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19版).docx
151页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19版)序号技术名称适用范围基本原理工艺技术或装备推广前景推荐单位申报单位备注一、勘查技术1厚覆盖层下有色金属矿多种物探方法耦合定位技术覆盖层下金属矿产勘查在地质成矿理论指导下,依靠勘查理论创新和探测技术改进,构建了“循环渐近式”覆盖区综合找矿模式,提供了“一选三定四阶段反复循环”流程,进行多方法多学科综合找矿,规范勘查流程,建立综合找矿模式指导覆盖区找矿工作1. 有色金属多种物探方法耦合精准定位技术;2. 综合运用“重、磁、CSAMT、CR、测井”等技术,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找矿靶区圈定及工程布置提供依据该技术能有效提高找矿成功率,找矿成功率高达23.1%,为实现深部找矿提供技术路径能为全国重要成矿带及本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提供物探技术支撑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安徽省勘查技术院新技术2基于大数据思想的综合信息找矿靶区定量预测方法主要成矿区带定量预测,以及生态环境的评估等借助计算机和相应算法(统计学和机器学习软件),准确查明已知矿床(点)和其它区域在相应信息维度上的相似程度,从而定量优选找矿靶区的研究方法,大幅提高了找矿靶区预测的准确程度1. “分类建模,成果融合”工作流程;2. “找矿靶区定量优选系列模型”建模方法;3. “信息扩维”和“原始数据处理软件”。
该技术适用于区域找矿靶区定量优选,具有“简捷、快速、经济”等特点,能够消除物、化探原始数据的系统误差,大幅提高计算精度,有效提升找矿异常靶区发现矿化概率,可推广到生态环境、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等行业甘肃省自然资源厅甘肃省地质调查院新技术3不规则网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交通不便、地形复杂地区地球化学勘查在交通不便、地形复杂、地质工作程度低地区,规则测网的布设、样品采集和运输十分困难,采用放稀采样密度的不规则网采集与矿化有关的土壤,测试其中矿化指示元素,圈定地球化学异常,以预测研究区的找矿远景,实现找矿的快速突破1. 沿山脊和山沟采样点的布设技术;2. 采样点随机相对均匀布设;3. 每个采样点采集组合样;4.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仪来准确定位采样点该技术适用于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评价和交通不便、地形复杂及地质工作程度低地区与传统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采样方法相比,仅在测网布设、采样密度及采样方法上有差异,具有工作效率高,投资成本小等特点,对西北地区及边远山区具有重要推广意义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新技术4赣南钻——人力冲击取样钻华南离子型稀土矿床的勘查;或风化壳厚度小于45m,岩石等级Ⅰ~Ⅱ级的风化壳型矿床。
通过钻进使施工深度能揭穿全风化层,进入半风化层0.5~1m以上,矿体揭穿率达到90%以上,使用岩心防掉器保证施工过程中不掉样、不混样,进而替代小圆井和钻探、取样钻关键装备:钻头、岩心防掉器、钻杆、接手、操纵杆;施工工艺:钻定孔位→简易平整场地→准备阶段→开孔钻进→岩矿心整理→缩分取样→终孔→校正孔深→封孔→验收该技术适用于风化壳离子型稀土等以全风化层为目标的矿床勘查,替代小圆井、浅井及部分浅钻,对提高风化壳型矿床的勘查进度、降低勘查成本、减少安全隐患效果显著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新技术5纳米镀金膜土壤汞气测量矿床勘查、构造地质填图、地热勘查、地震预报、考古和环境质量评价等领域通过测试和研究被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的汞蒸气或由其衍生出的化合物形成的汞异常及其分布分散特征,用以预测深部地质体(隐伏矿体、小岩体)赋存深度、规模、产状,确定其地质意义;监测断裂活动性和环境质量状况1. 纳米镀金膜石英捕汞管;2. 专用热释炉;3. 恒温控制仪;4. 配套自动测汞仪该仪器设备灵敏度、稳定性、测量范围均优于常用捕汞试管,具有轻便、快捷等特点,可广泛用于矿床勘查、构造地质填图等领域,特别是对于金矿和其它金属硫化物矿床深部和厚覆盖区找矿效果显著。
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江西省地矿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新技术6川西北高原复杂地层绿色钻探技术高原生态脆弱区地质岩心钻探采用多分支孔定向钻进技术,实现占地面积小、对生态破坏小,便于高原植被恢复;采用套管钻进技术防止孔壁坍塌;采用抑制性好、无污染的泥浆体系保证强水敏性地层孔壁稳定性;从草种选择到草种撒布多方面入手,形成简单易行的高原草地恢复方法1. 定向钻进技术;2. 套管钻进护壁技术;3. 复杂地层泥浆体系;4. 钻探场地复绿技术该技术集成了多项钻探技术方法,使钻探工作部署更有针对性、见矿靶点更加准确,有效降低勘查成本,实现了高原生态脆弱区复杂地层绿色钻探,对该类地区具有推广示范意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四川省金核地质勘查工程有限公司新技术7AGS-863航磁全轴梯度勘查系统区域地质调查、能源金属矿产勘查、水工环地质调查等通过在飞机上安置具有一定间距的两台或两台以上磁力仪,测量地磁场的差值来获取磁异常梯度通过磁场变化率的解释,达到解决地质、矿产或水工环调查问题的目的1. 航空氦光泵磁梯度仪;2. 多通道数字航磁补偿仪;3. 数据收录系统该技术通过梯度测量获取更为丰富的磁异常细节,提升航磁应用效果,可应用于基础地质调查、水工环调查及矿产精细勘查等领域。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新技术8分布式多参数电磁探测技术区域地质调查、能源金属矿产勘查、水工环地质调查等利用岩(矿)石的电化学特征和电磁波趋肤效应原理,研发了多频率大功率发射机,通过接地电极或不接地回线发射不同频率的电流信号,形成了包括时间域激发极化法(TDIP)、频率域激发极化法(FDIP),人工源可控源音频大地电测深法(CSAMT)、全区多源电磁测深法(MSEM)、天然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和大地电磁测深法(MT)等多参数电磁法信号发射技术采用高精度GPS与恒稳晶体混合时间同步技术,实现了多测站多参数三维分布式电磁数据接收系统通过对获得电磁数据的反演和地质解释,可获得地下电性结构,解决地质与找矿问题1. 高精度GPS与恒稳晶体混合同步技术;2. 无线数据中继和双24位AD大动态转换技术;3. 发电机励磁调压技术;4. 感应式磁场传感器;5. DEM系统电磁多参量数据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6. TDIP、FDIP、CSAMT、MSEM 、AMT/MT等电磁法正反演软件系统;7. 分布式多参数电磁探测系统该技术利用地下资源能源与围岩间的电性差异,采用大功率的发射技术、分布式的抗干扰接收技术,从不同侧面来获取高分辨的信息,实现对地下资源能源的直接或间接勘查,可用于矿产资源探测,为地质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新技术9覆盖区地球化学填图技术覆盖区矿产勘查根据不同地理景观和覆盖区特点以及元素迁移机理和赋存形式,采用高精度实验室分析技术,分析金、铀、稀土等关键元素含量,绘制各种比例尺地球化学图,圈定地球化学异常,实现快速找矿利用研制的技术装置分离、采集矿区和背景区地气、土壤、地下水、断层泥以及构造裂隙等样品,结合矿区钻孔完成系统采样采用活动态提取技术、纳米微粒分离技术和原位观测技术,通过含量分析与金属颗粒特征观测,建立矿床立体地球化学模型,用于覆盖区地球化学填图和深部矿床该技术是一种覆盖区找矿的有效技术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圈定异常靶区,在东部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西部大面积覆盖区地质调查等方面具有重要推广意义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新技术10离子吸附型稀土分量野外现场快速定性定量测试技术离子吸附型稀土野外快速测试一是针对“离子吸附型”稀土元素吸附于粘土矿物,易被强电解质交换而转入溶液中的特点,在野外现场,以2.5%的硫酸铵浸泡样品,浸泡液加入草酸以产生乳白色沉淀后,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仪测试,定性判断是否为离子吸附型稀土样品;二是通过建立稀土样品浸泡液浓度与样品离子相稀土元素含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快速测定原矿轻重稀土各分量的含量。
1. 野外现场稀土元素的分离;2. 实验室内制备一套定量校准的包括钇等15个轻重稀土元素含量的标准测试膜;3.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及野外车辆该技术实现了野外现场离子吸附型稀土的快速测定,具有操作简单、节能环保、高效快捷等特点,有效减低了勘查成本,可在离子吸附型稀土野外勘查中推广应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新技术11液动冲击回转钻探技术地质岩心钻探、石油钻井、水文地质钻井和干热岩钻井等液动冲击器以高压冲洗液工作介质,驱动冲击器中的活塞和冲锤往复运动,撞击铁砧,将一定频率的轴向冲击能量传递给钻头,形成“回转+轴向冲击”的一种复合钻进技术液动冲击器通常连接在钻头或取心钻具与钻铤、其它孔底动力机具或钻杆之间,能量传递损耗小、效率高液动冲击回转钻探技术具有提高钻进效率,防止钻孔弯曲、减轻岩心堵塞、增加回次进尺长度等优点1. 液动锤结构优化;2. 表面处理技术和结构参数优选;3. 背压影响机理分析;4. 水力学模型建立和参数匹配该设备有效解决坚硬岩层或复杂岩层钻探效率低、钻孔质量差等问题,显著提高钻头寿命可广泛应用于地质、石油、水文水井、新能源和科学钻探等领域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新技术12铀矿伽玛能谱测井技术铀-多金属矿勘查中的伽玛能谱测井。
伽马能谱测井采集铀系、钍系和钾放射性元素的混合谱,通过解谱计算三种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基于平衡放射性状态下原子核数固定的比例关系识别不同元素系中的特征元素在能谱校准后,确定特征元素的能谱,解析特征元素含量1. 伽玛能谱测井仪谱数据采集方法;2. 伽玛能谱测井仪自动稳谱方法;3. 伽玛能谱测井仪校正方法该设备具有探测效率高、自动稳定、谱系统抗辐射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能够准确测定矿层中铀、钍含量,有效降低岩心化学分析费用,提高测井效率,在我国钍资源评价等方面具有推广意义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新技术13钻孔岩心成像光谱扫描与信息识别技术油气、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及非金属矿产钻孔岩心的扫描工作和蚀变矿物识别以平移和旋转机械结构为平台,搭载成像光谱传感器,获取岩心成像光谱数据,利用不同类型岩石矿物的光谱特征,及其与岩石矿物物理化学属性之间的关系,进行钻孔矿物及岩性信息识别1. 岩心成像光谱数据获取技术;2. 成像光谱信息识别技术该技术能够为矿山数字化、深部蚀变信息识别与编录提供技术支持,能够实现钻孔岩心数据“永久”保存,为深部成矿预测和成矿潜力评价提供参考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新技术14煤矿井下大功率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煤矿井下瓦斯抽采、水害防治、隐蔽致灾因素探查等近水平定向钻孔工程。
采用随钻测量技术实时测量钻孔轨迹,通过大功率全液压定向钻机在孔口调整工具面,利用泥浆泵泵送冲洗液驱动孔底螺杆马达带动钻头碎岩(滑动钻进3m),实现钻孔轨迹方向的改变;采用钻机动力头回转+孔底螺杆马达回转带动钻头碎岩(复合钻进3m),保持钻孔轨迹方向不变,完成导孔施工1. 煤矿井下大功率定向钻机和泥浆泵系统;2. 煤矿井下防爆无线或有线随钻测量装置;3. Φ89mm中心通缆钻具与整体螺旋无缆定向钻具;4. 煤矿井下近水平复合定向钻进工艺技术;5. 煤矿井下定向钻孔事故处理钻具及配套工艺技术该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井下定向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