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钙聚能复合肥.doc
5页硅酸钙聚能复合肥1!硅酸:无水硅酸钙 分子式CaSiOs在冶炼金属矿石时,二氧化硅与碳酸钙反应生成该物质形成炉渣SiO2+CaO=CaSiOa(高温)硅对植物的作用:是禾本科(如水稻、小麦等)、甜菜、木樨属植物以 及某些硅藻品种的必需元素,而对大多数双子叶植物似乎不是必需 的,但对它们的健康生长是有益的(何电源,1980)o目前关于硅对水稻生长的作用问题已经研究得较为清楚首先, 硅对水稻的形态结构产生影响吸硅充足的植株较健壮,叶片及叶鞘 表皮细胞上形成角质■双硅层,一层在表皮细胞壁与角质层之间,一 层在表皮细胞壁内与纤维素相结合这种角质双硅层可以减少叶面水 分消耗,并增强水稻对真菌和害虫的抵抗能力同时供硅充足的水稻 植株叶片增厚,维管束加粗,穗轴直径增大;叶细胞内线粒体较多, 且其中片层结构及基粒增多(饶立华等,1986)o据报导,硅对水稻植 株的气孔大小、密度也有影响,60 mg/kg的硅可以降低气孔密度 (Kang, 1991)其次,硅对水稻的生理过程发生影响硅使植株茎叶间张角减小, 改善个体及群体的光照条件;同时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增大、基粒增 多,这都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硅可提高根系活力,提高其氧化力 和呼吸率,增加对水中养分的吸收。
硅还可增加叶和根中的ATP含 量(饶立华等,1986)总之,硅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使植株提早抽 穗,结穗增多,籽粒饱满试验表明,在缺硅条件下水稻生长异常,光合速率下降在生育 前期表现为叶片下披,呈垂柳状,分藥期植株基部叶片出现由镒毒引 起的褐色坏死斑;纶育后期表现为延迟抽穗,产量下降现在硅肥已经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而对含硅量较低的植物却 研究甚少近年来不断有报导,硅对一些双了叶植物,如番茄(Miyake 等,1983a; Werner 等,1983)、菜豆(Werner 等,1983)> 大豆及 黄瓜(Miyake等,1983a; 1983b)、冬瓜、甜瓜等葫芦科植物也有一 定效应Miyake等(1978; 1983比1983b; 1985)在严格去硅的条件 下观察到了番茄、黄瓜、大豆的缺硅症状,一般表现为: 1 •叶片出现畸形2. 生长点停止生长3. 花粉繁殖力下降4. 易感染病虫害5. 结果率低,产量下降这些缺硅症往往到生长后期才表现出来看来虽然大多数双了叶 植物中的含硅量很低,但它对植物产生的作用亦不容忽视要深入了 解硅对植物的作用机理,还必须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加大研究深度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硅对许多双子叶植物有有益作用。
番茄被认为是非喜硅植物,但若缺乏硅营养仍不能正常生长,且其 缺硅症状要至花期才出现,主要表现为叶片轻微变黄,下部叶出现坏 死斑,并逐步向上部叶发展;新叶畸形,生长点停止发育,开花后不 能正常授粉,果实畸形或不结果(Miyake等,1978)黄瓜、大豆在 缺硅的条件下也表现出相似的症状据报导,施用硅肥可以使冬瓜增产、预防甜瓜秃头病,实际上,硅 可以增强许多植物的抗病能力据研究,在棉花纤维发育伸长阶段,纤维中硅浓度较高,且在次生 壁开始形成时达到最大(Ma等,1990),这说明在棉花纤维发育的特 别阶段,硅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此外,在高含盐量的土壤中加入硅 肥可以部分减轻盐害(Bradbury等,1990)在天气骤然升温或降温 时,施用硅肥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饶立华等,1986)o据作者研究,硅是冬瓜生长的有益元素硅对冬瓜的效应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冬瓜形态结构的影响:硅使主茎增粗,输导组织发达;使叶 片增厚,细胞变大同时使植株体表面的表皮毛增多、增长、变硬2、 对冬瓜根系的影响:硅能促进根系生长,增大植株根冠比,提 高根系活力,有利于冬瓜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3、 对植株蒸腾强度的影响: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冬瓜的蒸腾强 度,增强其抗旱能力。
4、 对抗病、虫害能力的影响:硅可以增强冬瓜对病、虫害的抵抗 能力5、 对生物产量的影响:硅可以促进冬瓜生长,提高果实产量显 然硅对冬瓜的生长发育是非常有益的综上所述,硅对植物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对植物的形态结构、生 长发育以及抗逆能力等都有影响,可以预见,硅对植物生长的有益作 用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随着研究的H益深入,硅对植物的作用 机理将被逐渐阐明我公司推出高科技产品硅酸钙聚能复合肥该产品是我公司为应对测土配方施肥战略,针对改良土壤有特别 效果,同时在复合肥中增加硅酸钙,活性强,多元素,无公害,全营 养肥料,富含作物生长所需的Si Ca Mg Fe S Mn等10多种元素,较 同类产品可吸收利用率高15到20倍,改产品在土壤种缓慢释放,可 增加土壤的透水性,透气性,显著提高作物光合作用,作物生长劲足, 能增强作物抗旱,抗寒,抗倒伏,抗病和音质有害病菌的生存对根 病茎枯,稻瘟病,小麦白粉病锈病,赤酶病有显著防止作用施 用对稻飞虱,螟虫,蜗虫等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明显增加,广泛应用于 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大田作物和果树,蔬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