主要还是写暮色江景,而不像有些书上说的那样是写“美丽的夜景〞 说后两句仍主要写暮色江景,有其科学上的依据根据天文学常识,九月初三日,月亮位于太阳以东约45°,形状像个反C字形,即“月似弓〞,日落后出现于西方、西南方低空中,可见时间局限于日落后2至3小时从诗中看,作者看到“月似弓〞之时,月亮的地平高度不会很低太低了,由于树木、建筑、雾气等影响就不会看到据此,读者可以推测出,作者看到“月似弓〞之时,当在九月初三傍晚,即日落后不久从民用时间看,仍属于黄昏,即“暮〞的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