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十大心理学派简介.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29761889
  • 上传时间:2023-04-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3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十大心理学派简介一、冯特---内容心理学---用自我观察”、“自我体验”的实验内省法!冯特的内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接经验到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不过,冯特这里研究的并不是感觉、知觉心理活动的本身,而是感觉或知觉到的心理内容,即感觉到了什么,知觉到了什么冯特认为,人的这种直接经验(心理或意识)是可以进行分析的心理被分析到最后不能再分析的成分,则为心理元素,即为心理构成的最小单位而人的心理,就是通过联想或统觉才把这些心理元素综合为人的直接经验的,因此冯特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在于分析出心理元素,并发现这些元素复合成复杂的观念的原理与规律,对意识的内容的研究!由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内在的意识,因此,它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自我观察”,“自我体验”的实验内省法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从实质上看,他的心理学体系基本上只是对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心理学成就的一个全面的历史总结他的心理学体系的主要倾向还是停留在当时英国的以及德国的一些经验论、统觉说的传统的心理思想上,而并无整体上的对传统的较大突破而且,冯特的心理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

      所以,冯特的功绩并不在于他的内容心理学本身,而在于他为心理科学作出的那些不朽的贡献,一是创建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从数千年来附属于其他学科的状态彻底地分离、独立出来,二是总结创立了一门崭新的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三是利用创建的心理实验室,培养了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有力地推动了各国心理学的建设和发展为此,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尔在一次大学的演讲中所说的:“冯特到任何时候都将作为伟大的里程碑而永垂不朽二、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赞同“实验内省法”!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派,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有根本区别它反对心理学只研究心理内容,而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心理活动的本身心理的活动又叫意动心理的内容与意动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举例来说,如我们看见一朵花,花的印象即为“内容”,看见即为“意动”;我们听一支歌,歌的印象为内容,听则为意动布伦塔诺认为,内容属于物理现象,如花的印象是一种“光波”的刺激,歌声是一种“声波”的刺激,所以,内容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只有意动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因此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意动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对意识的活动的研究!意动心理学将心理活动分为三类:(1) 表象活动;(2) 判断活动;(3)爱情活动。

      布伦塔诺特别强调对意动进行动态、整体指向和活动机能的研究因此,布伦塔诺被视为是心理学机能主义倾向较早的代表在心理研究方法上,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与内容心理学相似,也赞同用内省法因为他们的研究对象实际上都是不可感知的内在“意识”,只不过是一个偏重于对意识的内容的研究,一个偏重于对意识的活动的研究!三、铁钦纳---构造主义心理学---实验内省法!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实际上是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发展的极端化的表现它主要强调心理学应对意识构造(从属经验)进行研究,强调任何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分析元素组合成的如一个苹果是由“圆形的”、“红色的”、“硬的”、“凉的”、等感觉元素组合成的,故称之为构造主义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研究方法是实验内省法不过,它一般只注意感受方面,对人的动作的研究也只是从感受方面去分析,如观察在动作进行时有什么感觉、意象等,而不去注意人的动作在客观上产生什么作用故这种实验法明显与实际生活相脱离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在一些具体观点上存在差异冯特讲统觉,认为注意是一种心理过程;铁钦纳不讲统觉,而用注意代替统觉这个概念,认为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冯特把心理现象分析为感觉和简单的感情两种元素;铁钦纳则把它分析为感觉、意象和简单感情三种元素;冯特认为感情包括愉快和不愉快、激动和沉静、紧张和松弛;铁钦纳认为感情只有愉快和不愉快;冯特认为每称心理元素都有两种基本属性,即性质和强度;铁钦纳则认为心理元素的基本属性除性质和强度外,还有持久性、清晰性、广延性等。

      因此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该学派的不足,是把心理学研究的一切对象都归结为经验、忽视物质的第一性作用,并基本上不承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心理学派,为新兴的心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符合实际的实验材料,并在它所兴盛的二、三十年期间里,通过与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激烈论战,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心理学派的兴起和美国心理学的发展四、詹姆士---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观察实验法!詹姆士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也是在与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激烈论战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他们对立的焦点,就是在于构造主义把人的心理视为一个可以绝缘于外界的独立的经验世界:而机能主义则力求把人的心理视为一种生物适应工具因此机能主义主要研究的是作为生物适应工具的心理(意识)的机能或功用,他们都反对构造主义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只关心心理的效用而不注意内容!詹姆士重视心理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动物、儿童、变态、个性差异以及一切可能的心理领域,而不仅仅局限于一般成人的心理研究在方法上机能主义与构造主义也不一样,机能主义主要是采用了发生学的观点和客观观察法、实验法等机能能主义心理学自1898年产生以后,影响深远。

      它渗透到几乎一切心理研究领域,广泛地影响着美国心理学的发展,并自此后始终成为美国心理学发展的主要倾向虽然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后来也趋解体,但与其说是解体不如说它在美国取得了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这种胜利已达到了这样的一个高度:即它不再需要保持一个狭隘的学派的阵容来维持这种影响后来相继产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可以说是机能主义生命的进一步的延续五、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行为观察法!华生的行为主义学派是针对冯特学派理论的不足在美国进行的一场比较彻底的心理学革命,它一反传统心理学的对人的意识的研究,主张心理学不应只是研究脑中的那种无形的像“鬼火”一样不可捉摸的东西——意识,而应去研究那种从人的意识中折射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行为华生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但是具体的行为取决于具体的刺激,故他们把S—R(刺激—反应)作为解释人的一切行为的公式华生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发现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这样就能根据刺激而推知反应,反过来又可通过反应推知刺激,从而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的方法,采用的是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摈弃了传统心理学的内省法行为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最高峰,而从20年代到50年代,行为主义一直统治着美国心理学前后达整整30年,美国的实验心理学的巨大进步主要有赖于行为主义的影响,行为主义的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的观点,极大地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发展,甚至促使形成了一门新的科学——行为科学该学派的不足之处:是把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统称之为行为,并片面强调了环境决定论,否认意识、脑、神经中枢的作用,将人的复杂心理简单化,绝对化总之,行为主义心理学相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根本之处,就是否认人的意识,而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这也即是行为主义的根本特点六、威特曼---格式塔学派---整体部分法!魏特曼(魏特海默)的格式塔学派这是在冯特本国因反对冯特的构造主义而产生的一大学派格式塔”这一古怪的名称,是对形状、完形、整体等意思的德文“Gestalt”的译音格式塔心理学派最初是从感知觉的运动似动现象研究起的,且它以后的研究范围,基本上都还停留在感知觉的范围格式塔心理学既反对冯特把心理现象分析为各个元素,也反对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的“S—R”公式。

      魏特曼认为,任何—个心理现象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整体具有特殊的内在规律的完整的历程,具有具体的整体原则的结构整体并不简单地等于各部分的和他们有一句名言:“整体总比部分相加还要多比如把许多单个的音符放在一起,从它们的组合中会出现新东西(一支曲调),这种新东西不存在于任何个别的音符中;把四根线段组成一个正方形,它就已是具有一种新的性质的新的形式,它的含义比四根线段本身的含义多得多格式塔学派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自然观察法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的观点,重视各部分之间的综合,这对心理学研究很有贡献但美中不足的是,它的研究只局限于感知觉的领域,另外,格式塔的一些原则究竟是否能适用于心理学全体,还有待进一步探究这一学派在30年代达到高峰七、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在十大学派中,唯精神分析学派真可谓独树一帜,它不像其他学派那样几乎全都是在大学学术机关的象牙宝塔中形成,也不像其他学派那样都是对人的正常心理的研究,更不像其他学派那样,相互之间都有着直接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唯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对人的病态心理的毕生精神医疗实践中经过无数次的总结、积累而逐渐形成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不同于其他学派,一开始就鲜明地反对什么,赞同什么。

      它对传统的心理学课题,如意识、感知觉、注意等不感兴趣,它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弗洛伊德认为,人内心的生物方面的冲动人的个体复杂生存活动和传宗接代的种族生存的主导驱动力,外部的一些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人的这种原始冲动的自由表现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潜意识(无意识)意识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意识不到但却可以记忆的无意识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欲望无意识的东西并不会因压抑而消失,它还存在并伺机改头换面而表现出来,有时会在梦中表现出来等,这就是精神分析理论虽后来由弗洛伊德的一些学生发展形成了新弗洛伊德主义,但大体仍未改变、只不过是不再那么强调本能的性冲动,而开始重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社会因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在精神病治疗方面,不仅提供了一整套治疗的理论和方法,而且当为现代医学心理学之先声;而且精神分析理论还在艺术创造、教育及其他人文科学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弗洛伊德学说的消极方面,夸大了人的自然性而贬低了人的社会性;他的泛性论基本上是非科学的,而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因把精神提高到了物质之上,故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八、皮亚杰---心理发展认识论学派---临床谈话法!皮亚杰学派的心理理论,主要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智慧的结构和机能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而适应主要是因为有机体内的同化和异化两种机能的协调,从而才使得有机体与环境取得了平衡的结果皮亚杰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就是从纵向来研究人的各种认知的起源以及不同层次的发展形式的规律在皮亚杰学派以前的各个学派,都是停留在成人正常的意识或病态的意识以及行为的横断面的研究上,而从未由儿童开始纵向地全面地发展地去考察、去研究人类的智慧的发生发展规律皮亚杰学说对心理的研究,不能不说是心理史上的一个空前创举,它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的认识论,拓展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促进了儿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同时并对其他一些学科如认识论,逻辑学、语言学和教育学等产生有很大的影响皮亚杰心理学派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自然谈话法、临床谈话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