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章 政治发展.doc
8页第九章 政治发展教学目的:掌握:政治发展的主要理论 政治现代化政治革命熟悉:政治现代化的途径 政治革命的条件了解:政治革命与政治发展的关系课时:4课时第一节政治发展理论一、政治发展的含义与目标政治发展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政治学中是一个热门话题派伊在其代表作《政治发展面面观》一 书中,把不同学者对政治发展的内涵的理解归纳为十个方面,即:“(1)政治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2)政 治发展以工业社会的政治为模范;(3)政治发展是政治现代化;(4)政治发展是一个民族国家的运动;(5)政治发 展是行政和法制的发展;(6)政治发展是大众动员和参与;(7)政治发展是民主政治的建立;(8)政治发展是稳定 的有序的变迁;(9)政治发展是动员和权力;(10)政治发展是社会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⑴比较注重政治秩序的亨廷顿在《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中认为,政治发展是指政治的制度化和政治参与的扩 大化亨廷顿把政治发展定义为取得政治的稳定性他认为,政治稳定性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色去考察静 态指的是政治制度化,是指组织和程序获得安定和价值的过程;动态指的是政治参与的程度提高,并达到一定平 衡阿尔蒙德则从三个方面来看待政治发展:首先是政治文化的世俗化,这主要是指人们的政治态度、政治观念 的变化,即某种政治文化成为普遍化的、大众化的政治文化。
其次是政治结构的分化,在分化当中,政治“角色 发生变化,变得更加专门或自主化,出现了新型的专门角色,出现了或创造了新的专门化的结构和次体系而 所谓“角色分化和结构分化,不仅仅是指新一类角色的出现和旧一类角色的变化,而且包括角色之间或结构之间 相互关系上可能发生的变化最后是政治决策能力和贯彻政策能力的提高,即政治体系扩大其政策作为的能力 的提高我们从广义上把政治发展理解为,不发达政治系统在特定国际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下,按照某种价值共 识,的发达政治系统变迁的过程狭义上,政治发展则特指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变迁从发展是一种进步这个角度看,政治发展的结果就是政治的现代化那么究竟什么是政治现代化呢?普遍 的观点认为政治现代化概念是出白比较政治学,是一个派生的概念,指随着经济和社会其他方面的现代化所引起 的政治方面的变化20世纪六十年代政治学把学术目光指向第三世界时,以发达国家作为参照,提出传统社会 与现代社会两个概念,认为政治现代化是从传统政治社会向现代政治社会的过渡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程度,需要在理论上确定若干标准,这实际上就是政治发展的价值目标一般说来, 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三大项,即政治民主化、政治高效化和政治秩序化。
政治民主化是政治发展的根本目标它的基木含义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全体居民群众真正平等地、真正 普遍地参与一切国家事务当今世界,政治民主化己成为政治发展的潮流,资本主义国家不时地调整其民主政治 形式,社会主义国家正在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运动正在快速地扩展政治高效化是政治发展的功能性目标它是指具有民主政治木质属性的政治系统在功能上或运行中具有良好 的性能和效率国家机构或政府具有权威和威信,能够作出正确的决策并高效率地执行政策,法律能集中人民的 意志且能有效地规范社会行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这些都是政治高效化的表现,也是这一目标所包含 的具体内容政治秩序化也可以称之为政治稳定,是指政治生活具有以法律为规范的正常秩序,政治发展能够保持动态的 稳定政治秩序化或政治稳定这一目标有肴双重的价值意义,它既是政治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发展顺利进行的前提 保障,又是逐步实现民主政治目标的基木政治条件二、政治发展理论政治发展理论研究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从事这方面研究的重要学者多集中于美国,如阿尔蒙德、 派伊、多伊奇、亨廷顿等西方.(主要是美国)的政治发展理论的形成和沿革过程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从20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这是政治发展理论研究兴起阶段。
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发展中国家政治 体系的比较上,政治发展被等同于从传统向现代社会的过渡代表作是阿尔蒙德和柯尔曼于1960年出版的《发展中地区的政治》第二阶段从20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这是政治发展理论研究的鼎盛时期在行为主义 政治学趋于成熟的基础上,运用事实材料和技术手段,集中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从个案研究到建立理论 模式,最后形成了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理论体系,表现出鲜明的行为主义色彩在这期间的成果主要有阿尔蒙德和 鲍威尔合著的《比较政治学:发展的研究》、派伊的《政治发展面面观》、亨廷顿的《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以及 柯尔曼等人合编的《政治发展的危机和序列》等第三阶段自20世纪七十年代至今,这是政治发展研究走|可新 趋势时期西方政治学从宏观研究转向微观研究,从科学化转向实用研究许多学者主张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公共 政策的研究,建立以经验为基础的理论,使之有益于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各种实际社会问题代表作有乌尔福 和柯尔曼的《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和《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亚尔伯特的《抉择与分配之政治:一个发展的研究》在政治发展理论研究的鼎盛时期,该理论由于研究者们的探讨方法各异而分成三大学术流派:一是以伊斯 顿、阿尔蒙德、亨廷顿为代表的体系功能方法学派,把体系理论要素与结构功能主义相结合。
二是以伦纳、多伊 奇为代表的社会过程方法学派,通过对国家社会进行比较的定量分析,把政治行为和进程与诸如城市化、工业化 和传播媒介的LI益利用等社会过程联系起来三是以布莱克和利普塞特为代表的比较历史方法学派,代表了较为 传统的方法与热切追求系统严密性的努力的结合不同学术流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政治现代化亨廷顿主要是从政治结构的分化和政治参与的扩大来解释现代化他提出的政治现代化包含两个关键的领 域首先,政治系统内部权力的分配必须首先具有革新政策的能力,即通过国家的行为促进社会和经济的改革; 其次,必须具备能成功地把现代化所产生的社会力量吸收进政治系统的能力以这个理论为基础,政策的革新应 当从权力分配中得到鼓励,这样的权力分配既不是高度集中的,也不是过分分散的现代化是政治系统内部权力 的再分配,即摧毁地方的、宗教的、种族的或其他的权力中心,把权力集中在国家的政治机构中这样一个急剧 的变化需要把新的社会力量吸收到政治活动中来反过来,要维护现代化的速度又必须依靠系统的被接受以及新 加入的社会群体的适应能力布莱克以历史比较的方法来研究现代化的过程他以西方早期工业化国家作为现代化的统一模式,把现代化 说成是“在科学和技术革命影响下,社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涉及政治、经济、社会、 思想等各方面的变化。
例如,国际相互依赖的加强,非农业生产(特别是工业和服务业)比重的提高,死亡率降 低,经济持续增长,收入分配趋于拉平,各种组织与技术的专门化和大量扩增,科层化,群众性的政治参与,各 级教育水平提高等等综合各家的观点,结合我国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政治现代化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 政治现代化是政治体系内部的结构分化和功能的专门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整个社会利益 在水平方面也LI益分化加剧,为了协调LI益分化的社会利益,需要建立新的社会机构,其中包括裁决冲突的部门 和分配社会利益的部门伴随政治体系结构分化的是各部门功能的专门化,一方面诸如法律、军事、科学等特殊 领域与政治领域己分开;另一方面各级行政组织变得更精密、复杂,政治机构中部门分化加速,分别担任比较确 定的职能2、 政治现代化包含着政治整合的功能实现政治一体化,需要一种适用的意识形态,通过提高政治整合, 把社会中各种势力的价值观,凝结成共同的价值观,才能生活于一个政治共同体之中政治整合的功能的发挥正 是政治现代化的需求3、 政治民主是政治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在政治现代化的内涵中,政治民主表现为现代国家制度和国 家形式,同时,政治民主还是一种保障公民权利得以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形式。
它的特点在于它承认公民政治上拥 有平等的权利,并从制度上规定这种平等的权利能够得到实现4、 政治稳定是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处于变革中的社会原有的政治结构难以容纳公民参政的突然 增加,新的政治结构又尚在建立之中,政治制度化程度处于较低状态,政治不稳定就成了政治现代化普遍问题 现代国家的一个基木特征,是可以通过和平方•式完成政权的代际交接,在交接过程中实现平稳过渡这是政治现 代化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5、 政治现代化还应包括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当今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脱离世界 体系而单独发展面对己形成的国际秩序,发展中国家若想走上现代化,必须加入国际社会,与其他国家遵守共 同的行为准则,实行平等的交往第二节 政治发展模式与类型一、政治发展的模式政治发展的模式,是指政治发展具有一定典型性和普遍性的道路,它是对具体发展道路的一种理论抽象当代政治发展学者对于政治发展的道路和模式从不同角度作了研究布莱克运用比较历史的方法,从现代性的挑战、现代化领导的强固、经济和社会的转变以及社会的整合四个 方面入手,将所有建设现代化的社会分为七种范型巳林顿•摩尔归纳了政治发展道路的三种历史类型,一是西 方式民主的资产阶级革命道路,以英国、美国和法国为代表;二是以法西斯主义为归宿的自上而下的保守革命, 以二战前的德国、意大利和LI木为典型;三是通向共产主义的以工人、农民为主体的革命,以俄国和中国为代表。
亨廷顿对西方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也进行了概括,提出了欧洲大陆式道路、英国式道路和美国式道路三种 模式所有这些理论探讨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政治发展的某些一般特征,对于政治发展模式的研究也具有 一•定的价值,但往往还较为具体在理论上也存在某些片面性,作为政治发展的基本模式还显得不够成熟和全面根据政治发展的历史起点、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时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方 面的差异,我们大体上将政治发展划分为两种基木的模式,一种是以西方国家为代表的早发现代化国家模式,另 一种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后发现代化国家模式政治发展的早发模式与后发模式的主要差别在于:第一,早发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起步较早,伴随着现代化 的起始,最早发韧于1500年前后的英国和法国,而后发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起步较晚,大多是从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才开始;第二,早发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的最初动力来源于社会内部,而后发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的动力与 外部文化的传播和外来挑战密切相关;第三,早发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的主导力景是新兴市民阶层或资产阶级, 政治变迁一般自下而上,而后发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的主导力量来自国家和政府,政治变迁一般自上而下;第四, 早发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随贸易扩展和工业革命而运动,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基本同步进行,而后发现代化国 家的政治发展一般发生于工业化之前,在经济开始起飞后,政治发展往往又滞后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与经济发 展经常不能同时推进。
以上几点,分别构成了早发模式与后发模式的主要特征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早发与后 发的特征都是就纯粹状态而言的,而实际上早发与后发只能相对而言,不少国家都处于早发与后发两种纯粹模式 之间,因而兼有两种模式的某些特征例如,相对第三世界国家而言,德国是早发现代化国家,但与英国和法国 相比德国乂属后者,所以德国政治发展既具有某些早发现代化国家的特征,也具有明显的后发现代化国家特征下面将对西方早发现代化国家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后发现代化国家即发展中国家以及社会主义国 家的政治发展分别进行探讨二、政治发展的类型(一)、发达资木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最早启动现代化的进程,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伴随着政治现代 化和政治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