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学设计MicrosoftOfficeWord文档.docx
5页《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08页例1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内容,涉及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是属于集合思想一个数学体系学情分析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集合理论能够说是数学的基础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就已经在使用集合的思想了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仅仅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能够了教学理念数学源于生活,我以此作为这节课设计的基本理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引入,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亲切感;也能够使学生理解到现实生活中蕴含丰富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节课我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这种数学思想方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学习集合的相关思想方法,协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利用直观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的难点是协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减去重复数,我利用图示法协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更好地解决问题选择了学生熟悉的教学素材,利用画图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明白了,重叠后总数的计算和以往有所不同。
让学生在亲自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再过度到用图表示教学内容:重叠问题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8例1及.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教学目标:1、知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表示重叠的方法与计算方法2、水平: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水平,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3、情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知识,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理解集合图的各局部意义及解决简单问题的计算方法教法:引导学习与直观教学相结合学法:动手操作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具、学具:呼拉圈两个、白纸、凳子两个一、情境引入,揭示新知1、欣赏各种有重叠的图片看完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2、揭示课题板书:重叠问题设计意图: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通过“图片的欣赏”这种学生感兴趣的引入方式,高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快速进入学习状,同时为新知作铺垫二、借助熟悉题材,渗透集合思想1、收集数据1)三(1)班语、数、英、品社老师各是谁?(2)三(2)班语、数、英、品社老师各是谁?科目班级语文数学英语品社三(1)班涂莹邹光王青丽谢德银三(2)班周姝旭邹光谢姣范爱莲(3)你觉得这里哪个老师的身份最特殊?为什么?(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采用这种学生熟悉的素材,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现实意义)2、自主探究,精心设计。
那你们能不能设计一幅你喜欢又让听课老师一看就明白的图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合作,重新设计表格等活动,让学生获得新知识构建的成就感3、汇报交流,优化方法4、讲述故事根据老师所掌握的,这个图,是100多年前,一个英国逻辑学家韦恩最早发明的因为是韦恩最早发明的,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种图,叫韦恩图在我们数学中也叫它集合图老师发现很多同学的想法和韦恩的一样,希望不久的将来,能看见由孩子们的名字命名的发明老师非常期待哟!5、理解韦恩图各局部的含义小结:看来有些数量不但能够用统计表、统计图、线段图表示还能够用韦恩图表示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种计算方法,并通过理解其算理,自主优化重叠问题的基本算式)7、(知识提升)假如再来一位体育老师,他应该在什么位置?怎样列式计算呢? 科目班级语文 数学英语品社体育三(1)班涂莹邹光王青丽谢德银段朝辉三(2)班周姝旭邹光谢姣范爱莲段朝辉9、玩“抢凳子”的游戏和猜拳游戏(1)找两个同学,两把椅子实行游戏学生体会到游戏没有意思)(2)学生用猜拳的方法决定游戏选手3)呼拉圈的解释〈学生活动,体会集合圈〉(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制造冲突,再次体验新知,同时让所有学生真正参与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表达游戏公平。
同时利用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引导学生创造性思考纠正经验偏差感受集合思想,在形象与现实中完成数学化的过程,形成抽象的数学理解理解重复的本质意义三、自学例11、你有什么发现?2、红色的圈内表示( )蓝色的圈内表示( )中间局部表示 ( )四、课堂检测1、抢答 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一起去看电影,但却只买了三张票就行,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2、动物问题课本第110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题3、进货问题课本第110页练习二十四的第2题设计意图:以课本练习为基础,充分放手,让学生经历画图分析、研究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对刚刚学习的“重叠”概念实行理解与使用)五、拓展延伸要在三角形绿化地周围的三条边上种树,每排三棵,能够怎样种?最少几棵树?(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把握了“重叠”的含义,学会借助集合图来表示其中的关系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提升训练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