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说课稿.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08502226
  • 上传时间:2023-09-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 》说课稿 《认识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一、说教材〔一〕说课内容 教育部审定20__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第一课时“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内容,第28、29页及练习七 〔二〕说教材分析^p 对称是一种最根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这是属于“空间与图形”的范畴,是图形运动方式之一本节课那么是认识轴对称图形,这是学生要求在第一学段学习的内容对此,学生在生活中并不生疏,而作为新课程中的新的教学内容那么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在这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空间观念 二、说教学目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才能及儿童心理特征,本节课我确定如下教学目的: 1、认知目的: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直观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识别轴对称图形 2、才能目的:经历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理论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动手操作才能和创新思维才能 3、情感目的: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对称现象,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感受数学美。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上述教学目的,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判断生活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四、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鉴于二年级学生思维开展以及《标准〔2022〕》的要求,教学时应注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帮助学生认识对称现象,再过渡到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表达数学的学科特征同时,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详细形象思维为主,在学生抽象的图形知识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而观察与动手操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应屡次加以利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剪一剪,折一折,说一说,辩一辩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时机,在观察与动手操作中进展考虑和发现,感知并掌握对称的特征 五、说教学流程 这节课为了表达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认识对称;第二个环节:动手理论,研究对称;第三个环节:学以致用,内化对称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认识对称 首先创设情境,参观“对称王国”,导入新知。

      课件演示对称图片,让学生感受对称美,并引导他们去发现这些图形的特点 师:仔细观察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安排小组讨论并汇报,老师适时点拨预设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很直观地感知出这些物体左右〔或上下〕两局部形状和大小都完全一样,能说出“左右一样”“两边一样”等等的话语,从而认识对称现象 师:你猜猜对折后会发生什么情况?〔演示图形两侧重合的动画过程〕 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图形两边是完全一样的,对折后可以完全重合像这样两边一样的图形,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称”〔板书课题:对称〕 然后,即时做判断题数学书第29页做一做,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从直观观察作出判断,进一步掌握对称的特点:两边一样,能完全重合中 最后,通过小精灵的提示:“这些都是对称的,你还见过哪些对称现象?”,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络老师也提供素村,如民间艺术剪纸,美丽的建筑物,神奇的大自然等欣赏生活中的对称〔欣赏片配有音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体验对称的美,丰富学生的视野,同时与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对称做了一个照应,将抽象的语言相信变为直观的事物欣赏〕 第二个环节:动手理论,研究对称。

      例1以动态操作的方式教学轴对称图形我通过示范剪纸及图文结合的方式给出折纸片、画图和剪纸片的过程,展现了形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过程,进而到达以下3个目的:首先,使学生明确对折后剪出来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其次,使学生通过折痕认识对称轴;最后,使学生明确用对折的方法可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为保证操作的有效性,我会通过适宜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其教学目的 第一,向学生提出任务: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师提问:怎样才能使图形左右形状一样?学生同位讨论,并汇报〔对折〕师问“为什么要对折纸?”预设学生会说因为对折再剪,两边才会一样,使学生体会到是为了使剪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以“为什么只在一边画图?”使学生体会到因为对折了,剪出来的两局部是同样的,能完全重合 第二,学生动手理论,老师适时指导 第三,展示学生作品,认识对称轴 师:老师展示的这些作品,虽然形状、大小不同,但是它们有一点一样之处,你发现了吗?学生各抒己见,学生会说有一条折痕师又以“观察展开的剪纸上的折痕,你能发现什么?”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师小结:像这样通过对折,再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就叫作对对称轴老师指导学生在剪出来的图形上描出对称轴,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完善板书〕 在通过展示→观察→讨论,抽象归纳出这些图形都要沿着中间的直线对折,图形两边比起来是完全一样的,而我那么引导学生用标准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概念 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考虑和动口归纳,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第三个环节:学以致用,内化对称 为了表达数学来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根底练习 首先,我出示直观判断题,即数学书第33页练习七第一题和第二题通过直接观察,判断,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认识 师:既然数字图案中有轴对称图形,那请你想一想,在英文字母图案中,又有没有轴对称的英文字母呢?请你说一说 这两题是稳固轴对称图形的根本习题,都采用学生熟悉的素材,既可到达稳固知识的目的,又可以开阔学生眼界,联想到生活中有很多的对称现象 然后,出示数学书第36页第13题“猜图形”,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想象出完好的图形,作出正确的猜测民 第二层,综合练习 在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根底上,完成数学书第33页第3题,些题借助剪出的图形和剪剩的材料,让学生依托想象解决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师:老师这还有一些剪纸,但剪下来的图形和剪剩下的纸边并不对应〔出示课件〕,你能猜出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的纸上剪下来的吗? 第三层,拓展练习。

      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对称轴,意在让学生明白观察的角度不同,找到的对称轴也不同;同一个轴对称图形能有多条对称轴 师:〔出示长方形纸片〕它是对称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师:观察是一种好方法除了观察,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进一步来验证?〔对折〕请大家拿出长方形的卡片,动手折一折,画一画 1.同桌合作动手完成并交流 2.学生代表演示 师:对!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课件显示对称轴〕 提问: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呢?圆呢?用对折的方法找出正方形和圆形的对称轴 3.学生动手折纸后全班演示,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逐个演示操作过程重点指导圆,并启发学生说出: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课件显示〕 5.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能在一个对称图形里面找出不同的对称轴不同的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数量也不同有的只有一条,有的有两条,有的有无数条 在拓展局部,让学生动手折一折,依次折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对称轴,这局部知识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边理论、边汇报,让学生得出结论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才能,又打破了本课的难点,充分表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 六、说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两边一样,能完全重合 学生作品展示 对称轴:折痕〔虚线〕 第 页 共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