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躺平”-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新闻素材与名言金句集锦.docx
8页2022年高考作文热点新闻素材与名言金句集锦“拒绝躺平”一、人物素材:素材一:“向导萌萌”拒绝躺平 大批粉丝直呼太励志“哎呀,我在抖音里刷到过这个导游,太励志了! ”“大萌萌,谢谢你为龙江代言,我们一起加油!" 30日,生活报和龙头新闻报道了疫情下冰城女导游孙蒙探索转型之路,几个月坚持一个人直播介绍黑龙江 风光的感人故事,报道发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很多市民和旅游从业者为“萌萌"点赞,并表示也要像孙蒙 一样拒绝躺平,拿出黑龙江年轻人的勇气和闯劲,一起迎接城市的复苏粉丝涌入直播间看“萌萌”直播30日下午3点,在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广场,孙蒙按照计划如期开启“萌萌”直播,这期她主要介绍哈 尔滨的热门景点索菲亚教堂萌萌,今天我看你上新闻了,很高兴认识你!” “拍个正面我截一下屏,看你这样卖力宣传哈尔滨 我很感动 “萌萌,你好励志,过一阵我要去你们那参观……直播间里,大批粉丝籍孙蒙点赞,直 呼她太励志了今天可能是上新闻的缘故,来直播间询问的粉丝一下多了不少,虽然辛苦,但快乐着!" 孙蒙开心地说真棒,点个大大的赞,我们和哈尔滨一起加油"网友美少女战士留言说,孙蒙能做到的,我们哈 尔滨的年轻人一样能做到,我们奋斗的精气神足着呢!旅游业人士:她是一个行业的缩影“孙蒙带来的绝对是正能量,这种积极向上、乐观、敢于尝试新事物的心态,非常值得肯定。
哈尔 滨雪之旅旅行社总经理李长东看过孙蒙的报道后,对孙蒙拒绝躺平,坚持直播宣传黑龙江风光,等候旅游 业复苏的积极举动大加赞赏李长东说,疫情给旅游业尤其是黑龙江的旅游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它的恢复需要时间,也需要业者 的坚持和努力,孙蒙无疑做出了榜样,“这也表明,我们黑龙江的年轻人并没有因为疫情就躺平了,而是 一直在默默努力,不服输,为自己积攒力量,只要行业全面复苏了,他们一定能够继续大显身手哈市一位文旅局工作人员也表示,她被导游孙蒙的努力和坚持感动,“孙蒙是一个小小导游,也是哈 尔滨的一位普通市民,更是一个行业的缩影,通过她在直播间带领大家云游黑龙江,从几个观众聆听到几 千粉丝的关注,足可以见得黑龙江的大美风光非常具有吸引力,黑龙江的旅游从业人员很努力,也代表了 哈尔滨市民热爱家乡,乐于宣传家乡,大家都在为家乡各行各业早日全面复苏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素材二:贾平凹分享人生观:为何说年轻人不要躺平?曾经有人说,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个符号他因为《商州三录》等作品知名,如今依然保持高 频度的创作节奏在最近出版的散文集中,他分享了白己的人生观,告诫年轻人不要“躺平"在贾平凹看来,人生很 漫长,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事情,以从容心态应对,也许会有另一种积极的解决方法。
告诫年轻人不要“躺平”“曾有人说我的散文比小说好,当时我不服气几年前,贾平凹曾如此说道他的小说为很多读者熟知,散文则以情感真实、语言质朴自然知名,比如《写给母亲》最近出版的 散支集《人生从容》,仍旧延续了类似风格这是《自在独行》的姊妹篇,他亲手绘制了封面,选定49篇文章,在书里分享自己从容乐观的人生观, 告诫年轻人在任何年龄段都要奋斗,不要“躺平”他如此解释新书的名字:一个人要从容完成各个生命段的事情,小时候就好好玩,当学生就好好读书, 工作以后就把工作做好,到老年以后就过好老年生活又或者,很多时候不管遇到坏事、挫折或者是好事情,其实没有办法改变,能改变的是面对它的态度 这样,对突然而来的问题,就知道该如何应付漫长的人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事情,在接受它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比较从容的心态,也许会有另一种 积极的解决方法散文是贾平凹的写作强项,随着年龄增长,贾平凹的散文创作风格也悄悄发生了一点变化年轻时的作品,还能摘亲出一些幽默的句子,年纪大了,个人体会的东西更多老了之后说愁、说 苦,是用另一种形式、另一种语调把它写出来但对于这些作品,他一视同仁,谈不上最喜欢哪个:年轻时写作有激情,年长后写的东西讲究技巧比较 少,更多的是对人生智慧的感受,“这是年轻时和年纪大之后写作的不同之处。
"素材三:副教授“跳槽”到中学,“躺平”也值得尊重近日,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公布了一份2021年公开招聘教师岗位博士研究生拟聘用人员名单,其中一 人因其拥有副教授职称而格外受到关注同样,因“跳槽”到中学而引发关注的还有深圳中学的教师罗天挚罗天挚于2018年入职南方科技大 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任研究助理教授一年后,他加入了深圳中学如何看待博士副教授去应聘中小学教师, 一时众说纷纭对于知名高校教师选择中学,大多数网友认为都是“钱''的事儿,其实这是相当表层的看 法在我看来,真实的原因也许是他们基于自身科研能力的考量,不想被内卷,选择离开“科研国"而已 不讳地说,无论他们在跳槽之前的高校如何实力不凡,发表多少论文,有过多少课题,那都是过去式此 时此刻,他们只想放弃高校科研、学术的约束机制,去寻找基础教育的安静与平淡相对于高校而言,中 学的教学、科研竞争毕竟要轻得多,许多跳槽的高校教师恰恰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弃高校而去这与中学的 月薪高低没有多少关系,重要的是心灵、身心归于平静,用现在时髦的话说,跳槽中学是一种典型的“躺 平”当下,媒体不断爆出一些博士到中学甚至小学应聘,一些高校教师到中学教书的新闻,与此同时,若 干年前还有“北大屠夫"之类的报道,意在突显高学历“低就”这样的大材小用现象。
其实,从某种意义 上说,高校教师跳槽中学并不是一件坏事,更不必大惊小怪通常情况下,人,的确是往高处走,但也有往“低"处走的情形,这不应当视为反常因为凡事因人 因时因地而异如果一个教师他觉得搞学术搞科研有压力,竞争过于激烈,以至觉得活得并不自在,纵然 努力也无甚建树,他(她)自然会权衡利弊、审时度势选择退出,也就是所谓的学术退圈比如,那个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得很清楚,在北美做科研的7年时间里,他常常泡实脸室,写论 文,但这些工作带给他的满足感,远远比不上深中课堂上孩子们的一声“哇! ”所带来的快乐这一表白, 充分印证了他已经厌倦了日复一日的学术研究,学术研究这块“冷板凳”的确也并非适合每个人如此说 来,换一个角度看,这正是一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优胜劣汰很显然,能坚持留在高校教学、科研岗位 的教师,说明他们是迎着学术科研压力而上的人,是对学术科研拥有更纯粹热爱的人,是中国科研领域的 中流砥柱,也更有可能创造大的价值二、新闻素材素材一:近七成年轻人下班回家先“躺平”下班以后,打工人最期待的是什么?是小的一杯,让头脑放空,还是读书健身,或者悄悄搞起副业? 其实,调查显示,近七成年轻人会选择回家躺平。
新一线以上城市“加班族”最多传说中朝九晚五的理想工作真的存在吗?根据36虱联合后浪研究所发布的《2021当代年轻人下班行为 报告》对1009位职场人的调查显示,能够18点前下班的幸运儿只占22%, 35%的打工人20点后还在公司里 加班,工作接近到凌晨的占8眦对下班时间表示不满的行业中,影视传媒、互联网/通信及硬件、生产制造/营运管理等行业排名靠前 并且,只有37. 07%的打工人日工作时长小于或等于8小时,42. 22%的打工人工作时长大于或等于10小时 并且,工作超过10小时的打工人中,一线、新一线城市人群占比超过87%真是应了那句话“北上广不相 信眼泪”,杭州、武汉、成都、南京这样的新一线城市也露出“内卷”的一面职场人为何要晚于公司的规定时间下班?不出意外的是,73%的人选择的原因是工作没忙完,要加班, 还有19.5%的理由是忙完了一天的工作,需要“在公司休息一会儿”;此外,避开晚高峰、单纯不想回家、 舍不得和同事分离都是待在公司的原因近9%年轻打工人下班不回工作信息为了能准点下班,打工人贡献上不少演技和谋略调查显示,不管是80后、90后还是95后,都有超 过30%以上的小机灵鬼为了提前下班动一些小心思:到钉钉可以打卡的距离公交站最近的地方准备冲刺,专 门带一个包包放在工位上、不关电脑,假装人还没走,提前二三十分钟跑去厕所消磨时间,正所谓“没下 班,但是下班了”。
好不容易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躺在床上正和朋友“侃大山"时,突然来了工作消息或工作, 你会回复吗? 65.81%的年轻人选择“会”,25. 37%的年轻人随缘,还有8. 82%的“勇士”毅然选择了 “不 会”是什么给了他们不回工作信息的“胆量”? “我下班了为什么还要工作? ”“装没看见",以及“就 是刚”占据T0P3至于那些会回消息的年轻人,他们绝大多数是不得不回,怕耽误工作或丢工作;也有人称回消息是一 种本能追剧看书多数人回家先躺平再牛的大佬,下班后也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调查显示,67. 29%的年轻人会选择回家躺平,63. 53%的年 轻人会选择追剧、看书,33.2%选择健身运动洗菜做饭、约会娱乐、逛便利店都是超过20W以上年轻人的 选择此外,措猫遛狗、按摩泡深、喝酒蹦辿也是不少人下班后的放松方式当然,有人放松,就有人选择悄悄“内卷",37. 76%的人会在下班后继续工作学习还有8%的人拥有 “甜蜜的员担"——在家带姓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其实并不大调查还显示,看书、散步、健身、运动、见朋友、陪家人都是年轻人 理想中的下班生活,基本与现实吻合只不过,他们希望下班后的时间能再长一点,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 的事。
素材二:“怪不得能上复旦”,道出了 “奋斗不躺平”的价值近日,话题“怪不得能上复旦"冲上热搜,一张截图在网络刷屏截图中显示了 一组薮据,有同学一 年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打卡1424次,有同学一年在馆301天,有同学168次在早8点开馆时准时踏入 图书馆,有同学225次学到闭馆才离开作为一所名校,复旦大学成为不少学子向往的好大学然而,在激烈的教育竞争面前,能够梦想成真 的终究只是少数人怪不得能上复旦”犹如一面镜子,生动鲜活地说明那些在教育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人, 固然有天赋的因素,后天的自律自强才是根源伴随着社会变迁,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普及化阶段过渡:虽然知识改变命运的显示度下 降、周期性延长,但“读书有用论"依然适用进入大学之后,同学们拥有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在一个互联网无所不“加”的时代里,抵制诱惑、 约束欲望、自律自制,离不开笃定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追求不论是勇攀科研高峰,还是期望继续深造,抑 或通过阅读丰盈糖神家园,那些在图书馆里学而不厌、孜孜不倦的同学们,显然有着向己独特的“意义之 网”曾几何时,“中学拼命学、大学拼命玩”成为一种教育怪圈近年来,教育评价观念不断重塑与更新, 严格学业标准、全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那些在图书馆自律自强的学窈,显然并不 满足于顺利毕业,而是渴望“更上一层楼”,让热爱学习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怪不得能上复旦”的感慨背后揭示出,成功从来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捷径,躺平 不会通往成功在平凡的世界里,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仍是最直接也最有成效的上升通道 更进一步说,热爱学习即使不能让人过上优渥的物质生活,也能够让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富足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史自律更自强",“怪不得能上复旦”用大数据手段,揭示了学霸们的“成功 密码”哪怕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名校学子,对知识的渴求和热爱学习的精神却值得效仿素材三:受挫就“躺平”,算什么正义?近日,一篇《躺平即是正义》的文章火了作者在文中大谈“躺平即正义”,描述了自己是如何在两 年没有稳定工作的情况下,通过极低的生活消费跟有一搭没一搭的打零工,维持一种“自由”的状态不 少网友读罢“如获至宝”,引得“躺平学”风行一时躺平学”听着新鲜,其实走的还是之前“丧文化” “佛系青年"的路子说来道去,无非是奋斗不 易、能力有限,既然前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