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思维工具:挑战概念法.doc
11页张理军博士培训网·创新思维工具:挑战概念法一、基本概念1.1 什么是挑战概念挑战概念指的是挑战某些概念、某些观点、某些惯例,以及人们习以为常的某些做事方式等1.2 什么是挑战概念法运用挑战概念法,意味着重新认识那些成熟的观点、重新审视常规的做事方法,并且挑战它们通过对它们的挑战可以产生新思想,或者发现做事的新方法面对一个成熟的观点时,我们应该提出:-它必须那样吗?-那是唯一的方法吗?-为什么总要用这种方法来做事呢?-能否想出另一个方法?-为什么必须用这种方式来完成这件事呢?-还有别的方式来做这件事吗?1.3 挑战概念法的学习目的挑战概念法的目的就是培养挑战能力学习挑战概念法之后,人们将建立以下信念:1)重新认识那些理所当然的事物;2)重新思考那些常用的做事方法挑战概念法的应用目的,并不是试图证明原来的想法、观念、方法是错的,而是对它们的唯一性进行挑战二、范例与思考2.1 范例哥白尼对“地心说”提出挑战,创立了“日心说”;爱因斯坦对牛顿定律提出挑战,创立了“相对论”;李登海对于玉米亩产量不能过吨提出挑战,创造了夏玉米1400公斤的世界纪录邓小平对于“两个凡是”提出挑战,停止了阶级斗争的做法。
进而又对中国只能搞计划经济提出挑战,引入了市场经济模式,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2.2挑战是创新的本质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否定自我、战胜自我的历史挑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德·波诺博士将“挑战”看作是创造性的第三个基本原则前二者是“跳板”和“随意输入”,它们具有激励的作用,而“挑战”具有分析的作用三、挑战概念法的应用3.1 挑战唯一性挑战概念法的应用目的,并不是试图证明原来的想法、观念、方法是错的,而是对它们的唯一性进行挑战无论何时,我们都应不断的问自己:—它必须那样吗?—那是唯一的方法吗?—为什么总是那样做呢?—能否想出另一个方法?示例1: 对一个“一个号码”的概念提出挑战 示例2:挑战对象:汽车车轮这里挑战的是“为什么汽车必须有车轮呢?”可以看到运用挑战概念法的结果是:一种没有车轮的汽车已经得以应用(气垫船)小结:挑战“唯一性”,就是检查它是否是做某件事情的唯一方式,即为什么必须是这样而不可以是那样?3.2 挑战习惯做法挑战习惯做法,意味着拒绝承认现有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我们使用“为什么”一词,用它来挑战思维定势或习惯做法示例:在企业管理中可以挑战的概念是:1)挑战“客户第一”的概念,形成了“员工第一,客户第二”概念,因为人们认识到,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客户。
2)挑战管理人员不能“自己提拔自己”的观念,由此提出了360度评估的绩效考核方法3、挑战满意挑战满意也被称为“创造性的不满意”创造性的不满意”,意味着发现不足和机遇案例】20年代福特与通用汽车的较量案例:通用汽车早期的差异化战略福特汽车公司-- T型汽车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T型汽车问世坚持“唯一性”1923年,福特汽车年度销售量达到212万辆,这一年全美汽车销量为370余万辆,福特汽车独占57%的市场占有率;福特先生阻止任何人对T型车作大的改进汽车的外形基本没变通用汽车公司挑战“唯一性”就在福特汽车固步自封之时,通用公司的雪佛兰汽车面世了设计师夸张地说:“当人们还在喜欢A型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向经销商运出B型,……通用汽车公司“创造性的不满意”1921年通用汽车公司为了应对客户的不同偏好,“通用”生产六档不同价格的汽车:第一档:450—600美元;雪佛兰第二档:600—900美元;奥克兰,庞迪克第三档:900—1200美元;拉萨尔,新别克第四档:1200—1700美元;别克第五档:1700—2500美元;奥斯莫比尔第六档:2500—3500美元;卡迪拉克课堂练习通过提出和挑战任何两种概念,改进当地公共汽车的服务。
首先选出概念进行挑战,然后提出改进方案,时间是3分钟例:为什么公交车不可以让乘客驾驶?以下是学员讨论记录(胜利油田女干部班,2010年11月):怎样改进当地公共汽车的服务l 为什么乘公交车需要花钱?l 为什么公共汽车没有洗手间?l 为什么公交车不在空中走?l 为什么不能24小时都有公交车?l 为什么公交车不供应早餐?l 为什么公交车不能小型化?l 为什么不让乘客调度公交车?【课堂练习】请你对“人们应该穿着‘流行’服装”的概念提出挑战参考答案】(1)人们应该更多地挑选适合特定场合(环境)的服装款式而不是追随潮流2)需要关注的是自己适合穿什么样的衣服,而不一定非要穿“流行”样式的衣服3)服装需要的是变化,而不是流行4)时髦意味着超前或跟随趋势;也可能是背离潮流朝相反的方向四、如何运用挑战概念法备注:在《挑战概念法的运用要点》中还可以加上:挑战“方法”我们可以挑战人们把概念付诸行动的方式挑战概念法的运用要点1.确定挑战对象2、挑战概念3.挑战边界4.挑战基本因素5、找到解决方案1.确定挑战对象应确定找出挑战对象对一切能看到的进行挑战是徒劳的挑战就像枪,必须瞄准因此必须努力找到对象如果无法找出特定的目标,挑战就是没有意义的。
请记住:你要瞄准一个气球而不是所有的气球练习请针对交通拥堵确定挑战对象参考答案(1)市区交通拥堵是因为私家车数量无序增长挑战对象:私家车数量的增长参考答案(2)市区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充分调动私家自主载客、充分利用车内空间的积极性挑战对象:禁止私家车载客制度参考答案(3)市区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是市区所有道路都可以免费通行挑战对象:市区道路免费通行问题与讨论你所要挑战的对象都是错的吗?重点提示在确定挑战对象时,要明确认识到:你所要挑战的对象并不一定是错的2、挑战概念我们可以挑战一个现象,一个制度,或者一个操作过程背后的基础概念问自己这里的概念是什么?这个概念现在还有效吗?这个概念一定就得用现在的方式来加以运用吗?案例新加坡政府规定:市民不能随意使用市区道路具体措施:设立关卡,根据人们使用什么道路而向人们收费传感器会记录每辆车的行驶路线,并以此向司机寄出收费单请分析:这项规定挑战了哪些概念?案例分析:挑战了公民可以免费使用市区道路的概念练习挑战对象:不允许私家车主从事盈利性载客活动这里需要挑战的概念是什么?参考答案挑战概念:出租车的特许经营制度设定“挑战概念”的议题:为什么私人汽车进行商业运营需要得到许可证?3.挑战边界正如“假设”是思考的基本部分一样,“边界”也是思考的一部分。
一方面,我们不应该总是自以为是的在所谓可行的、可允许的、可接受的范围内工作(这意味着我们总是受制于先前的“思维边界”)另一方面,我们需要重新建立边界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主意听起来合理,我们就必须在现有知识和下的合理范围内想主意问自己我们思考的边界是什么?我们碰到了什么样的边界?能否将思考的边界清晰地展现出来,以便去挑战它们?我们如何跳过某些“合理性”的边界呢?在挑战现有边界的同时,我们应该构建怎样的新边界?问题与思考“空姐”概念的边界是什么?“年龄”、“容貌”始终是一个关键的边界因素解释:“在挑战现有边界的同时,我们应该构建怎样的新边界?”案例: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怎样选拔“空姐”?在挑战现有边界的同时,我们应该构建怎样的新边界?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让乘客协助选择“空姐”的做法,显然建立了新边界原来的边界是“漂亮”与“身段”,现在的新边界是:只要这个候选者能够让乘客“喜欢”就行,于是就有了“空嫂”的概念问题与思考“私家车载客”概念的边界是什么?“非营利性”是一个目前政策可接受的“边界”然而,“非营利性”无法调动私家车让陌生人搭车的积极性设定“挑战边界”的议题:—为什么私家车不可以从事商业载客活动?【练习】请挑战“私家车不可以进行商业载客”的边界。
注意要点 : 重新确定私家车可以进行商业载客的政策边界参考答案每个人都有权利把他自己的车当作出租车来使用私家车的商业运营不必获得出租车许可证;私家车从事商业运营必须进行工商登记注册;私家车从事商业运营必须依法缴税评价挑战边界可以产生非常有用的主意比如,私家车从事商业运营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占用城市道路车辆的使用空间4.挑战基本因素这里存在的“基本因素”是什么?只有找到这些基本因素才能挑战它!问自己:—为什么必须总是包含这些因素?—这里是否非要包含这些因素?问题与思考航空服务的基本因素是什么?例:“空中正餐”始终是一个关键因素提示基本因素必须包含在解决方案之内既然什么东西都可能受到挑战,那么我们也可以挑战基本因素示例:找到基本因素私家车从事客运服务的基本因素是什么?l 车辆l 驾驶者l 客户信息l 单双号的制度约束(在客户信息方面,为什么出租车呼叫中心不可以向私家车提供客户用车信息?)示例:挑战基本因素为什么私家车一定要由车主驾驶?为什么私家车不能租给不认识的人使用?当“单双号制度”限制了自己的车随时出行时,为什么不可以开别人的车出行?5、找到解决方案挑战这些基本因素之后的任务找到解决方案。
示例:解决方案(1)汽车共享:l 许多人合用一辆车,即开车人对车辆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共享租车l 车主加入到了“共享租车俱乐部”并成为该俱乐部的出租会员入会的会员将自己的闲置车辆出租以获得收益示例:解决方案(2)虚拟出租汽车公司l 私家车主加盟虚拟出租汽车公司l 虚拟出租汽车公司采取会员制,申请即可入会,入会者可以凭政府颁发的会员证(相当于运营证)上路运营l 虚拟出租汽车公司设立调度台,协调用车客户与车主之间的联系小结:挑战概念法的运用策略挑战概念法的核心理念是创造性的挑战创造性的挑战,就是努力寻找我们所做事情的“真正理由”这个过程有些像追根究底因此,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询问“为什么”重点提示“为什么”不仅是要求做出解释,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为什么”它就必须是惟一的方法 —德 · 波诺博士总结1)不要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你可以挑战任何概念,重新审视它是不是做事的唯一方式2)重要的是集中在一个概念上然后对其唯一性进行挑战3)需要强调的是这是积极的心态,而不是否定一切的消极态度它是对唯一性的挑战,而非批评要点挑战不是批判或批评,不是要攻击你挑战的对象为什么不行,而是寻求解决问题的其他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