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中情态隐喻汉译分析.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10540670
  • 上传时间:2022-06-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中情态隐喻汉译分析=“news_bd”>   1.引言   情态 (modality)是 一 个 跨 文 化 的 语 法 范 畴(Palmer 2001:1)关于情态的研究一直为国内外学者 所关注,系统功能语言 学 派 创 始 人Halliday(1985/1994)认为情态是人际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示语言使用者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另外,情态还表示了说话者的视角及其对断言有效性和对建议合理与否的态度(Halliday & Mattiessen 2004:147)功能语言学认为,一种形式可以表示一种以上的意义,反之一种意义也可以有两种或更多的形式体现(黄国文1999)这种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非一一对应关系反映在人际功能语法上就可能出现人际语法隐喻现象根据Halliday(1985/1994:342),隐喻是意义表达的变异,隐喻选择增加了语义特征,不仅发生在词汇层面,更常常出现在语法层面,这样的隐喻体现便构成了语法隐喻,包括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当说话人的态度或看法不是用小句中的情态成分,而是通过独立主句来表达时,这个主句即构成情态隐喻,如I think Mary will come.。

      情态隐喻有多种体现形式,情态功能不仅限于情态助动词,还可以由形容词性谓语、名物化、小句等来体现英语语言的情态系统多样性决定了其情态表达式的多样性,汉语语言的情态系统亦是如此朱永生和严世清(2001)及魏在江(2003)认为,汉语中也存在大量包含情态隐喻的语法隐喻汉语情态隐喻的实现形式也丰富多样,可通过能愿动词、句子结构等实现,如玛丽明天来这儿是很有可能的基于英汉语情态系统的多样性,本文采用语料库方法,在系统功能语法框架下研究莎士比亚戏剧中英语情态隐喻在梁实秋译本、朱生豪译本和方平译本中的汉译情况,比较分析三位译者对英语情态隐喻的汉译策略之异同,并尝试对这些策略的异同做出解释   2.文献回顾   有别于传统语法研究情态时对助动词范畴的考虑,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观的情态研究强调情态功能实现形式的多样性,关注隐喻性句子结构根据信息的传递是否与话语展现时间的自然状态一致、是否与人们的惯常思维和表达方式一致,Halliday(1985/1994:358)区分了一致式的独立小句(如Mary will come)和隐喻式隐喻式由含有情态成分的投射句(如Ithink/It’s possible that)和被投射句命题或提议(如Mary will come)构成,如I think/It’s possible thatMary will come即为隐喻式。

      因此,情态隐喻的句子结构比一致式复杂,句子的情态意义由主句表达,如I think/I want you to...等,突显说话者的看法、态度、要求或意愿等   情态研究不仅为国外的学者所关注,也受诸多汉语界学者的青睐王寅(2007:448)指出,语法隐喻与其他隐喻一样,都具有反映和重塑人类经验的重大作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认识策略汉语同英语一样,拥有丰富的情态隐喻,表征不同的语义和人际功能从语言形式看,汉语不是屈折语言,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加之其语序的灵活性,不能仅仅根据汉语动词本身的形态给情态分类,因而不易确定汉语的情态隐喻根据魏在江(2008),英语的形式手段决定了英语情态表达比较清楚明了,而汉语则比较模糊;另外,英语可用被动语态而汉语则往往用主动态来表达情态隐喻从语言的人际功能看,汉语也有表示说话人主客观情态的成分,也具有丰富的情态隐喻表达温锁林(2001:178)认为,说话人用言语来表达思想、交流信息时,往往会受到具体的言语环境的影响、受到说话人主观情感的制约支配这些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反映在话语中,就是表示说话人感情的口气和成分   基于英汉语情态隐喻的普遍性及其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本研究重点关注典型情态隐喻在三个莎剧汉语译文中的传达,比较三位译者在汉译莎剧时理解和转化情态隐喻方面的异同,并尝试对这些异同做出动因分析.   3.研究设计   3.1 语料选取   本研究主要基于由23部全英文莎士比亚戏剧(共528,774词)及其三个汉译本(即梁实秋译本、朱生豪译本和方平译本)组成的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使用ParaConc等软件提取研究语料———莎剧中典型情态隐喻及其汉语译文———进行分析。

        3.2 研究方法   根据Halliday(1985/1994)关于情态系统的研究,情态隐喻可从以下四个变量进行考察:(1)情态类型(type),包括表示可能性、经常性的情态化和表示义务、意愿的意态化两种类型,它们分别对应语言使用者所交换的命题信息和建议;(2)情态向度:包括明确主观、非明确主观、非明确客观和明确客观,其中只有明确主观和明确客观是隐喻性的,前者只表达概率和义务,而后者不但包含这两层含义,还包括对频率和意愿的表达;(3)情态量值,即高、中、低三级,用以表示情态意义的强弱,如表示概率时,certain、probable、possible分别表示高、中、低三种量值;(4)情态的归一度:情态系统是讲话者表达对事物的态度和判断的语义系统,它体现的是肯定和否定两极之间的中间意义(Halliday 1985/1994:356),是实然和或然之间的中间地带   参考Halliday(1985/1994)研究情态隐喻所采取的四个角度,本研究将莎剧中一些典型情态隐喻按向度不同分为两大范畴,即明确主观和明确客观,都包含不同类型、具有不同情态量值和归一度的情态隐喻鉴于这两大范畴的一些典型隐喻表达式,本研究利用ParaConc软件搜索hope、I hope、believe、Ibelieve、doubt、I doubt、would、I would、It is(not)certain(that)、likely、possible、probable、it appears、it seems、wish、I wish、sure、expected、hoped等关键字或句式结构,通过人工分析语料,剔除不符合情态隐喻定义的表达式,如This is most likely!、Whenit appears to you where this begins...、I thoughtno less、He was expected then/But not approach’d.等,然后统计莎剧中各典型情态隐喻的频数,得出如下结果:   本文的研究对象,即上表所示的隐喻表达被译为汉语情态隐喻时其情态类型角度并未发生变化,即译文情态隐喻仍基本上属于情态化和我希望/希望、我但愿/但愿(I hope/I would这两个意态化情态隐喻表达,因此本文主要从情态隐喻的向度、量值和归一度这三个参数分析上述情态隐喻在莎剧三个汉译本中的汉译情况,旨在回答下述几个问题:(1)莎剧中情态隐喻在其汉译本中如何被传达,是否也被译为相应的汉语情态隐喻?若是,译语情态隐喻在上述所提四个变量方面与原文情态隐喻有何异同?(2)三位译者汉译莎剧中情态隐喻有何特点?这些特点有何异同?(3)三位译者汉译莎剧中情态隐喻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若有,是什么样的规律?其背后的动因又是什么?   4.研究结果与讨论   为回答上文的研究问题,本文首先考察原文情态隐喻汉译的总体情况,发现主要有以下4种汉译处理方式:(1)被译为情态隐喻,且译文情态隐喻在所考察的四个变量方面与原文的对等或基本相似,本文称这类翻译策略为对等翻译;(2)被译为情态隐喻,但译文情态隐喻表达与原文情态表达在向度、归一度、意义等方面不一致,如梁实秋将I doubt theywill be too hard for us(选自Henry Ⅳ,part 1,Line139)译为我恐怕斗不过他们,本文称这类翻译策略为转译;(3)被译成一致式,不具隐喻意义;(4)省译。

      据此,我们对三位译者采取的汉译策略作了统计   总体而言,在翻译莎剧中的情态隐喻时,三位译者都基本用汉语情态隐喻传达原文情态隐喻,即多采用对等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再现了原文情态隐喻所表达的情态和语义,尤其是梁译本,朱译本次之,方译本最末就三位译者将原文情态隐喻译成一致式而言,各译本都呈现出一定的去隐喻化倾向(三个译本将其译为一致式的比例分别为14.00%、13.15%和12.08%)另外,比较三位译者对转译策略的运用可以发现,方平最倾向于用不同类型的汉语情态隐喻传达原文情态隐喻,朱译本次之,梁译本最不显著为进一步考察三位译者对原文情态隐喻的传达,尤其是对转译策略的运用有何不同,我们将从向度、情态量值和归一度这三个参数分析情态隐喻在三个莎剧译本中的汉译情况   4.1 从三个参数考察莎剧中情态隐喻的汉译   (一)向度   情态意义的体现是由情态的向度系统决定的(Halliday 1994:357)向度有主客观之别在明确主观的情态隐喻中,隐喻性小句都表征某一心理过程,如I guess he will win the race表示概率,而Iwant him to win the race则表达一种要求或意愿。

      在明确客观的情态隐喻中,隐喻性小句则多用于表达说话者的客观判断、见解或猜测,如It’s possible/certain that Mary will come   分析语料发现,原文情态隐喻被译为汉语情态隐喻时,大部分译文再现了原文情态隐喻的向度,即英语原文情态隐喻表达客观态度时,汉语译文也表达客观态度,原文情态隐喻表征客观态度时汉语译文情态隐喻也是如此当然,其中也不乏译文情态隐喻的向度与原文情态隐喻的向度不一致的情况,   该表说明,在情态隐喻向度变化方面,即主客观相互转变方面梁译本没有显著差异,但朱译本和梁译本在这一点上均有显著差异,尤其是将原文主观情态隐喻译为客观情态隐喻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将原文客观情态隐喻译为主观情态隐喻,前者将近是后者的3倍相比而言,梁实秋更忠实于原文情态意义的主客观取向,而朱生豪和方平更趋于中立,将原文的主观情态客观化   (二)情态量值   情态量值表征情态意义的强弱一般而言,话语的情态价值越低,情态意义也越弱、越委婉根据下表统计结果,总体来说,莎剧中情态隐喻及其相应的汉语情态隐喻在情态量值上差别不大,即英语高情态量值时汉语情态也高值,英语低情态量值时汉语情态也低值。

      但是,就译文情态隐喻量值较之原文情态隐喻量值升高和降低的情况比较而言,在三个汉译本中译文情态隐喻量值较之原文变低的趋势均显著于其变高的趋势,尤其是梁译本,译文情态量值变低的例子将近是译文情态量值升高例子的5倍之多   根据上表,在三个汉译本中,译文的情态量值较之原文变低的趋势比其变高的趋势明显,表明译语情态隐喻的情态意义弱于原语文本的情态意义,即汉语译文趋向弱化或隐去发话者的态度和情绪   (三)归一度   情态系统其中一个功能就是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态度和判断,使话语避免绝对的肯定和否定这一功能由归一度来表征,使话语的意义介于肯定与否定两极之间本文统计原文情态隐喻及其译文对肯定/否定意义的表征情况发现,译文情态隐喻的归一度与原文情态隐喻的归一度基本一致,即英语肯定式情态时汉语也是肯定式,反之亦然当然,三个汉译本中也存在一些个例,其归一度与原文的归一度截然相反分析语料发现,译文情态隐喻与原文情态隐喻的归一度不一致的情况主要体现在明确主观范畴的情态隐喻的汉译,如I doubt(not)、Ibelieve(not)等的情态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