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师资格证】这10个人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考!请记住.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6592483
  • 上传时间:2021-11-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1.45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在教育方面贡献大的人名和事迹,是作为常考知识点 哦!教师资格备考开始了吗?是不是觉得知识点太多,怎么记都记不住?或者是记着记着就记混了呢?为了缓解大家的这种备考焦虑,小编将为大家整理分类相关的教师资格证常考点,帮助考生节省时间!提升备考效率~ 孟子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春秋 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形成了百 家争鸣的盛况相关考点如下:(一)思孟学派孟子,名柯,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人们通常把子思和孟轲视为一派,这就是著名的思孟学派思孟学派硏究孟子教育思想的主 要资料是《孟子》一书孟子在政治上的主要主张是劝说统治者施行〃仁政〃 关于思孟学派■他们提出的教学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 之是考试重点,考生要记住二)内发论的代表孟子认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从 "性善论"岀发■孟子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因此,教育 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 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 (三)"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 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 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另外孟子还是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的 代表四)教学思想1 •深造自得:孟子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 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所以,学习中特别重要的是由感性学习到理性思维的转 化〃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 子欲其自得之也〃2•盈科而进:〃盈科而后进〃指出了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3•教亦多术:对不同情形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4•专心致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五)社会分工与教育分工思想是孟轲的重要经济思想,也是其教育理论中重要的基础思想他认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必要的行知 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爰国者是中 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提出了"生活即教育” ■"社 会即学校〃 ■ “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 核心相关考点如下:(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杜威提出过: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观点,陶行知则提出了与之相似的观点。

      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 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三大主张,其中,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 心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一生教育思想和实践的表达,他以 这样的赤子之心■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陶行知去世的次日,中共的挽联是:〃中 国人民教育旗手,民主运动巨星",毛泽东的评价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 庆龄称其为〃万世师表〃,董必武称其为〃当今一圣人〃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相关考点 如下:(一) "性恶论”与教育作用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争则乱,舌狈」穷〃因此他认为应该以〃礼〃来约束关于荀子的性恶论,考 试中就只以性恶论的代表的形式考查,不会有其他更深入的形式二) 外拣论外砾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 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 重点是学习因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所以荀子是我 国古代外砾论的代表人物也使选择题常考点三)环境决定论荀子有一句名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这过度强调 了环境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这是一种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考试中常考 这句,就以"环境决定论"来考察四)〃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荀况:〃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 行而止〃荀子认为闻见、知、行,每个阶段都具有充分的意义,由此构成一个 完整的过程⑴闻见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但是又是有缺陷的,首先,感官不能把握整体 与规律,其次,感官常因主客观因素影响而产生错觉⑵知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就能自如的应对事物的变化第一,〃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第二,〃虚一而静〃,〃心〃是藏与虚、两与一、动与静的统一⑶行行就是知识的实践,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五)论教师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教师参与治理国家是通过一个中介实现的,那就是他的施教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荀况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O孔子 孔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他是中国古 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孔丘的 思想学说和他的事迹被他的弟子汇编成一本书,名为《论语》,《论语》是世界 上最早的论述有关教育的文献。

      相关考点如下:(一)孔子与《论语》我们应知道,《论语》不是孔子所著,而是由其弟子所写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题目中会在这里设置考点另外,关于孔子本人,也要知道他的相关事迹二) 孔子的思想 ⑴基本出处考查孔子的相关思想在论语中有所反映在相关考题中主要以判断某些观点是否岀自 论语或是否是孔子的观点的方式考查2)孔子思想的考查① 孔丘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认为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主张〃学而 优则仕〃,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学而优则仕〃包括了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 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 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学而 优则仕〃确定了教育培养统治人才的目的,体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② 孔丘主张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孔丘继承西周贵族〃六艺〃教育传统,吸收采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创 设新学科,虽袭〃六艺〃之名,但对所授学科都作了调整,充实了内容六艺包 括:礼乐射御书数,是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分科课程的雏形③ 〃不愤不启,不t非不发〃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助产术〃 早十几年,提岀〃不愤不启,不排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 是〃在教学时必须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的,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然思考但有所领会”但不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的”此时可以 去开导他④ 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采用因材施教的人但是”因材施教〃 一次最早是由朱熹提出的应注意区分⑤ 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体现了学习要学思结合的⑥ 社会本位论孔子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⑦ 关于教学过程 孔子提出〃学■思■行〃的教学过程,有的时候也可以总结为〃学■思■习■行〃 卢梭 让•雅克•卢梭(1712年一1778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相关考点如下:(一)代表作《爰弥儿》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通过教育代表作《爱弥尔一论教育》,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帀出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奠定了在教育史上显赫地位二)自然主义教育养目标: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方法原则:正确看待儿 童;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三)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卢梭认为:理想国家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学校教育由国家掌管。

      对受教育者,即使不能完全免费,国家也要给予补贴教师需由本国公民担任体育是教育里最重要的部分卢梭属于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代表洛克洛克,英国哲学家,他的思想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教育学的发展中也不例外,他的思想的很多方面都影响着教育学发展相关考点如下:㈠白板说洛克认为:人岀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 了观念这就是著名的〃白板说〃正是因为白板说的观点强调环境或者教育在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洛克又被划分在环境决定论(外砾论)的 阵营里二)教育漫话和绅士教育洛克的代表作是《教育漫话》也是考试中喜欢考的考点另外洛克主张绅士教育关于体育,洛克认为人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对于德育,他把 德行放在比知识更重要的环境;在智育问题上,洛克尤其强调两点,一是德行重 于学问,二是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有用的广泛知识三)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洛克认为,教育在人的形成中有巨大作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因此他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马卡连柯苏联教育家■作家1905年从小学师资训练班毕业后开始教育生涯提出了通过集体和生产劳动来教育儿童以及在集体中逬行教育的原则和方:去■丰富了他的教育学理论。

      相关考点如下:(一)论集体主义教育马卡连柯十分注重集体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集体主义教育的原则有:尊重与要 求相结合原则;平行教育影响原则;前景教育原则特别是平行教育原则”要求教 师要把通过集体影响个人与通过个人影响集体结合起来,反映在刊壬级管理中就是 平行管理的管理模式二)相关名言考查 例如: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0这 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 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 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是西方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相关考点 如下:(一)产婆术 苏格拉底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 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又称之为〃谈话法"或〃问答法"O苏格拉底方法 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组成二)启发式教学 正是因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苏格拉底成为西方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三)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苏格拉底与古代其他思想家和教育家有所不同,他明确提出了 〃美德是否可教〃 的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结论就是:如果美德是一种知识就是 可教的,因为知识是可教的。

      泰勒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评价理论专家相关考点如下:(一)泰勒原理泰勒原理被公认为课程开发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 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二)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 泰勒认为,课程评价就是要确定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结果相吻合的程度这种模 式以目标为中心展开这也衍生出了按照课程目标对课程进行评价的目标评价模 式泰勒最早把课程评价引入课程开发过程并使之成为课程开发过程的环节之一泰勒被美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布拉姆 本杰明•布卢姆(1913—1999)是美国当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我国出版电子商务网站经营情况普查与分析.doc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 试题.docx 【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拿高分应答技巧(附常考知识点).doc 【整合】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 3.1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同步练习.doc 广东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五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 命题点1 分子热运动、内能 试题.docx 【教师资格证】教资考试三大必考点再看一遍!.doc 【最全】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练习)系列之一.doc 【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写作题作文素材积累.doc 广东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四讲 物态变化 命题点1 温度与温度计 六种物态变化 试题.docx 【整合】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doc 广东省深圳市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扫描版无答案) 试题.docx 山西省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题型03 作图专题 试题.docx 广东省汕头市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试题.docx 【教师资格证】背熟这45条知识点笔试涨30分不用愁!.doc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 党员简短自我评价7篇.doc 山西省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题型08 实践活动专题 试题.docx 【整合】人教版选修3-4第14章第1、2节电磁波的发现和电磁振荡导学案.docx 党员组织集中培训学习总结.doc 广东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八讲 力 运动和力 命题点2 牛顿第一定律 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