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构造地质学考题和答案汇总.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37465033
  • 上传时间:2023-11-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8.72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名词解释1、地堑和地垒 地堑:是指由两组走向基本一致的相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两组正断层之间为共同下降盘 地垒:是指由两组走向基本一致的相背倾斜的正断层构成,两组正断层之间为共同上升盘2、断层三角面 当断层崖受到与崖面垂直方向的水流的侵蚀切割,会形成沿断层走向分布的一系列三角形陡崖,即断层三角面是现代活动断层的标志,常见于山区或山地与盆地、平原的分 界处3、拉分盆地 是走滑断层拉伸中形成的断陷构造盆地, 是一种张剪性盆地 其发育快、沉降快、沉积速率大、沉积厚度大、沉积相变化迅速拉分盆地一般分为“ S”型和“ Z”型,左行左阶雁列式走滑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拉分盆地为“ S”型,右行右阶雁列式走滑断 层控制下形成的拉分盆地为“ Z”型4、纯剪切与简单剪切产生均匀变形的剪切作用有两种:纯剪切(pure shear)和简单剪切(simple shear) 纯剪切变形的主应变方向不随变形的递进而转动,所以又称非旋转变形或共轴变形, 但两条主应变线的长度却分别持续伸长或持续缩短纯剪切变形过程中,除主应变线以外 的所有方向线的方向和长度都随变形的递进作有规律的变化拉伸与压缩作用产生纯剪切 变形单剪切变形的两个主应变线的方向和长度随变形的递进而改变,所以又称旋转变形或非共轴变形。

      简单剪切过程中除了平行剪切面方向线的方向和长度不随变形的递进而改 变以外,其他所有方向线的方向和长度都随变形的递进而改变简单剪切变形由一系列平 行的滑动层受剪切滑动而形成5、 动态重结晶在初始变形晶粒边界或局部的高位错密度处,储存了较高的应变能,在温度足够高的条 件下,形成新的重结晶颗粒,使初始变形的大晶粒分解为许多无位错的细小的新晶粒6、 底辟构造底辟构造是地下高韧性岩体如岩盐、石膏、粘土或煤层等,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或者 由于岩石物质间密度的差异所引起的浮力作用下,向上流动并挤入上覆岩层之中而形成的一 种构造7、 平衡剖面指将剖面中的变形构造通过几何原则和方法全部复原的剖面,是全面准确表现构造的剖 面平衡剖面技术目前主要用于检验地震解释结果的正确性、构造变形的定量研究和进行盆 地构造演化分析平衡剖面基本原理为:如果变形前后物质的体积不变,则在垂直构造走向的剖面上体现 为“面积不变”;如果变形前后岩层厚度保持不变,则转化为“层长不变”所以,平衡剖面技 术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遵循岩层层长或面积在几何学上的守恒原则,将已变形的剖面恢复到未 变形状态或从未变形地层剖面依据变形原理得到变形剖面的方法。

      8. 构造窗和飞来峰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地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块剥掉而露出下伏原 地岩块时,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较年青地层,这种现象称为构 造窗如果剥蚀强烈,外来岩块被大片剥蚀,只在大片被剥蚀出来的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 零零的外来岩块,称为飞来峰飞来峰表现为原地岩块中残留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外来岩块 常常表现为在较年青的地层中残留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较老地层9. 构造反转 指早期一个张性或张扭性盆地后期转变为压性或压扭性构造盆地(正反转构造),盆地 由伸展沉降转为挤压上隆,正断层转变为逆断层或盆地内先存的挤压系统部分转变为伸展 系统(负反转构造)10. 生长断层 生长断层又称同沉积断层,主要发育于沉积盆地边缘在沉积盆地形成发育的过程中, 盆地不断沉降,沉积不断进行,盆地外侧不断隆起,这些作用都是在控制盆地边缘的断层不 断活动中发生的同沉积断层有以下主要特点:1)同沉积断层一般为走向正断层,剖面上常呈上陡下缓 的凹面向上的铲状;2)上盘地层明显增厚;3)断距随深度增大,地层时代愈老,断距愈大;4)上盘常发育逆牵引构造11. 鞘褶皱鞘褶皱是 a 型褶皱的一种特殊类型,形似刀鞘,常成扁圆状或舌状,甚至呈圆筒状。

      鞘 褶皱是岩石在塑性状态下剪切作用形成的褶皱,为被动式剪切褶皱12. 逆冲推覆构造的扩展形式 褶皱造山带前陆中的逆冲推覆构造,总是自造山带或腹陆向前陆运移,其中各条逆冲断 层或各个推覆体的扩展,有两种可能的方式:1)自腹陆向前陆扩展;2)自前陆向腹陆扩展 前者称为前展式或背驮式;后者称为后展式或上叠式13. 双重逆冲构造(双冲构造) 双重逆冲构造是由顶板逆冲断层与底板逆冲断层及夹于其中的一套叠瓦式逆冲断层和 断夹块组合而成14. 转换断层与走滑断层 走滑断层一般是指大型平移断层,是两盘顺直立断层面相对水平剪切滑动的构造 转换断层是指相邻板块剪切错动,但不产生增生与消亡的一种特殊海底断层意思是断 层的运动方向和运动性质在断层的两端发生了转换,由平错变化为拉开,表现为以脊轴为界, 左右两侧的地质体整体地作同步的分离运动15. 俯冲带与碰撞带 俯冲带又称毕鸟夫带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下面俯冲的构造带大洋板块在俯冲过程中发生部分熔融,在达到600km深度后才发生全部熔融熔融物上升便引起火山作用,形成 火山弧;俯冲板块在未全部熔融前具有刚性,故能在俯冲的动力作用下发生破裂引起地震碰撞带即当大洋板块随着板块俯冲而消减殆尽,使两侧的大陆碰撞、挤压和隆起的构造 带。

      16. 羽列与雁列 羽列是指剪切破裂带内的次级破裂面与剪切带总体方向以较小的交角互相错列相邻的 次级破裂的首尾端互相有所重叠雁列是剪切破裂带内次级破裂的另一种排列形式,它表现为张性破裂面,单条破裂面可 以成为宽大的透镜体或发生弯曲,组成的破裂带可以有较大的宽度17. 协调褶皱与不协调褶皱协调褶皱 褶皱中各层弯曲形态保持一致或作有规律的渐变过渡关系,如平行褶皱和相 似褶皱不协调褶皱 褶皱的各层弯曲形态明显不同,呈现褶皱大小、形态各异,致使各层的褶 皱型式出现实变或不具几何规律18. 牵引褶皱与反牵引褶皱 断层两盘紧邻断层的岩层,常常发生明显的弧形弯曲,即褶皱当褶皱的弧形弯曲的突 出方向指示本盘的运动方向,就称为牵引褶皱当弧形弯曲突出方向指示对盘运动方向,就 称为反牵引褶皱19. 牵引构造与反牵引构造 牵引构造是断层两盘沿断层面作相对滑动时,断层附近的岩层因受断层面摩擦力拖曳而 产生的弧形弯曲现象弯曲突出的方向指示本盘的相对动向当弯曲的方向指示对盘的运动方向,则为逆牵引构造这种构造发育于变形轻微地区的 正断层上盘,与正牵引构造比较,倾角十分平缓,规模比正牵引构造大得多,宽度达数百米 至 1000m 以上。

      20. 蠕滑与粘滑岩石表面有两种摩擦滑动,一种形式是滑动平稳地发生,实验室称为稳态滑动,自然界 称为断层蠕动,即蠕滑;另一种形式是滑动急剧地发生,也就是表面突然向前滑动,然后锁 住不动,过段时间又开始滑动,实验室称为粘滑21. 正花状和负花状构造正花状构造是聚敛性走滑断层派生的在压扭性应力状态中形成的构造一条陡立走滑断 层向上分叉撒开,以逆断层组成的背冲构造断层下陡上缓凸面向上,被切断的地层多成背 形,但不具弯滑褶皱性质负花状构造是离散性走滑断层派生的在张扭性应力场中形成的构造一套凹面向上的正 断层构成了似地堑式构造堑内地层平缓,浅部稍成被正断层破坏的向斜,向斜也不具有弯 滑褶皱性质22. 均匀变形与非均匀变形 岩石的各个部分的变形性质、方向和大小都相同的变形称为均匀变形 岩石各点变形的方向、大小和性质变化的变形称为非均匀变形23. 同沉积褶皱 在岩层沉积的同时逐渐变形而形成的褶皱称为同沉积褶皱24. 伸展构造与推覆构造 伸展构造是在岩石圈拉伸及薄化作用下形成的特殊构造组合系统 推覆构造是由逆冲断层及其上盘推覆体或逆冲岩席组合而成的大型至巨型的构造25. 脆性断层与韧性断层 脆性断层(脆性剪切带或断裂带)是在地壳上部的低温及高孔隙压力与静岩压力比条件下发生的脆性变形的产物。

      其特点是具有一个或多个清楚的不连续界面,两盘位移明显,变 形集中在个别不连续面上,伴生有各种碎裂岩系列的断层岩,其两侧岩石几乎未受变形韧性断层(韧性剪切带)是岩石在塑性状态下发生连续变形的狭窄高剪切应变带典型 的韧性剪切带内变形状态从一壁穿过剪切带到另一壁是连续的,不出现破裂或不连续面,带 内变形和两盘的位移完全由岩石的塑性流动或晶内变形来完成,并遵循不同的塑性或粘性蠕 变律因此,具有“断而未破,错而似连”的特点26.节理与劈理、线理、面理 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是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也是地壳上部岩石中发育最广的一种构 造劈理是一种将岩石按一定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次生面状构造 线理是描述岩石内部或表面的各种平行线状构造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露头上或手标本 上的次生平行透入性线状构造面理为在变形变质作用中形成的具有透入性的面状构造,即劈理、片理和片麻理等27.递进变形在同一动力持续作用的变形过程中,如果应变状态发生持续的变化,这种变形称为递进 变形28. 箱状褶皱两翼陡而转折端平直,褶皱呈箱状,常常具有一对共轭轴面29. 糜棱岩 超糜棱岩超糜棱岩(ultramylonite)是岩石发生糜棱岩化的高级阶段的产物,具糜棱结构碎斑少 见,基质占 90%以上,大部分已重结晶细粒化,呈纹层状分布。

      肉眼观察岩石致密、色深, 具明显的流状构造具有糜棱结构的岩石称为糜棱岩糜棱岩是强烈破碎塑变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往往分布 在断裂带两侧,由于压扭应力的作用,使岩石发生错动,研磨粉碎,并由于强烈的塑性变形, 使细小的碎粒处在塑性流变状态下而呈定向排列糜棱岩的粒度细小,但一般比较均匀,外 貌致密,坚硬,需借助显微镜才能分辨颗粒轮廓有时在断面上可见凸镜状定向排列的碎斑30. 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解除后,又完全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这种变形 称为弹性变形弹性变形的主要特点是应力与应变之间成正比关系,符合虎克定律随着外力继续增加,变形继续增强,当应力超过岩石的弹性极限后,即使再将应力解 除,变形的岩石也不能完全恢复其原来的形状,这种变形称塑性变形31. 弧前盆地与弧后盆地弧后盆地是岛弧靠大陆一侧的海盆地又称边缘盆地水深2000〜5000米与海沟岛弧组成沟弧盆系弧后盆地在世界许多大洋边缘均有分布,以西太平洋边缘的最为典型弧前盆地又称为残余海盆,发育于汇聚板块边界,活动的弧—沟间隙内, 向陆一侧与活 动火山弧相连盆地基底主要由蛇绿增生杂岩系组成由于弧前盆地发育在消减的(俯冲的) 大洋板块之上,随着大洋岩石圈物质在俯冲过程中被刮落,盆地内的沉积物具有混杂堆积的 特征,在空间上形成楔状的岩片,即增生楔。

      其沉积岩片离海沟愈远的产状愈陡31-1 前陆盆地由于造山带和山链的生长并向陆迁移而在克拉通边缘形成的箕状凹陷相对于造山带, 处于前陆位置是大陆碰撞及缝合期间发育的盆地,属挤压型盆地32. 被动大陆边缘与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又称为稳定大陆边缘,由大陆架、大陆坡和陆隆组成这里既无火山活动, 又缺乏地震,是构造上极其稳定的地区活动大陆边缘具有特征性的海沟与火山弧(岛弧及山弧),缺失陆隆,是强烈活动的火 山带与地震带33. 柱状节理与绳状构造熔岩表面呈绳状扭曲的构造称为绳状构造,常见于玄武岩流层面上绳状构造是处于 炽热塑性状态熔岩的上部表面薄壳受到下部熔浆流动的影响而发生拖拉和卷扭的结果柱状节理是玄武岩中常见的一种原生破裂构造柱状节理面总是垂直于熔岩的流动层 面,在产状平缓的玄武岩内,若干走向 不同的这种节理常将岩石切割成无数个竖立的多边 柱状体,故而称柱状节理34. 纵弯褶皱与横弯褶皱岩层受到顺层挤压力的作用而产生的褶皱,即纵弯褶皱 岩层受到和层面垂直的外力作用而发生的褶皱,即横弯褶皱35. 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36.线应变与剪应变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