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事多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oc
9页妙事多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摘 要: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种实施方式,让幼儿能够在音乐中通过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而逐步获得身心发展的和谐美,并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妙事多音乐花园是自美国引进的开发小朋友音乐能力的课程,世界先进的音乐教学法,自婴幼儿时期脑神经成长最快速的时期起,给予音乐及成长教育的训练而现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与音乐活动的开展,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本文就把妙事多和幼儿园音乐教育结合起来,谈谈如何在幼儿园中应用妙事多音乐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妙事多音乐Abstract:Before the education is the beginning of a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children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lifelong education, and the founder of preschool teachers is the foundation education of pre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evel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MusikGarten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ren the ability of music curriculum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world's advanced method of teaching music, since the childhood brain grow the fastest time, give music and growth of education training. And then through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to analyze how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preschool teachers.Key words:Kindergarten;Music education;Musik Garten一、 妙事多音乐 (一)妙事多音乐简介 妙事多音乐花园(MusikGarten)是幼儿感官学习的自然音乐教学法,也是蒙式教育的全人教学法。
妙事多音乐花园是自美国引进的开发小朋友音乐能力的课程,世界先进的音乐教学法,自婴幼儿时期脑神经成长最快速的时期起,给予音乐及成长教育的训练针对训练幼儿感官学习而设计的幼儿班,藉由幼儿感官能力的训练来培养歌唱、律动、节奏、感官统合等音乐和律动及各种成长期需要的各项发展能力,包括听力、大小肌肉运动、认知、人际团体关系的重要全人化训练始创于美国的“妙事多音乐花园”是一套以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理念及教法为基础的幼儿全人发展音乐教学法它是针对0岁到9岁儿童的音乐能力发展课程妙事多音乐花园”全人发展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但培养音乐能力,更是以培养幼儿的认知、情商、人际关系、感官统合、肢体能力等为根本目的音乐训练上博采了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罗兹、戈登等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精华,成为一套适龄适发展的科学教育方法二) 妙事多音乐特点1. 妙事多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针对学龄前婴幼儿“听、唱的感官学习模式”而设计的教学法,融合了奥尔夫、柯达伊、达克罗兹、戈登等教学法精华2.妙事多音乐花园由人的感官本能去学习音乐,而不是用认识去学习音乐是自然发展、自然学习的过程以学习母语的方式学习3.学习过程可以训练儿童建构音乐思想,不但为未来学习音乐打下基础,也是他一辈子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4.妙事多音乐花园把所有的音乐元素都设计成音乐游戏的方式来教授,通过感官刺激来学习并强化身体的其他各种智能,教材中所有的动作功能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三)妙事多音乐课程结构和乐器1.课程结构:弹跳歌曲手指游戏 认识身体 原地动作 摇摆歌曲 游走动作 歌唱游戏 问答与呼应歌曲乐器玩奏纱巾与呼啦圈舞曲听力练习问好歌与再见歌节奏练习2.妙事多音乐涉及到的乐器:木沙铃、节奏棒、手摇铃、纱巾、手鼓、音砖、高低音木鱼、三角铁、火车笛、曼波鼓、刮胡、木质沙锤、木制响板、降落伞二、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一)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幼儿园音乐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借助艺术手段,依据美的规则对幼儿音乐活动进行适当干预和引导,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感受美、表现美,发展美感、开启心智和创造意识的教育活动二)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作用 幼儿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性格活泼开朗,身心健康,精神满足,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幼儿园实习的时候,幼儿最喜欢的就是跟着老师一起唱歌似乎音乐与幼儿之间是相通的。
不用语言幼儿就能够知道音乐的内容并且幼儿年龄较小,一切从兴趣出发,兴趣能诱发幼儿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由此可见,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能够很好的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有趣的艺术活动,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艺术感知的规律,对培养幼儿良好个性,促进其身心和谐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三)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着重于内容的完成而忽视幼儿一些方面的需要教师上音乐课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要教什么内容、怎样教的问题,而忽视对幼儿的现有水平、特点、需要、兴趣等方面的认识和把握教师重“教”的内容而忽视幼儿的天性我在实习时班上幼儿开展音乐活动是学唱新歌《洗澎澎》,为了让他们理解并记住歌词知道洗手的步骤,但是因为活动不够生动,只是一心想让他们学会唱这首歌,结果的确达到了学会唱一首新歌的目标但是,整个过程孩子们的热情和好动的天性并没有得到发挥 2. 教师着重于游戏的组织而忽视了音乐的功能许多教师都在音乐活动中都喜欢用游戏化的方式去开展活动,去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却往往出现一种意想不到的结局,那就是让幼儿动起来了,却没法让他们静下来,游戏中找不到音乐,游戏与音乐脱离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多数是由于老师太急,在幼儿还未充分感受音乐、分辨音乐性质时就让他们进入游戏当中,幼儿一进入角色,兴奋点就全集中在好玩的游戏里了,耳朵里根本没有音乐既然是音乐活动,那么我们就应该着眼于让幼儿从音乐中获得兴趣也是在幼儿园实习的时候,那次的教学活动是《拔萝卜》,老师在上课之前制作很很多漂亮的头饰,有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小妹妹和很多小动物最开始孩子还能静静地听老师讲故事,但是到了头饰拿出来之后就完全兴奋在自己的头饰上面了,所以到了最后这首歌也没能唱会3.教师要求不明确,语言不够精简、生动、形象其实这一点是许多新老师的通病,适当、确切的语言在音乐活动中本来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但是我们很少去考虑应该怎样运用这一工具所以在进行活动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说太多话的现象,说完要求又说内容,而讲解内容的时间有时候比歌唱或演奏的时间还要长,把音乐课变成了语言课教师在开展音乐活动前,提要求的语言应精简、要求要明确,再配合恰当的体态语言,孩子自然能领会教师的要求三、 妙事多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妙事多音乐的四季成长班,就是适合三岁到六岁儿童的,针对三到六岁儿童学习发展的特点开展设置的课程,而这个年龄段正好就是幼儿园中的儿童。
一)教师应具有扎实知识和技能掌握声乐、器乐、音乐理论欣赏及其组织各种活动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既要有一般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又要有音乐专业工作者部分素质与能力在音乐学科领域中,"唱、弹、跳"是教师应具备的三大基本功一堂妙事多音乐课上下来,老师是最累的,因为在一堂课中,老师要不停的唱不停的跳我记得当初参加培训课的时候,讲师对我们说:“上课一定要活跃,而且是比孩子还要表现的活跃因为本来孩子的活跃指数没老师的高,如果你的活跃指数只有70%,那到达幼儿身上的可能也就只有50%了,这样的一次活动是不算成功的,只有当你的活跃程度达到100%,才能充分调动幼儿而这个是需要你自身的音乐条件做底气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在课下的时间花时间去学,如果你自己唱的歌都跑调,你打的节奏都不对,那不是误人子吗?”所以在每次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之前,我们都应该有充分的准备二)抓住幼儿的特点,结合妙事多音乐的不同音乐类型从而引导幼儿体会音乐、表演音乐,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1. 欢迎歌在妙事多音乐的最开始,都会有一首欢迎歌《sing hello》 (sing sing sing hello sing hello 给XX)在这里我们可以把“sing”换成动词,例如“拍”“敲”“点”来欢迎在座的每一个小朋友,当然因为幼儿园一个班人数较多,可以分成一组一组的来欢迎。
这样可以吸引每个小朋友的注意力并且能让他们自己选择动作,也会觉得老师在关注我,尊重我自己的选择2. 游走游戏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特点与课题内容、确定目标、选择教法、因材施教、安排教学时间,使整个教学形式活泼多样、学习能积极主动、难易适当,利于接受防止以老师为主的"填鸭式"或单纯"模仿式"教学模式在这里我觉得可以借鉴妙事多音乐里面的游走动作,妙事多里面的一首游走动作是《海地绒》 :“我们来走走,海地绒,噢!我们来走走,海地绒,噢!我们来走走,海地绒,噢!我们来走走,海地绒,噢!”这样看似简单的几句歌词,其实可以变化很多,可以把里面的“走走”换成“飞飞”“跑跑”“跳跳”等等很多种动词,这些都可以让幼儿自己来选择其实在幼儿园里面也有很多歌曲是可以这样改编的,例如《飞吧,小鸟》“飞呀,飞呀小鸟飞,小鸟飞,到处飞这里也可以让幼儿自己想想能不能改成其他的动物干什么3. 问答与呼应歌曲还有一些时候是幼儿会发生一些突发状况,例如唱歌唱得太高兴的时候就会绕着教室跑,其实这种现象在日常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是有出现的,在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教学活动中的内容来稳定课堂的秩序例如妙事多里面有一首歌是《汉朋的歌》 ,“汉朋 汉朋 你去哪里?我到外面转转去。
汉朋 汉朋 你去哪里?我去厨房烧饭去在这个时候就可以运用歌曲里面的歌词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运用歌词:“小朋友们,你们认识汉朋吗?(不认识)哦,老师也不认识,可是啊汉朋说他想到外面转转去,咦,那儿有一个小朋友,好像想出去转转,那他会不会是汉朋啊?我们一起来叫叫他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带领班上的小朋友一起喊他“汉朋”幼儿园的孩子,对于别人对他的称呼是很有执着的,他觉得他自己不是汉朋,于是就会马上说“我不是汉朋!”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抓住这一点来告诉他,只有汉朋才会到处跑,既然你不是汉朋,那就先回到座位上去,等到户外活动的时候我们再一起出去玩儿还有一些时候可以故意放轻说话的声音,让幼儿集中注意力去听,在这个时候也可以吸引住他的注意力4.音乐故事音乐故事中的音乐部分,常常将对比的音乐要素分别呈现来帮助幼儿对音乐表现要素的理解鲜明的对比能让每一个音乐要素更加清晰、更容易分辨出来,通过身体动作与音乐配合,更能让孩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故事开始的内容介绍很重要,因为它能很快地凝聚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们在了解了故事的内容以后,就会有他们自己的想象,并且会用动作即兴地反映出来接下来的步骤就是练习故事中的相关的动作。
例如,“像青蛙一样地跳”,“像蝴蝶一样的飞”,“像兔子一样地蹦”,“像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