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华阴县西岳庙导游词.docx
9页陕西华阴县西岳庙导游词 各位游客: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西岳庙的门前区这个就是西岳庙的影壁,俗称照壁,古代用以纪事官方把它作为宫苑、庙宇的装饰物;民间则作为避魔、驱邪之用今天在其它的地方,我们还常能够看到在部分家庭院落的正门前有砌影壁的现象显然,对西岳庙来说,它不但是装饰,更是等级的象征在影壁的两侧原有铁旗杆一对铁旗杆通常设于皇宫门前的广场或瓮城两侧,关键用于出兵的祭奠仪式在古代出兵打仗前必需进行祭奠仪式,祭旗告天求得神的支持、保佑,以期出师大吉,战无不胜 大家看,由影壁、西岳庙的大前门、东西两侧的石栏杆是不是围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加上我们脚下的这条由石条铺成的道路,像不像象棋的棋盘?对了,这个相对封闭的小空间,也就有了“棋盘街”的美称透过石栏我们向东西两边望去,是不是能够看到那里有部分仿佛是什么建筑物的遗址,对了在那两处原有高大的木牌楼牌楼也叫牌坊,原来是中国古代常见的一个纪念性建筑,始于汉代,明清时遍布全国城镇牌楼的规制因间数、楼数的不一样改变很大它没有正反面之分,从任何角度看全部是完整的它们大多用在儒教建筑和祠庙建筑前可惜牌楼现已不存听说它们是西岳庙的两块界牌,因西岳庙属中祀庙宇,皇帝有时也来亲自祭祖,又是皇帝驻跸之所,出于对皇帝和岳神的礼敬,文武官员至此必需下马、下轿,就以此牌楼作为界牌。
紧靠石栏外侧,即今天的东西便门旁原东西各有一通《下马石碑》,上用满、汉、蒙等文字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这是封建礼教的产物,也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个表现形式西岳庙的下马石制作精美,上有盖、下有座,中间为长方形石条,显示了西岳庙的皇家等级地位除皇宫及皇家寺庙外,功名显赫的官宦人家门前,受皇帝诏命,也立有下马石当然能受此殊荣的并不多见 好了,现在让我把西岳庙的概况为大家介绍一下西岳庙始建于西汉,是汉武帝为祭祖华山神而建,当初称“集灵宫”西岳庙面向华山,背依渭水,一直全部是历朝、历代祭祖西岳华山神的主场所,整个庙宇仿北京故宫模式而建,被美誉为“陕西故宫”西岳庙为当今陕西现存最大的明清风格宫殿御苑式古建筑群;同时也是五岳庙中最大的庙宇,有“五岳第一庙”之称四面城墙围绕,城墙四角各有一座黄色琉璃瓦的多檐角楼西岳庙坐北面南,是五岳中唯一正对主峰的祭奠庙宇,北瞰黄、渭、洛三河,自然风光幽雅,人文景观荟萃自汉武帝始,前后有唐明皇、宋真宗等100多位皇帝亲幸西岳庙来祭祖华山神,清康熙、乾隆、同治、光绪、慈禧、果亲王等或为西岳庙题匾,或为西岳庙题诗奉旨来祭奠的大臣、地方大员更是不计其数当然西岳庙的特殊性质也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墨客,她们留下大量的文章、祭文、诗篇、题记、游记和题跋等。
千百年来,民间还流传着有关西岳庙的很多漂亮的传说:如雪映宫、宝莲灯、唐玄宗昼遇金天王、老子和青牛树、水浒英雄宋江大闹西岳庙等这些大大丰富了西岳庙的文化内涵 西岳庙以自己独有的山岳祭祖文化、宗教神秘文化、皇家园林文化奠定了其华山人文文化的轴心地位晚清以后西岳庙逐步走向衰落1988年,西岳庙被国务院同意为全国关键文物保护单位 好了,现在大家开始参观我们所看到的这道门是西岳庙的第一道大门灏灵门灏有“浩大深远”之意,西岳庙的正殿为灏灵殿,这是说西岳神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它是西岳庙最南边的大门,也叫连三门,为明代所建根据道家的说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这个大门叫连三门门洞券砖上方有石额一方,上书“敕修西岳庙”五个大字灏灵门东西两侧有掖门,直对午门的东西掖门,可入庙内按封建礼教,东西掖门应为文武官员所走的门,灏灵门正门只供皇帝专享 过了灏灵门,我们就来到了西岳庙的第一院落——瓮城这本是大城门外的月城,含有防御性质,但在西岳庙只能算是装饰、象征性的了我们来看 “五岳第一庙”碑,此碑由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同志所书她在视察完西岳庙后,大为感叹并欣然题词 “五岳第一庙”这里“第一”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五岳庙中其规模第一;二是所处地理位置独一无二,堪称第一。
这个门叫午门午门在京城是官员们告老还乡和皇帝离别的地方,在我们西岳庙只是象征性的仿皇宫建筑,以示其等级较高经过午门的御道,过去专供帝王行走,两侧为宾道,供其它人员行走午门上的这座宏伟的建筑叫“五凤楼”,始建于明,毁于清同治元年 (1862年)的回汉纠纷这是一组仿北京故宫砖石城门建筑整体建筑气势宏伟因其 “去地百丈,在天半空,五风翘翼者也”,故得其名——五凤楼现建筑为1999年至XX 年依原貌所复修的在城墙东西两侧有上、下城的马道,能够登城 穿过午门,我们就到了西岳庙的第二座院落这个院落昔日碑刻众多,曾有“小碑林”之美称即使我们今天能看到的不多,但在西边却有一通很有名的残碑,那就是 《西岳华山铭稗》, 俗称“五岳石”因唐玄宗李隆基亲自撰文、书碑,故也称之为御碑这个碑原有碑楼加护,毁于唐末 现在大家来看棂星门棂星门是一组很完整的明清建筑,棂星门的整体建筑,规模宏大,色彩绚丽尤其是斗拱滩棺部的龙头,全部显示了西岳庙的等级——全是宫廷样式,也表现了历代皇帝对西岳神的尊重程度棂星门主体为三间高大韵木结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门楼,每间由四根粗大的石柱支撑,仿明清故宫宫门式在密布的如意斗拱中,现在大家数一数中间这间门楼的出昂中共有多少龙头?对了,出昂中隐有九条雕刻精妙的龙头,九龙朝向各不相同,七条正出,两条斜出,象征着从不一样方向为西岳庙守卫着大门,这就是当地老百姓俗你的“九龙口”。
九龙中只有七条龙口是全张开的,另两条是半张开的为何呢?我们知道在封建礼制中最高的等级就是所谓的“xx之尊”,九为阳数之最,是至尊无上的,只能出现在皇家庙宇中这儿已经用到九,表现了西岳庙是皇家祭祖庙宇,但祭祖的最高等级几乎全部在京城内,像天坛、地坛、太庙、社棱坛等西岳庙为中祀庙宇,不能僭越等级所以,我们看到有两条龙口是半张开的,它们不能全张开也不敢全张开门钉也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表现之一,按清《工程工部作法则例》,有关宫廷门钉的使用数目有9路、7路、5路三种要求,均为阳数,因为9为阳数之极,故9行9列等级最高棂星门的门钉比起九行九列的“九九八十一”来恰好少两行,低一个等级棂星门得名于灵星,也称天田星,过去古人祭祖它以求五谷丰登,以后因为孔子又被称为“文曲星”,因此孔庙之门也以此为名在西岳庙又所以门形似窗根,就称“棂星门” 大家注意到我们眼前的这些古柏了吗?它们可全部有千余年了谁能告诉我这些柏树和我们日常所见的柏树有什么不一样?对了,这些柏树的身子全部是扭曲、盘旋的,像盘旋百上的盘龙,因此这种柏树俗称“龙柏”,过去为皇家园林、庙宇、坟茔等场所专有,通常的建筑场所是不许可种植的,它们只能出现在皇家所使用的场所 。
请大家回头看看这座石牌楼,它是明代万历年间所建,距今已经有400多年,为庙内现存3座石牌楼中保留最完整、等级最高、内容最丰富的一座整个牌楼为仿木结构建造而成,各部位均用石梁、石柱、石枋等组合而成牌楼共有三层,层层收进,像这么雕刻如此精巧、内容如此丰富的石牌楼在中国北方确实罕见 好了,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东西两边的房子吧,它们各为10间那东边的叫冥王殿,原供奉十殿阎罗,又称阎罗殿、阎王殿阎罗是佛教地狱王的意思;另外还有认罪服法、不再作恶之意,通常在庙宇中起驱邪、护法、惩恶的作用西边的叫灵官殿,塑有赤发灵官等像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东边这通高碑——《昭示岳镇海渎碑》此碑碑文是明洪武三年 (1370年)明太祖朱元障所颁布的一道诏书,对天下享受祭奠之诸神重新做了要求:恢复诸神自然名称;去其历代叠封官号;明确岳镇河渎、各处城隍、忠臣烈士等为祭奠对象;确立了“天下神祠无功和民不应祀典”的祭祖标准碑文详细列出了六大类值得祭奠的神灵这么一来享受香火的神少了,广大百姓的香火钱也大大减轻了;二来去掉了以前历代帝王为诸神所加封的人间官号;三来意味着改朝换代,神灵作为统治阶级统治百姓的有力工具,新的统治者凭借神灵为了更加好地统治天下,也必需重新分封天下诸神。
所以,此碑又被大家俗称为“封神榜” 来,诸位请随我一起进这间房子,这就是我们西岳庙的镇馆之宝——《西岳华山神庙之碑》此碑于公元567年立,是现在西岳庙内最古老最完整的一通千年古碑——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早在唐时已被唐人视为珍品收藏于西岳庙内,现为国家级珍贵文物,被列为禁拓名碑之一,是今天西岳庙的镇庙之宝此碑记载了西魏文帝大统七年 (541年)整修西岳庙、植立青松一事该碑书法俊丽,虽是隶书却兼有篆势和楷法,反应了隶书楷化的过程碑左为唐颜真卿公元758年游华岳庙题记,尽显端庄雄伟、气势开张的颜体风,是颜氏书法成熟期之佳作,誉为 “颜帖之冠”碑右为唐贾竦游华岳庙五言十八韵长诗现在,国家文物局已将其列为中华书法艺术名碑,正式进人国宝行列,它是当今全国范围内保留完好的三通北周碑之一因其立于北周时期,我们常简称它为 “北周碑”;其碑文文辞华美,极力赞颂西岳华山,因此又有 “华岳颂”之美称 石经幢本是佛教的东西,在道教气味浓厚的这里看到它,大家以为是不是很奇怪?经幢上刻的不是经文却是题名纪事,应该在石碑上写的东西却写在了经幢上,大家以为是不是又有点奇怪了?不过这确实是一个经幢——太华山记石幢。
此幢刻载了明嘉靖时有 “汉代两司马,吾代一攀龙”之美誉的大文豪李攀龙撰写的《太华山记》同时代的郭宗昌书丹并刻石两商为清代康熙年间华阴县令董盛柞作跋书写太华山记”文笔生动流畅,书丹神似《曹全碑》,刻工 “星流电转”,跋文情真意切,因“记美、书美、刻美、跋美”而被称为“四美幢”大家对 “夫子”肯定是很熟悉了,或许有些人会说:不就是孔子、孔老二呗!我不能说你全错,但也没全说对我们这儿的是关西夫子,确切地说指的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四知先生”,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孔子孔子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关 (指古代的函谷关)东夫子为了解开这个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通《关西夫子碑》吧大殿内安置着 “西岳华山之神”祭牌和香案,内悬清同治帝 “瑞凝仙掌”、光绪帝 “金天昭瑞”、慈禧皇太后 “仙掌凌云”诸匾藻井纹饰为 “八卦仙鹤衔桃朝阳图案” 大家猜猜这座房里有什么?房子的大名应该刊御书楼始建于1777年,内置清乾隆御笔 “岳莲灵澍”横卧碑,就连西安碑林也没有比它更大的了,它是陕西现存最大的横卧碑此处的岳,指西岳华山;莲,是说华山远望像莲花;灵,指神灵灵验;洒,立即雨之意碑阴《恳圣颁愿碑》, 记载陕西巡抚毕沅上山祈雨昭应经过及恳圣颁愿的原委。
我们能够看出,此碑的来历和祈雨相关:清乾隆四十年 (1775年)陕西大早,时任陕西巡抚的毕沅奉旨上山祈雨,果然灵验甘雨连降三天,陕西旱情全方面解除并惠及周围省份毕沉奏请乾隆赐书以昭岳神的降雨之功,乾隆应允并欣然赐书“岳莲灵澍” 我们现在来到了西岳庙的制高点万寿阁的平台上,由这儿人室可直登万寿阁顶在大家登临万寿阁前,我先给大家讲讲万寿阁的来历显然,万寿阁和“寿”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在道家看来愈高的地方愈和天靠近、愈和神相通,道教徒们把自己终生追求的梦想:“长生不老、成仙得道,”用建筑物的形式含蓄间接地表示出来就拿西岳庙来说,它整体建筑布局以前至后一步步升高,到此为最高在道家看来这是一步步修炼,修炼到家后便可成仙换句话说,道教徒在此能够长生不老、能够升天成仙,当然作为一般人来说就是万寿了 现在我想问一问我们当中有没有些人登过长城?哦,没有登过的也不要紧,在这儿我们也能够领会“长城”的风光从游岳坊的两侧可通同西岳庙的城墙当您漫步在这个城墙上时,您真的能够找到“我到了长城上的感觉”我们西岳庙的城墙为明初所建,整体呈长方形城墙高8米多,均由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的特制城砖砌成,为内外双砖包砌。
其中外城墙就是我们大家现在所走的城墙,东西宽225米,南北长525米,周长1825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