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试论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10176502
  • 上传时间:2021-11-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试论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在歌唱艺术中,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都有英共性民族唱法与美声唱 法在演唱技术上存在着许多借鉴与融合我国的民族唱法起步虽晚,但在 继承传统的戏曲、说唱、民歌发声方法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借鉴了美声唱 法的发声技巧,使得民族唱法更加科学化近些年来,民族唱法大胆地吸收 美声唱法的精髓,在保持我国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在发声方法上进行了大 胆的尝试,解决了民族唱法中高音区的演唱问题,这是民族唱法一个新的 突破但如何使美声唱法与我国民族唱法的歌唱语言相结合,使歌唱者既 能唱好外文歌曲,也能唱好中文歌曲那么如何把美声唱法的优点不断地 同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语言特点相结合,体现出多元化融合趋向,以下我们 就从两种唱法的演唱技术中的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如何将两种唱法融合,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新的理论观点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共鸣的运用我国的民族唱法强调运用局部共鸣,主要以口腔共鸣技术为主在声 乐演唱中,充分运用和借鉴了美声唱法的混合共鸣克服了以往在传统民 族唱法中的挤、压、卡现象,注重打开喉咙建立稳定通道,把所有的共鸣腔 体都调动起来,并能根据音高的变化来调整腔体的大小和音色的变化,达 到声音的圆润。

      而但能够运用声音音区的变化来调节真假声混合的比例, 从而能够使口咽腔共鸣、头腔共鸣以及胸腔共鸣来达到很好的统一,使声 音在色彩上得到丰富和美化,具有金属般的光泽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创 作歌曲《亲吻祖国》、《跟你走》等歌曲就能感受到混合共鸣使用的恰到好 处,并且运用混合共鸣充分映衬出我们中华民族的宏大气魄还有在演唱 一些感情较细腻的民歌时,女口《望月》、《芦花》等艺术歌曲时,则是根据作 品的风格不同,对嗓音和共鸣进行调整同时根据不同的声乐作品来调幣 共鸣的运用,进一步表现出不同风格作品的风格特征,将美声唱法的科学 性与民族唱法的特殊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二、 气息的运用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一直釆用富有特色的基础,充分借鉴美声唱法的 呼吸原理在保存了传统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强调气息的支持、连贯,在 演唱技巧方面根据不同风格的作品随时作出调整在演唱时强调呼吸深 度、声音的通畅,胸腔口咽腔、头腔共鸣的混合使用,将气息像闻花香似的 吸进来,使用横膈膜保持气息,利用呼吸肌肉群与吸气肌肉组织所产生的 对抗来作为气息的支持点,运用积极流动的气息给声音以均匀、平缓、持 续、连贯的支持,均作出了与美声唱法一致的要求,同样也运用与借鉴了美 声唱法的气息。

      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始终讲究“以气唱情”,利用声乐演 唱中的小气口的技巧来切断音乐中的大乐句,恰到好处地表现作品中哭诉 的情感,彰显作品风格的抑扬顿挫,利用大气口来表现声乐作品中情感的 激烈与爆发三、 咬字技术的运用民族声乐中的“哼鸣”是歌唱者经常使用的练声曲目,“哼鸣”的感 觉更是在气息的位置上,在假声的位置上来哼,哼的同时把气息叹下去,也 就是说把哼鸣叹在气上,哼鸣能帮助声音位置高,声音通道连贯、通畅,进 而更好地将声音统一有了良好的发声方法,技术上获得了空间和自由,便 可以很轻松地咬清汉字的字音我国著名歌唱家戴玉强演唱的《你像雪花 天上來》,深情动人,虽然演唱方法是美声唱法,但是却能很好地在风格上 把握和理解中华民族的情感,将民族声乐中的咬字叶字与美声唱法中的咬 字吐字相结合,将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融会贯通,感人至深美声唱法是以 意人利民族语言为基础而发展的一种声乐艺术,咬字技术不如民族语言那 样复杂,意大利语与其他欧洲语言一样属于拼音文字,多音节词在语言中 所占比例很大,当用美声唱法演唱民族声乐作品的时候,能够咬清字音并 且声咅通畅,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声乐教学中,声乐教育者们能够逐渐运 用美声唱法的发声原理,在借鉴了美声唱法之后,注重喉头位置放松,要求 字的着力点靠后,强调软腭提起后咽壁打开、立起,充分建立一个稳固的咽 腔。

      同时借助意大利语中的五个元音来进行声音训练,用混合母音的办法 将纯母音混上其他母音的色彩,使母音变圆更近距离的咬清母音达到声 音通畅,从而更好地找到歌唱的共鸣总之,两种唱法要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我国民 族唱法追求演唱像说话一样亲切自然准确、并有着多种多样的吐字技巧 根据不同的作品风格采用不同的吐字方法,如慢吐、快吐等等这些是我 们在声乐教学中要继续保留的精华,也更是体现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韵味 Z关键除了在演唱技术上两种唱法有相互借鉴与融合的可能,在我国的 民歌中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中西结合”是民族唱法的优势,这个问题也是声乐界争论的热门话 题发展是为了创新,借鉴的结果是为了弘扬,我们并不拒绝世界先进歌唱 艺术的精髓和灿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不能因为主张保留 民歌的本来面貌而拒绝创新在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我国的民族声 乐一直都在探索之中,尤其是近些年來逐渐达成共识的“中西结合”的演 唱,表现出了民族声乐的新的面貌从近年来的声乐教学和舞台表演与实 践,及各类型声乐大赛,我们可以看到,运用“中西结合”的民族唱法已成 为一门新兴的歌唱艺术,也可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唱艺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