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板桥村规划文字材料.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6537592
  • 上传时间:2022-05-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1.34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武隆县白马镇板桥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第一章现状概述第一条现状板桥村位于白马镇东面,距白马镇政府20000米,是以前坪 阳村和板桥村合并而成,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海拔在600 —1200米之间,各村民小组之间气候差异较大全村辖6个村民 小组557户1982人(其中农业人口 1918人),学生110人,劳动 人1112 A,其中女性劳动力442人,男女性别比为52:48幅员 面积15. 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23亩(其中田607.4亩,土 2515.6 亩),林地面积10192亩,草地面积60亩,森林7927亩,森林覆 盖率35%,活立木蓄积7986立方米近年来,该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村有本地母猪112 头,出栏生猪4020多头,种植蔬菜1050亩,黄连100亩全村 劳动力转移输的常年保持760人左右,年劳务收入达342万元2005年,全村农作物播种面积5434.5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 4093.5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15亩,粮食总产量1084.2吨,人均粮食产量547公斤全村经济总收入663万元,人均纯收入2490近几年,板桥村基础设施也得到较快发展在房屋建设方面, 现有砖混结构房屋220户,土木结构屋337户;在电力方面,通 电556户;在通讯方面,通固定85户;在能源方面,已建沼气池4 口;水利建设方面渠道2条,山坪塘1 口,总蓄水400nf; 人饮工程方面,现有人畜饮水池3 口,总蓄水280m3,通电视338户;在交通方,各村民小组均通公路,公路总里程24公里;在卫生方面,农村合作医疗普及率60%;在社会事业方面,有一楼一 底的村民活动室。

      全村有砖混结构房屋220户,土木结构房屋337 户,村民强烈希望能改造现有住房第二条发展分析与思路1•优势 板桥村地处白马镇与长坝镇交界,距渝湘高速路白 马镇入口,区位优势明显;各村民小组均通公路,交通较为便利;30%左右的农户通;山水相依,土地肥沃,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村民建设新农村愿望强烈,赞同率100%村、支两委组织 凝聚力强,干部得力,群众基础好2•劣势 虽然近年该村各方面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很多农户 仍在温饱线上徘徊不前: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抗御自然 灾害的能力非常脆弱;二是农村基础建设滞后,虽然全村通了公 路,但都属晴天路,路况极差,急需改建,全村没有实施农网改 造,6个村民小组500多户1500多人未启动人蓄饮水工程;三是 社会事业发展落后,远不能满足农民对社会进步的需要;四是农 民缺乏劳动职业技能知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困 难,全村缺乏支柱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困难;五是环境保护差, 农户取柴煮饭破坏森林植被和环境卫生保护等矛盾较突出,沼气 池建设缓慢;六是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滞后,农村孩子受教育程度在一定的条件上还出现了倒退现象这些客观而又现实的制约因 素,严重阻碍了该村农民奔向小康生活的进程。

      3. 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总体定位:因地制宜,结合村村实际情况,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花大力 气改造全村道路、人饮、通信、电力、人居环境;定期进行文化 和技能培训,全面提高群众素质,基本达到乡风文明、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第二章总则第三条规划背景为指导白马镇板桥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管理,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促进板桥社会经济和村的 持续发展,特编制《白马镇板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2006-2010年)» (以下简称本规划)第四条.规划原则1、坚持村民主导、村民参与,充分尊重村民选择的原则2、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通过市场带动产业的发展原则,不断提高农民收入3、坚持“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住宅向集中居民点集中”的原则,切实做好土地管理4、遵循“立足当前、发展优先、尊重现实、操作可行、照顾近期、引导长远”的指导思想5、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产效益并重的原则,注意生态保护第五条规划原则1、坚持简洁明了、浅显易懂原则;2、坚持具体实在、操作性强原则;3、坚持突出特色、避免趋同原则;4、坚持尊重民意、合理布局原则;5、坚持立足现实、建改并重原则;坚持节约用地、保护环境原则。

      第六条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3、 《村镇规划标准》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 意见》5、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6、《中共武隆县委、武隆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第七条规划范E 本规划地域范围为白马镇板桥村行政区域范围,即坪阳组、灰山组、田组、板桥组、青龙组、三合组,村域面积22650亩第八条规划期限2006 年—2010 年第三章经济与产业发展规划第九条人口估算从2006年至20010年,全村的人口数分别为:1982、2000、 2045、2101、2182,自然增长率为10%,预计从2006年至2010 年全村的人口规划为:1989、2000、2045、2182第十条经济目标全村工农业总产值为663万元规划期内以4%的增长速度增 长,到2010年实现796万元;人均工农业总产值达3648元人 均纯收入到2010年实现3100元,中远期达到3250元的目标新 建1个经济项目为蔬菜,集体经济总产值在规划末达到10万元, 利润达到6万元第十一条村优势产业规划加强蔬菜种植的引导,推广新品种,强化农民技术培训,不 断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

      全村蔬菜种植面积2010年达到1250亩, 并在今后继续扩大,主要分布在三合200亩,青龙300亩,板桥 100亩,坨田200亩,坪阳300亩,灰山150亩2006年至2010 年,蔬菜面积分别达1050亩、1100亩、1150亩、1200亩、1250 亩,投资总额115万元加强对劳务输出的管理,为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和维权服务, 形成劳动力输得出、技术用得上、权益得保障的农民工转移新机 制,2006年至2010年,劳动力转移从业总人数分别达:470、510、 550、590、630人,投入培训资金2. 9万元第十二条基本农田建设规划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要求,田地制宜开展 农田整治和坡脊地改造,加快实施沃土工程,积极推广测土配分 施肥,提高农田产业能力2008年对大山100亩进行综合整治; 2009年对坨田联100亩坡土; 2010年对板桥社100亩坡土进行综 合整治对现有的山干渠共5100m进行防治整治,减小输水损失,对 1 口山坪塘进行修建,使其发挥特有效益2007年,对水库灌溉 和水库大堰两条渠道共500m进行防渗整治;2008年对小湾渠道 400ni进行维修整治;2008年对山坪塘40(W进行修改建,使之完 全满足农业生产的用水需要。

      积极推广选区进适用的农业机具,鼓励农户购买,不断提高 农业机械化水平至2010年全村耕整机达到30台第十三条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骨干支柱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全村生猪紧紧围绕市场,依托养殖小区发展壮大生猪产业,以重 庆市私家业主签订中药材的种植订单,并与铎玉中药材公司大力 发展青蒿产业,形成产供销一条的产业链条组建中药材和蔬菜 的专业合作社,形成规模生产,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培养农村经纪人,便利产业销售第四章土地利用及公共设施规划第十四条土地利用规划1. 基本农田保护区域的具体位置及面积:灰山社大山100亩、坨田社余田100亩、板桥社街周围100亩2. 一般农用地分布:灰山社546亩、板桥社343亩、坪阳 社562亩.三合社412亩、坨田社363亩.青板社896亩3. 生态林地空间分布:灰山社2546亩、青板社2839亩、板桥社1012亩4.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用地规划:统一调度分配,合理配置,规划面积10亩第十五条村落建设用地规划村落建设用地规划应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安排、规划有序和错落有致的标准进行第五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十六条一校三室一园规划在凉水井街上活动中心级服务设施。

      2009-2010年修建垃圾 收集点7个公共厕所1座,2008年修建居民健身场地1处,在 活动中心建医疗室同时,引导开办药店、商店、电信电力服务 点等便民设施村活动室已建好,不必规划第十七条公共服务设施规模控制村委会公开栏、村文化中心、村体育室等联合设置,用地积合计不小于150平方米;居民健身场地须单独占地用地面积不 少于100平方米,垃圾收集点宜采用分类收集,用地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公共厕所宜设于人流集中处,用地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第六章第十八条村级道路规划 按照国家山岭重丘四级标准公路实施,路基宽度6. 5米,路面宽度5・5米,采用沥青観面结构两侧各设着1米绿化带另 外三条各中心公路都以宽6.5米,水泥路为准同时,考虑运景 对村级道路进行升级改造的可能性等,村级道路红线宽度按照9 米进行控制红线宽度Im外各控制3米为建筑后建距离,规划沿 村级道路每组级道路每500米设置错车点,另外,在其它居民点 的入口处和公共活动场所设置停车点村级道路总里程16公里, 2007-2010年建设完成第十九条组级道路规划 按照国家山岭重丘四级标准以下实旋,采用泥结石路面,路基宽度5・5米,路面宽度4. 5米以下。

      第二十条步行道规划路步行道宽1米,每条件径段设着休息石凳全村人行道共8 条,总长20公里,2007年一2008年建设爆岩至余家坝7公里, 余家坝到新田社2公里;2008年建设光华村至板桥街人行道5公 里;板桥街至三合农业社4公里;2009年建设板桥街上至胜利农 业社2公里改建第二十一条人畜饮水规划在居民集中住处新建畜水池16 口,总畜水2000m3o同时, 对统一供给的人畜饮水要进行过滤消毒处理,水质达到《生活饮 用水卫生标准》的质量要求加强对人畜饮水的水源和水管的保 护,禁止生活污水,农田灌溉进入人畜饮水池2006年对打脚沟 水池150m3大堰池100m3进行修建;2007年对水井湾200m3.陈 家湾200m3.竹村100m3.厉潮100m3.进行修建;2008到2010 年对大湾水池100m3,扬河沟水池250m3,挖石200m3.水竹林50m3. 梅杨湾50m3、河沟50m3个口 50m3,王家屋100m3; 2010年后, 保证在连续干旱40天的情况下,能满足板桥村的村民和牲畜的饮 用水需求第二十二条电力规划2006年下半年进行规划并改造其4个社的农网,2007下半年 全面完成2010年全村形成比较完备的电网体系,实现城乡同网同 价。

      第二十三条电信网络规划 在板桥街上设置电信服务点,至2010年全村安装265门户,形成较完备的通讯体系第二十四条电视网络规划 在板桥街上设置宽带电视网络点,至2010年全村安装宽带电 视185户,初步达到34%,(本章未附设宽带网络、、电视安 装图)第七章居民点规划第二十五条村落布局把凉水井居民点规划为村级中心,建设成为板桥村的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规划人口 105人,建设用地规模25亩;把三合 居民点规划为村级副中心,规划人口 210人,建设用地规模40亩; 根据人口相对集中、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原则,规划一般居 民点2个,各个居民点规划人口为120人,建设用地规模为25亩全村改扩建房屋150户,涉及人口 600人,占地面积每户控制在 200平方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