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5920738
  • 上传时间:2022-0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小论文题目:浅析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专业:软件工程姓名:梁磊学号:31123700力浅析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可阻挡,外来文化的输入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具 有重大影响面对强势文化的挑战,我们须以正确的文化心态和传统的 民族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来积极吸纳外来的先进文化,同吋在文化模式 选择上,妥善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继承、吸收与创新的关系,积极 参与各国文化间的交流与竞争,大力发展体现中国文化先进性和时代精 神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外来文化 本土文化 发展创新当今时代,全球化浪潮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每一个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 国家文化安全问题H益凸显,文化安全已经成为继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 全之后,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着 严峻挑战为此,我们要增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维护我国文化安全那么外来文 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特别是对我们这些80,90后的影响具体 又表现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这种悄无声息的变化?1中国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延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曾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的 冲击,一次发生在三世纪汉代末期,来自西域近邻诸国的印度佛教文化,其对华 夏文化的影响,涉及到咅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建筑等多个方面。

      另一 次发生在19、20世纪Z交的清末民初,以英、法、美、德为代表的几乎所有当 时已进入资本主义扩张阶段的西方列强,挟持武力上的绝对优势,强行撞开了中 国的国门,一种具有现代形态的全新的“西洋文化”潮水般地涌入中国,仅二、 三十年的功夫,便席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统江山,这里主要包括对文学的影响、 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当然在这里我们先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90年代左右 的孩子们心目中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我想不会是女子十二乐坊穿着性感的高叉 旗袍在舞台上闹哄哄的演奏那所谓的传统民乐吧?不会是风姐,兽兽,伪娘,* ★门所传给我们的被中国共产党定义为三俗的东西吧?还是认为鲁迅先牛笔下那 个满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国的古代文人?如果我们这个年代的孩 子们是从周杰伦的《青花瓷》里才开始接触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太迟 了?当然我很感谢我大学时的舍友,带我重新审视中国的文化以史为鉴,可以 知兴替是啊,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 起来的她几经建构一解构一再建构,绵延不绝,牛牛不息,慢慢沉淀而成前 面说到,佛教是印度传入的,但是在后来的几百年发展中产生了中国自己的特色, 产牛了自己的朝拜方式,这就算是中国的文化了。

      这种方式对现在的中国有很好 的借鉴意义就我个人通过对周围人的调查和我个人的想法,现在的新一代大学生亦或甚 至博丄牛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连康熙,乾隆,雍正三人哪朝代都一 知半解把电视上的类似于《宫》等题材过于艺术化的电视剧视为了解历史,文 化的途径,并引以自豪(大学牛亦此,何况其他?真是民族的悲哀!)而对外来 的文化却表现出很大的热情,这可能与他们所处的牛活方式有关,现代快节奏的 牛活方式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跟不上脚步,大家的选择有自己的合理之处也有些无 奈之处1.1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1、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得以加强.有利于中国 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2、 有利于汲取世界各国文化之所长,使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不断得以丰富和 发展3、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4、 有利于根除残存的封建宗法关系1 -2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外来文化冲击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包括对文学、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三个主 要方面最严重也是最危险的是我们的新一代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于空白 1.2.1.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我个人的观点有三个方面的变革:一是留学生运动及其相应的翻译小说的兴 起;二是由翻译小说引发的白话文的突破;三是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历史中, 现实主义少得可怜,我印象中就看了一部《红楼梦》算是有瓜葛的)在中国的长 盛不衰。

      1.2.2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列强的入侵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文化、新的技术革命,随之而来的便是中国社 会经济的迅速但畸形的发展,虽然畸形,但好歹发展了,从洋务运动到民国初年 的民营资本,再到现在的中外合资,外国的技术文化始终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经济 状况可以说,现在的社会经济腾飞90%是因为外国的文化影响所致那为何中国的社会没有自己进行经济生产的变革呢?美国的琼斯有一种观 点,认为经济一旦上了轨道,就会持续自我再生产除非是被某些没有道理的干 预使之越出轨道,否则经济成长仍是自然而然的现象对于当时的中国,他认为 政府是一种负面力量,既未为经济的持续成长提供必要的构架,又阻碍了原有的 积极发展他代表了一种自相矛盾的观点:一方面认为国家太过软弱,以致不能 积极有为;另一方而则又认为国家十分强大,足以对进步起否决作用而中国的 学者则比较统一一个观点:中国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形态不具备资本到技术 变革的条件1.2.3外来文化对中国生活方式的影响其实生活方式的变化包括思想和物质上的两个主要方而思想的解禁令中国人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不少,现在的教师不难发现如今的 学生不再像以前我们那样的“填鸭式”思维了,而是很有自己的想法,在美国6 0年代流行的叛逆潮流现在在中国可谓是如日中天,你告戒学生:“好的开始是 成功的一半。

      结果他回答:“可惜往往是最不重要的一半”足把你气死学生的生活方式也不同了,现在的教学不仅同以前的私塾大为不同,没了体 罚,而且学生有许多都不在家里吃饭(午餐),而节省时间做别的事情当然快 餐店最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幽现的,它的出现压缩了人们花在进食方 面的时间成木,大大提高了社会的生产效率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并不是有些人 现象中的特别青睐肯德基或麦当劳,中餐店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中国人还是更 喜欢中国菜,但是这种快餐的经营形式仍是由国外传入的这说明还是外来文化 比较适应现代牛活的脚步2重塑中国传统文化2.1探寻文化融合那么是不是我们在外来文化面前只能向其让步,完全丢弃现有传统文化,对 所谓的先进文化采用“拿来主义” ?答案必然是“不”!近代日本就给我们提供 了一个活生生的成功的例子其实这个弹丸小国——日本的文化基本都是源自中国的在明治以前,几 乎所有的文字都是汉字,除了语言,这个大和民族几乎和中华民族一模一样十 九世纪的世界列强同样冲击着日本的传统,在“明治维新”之后,短短三十年, 迅速崛起的日本已经有实力和强大的沙俄叫板了在文化的改革方面,日本在受 外来文化冲击“阵痛”的同吋,却不断将自己的文化溶入其中,比如在文字方面 根据自己的发咅习惯发明了如同英文字母的平片假名,人人降低了阅读和书写的 麻烦,历史上称为日木字的拼音化。

      日木的绘画传统原来也是中国式的山水画, 只讲境意不求精准,而随着不断地创新,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写实风格不得不 提的是现代漫画的起源也在日木,它突破了四格漫画的框架,试着用“电影”的 模式来解读漫画,较出名的有鸟山明、北条司、井上雄彦、车出正美等等,我们 80后这一代的孩子(包括我)就是看这些漫画长大的,那些算是漫画的精品了, 日木的漫画自成一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H引导国际的潮流趋势你看,这就 形成了一种文化所以说自创的东西是最容易形成文化的一种产物中国也有自 己的漫画风格,只可惜数量太少,没有发扬光大再说说日木的服装,老的和服不说了,说说现在流行的日木学生校服,特別 是女牛穿裙子、打领结、加长衬袜子的风格,让全世界的人都能一眼将其从各国 的人群中分离出来,这就是日木自己的服装风格了日木的传统文化在受到外来 文化冲击的时候同样面临消亡的危机,但是它们比较好地将两者进行了结合,从 而派牛出来了属于自己的新的文化,并且将其向外界推行中国在这方面做的就 不太够看着满大街的“哈日”、“哈韩”的大学牛,我们难道不觉得有些惭愧? 说实在的木人从内心深处并抵制日木,但是仍然觉得它们的有些做法的却值得借 鉴。

      2.2如何重塑中国文化下面谈一谈我们这些社会的接班人如何看待外來文化我谨代表个人发表 意见我个人很喜欢读一些史书之类的东西,“以史为鉴”是我的座右铭之一那 么怎么才能很好的做到“鉴”,而不是将史书权当故事书看我认为史书上所讲 的东西在现代仍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只要进行“换汤不换药”式的变通,留 下本质核心的东西,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就看你能不能把握同理,在这个物 欲横流,主流价值观严垂缺失,诚信危机遍布的现代中国面对国家的文化安全, 我觉得更应当重塑老庄思想,寻找中国文化的根而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根柢全 在道教”由此可见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可见一斑了解中国文化,道教便 是一把钥匙照搬肯定是不行的,明显违背了 “马克思的观点”国外的文化之 所以在中国风行,主要原因有三:一、现代中国自民国开始出现了文化的断层, 而目前所谓的中国文化不过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用来附庸风雅和赚钱的 幌子名家大都在人民大众之中,绝非所谓之专家二、外国利用其木土文化优 势不断发展,创新,改革在保留其文化木元的基础上,适应新时期需要,满足 人民大众诉求,从而增强国家软实力三、改革开放之后,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一系列的影响。

      忽略了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不只是修个 塑像,建个博物馆那么简单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做出变革只有变革,中国的传统文 化才能引发大众的兴趣,从而引导新的潮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满足人民精 神文化需求的统一立足继承发扬优秀文化传统与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的 统一也许以前的京剧,纂刻印章,脸谱,皮影,武术,秦砖汉瓦,桃花扇,剑术 等世界文化非物质遗产已经失去了它往H的辉煌但纵观中国历史,你会发现事 物都不是永恒的,都是动态向前发展的虽“形”没了,但“神”犹在这也就 是中华文化连绵不绝的原因它能博众家之所长,印度佛教成功被中国化就是很 好的例子面对多元化的各国文化,我们要守住自己的“底线”,要有身为中华 儿女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抵挡各种低劣文化的同化总而言之, 采用道家之理论,修身养性,磨练自己的意志,以仁爱、孝悌、忠信、和平、谦 恭、中庸、因循、团聚、勤俭、自强等等为美才能从根木上有益于国家文化安 全,重塑中国文化大国参考文献】:[1] 李冠杰,成丽芳.在全球化大潮中探索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J].池州师专学报,2002, 16(1): 102-103, 113.[2] 顾兆禄.对当代民族主体性与本土性的反思[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19(2): 39—42.⑶余启才.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J]・湖北社会科学,2002, (4): 83.⑷揭 晓.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J].求实,2005, (1): 203—205.[5] 杨艳.试论先进文化的民族性与开放性[J].理论与当代,2004, (9): 42—44.[6] 苏厂元.学习民族传统文化提升现代设计理念[J]•艺术教育,2006, (7): 1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