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数学上册 6.3 余角、补角、对顶角 根据对顶角相等求角度素材 (新版)苏科版.doc
2页根据对顶角相等求角度对顶角相等是对顶角的重要性质,利用对顶角的性质可以解决一些求角的度数的问题.例1 如图1,已知直线a,b,c两两相交,∠2=50°,∠1=2∠3,求4的度数.分析:根据直线a与b相交,可知∠3与∠4是一对对顶角;根据直线b与c相交,可知∠1与∠2是一对对顶角,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1=∠2,∠3=∠4,然后利用∠1与∠3的关系可以求到∠4的度数.解:根据图形得∠1=∠2,∠3=∠4,因为∠1=2∠3,所以∠2=2∠4,图1因为∠2=50°,所以∠4=×50°=25°. 例2 如图2,已知直线AB、CD、EF相交于点0,∠1=20°,∠BOC=90°.求∠2的度数. 分析:要求∠2的度数,根据已知可得∠2+∠3=90°,所以只要求到∠3的度数即可,根据对顶角相等可知∠3=∠1=20.解:根据∠BOC=90°,可知AB⊥CD,所以∠AOD=90°, 即∠2+∠3=90°,因为∠3=∠1=20°,图2所以∠2=90°-∠3=70°.例3 如图3,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0,OE、OF分别是∠AOC、∠BOD的平分线.求∠AOE+∠DOF+∠AOD的度数. 分析:由于已知没有告诉具体的角的度数,所以应考虑∠AOE+∠DOF+∠AOD结果应是个特殊的值,如90°或180°或360°等.因为图形中涉及到两条直线相交,所以应考虑到对顶角性质的应用.解:因为OE、OF分别是∠AOC、∠BOD的平分线,所以∠A0E=∠E0C,∠DOF=∠BOF,图3观察图形知,∠AOD与∠BOC是对顶角,根据对顶角相等,得∠AOD=∠BOC,所以∠AOE+∠AOD+∠D0F=∠EOC+∠BOC+∠BOF=×360°=180°.例4 如图4,已知直线AB与CE交于点O,∠COM=90°,OA平分∠MOE,且∠BOD=28°, 求∠AOM,∠COE,∠BOE的度数.分析:观察图形可知∠BOD与∠AOC是对顶角,根据对顶角相等可求到∠AOC度数,根据∠COM=90°,可求到∠MOA的度数,再根据OA是∠MOC的平分线,可以求到∠AOE的度数,进而求到∠BOE的度数.图4 解: 因为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和∠BOD是对顶角,所以∠AOC=∠BOD=28°,所以∠AOM=∠MOC-∠AOC=90°-28°=62°,因为OA平分∠MOE,所以∠AOE=∠AOM=62°,所以∠BOE=180°-62°=118°,所以∠COE=∠AOE-∠AOC=62°-28°=34°. 点评:对顶角相等在求角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以后的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应熟练掌握对顶角相等灵活应用.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如科研方面尚嫌薄弱,全年未发表过一篇论文今后在这方面应多加努力,要增强科研意识,多投注些时间和精力,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改变科研空白局面,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