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批评视野中的“康桥”文学作品.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06403415
  • 上传时间:2022-06-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批评视野中的“康桥”_文学作品  摘 要:活跃于20世纪中期的英美新批评,是在文学理论发展的转折时期出现的一种重要的理论,区别于之前的实证主义与浪漫主义,对文学作品本身表现出一种深刻的、近乎虔诚的关注,其中尤以诗歌作为关注的焦点,后来的实践亦表明,新批评在诗歌分析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摘选20世纪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作品《再别康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新批评的细读方式解读诗歌意象、突出语词之间形成的张力对诗歌语言表现力的作用,并结合诗人派别主张分析诗歌的形式之美,以期对这首诗做出更加全面、客观的读解和理解  关键词:新批评 再别康桥 细读法 张力 形式美 解读  一、理论概述  新批评这一形式主义文论派别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30年代在美国形成,并于四五十年代在美国获得长足发展,至此,达到它的鼎盛期;60年代以后渐趋衰落,但其带来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新批评派崛起之前,19世纪末的西方文学批评主要是实证主义和浪漫主义,实证主义的文学批评只注重作家个人的生平与心理、社会历史与政治等外部因素对文学的影响,而浪漫主义的文学批评则强调作家主观情感的表现,这两种批评倾向都忽视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新批评派的崛起正是对这一倾向的反拨。

      在新批评理论家看来,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客体,应该摒弃对其外部的各种研究,他们主张以文学语言研究为基础,用语义学分析的方法对作品加以细读分析,而这一切都使得新批评派成为一个独特的形式主义批评流派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先生的经典诗歌,也是新月派的代表作新月派非常关注诗歌艺术本身,主张诗歌应该具有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这种对诗歌本身的关注与当时西方国家的新批评主张不谋而合  二、细读法分析诗歌意象  新批评的细读法不是一种自我感兴趣的印象式批评,而是一种细致的诠释,是对作品作详尽分析和解释的批评方式在这种批评中,批评家似乎是在用放大镜读每一个字,捕捉着文学词句中的言外之意、暗示和联想等,在这首诗中,诗人选取了多种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包括西天云彩、河畔金柳、夕阳、波光艳影、软泥青荇、康河、水草、清潭、浮藻、长篙、小船、夏虫、康桥……这一系列极富诗情画意的意象恰当组合、交相辉映,创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空灵通透、和谐完美的意境下面我们就运用细读法分析云彩、天上虹和康桥这三种主要意象  (一)云彩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若是日常,应说向西天的云彩作别,诗人把句式做了细微的调整和改变,给人以陌生化的警觉,有力地增强了日常语言的表现力,提高了诗歌的艺术价值。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诗人为什么要和云彩作别?诗人要离开了吗?离开的话为什么不与人告别?云彩是康桥的云彩,作别的是过去的康桥空中的云彩,随风飘荡,无根无源,就像四处漂泊的游子;诗人借此意象,应是表达漂泊之情,既已作别云彩,暗示该是要结束漂泊生涯了吧;只是斯人已去,无处话离情,唯留康河之上的一抹云彩,听诗人的吟唱诗人呢,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本是不能带走的,诗人却用夸张的手法强调说不带走一片云彩,并且是悄悄的,诗人如此温柔,想是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忍心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到了这一节,诗人的情感更加浓烈和厚重了,诗人将那浓得化不开的深情寓于云彩之中,轻轻的来悄悄的走,虽离别却不沉重,飘逸才是诗人的本色结合云彩的象征意义,亦可理解成诗人打算丢掉过去,重新开始,和前面的结束漂泊生涯相一致  (二)天上虹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潭水是什么样的?是碧绿的、清澈的、透亮的天上虹是什么样的?是五彩斑斓、熠熠生辉的诗人为什么要把榆阴下的那一潭比作天上虹呢?哦,原来是诗人有着彩虹似的梦潭里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将人带入了梦一般的意境之中  (三)康桥 这首诗歌的主题是再别康桥,诗人在生活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物,为什么独独选一座桥来作一首诗呢?桥是什么?南宋词人陆游有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元代马致远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桥是连接,连接着过去和未来、时间和空间;是承载,承载着人和物,承载着恩怨情仇、是是非非;是联系,联系着你我他,联系着最亲密的人诗人和康桥之间该是有过一段故事的,此时此刻,诗人站在康桥之上,即将远行他想对康桥道一声再见珍重,话在心头却说不出口,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愈是离别,愈是沉默;康桥是沉默的,诗人的告别也是沉默的这或许是太过留恋和不舍,也或许是并无遗憾再别康桥,再别那一段旧时光、那一些人事  三、诗歌的形式美  新批评解读将文本看成一个是由多层面构成的复合结构体,不仅关注文本语言单个语词的意义,而且重视文本的结构形态此前我们一起分析了具体语词中体现的意象之美,接下来我们就从整体结构形态中分析《再别康桥》是如何体现新月派的诗歌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三美的  (一)音乐美 这首诗歌全诗共分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每一节各自押韵,第一节押[ai]韵,第二节押[ang]韵,第三节押[ao]韵,第四节押[ong]韵,第五节押[e]韵,第六节押[iao]韵,第七节押[ai]韵(重复第一节韵),且每节句首不入韵,为次句换韵创造条件;节内隔句押韵,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用韵上回环复沓,营构了一种悠远、惆怅、醇厚、复沓的氛围,表现了依依惜别之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张力。

      每一节诗内部韵律和谐,读来有音乐般的美感,而每节换韵又造成一种参差错落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优美的节奏契合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徐志摩追求整体当中求变化,参差当中求异,整首诗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二)绘画美 我国古代诗歌讲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为现代诗人的徐志摩显然亦懂得诗歌与画作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再别康桥》这首诗中,诗人多次运用带有鲜明色彩的词语:金柳、青荇、天上虹、青草、星辉,把诗歌当成画布,选取大自然中五颜六色之景,恰如其分地镶嵌在诗歌的画布当中从构图来看,诗人首写天上的云彩,次写地上的金柳、榆阴,再写水中的青荇、水草,空中、水中、地上,上中下层次分明,结构清晰为了使画面感更加强烈鲜明,诗人采取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既写榆阴下的一潭的静谧之美,又写撑一支长篙寻梦的动态之美,波光微漾,树影招摇,似美女子弱柳扶风,动静皆宜纵观全诗,言词之间尽显色彩美、构图美和动态美,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三)建筑美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在诗歌第一小节,诗人安排一三句稍短,二四句稍长;全诗共一百九十三个字,分七节,基本每一节都严格遵循一三短、二四长这样的格式;一节分四行,每行六至八字不等,规律之中见灵活。

      诗人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具有现代化的建筑美  四、结语  英美新批评在文艺理论界引领风骚长达四十多年,至今仍是一种重要的文本解读方法它所提出的悖论反讽张力隐喻陌生化等概念,对于今天的诗歌乃至小说文本的解读均具有实用意义,国内文艺理论界人士多将此理论用于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随着文学作品的丰富与时代的变化,这一批评理论的优缺点也更加凸显,业内人士在灵活运用新批评解读诗歌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与其他文学作品类型的契合点,使之不断丰富完善,更具普遍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李洪先.新批评的层面结构细读法与《再别康桥》的解读[J].电影评介,2009(17).  [2] 蓝仁哲.新批评[J].外国文学,2004(6).  [3] 支宇.文本语义结构的朦胧之美——论新批评的文学性概念[J].文艺理论研究,2004(5).  [4] 赵毅衡,姜飞.英美新批评在中国新时期——历史、研究和影响回顾[J].学习与探索,2009(5).  [5] 黄光伟.新批评派的范例及其历史意义[J].学习与探索,2009(2).  [6] 胡燕春.新批评派对于后理论时代的借鉴价值[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2).  [7] 郭曼.新批评视域下的诗歌《高原上的野花》[J].文学教育(下),2015(8).  [8] 谢倩.新批评主义视角下《我已故的公爵夫人》解析[J].华人时刊(下旬刊),2014(2).  [9] 唐小祥.新批评研究述评[J].金田,2014(8).  [10] 苗敕.从新批评视角看英国近代诗歌[J].中文信息,2015(7).  [11] 薛婷儒.李商隐无题诗的新批评解读——以相见时难别亦难为例[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2).  [12] 孙成贵,张卫红.新批评观下的玫瑰——细读《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3).  [13] 蒋於缉.新批评视野下的顾城诗歌研究[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4(4).  [14] 岳莉.浅析英美新批评文本中心论及其美学批评方法[J].青年时代,2015(11).  [15] 李屹.新批评与诗歌解读[J].外语教学,2006,27(2).  [16] 拉曼·塞尔登,彼得·威德森.当代文学理论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7]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