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三节鉴赏古诗词的情感.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16999906
  • 上传时间:2017-11-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5.22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节 鉴赏古诗词的情感复习要点:1 情感类型 2 抒情方式 3 情景关系 4 答题要领复习过程:一课前一练:比较下列两首词所表达感情的不同[甲]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乙]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答:[甲] 词作者传为李白,从诗中意象看,体现了博大的盛唐气象,同时也给人一种苍凉之感,但仔细体味那幽怨的箫声、秦楼的冷月及西风残照的汉家陵阙,又无不给人一种惆怅空寂的伤怀之痛[乙] 词作者是伟人毛泽东,从凛冽的西风、雁叫的长空、如铁的雄关、如海的苍山、如血的残阳中,分明感到词中所抒发的是红军战士那种昂扬、悲壮、豪迈之情两词结尾均具博大苍凉之气,但前者略显伤感,后者则透露出昂扬豪迈的英雄气概二:(一)考点分析:感情之于诗,如血液之于人体,如水分之于花草,它是诗歌的生命鉴赏诗歌就应当从诗歌的意象出发,仔细体味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感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王安石的《梅花》 ,范仲淹的《江上渔者》 讲解: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表面上写景,实际上寓情于景 “月落” 、 “乌啼” 、 “霜满天”是远处望到和听到的;“渔火” 、渔民的“愁眠” 、 “寒山寺” 、 “钟声” 、 “客船”是近处看到和听到的,由这些景物和声音构成了一幅暮秋季节凄凉、冷落的夜景面对这幅夜景,必然勾起诗人飘泊他乡的孤愁情怀再比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人表面上咏物,实际上言志王安石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宋神宗时,任为宰相,积极推行新法,但遭到守旧派的反对,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后来,被迫离职回到江宁,但仍不屈服于腐朽的压迫这首诗是他借咏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品格的还比如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是一首记事诗,江边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喜欢吃味美的鲈鱼,不知道渔民是冒着风流去捕捞的,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后两句的意思作者没有明说,而是令“江上往来人”去看捕鱼的险景看到一叶小舟颠簸在大风浪里,一会儿被送上浪峰,一会儿又陷入波谷的惊险场面,自然会懂得“吃鱼容易,捕鱼难”的道理诗中反映了渔民生活的艰险和作者对渔民的同情。

      二)高考再现:※湖北卷]16.元代马致远的杂剧 《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注:①寒蜇:寒蝉 (1)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4 分) 答: 感叹昭君远去塞外的艰辛,伤心离别;想象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 (4 分)※[浙江卷] 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问: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 分)答案;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 ,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 ,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秋 夜 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问: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答:“凉” “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三知识积累:【一】知识卡片: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A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B 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 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居易《卖炭翁》D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 建功报国A 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 《龟虽寿》 、陆游《书愤》B 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 《从军行》C 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D 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 《示儿》 、文天祥《过零丁洋》E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F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G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 思乡怀人A 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 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B 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C 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D 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 闺怨》李白《乐府》(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生活杂感A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 、孟浩然《过故人庄》B 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 《扬州慢》 、刘禹锡《乌衣巷》C 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 《京口北固亭怀古》D 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E 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F 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长亭送别A 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 《雨霖铃》 、王维《渭城曲》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B 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C 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请列举古诗词中常形容情感特点的双音词:痛楚-激愤- 伤感- 悲观-失落-凄凉-幽怨- 郁闷-忧愁- 孤独愉悦-欣喜- 恬淡- 闲适-悠闲-激昂-乐观- 豁达-仰慕- 奔放【二】知识提要:古诗词的抒情方法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即不假外物,不加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由作者直接对有关的人、事、物、景等表明爱憎态度。

      古代诗歌中绝大多数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作者对景象或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托在此景此物中) 寓情与景,寓情于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来抒发感情四:鉴赏古诗词情感的方法:(体会下列诗词的情感)例 1 暮江吟 (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注]唐长庆年间,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白居易谙尽朝廷的滋味,自求出京外任这首诗就大约写在诗人奔赴杭州任刺史途中根据注释可以分析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既然诗人已经熟悉并厌倦了朝廷的生活,不希望自己被卷进尔虞我诈、扑朔迷离的政治风云中,他出外任职,实质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该是在争取一种自由和解脱,当他看到这一幕幕难得的美景时,心中的喜悦之情就不言而喻了只要结合背景,对诗句稍作鉴赏便可知道这种感情基调是喜悦的方法总结一:知背景,理清诗人的心路历程诗人的每一首诗都可以折射出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和自身的人生背景,从而看出诗人的心路历程诗人也有失意与得意、得志与不得志的时候,所以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风格也有所不同。

      李白所处盛唐,所以以豪放居多,杜甫处在唐朝走向衰败的时代,战争频繁,所以杜诗大多表现出对战争与朝廷政治的揭露以及对自己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思索、担忧,显得沉郁苏轼是豪放词宗,但他回想起自己的亡妻时,也难免有无限的伤感,写下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鉴赏诗歌,对诗人的创作背景应该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才可以快速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例 2. 孤 桐 (王安石)天质柏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娇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标题就告诉我们这首诗在写物,从诗歌内容上看,整首诗都是对孤桐的描写,然而诗人正是通过写孤桐的高大茂盛,干直虚心,越老越坚硬,最终被百姓做“五弦琴”表达出自己的追求:正直高大,虚心踏实,穷且弥坚,甘愿牺牲所以这应该是一首咏物诗 方法总结二:知类型,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不同类型的诗歌传达的情感类型也是不一致的,表现的思想态度也有所不同从内容上看,古诗可以分为离别诗、咏物诗、咏史诗(怀古诗) 、边塞诗、闺怨诗、羁旅诗等送别诗传达的惜别之情,一般表现的是诗人对亲人朋友情人的不舍、思念或劝勉;咏史诗表现的是怀古之情,诗人往往是吊古伤今,或借古讽今,或写昔盛今衰、或抒怀才不遇;写景诗往往是寄情山水,归隐田园,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边塞诗常常传达爱国情、思乡情,表现诗人建功立业、奋勇报国的理想;羁旅诗则写出诗人绵绵的乡愁或不得志的情怀。

      例 3 落日怅望 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诗题能明人“望”心“怅” ;首句“孤云”和“归鸟”相对;第二联两句“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既已明其旨,——我们由此可以对整首诗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知:诗表现了一个孤寂游子的思乡之情例 4 鲁山行 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诗人所写之物及其特征:山—千、高、低;峰—好、随处改;径—幽;霜—落;熊—升(爬)树;林—空;鹿—饮溪(水) ;鸡—云(天)外一声鸣;诗还有关键性诗句:“适与野情惬” 闲适美好的自然景物与诗人悠然恬静的情趣浑然一体方法总结三:抓住能体现诗人情感及诗歌整体意义的形象,如人以及人的行动,物以及物的特征 例 5 贾生 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首句宣室“求贤” ,目的既明, “贾生”有“才” ,目标已现 “可怜”意转失望,结果是“不问苍生问鬼神” 。

      由此我们对整首诗的内容有了比较清楚的认知:叹婉英雄无用武之地;统治者对人才不过如此例 6 望月怀远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题“望月”而“怀远” ,主旨隐约可见;古人常以“明月”寄相思之情,首联相思之情浓盈;颔联“情人”已明“相思”对象;尾联“佳期”乃“梦” ,因此,诗意已明:即景生情,表达了诗人在月下对情人的缱绻情思方法总结四:抓住一些关键性的能体现诗人情感及诗歌整体意义的字句例 7 四时田园杂兴一首 范成大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诗题“田园”已明所写对象是“农民” 由“采菱辛苦” 、 “血指流丹” 、 “鬼质枯” 、 “无力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