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东北汉语方言接触研究.pdf
109页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赣东北汉语方言接触研究姓名:胡松柏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汉语方言学指导教师:詹伯慧2003.4.15摘要赣东北是我国汉语方言最复杂的地区之一,赣语、吴语、徽语3 种大方言在赣东北相交接,闯语、客语、麻山语等方言岛散布在赣东北各地,构成了赣东北方言接缘的多元接缘特点,在方言之间发生了丰富而复杂的方言接触演化方言接触是具有同源关系的汉语方言之间一种横向上的融合演化赣东北多种方言的接触,构成了赣东北方言中的接触性共有语言成分其中的跨方言区片的接触性共有语言成分,显示了赣东北的方言接触语言演变的过程方言接触通过方言之间语言成分的借贷来实现赣东北方言接触的语言演变方式和表现有:音读的移植、仿拟、更替和叠置,词语的移植、仿拟、融合和叠置,语法成分的移植、融合、变异和叠置赣东北方言核心词共有率反映了赣东北方言之间的接触地位和接触程度赣东北方言接触演变有方言特征消磨、方言使用更替、方言地域扩张和退缩的结果;有渐移、兼容性、趋同和不平衡的特性;有赣语继续东扩、方言岛走向衰落、形成县域通行方言的趋势赣东北方言接触研究,对于认识汉语方言的现状和历史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和类型学上的理论意义。
关钥l { 司:赣东北汉语方言方言接触语言演变A b s t r a c t :T h en o r t h —e a s to fJ i a n g x iP r o v i n c ei so n eo ft h em o s tc o m p l i c a t e dp l a c eo fC h i n ai nd i a l e c t s .T h e r ea r et h r e em a i nd i a l e c t ss u c ha sJ i a n g x id i a l e c t , W ud i a l e c ta n d A n h n id i a l e c tw h i c hc o n t a c te a c ho t h e r .T h ed i a l e c t a li s l a n d so fM i nd i a l e c t ,K o r e ad i a l e c ta n dM a .s h a hd i a l e c ts c a t t e r e do v e rt h e r e .S u c hd i a l e c t a id i s t r i b u t i ∞c o n t r i b u t e dt of c , r m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t h ep l u r - c o n t a c ta n dt h e ne v o l o v e di n t os oa b u n d a n ta n dc o m p l e xp h e n o m e n ao fd i a l e c t a lc o n t a c t .T h ed i a l e c t a lc o n t a c ti sj u s tt h ef u s i o ne v o l u t i o ni nc r o s s w i s eo fC h i n e s ed i a l e c t sw h i c ha r eo fs a l n es o u r c e .T h ec o n s e q u e n c ei sp r o d u c i n gm a n ya p o k o i n o ul a n g u a g ee l e m e n t so fc o n t a c tw h i c ha 心d i f f e r e n to ft h ep a r o n g m s .F r o mt h ec o m m o nl a n g u a g ee l e m e n t so fc r o s sd i a l e c t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w ec a nt h es e ct h ee v o l u t i o nw a y sa n de x p r e s s i o n s ,s u c ha s ;p l a n t i n g ,i m i t a t i n g ,s u b s t i t u t i o n ,a g g l u t i n a t i o n ,c o n b i n a t i o na n dv a r i a t i o n T h er a t eo fc o m m o nc o r ew o r d ss h o w st h ec o n t a c tp o s i t i o na n de x t e n t .A t t r i t i o no fc h a r e t e r i s t i c ,r e p l a c e m e n to fu s a g e ,e x t e n do rs h r i n ko fd i a l e c ta r e aa r et h et h r e em a i nr e s u I t so fd i a l e c t a lc o n t a c t ,a n dt h e yp r e s e n tm o v i n gg r a d u a l l y ,c o m p a t i b i l i t y ,c o v e r g e n ta n dd e v e l o p i n gi m b a l a n c e .F r o mt h er e s u l t s ,w ec a ng e tt h r e ec o n c l u s i o n s :T h eJ i a n g x id i a l e c tc o n t i n u ee x t e n d i n ge a s t w a r d ;t h ed i a l e c t a li s l a n di sd e c l i n i n ga n dt r e n d i n gt of o r mC o u n t yf i e l dd i a l e c t .T h es t u d yo fd i a l e c t a lc o n t a c ti nt h en o a h - e a s to fJ i a n g x ip r o v i n c eh a sm o r ei m p o r t a n tv a l u eo fl a n g u a g em a t e r i a la n dt h e o r y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t y p o l o g yt ol e a r nt h ep r e s e n tc o n d i t i o na n dh i s t o r yo fC h i n e s ed i a l e c t s .K e yw o r d s .- t h en o r t h - e a s to fJ i a n g x iP r o v i n c e ;C h i n e s ed i a l e c t ;d i a l e c t a lc o n t a c t ;l a n g u a g ev o l u t i o n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里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向} 哔z 爷0签字日期:) - - o , 5 年q _ E /,f 日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工作单位:通讯地址:翩繇彳fl ,址 签字日期堋年半月扩日:邮编:图1赣东北政区图曼谱 t 嚣 一谱 馨薏 靡山话 圈2赣东北方言分布图▲■●0 .1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绪论0 .1 .1 方言接触研究是汉语方言历史研究的重要方面历史语言学把人类语言的演化模式归结为两种类型一类模式是一种语言分化为几种语言,这类语言演化模式称为“谱系树”模式。
另一模式是几种语言融合为一种语言,称为“语言联盟”模式腿图3 是谱系树示意图,语言A 依次分化为语言A l 、A 2 和语言A 3 、A 4 、如、A 6 图4 是语言联盟示意图,语言A 、B 、C 、D 依次融合为语言E 、F 和语言G AABCD /\VVA lA 2EF /\/\V A3A 4A 5A 6图3G图4谱系树和语言联盟这两类语言演化的模式是在演化方向上具有根本性对立的谱系树理论着眼于语言间的纵向上的同源关系,语言联盟理论着眼于语言间的横向上的接触关系这两类不同性质的关于人类语言演化的理论假设往往引起历史语言学家们的理论歧见,对某些实际语言之间的关系究竟属于同源关系还是接触关系也存在着论争本文不拟就两种语言演化理论的比较及其与现实语言的关系问题开展讨论也许不同类型的语言对语言演化理论的适用性有所不同,譬如说,印欧语较适用于谱系树理论( 实际上谱系树理论正是在印欧语的基础上建立的) ,而非印欧语的一些其他语言如美洲语言则较适用于语言联盟理论( 博爱士,1 9 1 1 ) 四不过就汉语方言的演化情况看,这两种理论对汉语方言历史的研究都同样有着启迪意义一方面,汉语方言都是同~汉语母语分化的结果,方言间无疑有着同源关系;另~方面,方言间相互又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接触关系。
在汉语方言演化的过程中,谱系树模式和语言联盟模式并不相互排斥,而是既有分化,又有融合,并且共同贯串于方言演化的全过程之中游汝杰教授指出,方言“分化的过程和融合的过程是同时发展,并行不悖的并不是先分化,后融合并不是分化到一定的时候,分化的过程完全停止,再开始融合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化和融合有主次之分而已四因此,游汝杰以网状图( 本文作了上下方向调整) 来表示汉语方言的分化和融合过程A图5图中母语A 分化为A l 、A 2 、螂种方言( 用实线表示) ,方言A l 、A 2 、A 3 之问又发生了融合( 用虚线表示) 汉语方言之问都具有同源关系,各方言都是同一汉语母语分化的结果对于汉语方言之间的同源关系和方言形成的分化过程,方言研究者们向来非常关注,研究也很全面深入而对于汉语方言形成的融合过程则相对关注不够近些年来,研究者们加大了这一方面研究的力度如关于汉语东南方言的形成及其性质,就有研究者提出了东南方言是北方汉语与南方的古百越语融合而成的观点⋯当然,这已经涉及语言的融合,本文也不拟就此开展讨论但这~思路提示我们,研究汉语方言的历史,不仅要考察同源分化的过程,也要注意考察分化后的方言如何融合的过程,因为融合与分化同样是方言演化的基本模式。
语言或方言融合的途径是语言或方言的接触,即融合是通过接触而发生的因此,方言接触研究是汉语方言历史研究的重要方面o .1 .2 赣东北汉语方言对汉语方言接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方言接触是指不同的方言园地缘接触,横向问相互影响而引起方言的变化发生接触的方言称接缘方言,发生方言接触的区域称方言接缘区域从狭义t 说,方言接触是指分别嚼于不同大方言的方言之间的接触;从广义上说,同一大方言的次方言之间直至同一方言片区的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