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概念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docx
6页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概念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陈正燕Summary:面对新一轮课程的改革,新课标对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教师需要改变原来的传统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在概念课的教学中落实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Key:核心素养;概念教学;实践;思考:A :A :(2021)-47-370一、对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认识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于2017年12月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确定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这六个方面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在数学教育教学中,重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我国的数学教学从“双基”教学到“四基”,再到现在的“核心素养”,体现了从教书到育人的过程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数学学科的精髓和灵魂数学概念的产生具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并且概念本身具有抽象性、严谨性等特点,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概念的引入,不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直接给出概念,让学生记住概念,学生缺少对概念形成的探究概括的过程,没有抓住概念的本质,处于被动接受学习,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情境,抽象概括共同的本质属性,归纳得出数学概念,将学生的数学思维打开,把相关的核心素养蕴含在其中在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也就是要让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达到育人的目的二、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现状当前在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中,由于面对高考升学的压力,且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等特点,教师对数学概念的教学重视不够,概念教学走过场,常采用“一个定义,三项注意”的方式,忽视概念背景的引入数学概念具有丰富的知识背景,教师通过丰富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等数学活动参与体验,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概括概念本质属性的机会,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有的教师在概念教学中直接给出定义,让学生熟记定义,然后教师急于讲解例题,关注运用概念解题的正确性,认为多做题更有效,以解题教学代替概念教学学生陷于题海战术,搞不清概念的来龙去脉,做题只会盲目模仿,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不能深刻理解概念,对概念的掌握不牢固。
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在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对概念的形成过程缺少问题设计,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三、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模式《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 版)》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的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理解由于数学高度抽象的特点,注意体现概念的来龙去脉在教学中要应导学生经历具体实例抽象数学概念的过程,在初步应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数学概念教学的核心就是概括,引导学生从丰富典型的实例中,展开观察,分析各事例的属性,抽象概括共同的本质属性,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模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概念引入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要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在概念的引入阶段,要重视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包括:现实情境、数学情境、科学情境,至于选用哪一种教学情境,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及认知水平,及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等在概念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大量典型、丰富的实例,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综合等活动,揭示概念的本质这一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概念的直观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由来,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形成和发展了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特别是学生的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的数学素养。
二)探究新知,概括概念获得数学概念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概念的形成,一种是概念的同化概念的形成是指从大量具体的例子出发,归纳概括出一类数学对象的共同本质属性的过程,关键是抽象概括,属于发现学习的过程,这种得到概念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的数学素养;而概念的同化是指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观念来理解接纳新概念的过程这种方式的基本流程是复习已有概念,给出新概念,分析新概念,理解新概念在这个环节当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要有问题导向意识,启发诱导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多向交流在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函数概念的学习,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分析问题情境,概括出这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由此抽象概括出新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归纳的过程中亲自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三)概念的理解过程数学概念形成之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师生共同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由于数学概念是用科学的、精炼的数学语言概括表达出来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对数学概念的表达形式的精炼语言和所使用的符号的涵义进行分析解剖,从正反两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分析概念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在这个环节,要注意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四)概念的运用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把握,逐步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学生在深刻理解概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数学意识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运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四、反思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概念的教学是培育数学核心素养很好的载体,教师在概念的课堂教学中要落实数学核心素养1 教师制定教学目標要突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关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概念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教师就要重点关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的养成2 教师要善于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数学概念的教学活动应该把握数学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核心素养强调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突出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3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有课程改革的意识,不断学习、探索、研究、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程教学。
Reference[1]吴洪生.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案例分析[J]. 中学数学, 2017, 000(011):32-35.[2]庄志刚, 于莺彬. 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J]. 数学通讯:教师阅读, 2017(12):7.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