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干流宁夏段沿程水资源变化特征.doc
3页黄河干流宁夏段沿程水资源变化特征摘要:受全球气候变化及黄河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近十多年 来,自上游进入黄河宁夏段的水量大幅减少,从而导致宁夏出境水量不同程度地 减少,入岀境水量差(耗水量)却有所增加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黄河干流宁夏 段2 0 0 1 — 2 0 1 2年比1 9 5 6 — 1 9 9 5年多年平均入境水量减少约1 8%,多年平均出境水量减少约2 3%,宁夏地区对黄河干流水资源消耗量增加 了约4 8%受宁夏地区美利渠、七星渠、青铜峡河东与河西总干渠取水影响, 2 0 0 1 — 2 0 1 2年青铜峡以上河段年均引水流量为2 1 1 . 7 3 m 3 / s , 引黄灌区退水多从黄河干流石嘴山河段回归黄河,致使黄河干流宁夏段出境断面 流量较青铜峡站增加102. 9 9 m 3 / s从年内来看:从3月下旬开始灌溉 引水,黄河干流宁夏段入境水量大于出境水量;8月灌区有效降水量增加,出入 境水量差异缩小;随着引黄灌区退水回归下游段,9月、1 0月和1 2月石嘴山 出境断面流量较入境断面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关键词:水资源;灌溉;水量;黄河上游;宁夏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黄河上游,黄河自中卫市南长滩入宁夏境内,蜿蜒于卫 宇平原和银川平原,至石嘴山市头道坎北麻黄沟出境。
黄河宁夏段全长3 9 7 k m,占黄河全长的7 % [ 1 ]宁夏地区河湖水系分布以黄河干流为主体,自上 而下沿程有清水河、苦水河、都思兔河、红柳沟及黄河两岸众多河沟汇入黄河, 同时因引黄灌区取排水需要形成了发达的灌溉渠系和纵横交错的退排水沟系统[2]宁夏地处我国内陆,远离海洋,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为冷空气南下之 要冲,夏季处在南季风西行的末梢,形成较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3]区 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 8 9 mm,不足黄河流域的3 / 4 ,不到全国水平的5 0 %,区域内经济社会用水主要依靠黄河干流的过境水资源本文从出入境水量、 下河沿至青铜峡段以及青铜峡至石嘴山段水量变化等方面分析黄河干流宁夏段 沿程水资源变化特征1研究区介绍黄河上游区域地形复杂,海拔1 2 3 0〜4 8 0 0 m黄河从卡日曲开始, 经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龙羊峡,大部穿行于3 0 0 0〜4 0 0 0 m的高原 上[1 ],河流迂回曲折,两岸多湖泊、沼泽、草滩,河水较清龙羊峡到青铜 峡河道流经山地丘陵,形成峡谷和川地相间的地形在坚硬的片麻岩、花岗岩及 南山系变质岩地段形成峡谷,在较疏松的沙页岩、红色岩系地段形成宽谷,该河 段有口河、黑河、大夏河、沈河、漂水河、祖厉河等支流汇入,使黄河水量增加。
黄河上游的较大洪水主要来自兰州站以上流域,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均占下河沿 站洪水的9 5 %以上上游来水占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资源的9 5 %以上受灌区 作物耕作制度及上下游长达数百公里的灌溉渠系影响,黄河水经不同干渠自流进 入灌区,灌区退水再通过各毛沟、支沟、干沟,最后进入取水口下游(取水口与 退水入黄口相距1 0 0〜2 0 0 km),从而对黄河干流宁夏段沿程的水文水资 源情势产生较大影响[4]2黄河干流宁夏段出入境水量变化分析2・1黃河干流宁夏段出入境水量年际变化分析受宁夏地区美利渠、七星渠、青铜峡河东与河西总干渠等取用水影响,黄河 干流宁夏段水量以入境断面(下河沿)最大(见图1),青铜峡断面流量相对最 小(见图2),出境断面(石嘴山站)流量较青铜峡站增大2 0 0 1 - 2 0 1 2年,黄河干流经下河沿进入宁夏境内的年均水量为2 6 0 . 7 2亿m3 (多年 平均流量为8 2 6 . 7 5 m 3 / s ) [3] 0在下河沿一青铜峡,经沿黄渠系引 走的年均流量约为2 1 1 . 7 3 m 3 / s ,至青铜峡断面流量减小到6 1 5.0 2m3 / s ;引黄灌区(卫宁平原和银川平原灌区)退水从石嘴山站进入黄河, 致使黄河干流宁夏出境断面(石嘴山站)流量较青铜峡站流量增大了102.9 9 m 3 / s,达到7 18. 0 1 m 3 / s o对比黄河干流宁夏段入境断面和出境 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经宁夏地区后黄河干流多年平均流量减小1 0 8 . 7 4 m 3 / s ,即宁夏地区肓接耗用的黄河干流水资源量约为3 4 . 2 9亿m3,未超过 国务院“八七”分水方案中的宁夏配额(3 7亿m3 )。
由图3〜图6可以看出, 2 0 0 1 - 2 0 1 2年黄河干流宁夏段出、入境流量有缓慢增大趋势,年际出入 境水量差(耗水量)过程波动较大,这与年内降水量状况和灌溉期用水情况密切 相关,如2 0 1 2年宁夏境内降水和对较为丰沛[5],且降水与灌区需水匹配 度相对较好,从而使得该年度击入境水量差较其他年份显著减小然而从近6 0 a来看,受全球气候变化及黄河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近十多年来 自上游进入黄河宁夏段的水量较大幅度减小,从而导致宁夏出境水量亦有不同程 度的减小,但入、出境水量差(耗水量)却有所增大(201 2年例外)黄河 下河沿水文站2 0 0 1 — 2 0 1 2年年均入境水量为2 6 0・4 9亿m 3 ,较1 9 5 6 — 1 9 9 5年的3 1 7 . 00亿m 3减小56.51亿m 3 ,多年平均入 境水量减小约1 8 %;石嘴山水文站2 0 0 1 — 2 0 1 2年年均出境水量为2 2 6・4 3亿m 3,较1956—1995年的2 9 4・0 0亿m 3减小6 7.5 7亿m3,多年平均出境水量减小约2 3%;黄河宁夏段2 0 0 1 — 2 0 1 2年 年均入出境水量差为3 4 . 0 6亿m 3 ,显著大于1 9 5 6 — 1 9 9 5年的2 3. 0 0亿m 3 ,宁夏地区对黃河干流水资源消耗量增大了约4 8%。
2・2黄河干流宁夏段出入境水量年内变化过程以2 0 1 2年黄河干流宁夏段入境和出境水量年内变化过程(见图7)为例 进行分析受宁夏地区美利渠、七星渠、青铜峡河东与河曲总干渠取水影响,从 灌溉期(3 — 1 1刀)的3月开始,黄河干流宁夏段入境水量开始大于出境水量, 其中5月、6月、7月、1 1月(冬灌期)入境水量显著大于出境水量,6月入、 出境水量差为9 . 6亿m3 (平均引水流量为3 7 0 m3 / s ) o非灌溉期(1 2月一次年2月)无灌区取水及沿程支流汇入,黄河干流宁夏段沿程水量呈增大 趋势3灌溉用水对黄河干流宁夏段沿程水量变化的影响基于2 0 0 6 - 2 0 1 0年黃河干流宁夏段下河沿、青铜峡、石嘴山3站的 逐日流量资料,按灌溉期(3 — 1 1月)和非灌溉期(1 2月一次年2月)分别 计算各站的平均水量在非灌溉期,下河沿、青铜峡、石嘴山3站平均水量分别 为4 1 . 3 6亿、4 2 . 9 3亿、4 3. 3 1亿m 3 ,沿程水量呈增大趋势;在 灌溉期,下河沿、青铜峡、石嘴山3站平均水量分别为2 3 6. 4 0亿、1 6 6. 9 5亿、19 8・4 8亿m3。
由此可见,灌溉期渠系取水改变了黄河干流的自然 流量过程,从而出现黄河干流径流量以入境断面(下河沿)最大、青铜峡断面流 量相对最小、出境断面(石嘴山站)流量较青铜峡站显著增大的变化过程4黄河干流宁夏段水量平衡分析采用2 0 1 1年与黄河发生直接水力联系的引水渠、排水沟、污水处理厂及 一级支流资料,分析黄河宁夏河段的现状水文情势2 0 1 1年下河沿站入境水 量为2 7 7 . 3 7 3亿m 3 ,石嘴山站出境水量2 4 1 . 2 0 0亿m 3 ,宁夏地 区引黄消耗水量为3 6・1 7 3亿m3o水量平衡分析结果见表1 ,可以看出, 耗水量主要用于灌区灌溉5结语(1 ) 2 0 0 1 — 2 0 1 2年黄河干流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2 6 0・7 2亿 m 3 (多年平均流量为8 2 6 . 7 5 m 3 / s )青铜峡库区以上河段年均引水 流量为2 1 1・7 3m3 / s ,引黃灌区退水多从黄河干流石嘴山河段回归黃河, 致使黄河干流宁夏段出境断面流量较青铜峡站増大10 2・9 9m3 / s,达到 7 1 8・0 1 m 3 / s黄河干流经宁夏地区引水后多年平均流量减小108.7 4 m 3 / s ,引黄耗水量为3 4 . 2 9亿m 3 ,未超出“八七”分水方案宁夏配 额3 7亿m 3。
2) 受美利渠、七星渠、青铜峡河东与河西总干渠灌溉取水影响,黄河干 流宇夏段入境水量3月下旬开始大于岀境水量,6月流量差为3 7 0 m3 / s, 8月灌区有效降水量增大、出入境水量差缩小随着引黄灌区退水回归下游段, 9月、10月和12月石嘴山岀境断面水量较入境断面水量均增大3) 干旱少雨、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是宁夏地区水资源的基本特点,充分 有效利用黄河干流的过境水资源是支撑区域经济社会活动的关键受区域自然环 境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节水、环保意识等方面因素限 制与影响,冃前该地区仍存在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用水结构失衡、水资源利用 效率不高,非常规水源利用程度低、水资源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健全、水污染 严重、水牛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参考文献:[1]陆存生,吕梅花,王秀琴.宁夏水文概况[J]・宁夏农林科技,2 0 0 6 ( 5 ) : 7 3 - 7 4 .[2 ]王欣,李兰,王万,等.宁蒙灌区水资源模拟研究[J] •人民黄河, 2 0 0 5, 2 7 ( 6 ) : 51-52 ・[3]宁夏冋族自治区水利厅.宁夏冋族自治区水资源公报[R] •银川: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2 0 0 1 — 2 0 1 2・[4] 仇杰.2 0 1 0年黄河上游水文情势分析[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 0 1 1,4 7 ( 3 ): 6-8 .[5] 王新军,凌虹霞,王永强,等•黄河宁夏段2 0 1 2年洪水分析[J]•人 民黄河,2 0 1 4, 3 6 ( 8 ) : 3 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