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民办新虹桥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5页上海市民办新虹桥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某微粒核外电子排布的结构为则该微粒一定是氩原子B. r(Na+)>r(F-)C. F-、S2-、Na+、Mg2+是与Ne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来源: ]D. NH+4与H3O+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参考答案:D略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大 B、碱金属的密度:Li 4. 既可用来鉴别甲烷与乙烯,又可除去甲烷中混有乙烯的最佳方法是 A、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B、通入足量溴水中C、一定条件下通入H2 D、点燃参考答案:B略5. 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分子中6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分子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可以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参考答案:C略6.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 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B. 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碳化参考答案:AA. 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A正确;B. 浓硫酸在常温下与铜不反应,需要加热,B错误;C.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但具有酸性和氧化性,不能够干燥氨气,C错误;D.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D错误。 答案选A点睛:注意浓H2SO4的吸水性与脱水性的区别:浓H2SO4夺取的水在原物质中以H2O分子形式存在时浓H2SO4表现吸水性,不以H2O分子形式而以H和O原子形式存在时,而浓H2SO4表现脱水性7. 根据反应8NH3+3Cl2=6NH4Cl+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2是还原产物B. NH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C. 1molCl2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D.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物质的量之比为2:3参考答案:DA、N元素由-3价升高到0价,N2是氧化产物,故A错误;B. NH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故B错误;C、氯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变1价,1molCl2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故C错误;D、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氨气2mol(8molHCl中有2molHCl中氯元素变价)与被还原的物质Cl2物质的量之比为2:3,故D正确;故选D8. 某合金(仅含铜、铁)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 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 ,将其全部投入50 mL b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NO是唯一的还原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金属全部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B.若金属有剩余,在溶液中再滴入硫酸后,金属又开始溶解C.若金属全部溶解,且产生336mL气体(标准状况),则b=0.3D.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3+、Cu2+时,则a与b的关系为:b≥80y(1-a/3)参考答案:BD9. a 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4与H2SO4 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 ( )A.1 :7 B.7 :1 C.7 :8 D.8 :7参考答案:B略10. 铝合金在日常生活、建筑装潢、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等方面均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铝合金具有广泛用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高,储量丰富B.铝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抗腐蚀性能好C.铝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不与任何酸碱反应D.铝的冶炼技术基本成熟,可以大量生产参考答案:C考点: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铝的化学性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根据Al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来分析;B、金属铝易被氧气氧化形成氧化铝;C、金属铝化学性质活泼,可以和酸反应;D、金属铝的冶炼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已经成熟,可以大量生产.解答:解:A、Al元素在地壳中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含量高,储量丰富,故A正确;B、金属铝易被氧气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氧化铝,抗腐蚀性能好,故B正确;C、金属铝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可以和酸反应,故C错误;D、现在生活和生产中对金属铝的需求量大,金属铝的冶炼利用电解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已经成熟,可以大量生产,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金属铝的有关知识,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来回答,难度中等,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11.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A.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C.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参考答案:B【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分析】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溶液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12. 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ks5u ( )A.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NH4+、SO42-、Cl-B.碱性溶液:Na+、Ca2+、SO42-、CO32-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3-、SCN-D.含有大量NO3-的溶液:H+、Fe2+、SO42-、Cl-参考答案:A13. 既可用排水法又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A. NO B. NO2 C. O2 D. CH4参考答案:C分析:根据和空气不反应且密度和空气密度相差较大的可以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大于空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根据和水不反应的气体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 详解:A.NO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密度比空气相差不大,不能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但NO不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选项A错误;B.NO2和空气中不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但NO2能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选项B错误;C.O2和空气不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采用排空气法收集,O2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选项C正确;D.CH4和空气不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小,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也能用排水法收集,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收集气体的方法要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水性确定,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的可用排水法收集14.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 n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的 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钴酞菁”分子能透过半透膜B. “钴酞菁”分子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带电C. 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D. “钴酞菁”分子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为溶液参考答案:C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属于胶体分散系,具有胶体的性质,具有丁达尔现象、能透过滤纸等性质。 A、“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故A错误;B、“钴酞菁”分子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不带电,呈电中性,故B错误;C.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 nm)恢复了磁性,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故C正确;D. “钴酞菁”分子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故D错误;故选C15. (1)分别写出相对分子质量为128、72的烃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不写满,也可补充)(2)立方烷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每个顶点是一个碳原子则:①其分子式为_ ②它的一氯取代物有_ _种 ③它的二氯取代物有_ _种参考答案: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取12.8 g铜片和20 mL 18 mol/L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至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同时根据所学的知识同学们认为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1)为什么较多的余酸不再与铜片继续反应?简述理由:____可以证明有余酸的实验方案是____(填字母)。 a.再加入铁粉 B.再滴入BaCl2溶液c.再加入银 D.再滴入Na2CO3溶液(2)甲同学设计求余酸浓度的实验方案是测定产生气体的量其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填字母)a.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b.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c.用排水法测定其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d.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出其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3)乙同学设计测定余酸浓度的实验方案是:测定反应后的混合液中Cu2+的量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蒸馏水稀释至100 mL,加入足量Na2S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请写出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4)根据甲、乙两同学的实验方案,除测量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或反应掉的铜的物质的量外,尚缺少的测量数据是____5)丙同学提出甲、乙两同学的实验方案较复杂,为此他设计了下列较为简易的实验方案:取出反应后的铜片,进行洗涤、干燥、称量若称得剩余铜片的质量为W g,测得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V mL,则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用含W、V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1) __铜片过量,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逐渐变稀,氧化性减弱__ __ad__ (2) __ac__(3) __Cu2++S2-===CuS↓__(4) __反应后溶液的体积__(5) 解析:(1)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会逐渐变稀,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但稀硫酸没有强氧化性,不能氧化铜证明有余酸就是要证明溶液中有H+2)碱石灰既能吸水,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