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6章-根及根茎类生药(3).ppt

105页
  • 卖家[上传人]:今***
  • 文档编号:107614456
  • 上传时间:2019-10-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4.77MB
  • / 10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章 根与根茎类生药,干姜,贝母,麦冬,山药,天麻,天南星,石菖蒲,苍术,半夏,党参,2,党 参,[来源]为桔梗科植物 党参 、素花党参 (西党参)、 川党参 的干燥根3,1、党参山西(潞党)、甘肃、河南、东北(东党) 2、素花党参主产于四川、甘肃、陕西以四川南坪、松潘,甘肃文县的品质最好 3、川党参主产于四川、湖北资源分布】,【采收加工】,秋季9~10月采挖三年生以上者,洗净,按大小分别用绳捆扎,晒至半干,用手或木板搓揉,使皮部与木质部粘紧贴,然后再晒、再搓,反复3-4次,至晒干4,【性状特征】,● 长圆柱形,末端较细长10-35cm,直径0.4-2cm表面黄棕~灰棕5,【性状特征】,●根头稍膨大,有多数疣状凸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盘头” 近根头部有致密的横环纹,向下渐稀疏6,●全体有不规则纵沟及横长皮孔 根破损处或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凝结的乳汁)7,顶端根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狮子头),,【性状特征】,●质柔韧,稍硬,易折断 ●断面较平坦,皮部较宽,黄白色或淡棕色有裂隙及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棕色,木部淡黄色8,气香而特殊,味微甜9,党参野生品,野生品根头部,以条粗长、皮细、质柔韧、气味浓、嚼之无渣者为佳。

      ◆素花党参根 较粗糙,根头下有致密横环纹,达全长的1/2以上;断面裂隙多,皮部棕色,木部黄色,嚼之有渣 ◆川党参根 根头部环纹较稀疏,下部分枝少有明显不规则的纵沟;断面裂隙较少,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10,【显微鉴别】,1、根横切面 木栓层细胞数列,外侧有石细胞或石细胞群 皮层较窄 韧皮部宽广,外侧有裂隙乳管群淡黄色,多与筛管相伴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导管单个或数个成群,放射状排列 薄壁细胞 含菊糖及少量淀粉粒11,2、党参粉末 菊糖扇形、半圆形,表面具放射状纹理 石细胞无色或淡黄色,长方形、斜方形、多角形,大多一端尖突 网纹导管 乳汁管 分枝相互连接,含淡黄色油滴状及颗粒状物 淀粉粒 类球形,少数12,13,,,,,,,,【功效与主治】补脾益肺、养血生津 用于脾肺气虚,心悸气短,气血不足,面色萎黄,津伤口渴诸参(人参、沙参、玄参、苦参、丹参)辛芍叛藜芦,14,苍术 Rhizoma Atractylodis,,[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茅苍术(南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北苍术,南苍术,15,茅苍术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南、安徽等 北苍术主产于华北及西北地区16,形状: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稍弯曲。

      表面浅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残留须根;顶端有茎痕残留 质坚实而脆[性状],茅苍术,17,断面黄白或灰白色,散有众多红棕色小点(油室),习称“朱砂点” 折断面暴露稍久,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苍术醇),习称“起霜”或“吐脂” 香气特异,味微甘、辛、苦,茅苍术断面,[性状],18,形状:呈疙瘩块状或结节状圆柱形 表面黑棕色,除去外皮者黄棕色 质疏松[性状],北苍术,19,断面散有黄棕色油室,无白色毛状结晶 香气较淡,味辛、苦[性状],北苍术,20,南、北苍术性状区别,茅苍术,北苍术,21,[显微特征],茅苍术根茎横切面,22,[显微特征],茅苍术根茎横切面,1.木栓细胞宽10-40层其间有石细胞环带3-8条,每条环带由2-3列石细胞组成 2.皮层宽广,有大型油室散在 3.韧皮部窄 4.形成层成环状 5.木质部木纤维与导管群常相间排列,木射线宽阔 6.髓部较宽,髓射线及髓薄壁细胞中有油室散在 7.薄壁细胞中含菊糖或细小草酸钙针晶 香气较淡,味辛、苦23,木栓层,石细胞层,菊糖,草酸钙针晶,皮层,韧皮部,形成层,射线,木纤维束,木质部,髓部油室,[显微特征],皮层油室,24,茅苍术粉末:棕黄色 1.石细胞众多,单个或成群,类圆形或长方形; 2.木纤维成束,长梭状,壁厚; 3.导管网纹或具缘纹孔; 4.油室碎片多见; 5.菊糖结晶成扇状或块状,有放射状纹理。

      6.草酸钙针晶细小,散在,石细胞,菊糖,木栓细胞,木纤维,导管,[显微特征],25,石细胞,网纹导管,木纤维,菊糖,草酸钙针晶,26,[化学成分] 茅苍术含挥发油5%~9%, 北苍术含挥发油约1%~2.5[功效] 祛风散寒,燥湿健脾,明目 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寒湿痹、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等病症27,天南星,[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东北天南星干燥块茎[产地] 天南星:主产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 异叶天南星:主产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河南; 东北天南星:东北、山东、河北 秋冬季节采挖28,性状特征,块状扁球形,高1~2cm,直径 1.5~ 6 cm 表面类白色或淡棕色,较光滑,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有麻点状须根痕,习称“棕眼”有的有小扁球形侧芽 质地坚硬,不易破碎 断面不平坦,白色,粉性 气微,味辛,麻舌刺喉感强烈 个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为佳29,粉末类白色 淀粉粒:极多,大多圆球形单粒 导管:螺纹、环纹 草酸钙针晶束及针晶[显微特征],30,天南星,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用于玩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破伤风等。

      31,半夏 Rhizoma Pinelliae,[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五月半,夏生,因正当夏季的一半故名半夏,32,夏、秋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一般炮制后用,主要炮制品有: 1、清半夏 半夏用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舌感 2、姜半夏 半夏用水浸泡至内无白心;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 3、法半夏 半夏用水浸泡至内无白心,去水;加甘草- 石灰液(甘草水煎,倒入石灰液中)浸泡,保持pH12以上,至微有麻舌感、切面黄色均匀为度[采制],33,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河南、浙江等 地区34,半夏块茎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0.8~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中心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须根痕,底部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色,粉性气微,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嚼之发粘 以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性状鉴别,35,粉末:类白色 淀粉粒极多,单粒类球形或圆多角形,脐点裂缝状、人字状、三叉状或星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 草酸钙针晶较多,散在或成束;螺纹导管[显微特征],36,草酸钙针晶较多,散在或成束;,37,38,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3~9g功效主治,39,水半夏 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又称 戟叶半夏 [性味] 辛,温,有毒 [功效] 燥湿,化痰,止咳 生于水边湿地, 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大量栽培,代半夏入药,据报道本品虽有化痰止咳作用, 但无止呕作用,故其功能並不与旱半夏完全相同,不可代用附注:混淆品,40,伪品 水半夏,41,石菖蒲,【来源 】 为天南星科 石菖蒲 的根茎,42,【产地】,秋、冬两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及泥沙,晒干43,呈扁圆柱形,稍弯,常有分枝,直径0.4-1cm 表面:棕褐或棕红色,有疏密不均的环节,节间长0.2-0.8cm,上方残留三角形叶痕,左右交互排列,有的叶痕上残留有鳞毛状的叶基残余下侧有多数圆点状须根痕性状鉴别,44,质硬,易断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可见棕色环纹(内皮层),有多数棕色油点散在 气芳香,味苦,微辛性状鉴别】,45,1.表皮细胞1列,外壁增厚,类方形,有的含红棕色物 2.皮层宽广,散有纤维束、外韧型叶迹(根迹)维管束;维管束周围有维管束鞘纤维成环,木化纤维束及维管束鞘纤维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3.内皮层明显 4.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 薄壁组织中散有类圆形油细胞;并含淀粉粒显微鉴别,表皮,油细胞,纤维束,叶迹维管束,内皮层,周木维管束,46,表皮,47,纤维束,叶迹维管束,48,纤维束,49,叶迹维管束,50,内皮层,周木维管束,51,灰棕色 淀粉粒,类圆形、椭圆形或长卵形 纤维及晶鞘纤维 草酸钙方晶,多面形、双锥形或类多角形 皮层薄壁细胞,长方形或类圆形 鳞叶表皮细胞,长方形、类方形或多角形 油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 导管,【粉末鉴别】,52,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 用于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功效主治,53,【附注】1.藏菖蒲,为天南星科藏菖蒲的根茎 较粗大,长5-20cm,直径1-1.5cm,节间长0.2-1.5cm 上侧有较大的类三角形叶痕,下侧有凹陷的圆点状根痕 折断面海绵样,可见一明显的环,多数小空洞及维管束点 气较浓烈而特异,味辛54,2.九节菖蒲,为毛茛科 阿尔泰银莲花 根茎 根茎较细小纺锤形,不分枝,0.3-0.6cm 表面棕黄色,具多数半环状突起的节,其上有鳞叶痕小根痕 质坚脆,断面白色,显粉性 气微,味微酸而稍麻舌 双子叶植物根茎正常结构。

      3.水菖蒲,天南星科植物水菖蒲的干燥根茎,稍扁,上生有多数须根56,川贝母,[来源]为百合科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 按药材性状的不同分别习称“松贝” 、“青贝”、“炉贝” 陶弘景: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57,川贝母 主产于四川(青山)、西藏、云南等地 暗紫贝母 主产于四川阿坝地区 甘肃贝母 主产于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商品川贝母的主要来源 梭砂贝母 主产于青海、四川、云南等地资源分布,58,暗紫贝母 四川阿坝地区,甘肃贝母 甘肃、青海、四川 商品川贝母的主要来源川贝母 四川、云南、西藏,梭沙贝母 青海、四川、云南,,,炉贝 (虎皮贝),松贝,青贝,59,于夏、秋二季或在积雪融化时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栽培者于播种3年后的秋季采挖采收加工】,60,松贝(尖贝、珍珠贝) ◆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3-8mm, 直径3-9mm ◆表面类白色 ◆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性状特征】,61,◆顶部 闭合,钝圆或稍尖 ◆基部平,微凹入,中心有1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 ◆中心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

      ◆质硬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微苦性状特征】,61,62,青贝 扁球形或圆锥形,高4-14mm, 直径4-16mm 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 顶部开裂,习称“观音合掌” 基部稍平 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63,炉贝,长圆锥形,高7~25mm,直径5~25mm 表面类白色或浅棕色,有的具棕色斑块,习称“虎皮斑” 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白炉贝,黄炉贝,64,松贝,青贝,炉贝,65,松贝、青贝 ◆ 淀粉粒 甚多,卵形、三角状卵形或不规则圆形,有的边缘不平整或略呈分枝状; 脐点短缝状、点状、人字状或马蹄状,层纹隐约可见 ◆ 表皮细胞类长方形 垂周壁微波状弯曲,偶见不定式气孔 ◆草酸钙结晶 细小,类方形或簇状 ◆螺纹导管,炉贝 ◆ 淀粉粒 广卵形、贝壳形、肾形或椭圆形;脐点点状、人字状或星状,层纹明显 ◆ 螺纹及网纹导管 显微鉴别】,66,性微寒,味苦、甘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咳痰带血用量3~9g,多研末冲服 不易与乌头类药材同服 (半蒌贝蔹及攻乌),【功效】,67,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主产:浙江象山。

      附注】,采收:初夏枯萎时采摘,大小分开,大者摘除新芽,习称“大贝”;小者不去心芽,习称“珠贝”68,分离的单瓣肥厚鳞叶,略呈新月形高1-2cm,直径2-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