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水宝片抗氧化作用评价.docx
23页金水宝片抗氧化作用评价 第一部分 金水宝片抗氧化活性评价 2第二部分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5第三部分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9第四部分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10第五部分 过氧化氢清除能力测定 12第六部分 多酚含量测定 14第七部分 总黄酮含量测定 17第八部分 结果分析及讨论 20第一部分 金水宝片抗氧化活性评价关键词关键要点金水宝片对自由基清除作用1. 金水宝片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其IC50值较低,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自由基活性2. 金水宝片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一氧化氮自由基均具有清除作用,表明其具有广谱的抗自由基活性3. 金水宝片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其所含的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具有还原性,可以与自由基反应,使其被还原金水宝片对脂质过氧化作用1. 金水宝片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MDA的生成,表明其具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2. 金水宝片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表明其抗氧化活性与浓度相关3. 金水宝片抗脂质过氧化的机制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关,自由基是脂质过氧化的主要诱导因子,通过清除自由基,金水宝片可以抑制脂质过氧化链反应的发生。
金水宝片抗氧化活性评价1. 自由基清除活性评价1.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DPPH(2,2-联二苯基-1-苦恶肼基)是一种稳定的自由基,它的奇电子分布在整个分子上,具有紫红色的外观抗氧化剂可以通过与DPPH反应并转变成无色的二苯基-1-苦恶肼基(DPPH-H),从而减少DPPH的浓度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通常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17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值实验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金水宝片提取物与DPPH溶液反应,30分钟后,测定反应液在517 nm处的吸光值计算金水宝片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并绘制剂量-效应曲线1.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ABTS(2,2'-叠氮基三乙基苯硫酸铵盐)是一种水溶性自由基,它可以通过过氧化氢(H2O2)或过硫酸钾(K2S2O8)氧化生成抗氧化剂可以通过与ABTS反应并转变成无色的ABTS+,从而减少ABTS的浓度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通常采用分光光度法,在734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值实验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金水宝片提取物与ABTS溶液反应,6分钟后,测定反应液在734 nm处的吸光值计算金水宝片提取物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并绘制剂量-效应曲线。
2. 抗氧化酶活性评价2.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SOD是一种酶,它可以催化超氧化物阴离子(O2-)歧化为过氧化氢(H2O2)和氧气(O2),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SOD活性的测定通常采用比色法,通过检测超氧化物阴离子的氧化产物(如硝基蓝四唑或香豆酸)的生成量来评估SOD的活性实验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金水宝片提取物与硝基蓝四唑溶液和超氧化物阴离子生成体系反应,30分钟后,测定反应液在560 nm处的吸光值计算金水宝片提取物的SOD活性,并绘制剂量-效应曲线2.2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检测GSH-Px是一种酶,它可以催化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过氧化氢(H2O2)反应生成氧化性谷胱甘肽(GSSG)和水(H2O),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GSH-Px活性的测定通常采用比色法,通过检测氧化性谷胱甘肽(GSSG)的生成量来评估GSH-Px的活性实验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金水宝片提取物与GSH、GSSG还原酶、NADPH和过氧化氢反应,30分钟后,测定反应液在412 nm处的吸光值计算金水宝片提取物的GSH-Px活性,并绘制剂量-效应曲线3. 金属离子螯合能力评价3.1 铁离子螯合能力检测铁离子是一种过渡金属离子,它在体内可以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产生自由基并导致氧化损伤。
铁离子螯合剂可以通过与铁离子结合,防止铁离子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从而降低自由基的产生铁离子螯合能力的测定通常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62 nm波长处测定铁离子与铁螯合剂形成配合物的吸光值实验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金水宝片提取物与铁离子溶液反应,30分钟后,测定反应液在562 nm处的吸光值计算金水宝片提取物的铁离子螯合能力,并绘制剂量-效应曲线3.2 铜离子螯合能力检测铜离子也是一种过渡金属离子,它在体内可以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产生自由基并导致氧化损伤铜离子螯合剂可以通过与铜离子结合,防止铜离子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从而降低自由基的产生铜离子螯合能力的测定通常采用分光光度法,在486 nm波长处测定铜离子与铜螯合剂形成配合物的吸光值实验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金水宝片提取物与铜离子溶液反应,30分钟后,测定反应液在486 nm处的吸光值计算金水宝片提取物的铜离子螯合能力,并绘制剂量-效应曲线4. 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评价4.1 TBARS法检测脂质过氧化TBARS(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法是一种测定脂质过氧化程度的经典方法脂质过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丙二醛(MDA)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生成紫红色的物质,在532 nm波长处具有最大吸收。
MDA含量与脂质过氧化程度成正相关实验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金水宝片提取物与富含脂肪酸的匀浆液反应,加入过氧化氢诱导脂质过氧化,反应结束后,加入硫代巴比妥酸,在95℃水浴中加热,测定反应液在532 nm处的吸光值计算金水宝片提取物的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并绘制剂量-效应曲线第二部分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关键词关键要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原理1. DPPH(2,2-二苯基-1-苦基肼)是一种稳定的自由基分子,在可见光范围内吸收光产生紫色的颜色2. 抗氧化剂可以还原DPPH,使其吸收光的能力下降,颜色变淡3. 通过测量DPPH吸收光强度的变化,可以定量评价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的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步骤1. 配制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溶液2. 将抗氧化剂溶液与DPPH溶液混合,反应一定时间3. 测定反应后的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并计算DPPH清除率4. 绘制不同浓度抗氧化剂对应的DPPH清除率曲线,计算IC50值(清除50%DPPH自由基所需的抗氧化剂浓度)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影响因素1. 反应时间:反应时间越长,抗氧化剂清除DPPH的效果越佳2. 反应温度:温度升高会加快反应速率,但过高的温度可能破坏抗氧化剂活性。
3. 溶液pH值:不同pH值下,抗氧化剂的电离状态和活性可能有差异4. 光照条件:光照会影响DPPH分子的稳定性,应在避光条件下进行反应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应用1. 抗氧化剂活性评价:评估植物提取物、天然产物、合成化合物等物质的抗氧化能力2. 食品防腐剂筛选:筛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食品添加剂,延缓食品变质3. 药品研发:评价药物的抗氧化特性,探索其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潜在作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局限性1. 不能区分不同类型的抗氧化剂: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无法识别不同类型的抗氧化剂,如酶促抗氧化剂和非酶促抗氧化剂2. 反应速率较慢:DPPH与抗氧化剂的反应速率相对较慢,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3. 溶液浓度影响:溶液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可靠性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DPPH(2,2-联二苯基-1-苦基肼)是一种稳定的自由基,广泛用于评价抗氧化剂的清除自由基能力金水宝片抗氧化作用评价中,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采用以下步骤进行:试剂和仪器* DPPH 甲醇溶液(0.1 mM)* 金水宝片提取液或样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涡旋振荡器步骤1. 样品制备: - 称取一定量的金水宝片,研磨成细粉。
- 提取金水宝片的有效成分可采用超声波提取、回流提取等方法,具体条件需根据提取方法和待测成分而定2. DPPH 溶液制备: - 配制 0.1 mM 的 DPPH 甲醇溶液3. 反应: - 取一定体积的金水宝片提取液或样品溶液,与等体积的 DPPH 甲醇溶液混合 - 涡旋振荡,静置 30 min,避光反应4. 测量吸光度: -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 517 nm 波长下测量反应液的吸光度计算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以抑制率表示,计算公式如下:```抑制率(%)= [(A0 - A1) / A0] x 100```其中:* A0 为 DPPH 溶液的初始吸光度* A1 为反应后 DPPH 溶液的吸光度数据分析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的数据通常以抑制率对样品浓度的关系曲线表示通过外推抑制率为 50% 时对应的样品浓度,可以得到 IC50 值,代表样品清除 50% DPPH 自由基所需的浓度IC50 值越小,抗氧化活性越强结果金水宝片提取液或样品在不同浓度下对 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表现出浓度依赖性抑制率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外推抑制率为 50% 时对应的样品浓度,获得 IC50 值。
讨论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结果表明,金水宝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IC50 值越小,表明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越强该结果与其他抗氧化剂评价方法一致,支持了金水宝片具有潜在的抗氧化保护作用第三部分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原理1.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是一种比色法测定,利用ABTS+自由基与样品的反应来评估抗氧化活性2. ABTS+自由基具有蓝色,当与样品中抗氧化剂反应后,ABTS+自由基被还原为无色的ABTS,从而降低溶液吸光度3. 样品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通常通过计算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的吸光度下降百分比来评估主题名称:ABTS+自由基制备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原理ABTS(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是一种反应性很强的自由基,可以与抗氧化剂发生反应,并导致其褪色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是基于这一原理的一种抗氧化剂活性测定方法实验步骤1. 制备ABTS+溶液:将7.0 mM ABTS溶液与2.45 mM过硫酸钾溶液的体积比为1:1混合,在室温下避光放置过夜以产生ABTS+自由基。
2. 制备样品溶液:将金水宝片提取物稀释成不同浓度3. 反应:在96孔板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5-10 μL)和ABTS+溶液(190 μL),混匀后在30 ℃下避光反应30分钟4. 测量吸光度:使用酶标仪在734 nm波长处测量反应后的吸光度值计算方法ABTS+自由基清除率(%) = [(A0 - A1)/A0] × 100%其中:* A0:ABTS+溶液的吸光度值(空白对照组)* A1:样品溶液与ABTS+溶液反应后的吸光度值结果分析IC50值:IC50是指样品溶液清除50% ABTS+自由基所需的浓度IC50值越小,抗氧化能力越强抗氧化能力分析:根据IC50值,可以对样品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IC50值较小的样品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参考文献[1] Re R, Pellegrini N, Proteggente A, et al. Antioxidant activity applying an impro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