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南京市地铁站新街口有感.doc
5页参观南京市地铁站新街口有感南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 况杰参观日期:2014/4/10摘要:地下结构是指保留上部地层(山体或土层)的前提下,在开挖出能提供某种用途的地下空间内修建的结构物,统称为地下结构地下结构的结构设计与利用开发一体化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对合理利用资源、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应都有巨大作用关键词:地下结构 新街口地铁站 结构设计 开发利用一、引言 这学期我选修了《地下结构工程》这门课,感受颇深对于地下结构,从字面上来讲就是建在地下的建筑结构,没学之前就只有这个理解了但是学了这门课以后对于地下结构就不是这么肤浅的认识了,地下结构是指保留上部地层(山体或土层)的前提下,在开挖出能提供某种用途的地下空间内修建的结构物,统称为地下结构 学习了这门课后,孙老师让我们参观一到两处地下结构的建筑物,并写出自己的感受于是我就去参观了富贵山隧道、南京地铁一号线和地铁二号线,重点参观了其中转站新街口站,现对新街口站地下结构叙述二、地下结构简介1、地下结构形式综合地质、使用、施工三方面因素,地下结构常见的型式有以下几种:(1) 附建式结构;(2) 浅埋式结构;(3)地道式结构;(4)沉井法结构;(5)盾构法结构;(6)连续墙结构;(7)顶管结构;(8)沉管法结构;(9)基坑工程。
2、地下结构所承受的荷载 地下结构所承受的荷载,按照作用特点及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分为以下三类:即永久(主要)荷载、可变(附加)荷载和偶然(特殊)荷载3、 新街口站简介 1、 南京地铁1号线2000年12月12日开工建设,2005年9月3日建成运营2号线2006年5月1日开工建设,2010年5月28日开通运营运营总里程约85km,共56站,其中:1号线21.72km,16站;1号线南延24.2km,15站;2号线25.24km,19站;2号线东延12.24km,6站新街口站是1、2号线的换乘站 新街口站位于城市中心地区,周边为长江路、上海路、管家桥、王府大街、石鼓路、淮海路和洪武路所围的面积约1km2,是南京市商业最集中,商业面积容积率最高、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其商业利润约占全市的1/3但是,由于城市各种设施的缺陷,新街口地区存在以下问题: 1)该地区地下空间面积虽达30万~40万m2,但基本为高层建筑地下室,且功能上以机房和车库为主,相互独立,没有统一规划,布局凌乱,缺乏联系,其状况制约了地下空间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2)地面交通极其繁忙,这里是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同时又是市中心的汉中路、中山东路(东西向)和中山路、中山南路(南北向)交通主干道的交会点,因此人流、车流十分拥挤。
3)道路狭窄、街区拥堵,该地区主干道路仅宽40m,两边高楼林立,中山南路及圆形广场上架设多座人行过街天桥,整个街区人流拥挤、车流嘈杂每逢节假日,情况更加严重,过街天桥上人满为患,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严重阻碍了新街口地区商业经济的发展 4)该地区客流量大,以商业客流为主,商业营业规模约占全市的30%据历年统计,新街口地区是全市客流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日均客流量超过50万,节假日的突发客流量更大,可达60万~100万人次 四、地铁新街口换乘车站设计介绍 1、 新街口地铁换乘车站设计经多方案比较,选择了T型换乘的3层方案该站的布置主要为商业、公交以及地铁换乘客流服务车站地下1层形成地下步行商业街,通过24个出入口把车站周边地下商业建筑连接起来,成为该地区地下商业网的联络枢纽 南北向1号线新街口站位于新街口圆形广场以南,淮海路以北的中山南路之下车站长311.872m、宽24.2m,总建筑面积35365m2,是1号线一期工程最大的一个车站为地下3层岛式站台车站,其中地下1层为附建式商业层,地下2层为站厅层,地下3层为站台层,站台南端设有单渡线车站共设16个出入口和3组风亭,其中9个出入口、2个风亭与周围建筑结合建设,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
总工期852d,车站总造价17682.5万元 东西向2号线新街口站位于汉中路和中山东路之下,为地下2层岛式站台车站,其中地下1层为站厅层,地下2层为站台层,西端设单渡线车站共设8个出入口和3处空调通风机房(风亭),车站净宽21.6m总长约440.3m,总建筑面积23308.27m2,其中商业面积5409.8m2采用明挖法施工,为2层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主体结构总工期480d,车站造价约17481.20万元 地铁1、2号线新街口换乘站建成后,西从汉中路管家桥地下过街道向东至破布营步行商业街,北从新街口圆形广场南到淮海路、石鼓路路口,1、2号线在新街口站地下1层全部是贯通的,通过地铁12号和13号出入口之间的地下通道与正洪街人防地下商业街互通,这样就将新街口地区最繁华的商业景点全部连接起来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地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促进新街口地区商业的繁荣、发展,而且也给地铁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 2、新街口换乘站依南京市新街口中心地区地下空间规划及南京地铁/经营、景观、创新的理念进行设计,设计的主要特点 1)在控制车站规模、优化地铁使用功能(进出站/换乘)的同时,保证地下商业空间的相对完整、独立。
例如,不在地下1层设置售检票设备,从而避免地铁与商业功能混杂 2)地下1层的步行商业街,整合了周边建筑的地下空间,将地铁与商场联系在一起,促进新街口地区地下空间系统的形成;整合了地上、地下步行交通体系,改变了广场及周边街区的景观和城市面貌,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和经济效益 3)地铁车站的地面出入口、风亭设计结合景观要求,与周边建筑风格协调统一 4)新街口站客流量非常大,设计首先要满足客流进出站及换乘需要,地铁客流通过2号、11号和12号出入口直接进入站厅层,也可通过分布于环岛至淮海路路口的中山南路两侧的14个出入口进入地下1层,再由3组楼扶梯和1组楼梯达到站厅地下1层作为步行商业街与地铁功能完全分开,保证周边商业客流方便穿行,同时作为地下过街道(拆除能力不足的过街天桥),24h开放,整个路段形成多个过街点,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5)事故状态下,地铁与商业空间各自独立分区、独立供电、独立救助商业与地铁分别设有专用消防通道,在正常状态下既要保证两部分间的联系方便,又要保证不同营业时间情况下地铁车站的正常使用 6)先期建设的车站为后期车站的建设预留条件,地铁1号线与2号线的换乘节点(新街口圆形广场下的地下空间)由1号线先期实施,节点的设计制约着后期实施的2号线车站设计,因此,1号线车站设计考虑了2号线车站的使用功能和设备需要,为后期车站的实施预留了条件。
五、地下结构开发利用实况 通道广告 站台视讯 车站银行 商铺六、结语 通过南京地铁新街口车站的规划建设实例,可以得到几点认识 1)必要性地铁的规划建设,为城市中心地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带来了机遇,结合地铁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势在必行地铁车站一般建在城市中心区和副中心区,连接城市其他地区中心,形成地下空间的骨架,城市地铁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方向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核心,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依托,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开发和地铁交通密切相关 2)加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由于地铁系统能形成四通八达、相互换乘的关系,因而是城市地下空间中最活跃的因素地铁的建设将为旧城改造、环境整治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创造条件为使分散、各自为政的局面改变为有机的统一整体,需要对地铁车站所在地区进行统一规划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持续有序地进行建设,以发挥该地区的整体效益 3)形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体系地铁车站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需统一规划,在立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逐步形成一整套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体系,做到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结合地铁规划建设应尽早起步 4)资源开发总体策划地铁资源开发和利用,需明确资源开发利用理念,并进行资源开发总体策划,做到有序开发 5)可行性地铁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除了带来社会效益外,还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新街口换乘站的开发利用实例说明结合地铁进行地下空间开发是可行的。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