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PPT通用课件.ppt
48页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指手术患者从入院开始经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直至基本康复出院的全过程,又称手术全期 包括:手术前期、手术期、手术后期三个阶段的护理 按照手术的时机,手术分为:择期手术急症手术限期手术按照手术的程序计划分类 一期手术病灶彻底切除 分期手术分次完成手术手术前准备和护理 *完善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术后尽快恢复生理功能 身体状况: 评估循环、呼吸、神经、血液、泌尿系统等重要脏器和组织的功能状态心理状态: 恐惧、焦虑、紧张 实验室常规检查 心功能检查 肺X线检查、CT、B超及MRI 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本次主诉症状、体征及诱因护理评估辅助检查身心状况健康史主要护理问题*焦虑与恐惧*知识缺乏*营养失调 与担心疾病预后和手术结果有关护理措施*缓解或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及紧张情绪*改善及纠正患者营养不良状况*术前健康指导*皮肤准备*药物过敏试验*特殊患者准备*急诊手术准备 *胃肠道准备*配血*手术部位确认*手术晨护理1、缓解或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及紧张情绪介绍责任医师、护士、医院环境、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发挥家庭支持 讲解有关疾病、手术知识、麻醉、引流管知识,以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 术前晚遵医嘱给予适当镇静剂、安眠药2、改善及纠正患者营养不良状况 了解病人饮食习惯,鼓励多摄入营养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通过肠外静脉营养保证足够能量供应 纠正贫血、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3、术前健康指导 术前指导病人作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练习;吸烟者,术前2周开始戒烟;对痰液粘稠者给予超声雾化 适应手术后变化的锻炼-翻身、排便;预防肺部、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发生4、胃肠道准备 为防止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病人术前12小时禁食、小时禁饮 胃肠道手术术前放置胃管,以减轻术后胃潴留引起的腹胀和急性胃扩张 结肠和直肠手术,术前2-3天开始口服肠道制菌药物,术前天晚上及手术当天清晨清洁灌肠,减少术后并发感染的机会5、皮肤准备 术前天剪短指甲、理发、沐浴及更衣,剃去手术区皮肤毛发,清除皮肤表面污垢备皮时间为术前天或当日清晨,超过24小时后,重新准备备皮范围:*6.配血:术前已有失血、估计术中失血较多者*7.药物过敏试验: 抗生素、麻醉药物过敏试验*8.手术部位确认: 术前1天手术医师、患者或家属共同确认手术部位并做好标志对凝难病例,术前应进行病例讨论,明确诊断,制订手术方案和应急措施9.特殊患者准备: 术前应特别注意改善心、肺、肝、肾等脏器的功能,纠正贫血,控制血压、血糖水平,最大限度地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高血压患者准备:160/100mmHg 心脏病患者准备: 术前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 心房颤动伴有心室率增快者、冠心病并心动过缓者,应通过有效的内科治疗 心力衰竭应控制34周后再实施手术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准备: 患者术前2周戒烟,鼓励练习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应用药物控制哮喘发作 痰液黏稠雾化稀释痰液 重度肺功能不全及并发感染者,改善肺功能 呼吸系统感染,推迟至治愈后1-2周 糖尿病患者准备: 术前应控制血糖水平 纠正水、电解质代谢失调和酸中毒,改善营养情况 血糖以控制在轻度升高状态 (5.61-11.2mmol/L)*10.手术晨护理: 记录生命体征,检查手术野皮肤准备要求 排空小便,下腹部、盆腔、超过4h手术放置尿管 胃肠道、上腹部大手术放置胃管 随身、贵重物品(钱)交予家属或护士长保管 术前半小时给术前用药 准备术中需要的物品11.急诊手术准备 禁食、禁饮 药物过敏试验,血、尿、粪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检测、备血 备皮及污染伤口初步清洁 监测生命体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纠正休克 术前不灌肠、不用泻药 执行术前用药手术后病人的护理王晓云手术后病人的护理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主要护理问题护理评估:手术情况身体评估心理反应手术名称、方式、术中出血、输血和补液情况;麻醉种类、麻醉过程;引流放置。
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切口及引流、疼痛、麻醉反应、肢体情况并发症关心手术效果体像紊乱焦虑、不安支持系统影响病人的心理 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血栓性静脉炎主要护理问题:急性疼痛- 手术创伤尿储留- 麻醉影响、伤口疼痛营养失调- 代谢增高、禁食知识缺乏- 康复锻炼知识潜在并发症- 出血、感染、切口裂开护理措施:基础护理一般护理*起床和活动病情观察维持重要脏器生理功能保持皮肤和口腔卫生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床单位准备-做好床单位的准备,根据手术 情况备好急救器械和药品搬运及交接-与麻醉师进行患者交接,了解 (患者) 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 -搬运患者过程中注意避免引流 管脱出,衔接好各种管道非腹部手术:(局麻、小手术)根据麻醉方法手术种类患者反应决定食; 全麻清醒-给予流食;大手术术后2-3日少量饮食,逐渐过渡腹部手术: 术后禁食24-72小时,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流食逐渐过渡,避免胀气食物一般护理:体位安置饮食护理麻醉未清醒:去枕平卧,头偏一侧蛛网膜下腔麻醉:去枕平卧68小时硬膜外麻醉:平卧4-6小时休克病人:下肢抬高15o20o 颅脑手术:可取15o30o头高脚低位 不同手术应采取不同体位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引流护理切口观察尿量观察 尿量是反映机体血容量是否充足的最客观指标。
观察:有无排尿 尿量多少 观察伤口敷料有无脱落,是否清洁、干燥,有无红肿和疼痛感染的表现血压、脉搏、呼吸1次1530分钟生命体征平稳后1次1h或心电监护做好记录体温监测起床和活动目的: 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促进排尿功能恢复注意观察皮肤、温度、湿度和颜色以及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和体液平衡维持重要脏器生理功能24小时出入量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尿量引流量维持呼吸功能: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口腔呕吐物 常规给氧612小时,生命体征平稳后,鼓励床上翻身、变换体位,指导病人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术后常见不适与护理切口疼痛恶心、呕吐尿储留腹胀 麻醉后排尿反射受抑制,应注意尿储留的发生 处理:稳定情绪, 热敷、按摩、针灸穴位等、必要时无菌技术下导尿 术后腹胀是由于胃肠道蠕动受抑制、肠腔内积气不能排出所致,一般可自行缓解 严重腹胀,肠鸣音消失-腹腔炎症、肠麻痹 腹胀伴阵发性绞痛,肠鸣音亢进-机械性肠梗阻 处理:禁食、胃肠减压、腹部热敷、针灸,必要时插肛管排气 术后恶心、呕吐的常见原因是麻醉反应,待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可停止 呕吐时,将其头偏向一侧,防止吸入或窒息。
反复呕吐:胃扩张、肠梗阻 处理:给予镇静、止吐药物以减轻症状 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及伴随症状 疼痛明显、且影响休息和睡眠、或持续时间长、不能耐受者,应及时查明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和护理 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患者长期卧床,下肢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形成血栓性静脉炎 预防:术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卧床期间加强双下肢屈伸活动 血栓性静脉炎形成-患肢抬高制动,给予50%硫酸镁湿热敷或理疗,禁止局部按摩,防止栓子脱落 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出血肺炎肺不张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下尿路感染: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上尿路感染:畏寒、发热、肾区疼痛、 白细胞计数增高治疗:应用有效的抗生素,鼓励多饮水,维持充足的 尿量,以及保持排尿通畅肺炎、肺不张: 呼吸道分泌物积聚堵塞支气管,继发感染 表现:体温增高,伴有咳嗽、咳痰、胸痛及体液失衡等措施:练习胸式深呼吸腹式深呼吸 术前2周停止吸烟 鼓励咳痰,定期翻身拍背,雾化稀释痰液 及时清除呕吐物或分泌物,防止误吸术后出血: 术中止血不完善、创面渗血未完全控制、原痉挛的小动脉断端舒张、结扎线脱落,造成术后出血处理:外出血-更换切口敷料、局部加压包扎 内出血-慢性、小量出血,适当补液、 使用止血剂 -急性大出血,在补液、提高血容量的 前提下,做好手术的准备。
健康教育*休息与饮食: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加强营 养,摄人均衡饮食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告知药物的作用和服 药注意事项告知切口保护的注意事项 手术中病人的护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确保病人手术安全手术室环境常用手术器械消毒灭菌方法手术室的无菌原则及术中配合手术人员、患者术前准备手术室的建筑要求洁净洁净 手术术室污污物消毒处处理器械清洗处处理复苏苏室病人换车预预麻室医务务人员员换换鞋、更衣洗手间间无菌储存废废弃手术供应室医护休息室办公室污 物工作间的设置及布局手术间的基本设备*手术间的清洁和消毒: 紫外线消毒 化学气体熏蒸-乳酸、甲醛、过氧乙酸 空气净化装置-层流、乱流、辅流和混流手术室的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术前准备*及时、准确接送患者*备齐急救的器械和药品 常用手术器械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手术中的无菌操作是预防切口感染和保证病人安全的关键,也是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严格执行外科无菌技术原则,并贯穿手术的全过程 以化学药品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物理灭菌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煮沸灭菌法一般布包装不少于两层体积不超过55cm33cm22cm金属包重量不超过7kg、敷料包5kg严禁易燃易爆物品、瓶装液体物品应插入针头排气锐利器械采用化学消毒灭菌法灭菌物品在干燥环境下可保留10-14天煮沸灭菌法 : 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及橡胶类物品。
注意事项: 消毒物品完全浸没于水中 玻璃类物品放人冷水中 橡胶类物品水沸腾后放人 消毒时间从水沸腾后开始计时 适用于不耐高温的物品如内镜、电 线、导管、精密仪器等的消毒、空气消 毒和污染物品的处理应用化学消毒灭 菌时,必须严格掌握药物性质有效浓度 和作用时间,否则将影响消毒效果一般准备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手臂的刷洗和消毒手术人员准备(无菌准备)手臂的刷洗与消毒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病人准备一般准备手术区皮肤消毒、铺单体位安置 病人应在术前3045分钟,(低温麻醉的病人需提前1小时)进入手术室 手术护士作好三查七对和麻醉前的准备工作 尽量保证病人的安全与舒适 按手术要求充分暴露手术区域 不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避免血管、神经受压 肢体及关节不能悬空,应支托稳妥 妥善固定 便于麻醉及监测仰卧位: 适用于腹部、颅面部、颈部、骨盆及下肢手术等,为最常见的体位侧卧位: 适用于胸、腰部及肾手术 俯卧位: 适用于脊柱及其他背部手术 膀胱截石位: 适用于会阴部、尿道、肛门部手术 手术区消毒 手术区铺巾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及术中配合*手术人员及巡回护士的无菌观念巡回护士的无菌观: 巡回护士在手术过程中要避免污染无菌区,供给无菌物品时,注意与无菌区保持适当距离 。
添加输液应先冲瓶口,不可接触容器边缘或越过无菌区 手术者流汗,护士协助擦汗时,避免碰触手术人员的无菌区 手术结束后,负责手术间地面及用物的清洁消毒手术人员的无菌观念 :手术人员穿戴好手术衣、无菌手套后,不得接触有菌区域双手保持在腰以上视线范围内;手套破损及时更换手术巾渗湿要加铺干无菌巾单;器械掉落不得捡起再用手术时应面对无菌区,需交换位置时转身背对背换位铺巾时,应严格区分有菌与无菌区,避免污染手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交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