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各舱段介绍.doc
10页国际空间站作为国际合作空间探索项目,其规模庞大、系统复杂、技术先进该项目由16个国家共同建造、运行和使用,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耗时最长且涉及国家最多的空间国际合作项目自1998年正式建站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于2010年完成建造任务转入全面使用阶段曙光”号功能舱(Zarya)简介:“曙光”号(Zarya)功能舱为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于1998年11月20日由俄罗斯“质子-K”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曙光”号是国际空间站的基础,能提供电源、推进、导航、通信、姿控、温控、充压的小气候环境等多种功能它由“和平”号空间站上的“晶体”舱演变而来,寿命13年,电源最大功率为6千瓦,可对接4个航天器命名由来:Zarya名字源于俄语3ap刃,用英语解释是dawn,Sunrise的意思曙光”号功能舱源于俄罗斯当年为“礼炮”号空间站所研制的TKS飞船,由美国出资,俄罗斯制造,命名为“Zarya”的含义在于此功能舱的发射标志着航天领域国际合作新时代的到来二、“团结”号节点舱(Unity)简介:“团结”号(Unity)节点舱是国际空间站的第二个组件,也是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节点舱,于1998年12月4日由“奋进”号航天飞机送入轨道。
舱体长5.49米,直径4.57米,重11612千克,用于存贮货物和调节电力供应,是国际空间站上负责连接6个舱体的主要节点舱命名由来:由于该舱是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节点舱,因此也常被称为“节点1”(Node1)根据NASA国际空间站计划主任兰迪•布林克利的解释,“Unity”这个名字代表了NASA、波音还有全世界国际空间站团队的共同努力,反映了国际空间站计划中的国际合作三、“星辰”号服务舱(Zvezda)简介:“星辰”号(Zvezda)服务舱是国际空间站的核心,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星辰”号服务舱由俄罗斯出资和建造,于2000年7月12日发射,7月26日与国际空间站联合体对接星辰”号长13米,重19吨,由3个密封舱组成星辰”号发射之后,对接的3个舱段和辅助设备组成了质量为73吨、运行在397千米、倾角为51.6度的轨道上的空间联合体,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使国际空间站具备了接待航天员居住和工作的基本条件命名由来:Zvezda源于俄语3Be3ga,用英语解释是“star”的意思该舱基本框架结构被称为“DOS-8”,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俄罗斯计划建造的“和平号-2”(Mir-2)空间站的核心,因此在制造过程中,“星辰”号服务舱常被称为“Mir-2”。
1999年初,俄罗斯正式将其命名为“星辰”号四、“命运”号实验舱(Destiny)简介:“命运”号实验舱(Destiny)是NASA命运号是NASA在1974年2月“空间实验室”(Skylab)退役后的第一个永久性运作的在轨实验室,于2001年2月与国际空间站“团结”号节点舱顺利对接命运”号实验舱是美国进行微重力科学与研究的场所,包括材料加工、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实验、流体试验和地球科学等五、“寻求”号气闸舱(Quest)简介:“寻求”号(Quest)气闸舱是国际空间站主要的气闸舱,由美国于2001年7月14日发射升空的气闸舱的作用是为航天员提供出舱活动前穿戴航天服的场所寻求”号被连接到空间站之前,俄罗斯航天员只能在“星辰”号服务舱内穿戴航天服,美国航天员只有在有航天飞机停靠的情况下,在航天飞机里穿戴航天服寻求”号气闸舱能同时兼容美国和俄罗斯航天员穿戴使用航天服六、“和谐”号节点舱(Harmony)简介:“和谐"号(Harmony)节点舱是国际空间站3个节点舱中的第2个,于2007年10月23日由“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在国际空间站所起的作用是把美国“命运”号实验舱和后来送入太空的欧洲航天局“哥伦布”号空间实验舱、日本“希望”号空间实验舱连接在一起。
命名由来:之前被称为“节点2”舱,2007年3月15日更名为“和谐”号这个名字源自于一个名叫“节点2挑战”的校园竞赛,来自全美32个州的2200多名高中生参加了这个竞赛这个竞赛要求参与学生学习国际空间站知识,制作比例模型,并解释自己所取名字的含义最后六个不同的学校提交了“Harmony”这个名字由NASA教员、工程师、科学家和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评选小组选定这个名字,并解释称这个名字不仅体现了国际空间站国际合作的精神,还形象地表现出“和谐”号节点舱在国际空间中所担负的把各合作伙伴的实验舱连接在一起的职责七、“宁静”号节点舱(Tranquility)简介:“宁静"号(Tranquility)节点舱是国际空间站的第3个节点舱,由意大利泰利斯阿莱尼亚航天公司为NASA建造,长约7米,直径约4.5米,在轨重量约18,160千克宁静”号能够为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以及包括氧气生成器、水循环系统、废物清理-卫生维护系统和“科尔贝尔”跑步机等在内的许多生命支持和环境控制系统提供额外的空间与“宁静”号节点舱相连的“瞭望塔”观测舱是国际空间站机械臂的控制站,长约1.5米,直径约2.96米,在轨重量约1882千克。
观测舱四周有6个窗口,顶部有1个窗口,能够帮助航天员以一个全景的角度观察地球、宇宙星体以及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的飞船,窗口能抵御空间碎片的撞击宁静”号节点舱和“瞭望塔”观测舱于2010年2月8日随“奋进”号航天飞机被运往国际空间站命名由来:“宁静”号(Tranquility)节点舱在2009年4月之前一直被称作“节点3”,名字源自于NASA所举办的征名活动一—“帮节点3取名”活动期间,公众可登陆NASA官网参与活动,可选择NASA提供的4个名字中的其一,也可以建议自己认为合适的名字2009年3月20日活动截止时,NASA收到数千个提议,“Tranquility”是建议次数最多的前十名之一在经过评选之后,曾经作为国际空间站第14和第15远征考察团成员的女宇航员苏尼塔•威廉姆斯在一档晚间电视节目中宣布“节点3舱”被命名为“宁静”(Tranquility)NASA空间运行部副主任比尔•格斯登迈尔表示选取“Tranquility”这个名字与纪念“阿波罗”一11有关40年前的7月,“阿波罗”一11飞船在月球上的静海(SeaofTranquility)登陆,“Tranquility”与探索和月球有关,同时“Tranquility”也象征了空间站的国际合作精神。
八、“哥伦布”号实验舱(Columbus)简介:“哥伦布”实验舱是继美国“命运”号之后的第二个国际空间站实验舱,它由欧洲10个国家的40家公司共同参与制造,是欧空局最大的国际空间站项目哥伦布”实验舱装备有多种实验设备,能开展细胞生物学、外空生物学、流体和材料科学、人类生理学、天文学和基础物理学等多方面的实验,其使用寿命至少10年美国东部时间11日16时44分(北京时间12日5时44分),美国宇航员雷克斯•瓦尔海姆和斯坦•洛文在经历约8个小时的太空行走后,终于成功地将重达10“哥伦布”实验舱安置到国际空间站上九、“希望”号实验舱概览日本实验舱(JapaneseExperimentModule,JEM),命名为“希望”号,日语为Kibo(Hope),意为希望希望”号实验舱是日本对国际太空站的贡献,由JAXA于2001年9月制造完成,也是国际太空站上最大的舱组希望”号实验舱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座连接到空间站上的载人太空舱,是日本的载人航天器希望”号实验舱是日本首个载人航天设施,最多可容纳4人它由舱内保管室、舱内实验室、舱外实验平台、舱外集装架、机械臂和通信系统6大部分组成舱内保管室主要作为保管仓库使用,室内有实验设备、维修工具、实验材料以及万一仪器出现故障时供替换的设备。
舱内实验室是一个外径4.4米、内径4.2米、长11.2米的圆筒状设备实验室内的气体成分和地表大气几乎相同,保持着1个标准大气压以及便于宇航员活动的温度和湿度,所以宇航员可以身穿普通衣服在实验室内工作舱外实验平台可利用宇宙微重力、高真空等特殊条件进行地球观测、通信、材料实验等研究舱外集装架是向舱外实验平台运送以及回收实验设备的过渡平台机械臂分主臂和子臂两大部分,主臂可抓起7吨重物宇航员可在舱内实验室里利用监视器,通过操纵台控制机械臂工作希望”号实验舱在日本设计和组装完毕之后被运送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然后其各部件由美国航天飞机分3次运往国际空间站,并在太空完成组装实验舱的第一部分一一保管室于2008年3月11日由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携载先期运往国际空间站十、“莱昂纳多”多用途后勤舱“永久性多功能舱"(PermanentMultipurposeModule,PMM)是国际空间站的永久性扩展舱永久性多功能舱"的前身为“莱昂纳多”后勤舱,该舱是由意大利制造的多用途后勤舱(MPLM),以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DiSerPieroDaVinci)命莱昂纳多”服务后勤舱于2001年进行了首次太空飞行。
意大利航天局根据与NASA的协议建造了前三个“莱昂纳多”服务后勤舱2010年3月,“发现”号航天飞机将携带“莱昂纳多”服务后勤舱执行最后一次货运任务返回地面后,“莱昂纳多”服务后勤舱进行了改装,具备了更好的碎片防护功能,并能使航天员更容易使用其内部的设备,并更名为“永久性多功能舱”。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