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知识研究】.ppt
26页韦伯的 官僚制理论,1,业界荟萃,一、生平与著述 二、官僚制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对韦伯官僚制理论的评价 五、 韦伯官僚制面临的危机 六、韦伯官僚制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2,业界荟萃,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是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被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韦伯最初在柏林大学开始教职生涯,并陆续于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大学任教一、生平与著述,3,业界荟萃,求学: 良好的家教渊源,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哥丁根大学,博士 人生经历丰富: 军人,教授,游历者,思考者 研究领域与范围: 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代表作: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政治论文集等4,业界荟萃,贡献: 他对于当时德国的政界影响极大,曾前往凡尔赛会议代表德国进行谈判,并且参与了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设计 他提出的官僚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辞世后几乎被遗忘,1930年塔尔科特帕森斯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翻译成英语在美国出版后,开始引起广泛关注1964年和1970年两次纪念大会在德国掀起阅读原著的浪潮。
5,业界荟萃,德国的经济结构及政治与社会价值体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裂”----“经济结构越来越受到工业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而文化价值体系和政治结构仍然受传统的半封建社会价值观和官僚保守主义的支配”二、官僚制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6,业界荟萃,作为这种现象的必然结果,德国的政府、军队以及工业企业中存在着复杂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 韦伯深刻地认识到这些制度的特点与缺陷,并对这些特征及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从而提出了自己的组织理论官僚制理论7,业界荟萃,(一)权威结构理论与组织类型分析 (二)官僚制及其特征 (三)官僚制的优点 (四)官僚制的缺点,三、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8,业界荟萃,三种组织形态比较,9,业界荟萃,法定权力是行政组织的基础,韦伯认为为,超凡魅力型: 非理性, 感情色彩浓, 过于神秘, 不宜作为现代管理组织的基础;而传统权威型: 服从传统习惯, 领导者的作用在于维护过去的传统, 效率最低, 也不宜作为现代管理组织的基础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于法定权力提供了慎重与公正原因在于: A、提供了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使管理活动能够有秩序的进行; B、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 C、领导者的权力并非无限,应受到约束。
10,业界荟萃,二、官僚制的含义及其特征,在韦伯看来,“官僚制”(科层组织)是一种理想类型的(ideal type)行政组织,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组织之所以说是一种理想形态的组织,是因为从纯技术的观点看,它是高度理性化的、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广泛适用于政府、军队、宗教团体及商业机构中,11,业界荟萃,经济与社会,“精确、迅速、明确、精通档案、持续性、保密、统一性、严格的服从、减少摩擦、节约物资费用和人力,在由训练有素的具体官员进行严格官僚体制的、特别是集权体制的行政管理时能达到最佳的效果马克思韦伯,12,业界荟萃,合理的分工 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 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 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官僚制的特征,13,业界荟萃,,韦伯的官僚制,,,,,,,,,,,,,,,,,,,,,,,,,,,,,,,,,,,,,,,,,,,,,,,,,,,,,,,,,,,,,,,,,,,,,,,,,,,,,,,,,,,,,最高领导,管理人员,一般行政 人员,14,业界荟萃,15,,合理性,稳定性,普适性,严密性,(三)官僚制的优点,15,业界荟萃,16,使组织缺乏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从而造成组织的僵化; 压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组织的自我封闭, 本位主义四)官僚制的缺点,16,业界荟萃,(一)韦伯理论的社会政治意义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型的工业化大企业发展迅速, 这种新型的组织需要有稳定、严格、精细、可靠的管理, 韦伯认为官僚制则是可以满足这种需要的理想管理形式 对旧的传统以及对经济发展的政治控制展开抨击,强调以知识和技能进行管理的必要 为德国扫除国家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的障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德国的亚当斯密四、对韦伯官僚制理论的评价,17,业界荟萃,(二)韦伯理论的学术意义 (1)开启了组织( 行为) 理论研究的先河组织理论之父” (2)构建起一整套现代行政管理体系的的规则/ 原则如专业分工, 层级节制, 考试录用, 职责权限, 工作报酬等 (3)强调法理型权威在现代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性; 强调在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控制, 促进了管理法治化、科学化 (4)讲求效率的行政观, 符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需要18,业界荟萃,(三)韦伯理论存在的问题 (1)高度纯化的理论描述, 与现实中的组织有差距过于理想化/ 抽象性) (2) 偏重于静态研究, 过分强调机械的正式组织的功能, 忽视了组织运作的过程和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力。
非动态) (3) 偏重于对组织内部形态和管理结构的分析, 缺乏对组织与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探讨非内外互动),19,业界荟萃,(4) 过分强调专业分工和职能权限划分, 忽视宏观协调 (5) 过分强调人员稳定, 导致组织惰性; 过分强调年资在升迁中的意义, 导致论资排辈;(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6) 过分强调组织利益和组织效率, 忽视了组织成员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及人性发展;(僵化、缺乏弹性与适应性),20,业界荟萃,官僚制作用的不可或缺,“在现代政治制度里,官僚制机构的作用不可或缺,人们不可能发明一种方法在没有官僚机构提供的组织、分工和专业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工作 (阿尔蒙德、小鲍威尔主编:当代比较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54158页 21,业界荟萃,五 、官僚制面临的危机,“工业时代发展起来的官僚体制,专注于各种规章制度及其层叠的指挥系统,已不能有效运转;它变得机构臃肿、浪费严重、效率低下;它在变化迅速、信息丰富、知识密集的90年代已不能有效运转了 (戴维 奥斯本、特德 盖布勒:改革政府,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213页,22,业界荟萃,官僚制组织面临的危机,组织的僵化、臃肿难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理性主义的极端化和对人性的损害导致了人的异化 ; 知识和专业技术的“精英”统治在民主政治中的危机 ; 目的和手段的倒置使形式合理性步入误区 。
23,业界荟萃,沃本尼斯总结出官僚体系的10项缺陷,妨碍个人的成长和个性的成熟; 鼓励盲目服从和随大流; 忽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不考虑突发事件; 陈旧过时的权力和控制系统; 缺乏充分的裁决程序; 无法有效地解决上下级之间特别是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冲突; 内部交流沟通(和创新思想)受到压制、阻隔和畸变; 由于互不信任和害怕报复而不能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无法吸纳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或人才; 扭曲个性结构,使职工变成阴郁、灰暗、屈从于规章制度的所谓“组织人”24,业界荟萃,六、韦伯的官僚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25,业界荟萃,(四)韦伯的官僚制对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借鉴,26,业界荟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