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简介课堂PPT.ppt
33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简介八年级上册简介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1知识结构知识结构从世界看中国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疆域政区人口民族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地水交通农工2技能和能力培养技能和能力培养运用地球仪的技能(演示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能力地理观察、观测技能(地理图片、示意图以及野外观测等)获取(搜集)地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判断地理信息的能力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地理问题、作出假设、提出探究思路以及解决问题等能力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31. 选材的几个基本视角选材的几个基本视角 世界的视角——把中国放在世界之中例如,教材首先从主体(中国)出发,分析其位置和疆域、人口和民族等特色(第一章);最后从客体(世界)入手,分析当代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当代世界的挑战,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第九章) 国情教育的视角——通过对不同地理国情要素的评价,了解优势和劣势所在 资源与环境教育的视角——强调在对资源和环境形势认识的同时,要有符合实际的行动。
4第一章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辽阔的疆域•重点内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国土面积,学会在地图上查阅邻国及其濒临的海洋 学会在地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简称和行政中心•逻辑联系:位置(纬度和海陆) 国土面积 行政区划5学习方式:学习方式:读图分析;做游戏地理位置:(1)特征:半球位置、大洲与大洋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五带位置等(2)优越性:气候、农业、交通等 国土辽阔:领土四至(季节差异)、陆疆和海疆(资源丰富)、邻国(发展对外贸易和合作) 34个省级行政区:三级行政区划、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 做填图游戏(看谁拼得准、说得快)6第二节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众多的人口重点内容:了解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国情和人口国策(国情教育) 知道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分布特点逻辑联系:人口增长快(计划生育) 人口东多西少(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7学习方法:阅读图表(折线图、密度图和柱状图);计算人口密度 重现象说明,轻原理分析(从学生的感受中认同,而不作学术推理) 例如:(1)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读图说明晚婚晚育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的意义 (2)读图比较我国西北、东南人口分布的差异 (3)针对“促进人口向西部迁移的利弊”展开辩论8第三节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多民族的大家庭重点内容: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国情教育) 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读图说明我国各民族的地域分布特征逻辑联系: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一律平等、 互相尊重) 各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9学习方法:欣赏感受;(个人或小组合作)搜集资料 景观图片—— 多民族的大家庭 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 分布图—— 各民族和睦共处,共同促进文化交融和经济发展10第二章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地势和地形重点内容: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 认识地形和地势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逻辑联系: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山区面积广大 11学习方法:归纳总结,读图 找规律 —— 地形复杂多 (1)地形类型齐全 (2)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 地势分布特征 (1)东高西低 (2)三级阶梯界线 —— 地形类型的比例特点 (1)山区面积广大(60%) (2)山区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2第二节第二节 气候多样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季风显著重点内容:了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 了解我国东西干湿差异 认识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影响逻辑联系:气温(南北差异)+降水(东西差异) 气候复杂多样13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探究探究—— —— 用气候图和分布图实证分析和推测用气候图和分布图实证分析和推测例例1 1 冬夏气温分布(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冬夏气温分布(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温度带的划分(气温差异+农业生产实际)温度带的划分(气温差异+农业生产实际) 例例2 2 植被和民居景观(反映干湿地区的分布)植被和民居景观(反映干湿地区的分布) 年降水量分布(东南多,西北少)年降水量分布(东南多,西北少) 干湿地区的划分(降水与蒸发的匹配)干湿地区的划分(降水与蒸发的匹配)14例例3 3 季风气候季风气候((1 1)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总结季风气候特)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总结季风气候特 ((2 2)读冬夏季风风向,了解季风的成因)读冬夏季风风向,了解季风的成因 ((3 3)读图认识季风区分布范围及其影响)读图认识季风区分布范围及其影响 例例4 4 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 综合分析气温和降水要素综合分析气温和降水要素 了解我国气候的总体特征了解我国气候的总体特征15第三节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河流和湖泊重点内容: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我国河湖的基本概况 了解黄河各河段的防灾减灾措施 初步提出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对策逻辑联系:河湖概况 水文特征 黄河(水害治理) 长江(资源利用)16学习方法:读图分析,体验式地学习(提供问题解决情境) (1)河湖概况 内流河和外流河及其分布 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汛期、结冰期) (2)黄河 地上河(成因、表现、危害、治理) (3)长江 水能宝库(干流地形剖面) 黄金水道(利用潜力和开发措施)17第三章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 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重点内容: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其作用 举例说明我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国情教育)逻辑联系:自然资源(种类和作用)--资源节约 和保护--我国资源国情18学习方式:读图讨论;运用数据资料比较,得出结论;撰写小论文 例1 图3.1 自然资源的类型及其用途 例2 图3.3 保护可再生资源的意义 例3 以国土面积、矿产资源、耕地面积、河流径流量、森林面积等为例,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一方面要重视节约和保护资源, 另一方面要保证资源供给(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渠道)19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重点内容:重点内容: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结构特征和分布特征 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逻辑联系:逻辑联系:什么是土地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联系地形、气候)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20学习方式:学习方式:讲练结合;析图找规律讲练结合;析图找规律 例如:读图分析读图分析 人均耕地不足(与其他国家比较)人均耕地不足(与其他国家比较) 比例构成不尽合理(难利用土地多)比例构成不尽合理(难利用土地多) 分布不均(耕地和林地集中在季风区)分布不均(耕地和林地集中在季风区) 土地资源破坏严重(阅读漫画图土地资源破坏严重(阅读漫画图3.153.15,讨论,讨论城市化、生态破坏、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化、生态破坏、污染等因素的影响)21第三节第三节 水资源水资源与第二节是姊妹篇重点内容: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我国是一个贫水国 联系气候和河流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举例说明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对策(工程措施)逻辑联系:有限的水资源 水资源短缺 节水、保护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22学习方法:归纳、推理;实地调查(节水保水意识和行动) (1)水资源是有限的与水危机(读图3.16,设立水日(周)的意义)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现象:南丰北少;夏秋多,春冬少 成因:降水和河流分布状况 对策: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23第四章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重点内容:了解铁路线命名方法,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运用地图说明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 举例说明我国的重要交通枢纽及其特点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依据 根据需要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学会设计经济、合理的旅游线路24逻辑联系: 通论(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面和线(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和铁路、公路干线) 点(交通枢纽及其重要作用) 应用(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25学习方法:读图练习;案例分析 例1:四大米市 (1)四大米市的位置分布(长江流域) (2)米的源地(气候和生产力) (3)米的售出(市场消费群体) (4)运输条件(大宗物资,当时的生产力) 26例2:基础设施建设(修路)促进五岭县经济发展(1)五岭县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2)制约五岭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3)解决瓶颈1:交通建设 (4)解决瓶颈2:项目投资27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重点内容:重点内容: 运用资料说明我国主要农业类型及其地区运用资料说明我国主要农业类型及其地区分布特征分布特征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和措施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和措施 举例说明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举例说明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28逻辑联系:农业与生产生活 农业的地区分布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地区分布特征) (地区分布的成因(以南北差异为例)) (农业发展的困境和对策)29学习方法:读图分析;注意学科横向联系(生物) 例如: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1)东西对比(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业部门) (2)南北对比(耕地类型、熟制、主要农作物和地形、气候的关系) (3)山地农业(垂直差异;立体种植)30第三节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工业的分布与发展重点内容:重点内容: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工业区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工业区 运用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条件运用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举例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举例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逻辑联系:逻辑联系:什么是工业什么是工业 工业的空间分布工业的空间分布 高新技术高新技术 产业产业31学习方式:运用数据、资料,结合读图分析总结;案例分析 例如:工业的空间分布 (1)由面到点的呈现方式 面:图4.26分布大势 点:图4.27辽中南地区,图4.28沪宁杭地区 (2)综合分析地理事物: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 资源条件、区位条件等;过去、现在、未来32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帮助请下载网络,如有帮助请下载!。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