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政治《政治常识》第一课125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oc
5页高三政治《政治常识》第一课1.2.5 一 个 国 家 两 种 制 度 【重点】“一国两制”方针的含义和内容;【难点】运用本课知识具体分析香港、澳门的回归;【素质要求】⑴知识方面: 识记:一国两制的含义; 理解: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意义; 运用:运用本课知识具体分析香港、澳门的回归; ⑵能力方面: ①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③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分析问题的发散性思维能力;⑶觉悟方面: ①祖国统一、民族发展、国家强大的热切希望; ②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爱国之情,为祖国强大而努力奋斗的报国之志;【整体感知】一国两制:①提出②含义及基本内容③意义复习提问: (1)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对中国人民来说,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什么时候,为什么? (2)香港回归祖国后,对香港人民来说哪些方面变了,哪些方面没有变? (设计以上问题,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香港回归的自豪感,为学习“一国两制”的内容创设良好的氛围有条件的学校播放一段香港回归的录相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小结 (1)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对中国人民来说,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因为,它象征着历经百年风雨沧桑 的香港,终于顺到祖国的怀抱,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开始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2)香港回归后,对香港人民来说发生变化的方面主要有:殖民统治的历史结束了,由英人治港变为港为治港;头项上的米字旗变了,变成鲜艳的五星红旗,祖国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原殖民地的英军离开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恢复行使主权的象征进驻了香港没有发生变化的方面有: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保持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 导入新课: 从以上两个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香港回归祖国后,不少方面发生了变化,更多的方面没有发生变化这都是因为实行了“一国两制”的原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国两制”方面的知识 2、“一国两制”的含义和主要内容(板书) (1)“一个国家”的含义板书) 教材对“一国两制”和“两种制度”的含义作了规范这里应特别注意的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其合法代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板书) 第一,“一国两制”的前提了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板书) 一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国家主权,在国际上代表中国;港、澳、台将分别设立特别行政区,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
第二,两种制度并存,但两种制度在国家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板书)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长期存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大陆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的主体,体现了国家性质,代表着统一后国家发展的历史方向港、澳、台是特别行政区,是国家的非主体部分,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第三,“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板书) “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与其他行政区相比,享有高度自治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5页楷体字材料,归纳一下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学生阅读)但 应注意的不是“完全自治”特别行政区的外交和国防事务仍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 “一国两制”的含义和主要内容就讲到这里,请同学们看看教材35页第一个小框里“想一想”提出的问题:实行“一国两制”是否会影响我国的国家性质“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归纳)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大陆与特区相比,在人口比例、土地面积等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所代表的社会主义制度又是国家的主体,体现了国家的性质,代表着统一后国家发展的历史方向,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一国两制”的实施不会改变我国的国家性质。
教材35页的“想一想”:实行一国两制是否会影响我国的国家性质?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矛盾的主要方面美如冠玉事物的性质大陆与特别行政区在人口、土地等方面关中太大,大陆占有绝对优势,它所代表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的主体,体现了国家的性质并代表统一后国家发展的历史方向而港、澳、台部分是我国的非主体部分,它们的发展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过渡)香港及澳门的顺利回归与稳定发展说明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科学及伟大那么“一国两制”有什么意义? 3、“一国两制”的意义(板书) “一国两制”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在世界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邓小平同志讲:“世界上一系列问题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手段来解决的问题, 上的争端问题是总是要找出路,总要从死 胡同里找个出路,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也考虑到国际争端应采取什么办法,因为世界上这里那里有很多疙瘩,很难解开,有些争端用这种办法解决我认为 可能的《人民日报》1984年10月16日)因此,“一国两制”的提出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和重视其中主要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板书) 前面讲到,港、澳、台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现实问题。
实现 国家的统一,是中国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是一定要解决的武力解决,必然是战乱动荡,有全国各地国力、民力;和平解决,就必须各方面能接受一国两制”顾及了各方面的利益,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选择 (2)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板书) 在大陆主体实行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在几个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内容许资本主义的存在,局势可以长期稳定,我们可以一心一意搞好建设,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就如同对外开放一样,在社会主义经济是主体这个前提下,一定会有利于壮大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3)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板书) 一方面,保持这些地区作为特别行政区的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保证港、澳、台的繁荣和稳定;另一方面,凭借祖国大陆大多方面的和支持,港、澳、台地区的经济也将会不断发展同时,由于“两制”的存在,在经济上大陆与港、澳、台可以互利互补,互为促进 总之,“一国两制”的提出,为用和平手段统一祖国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办法,它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代表了全体中国人的愿望,也为世界上解决国际争端树立了一个榜样 这节课,我们讲了“一国两制”的含义和主要内容及意义。
其中主要内容是重点希望同学们能结合1997年7月1日香港已顺利回归祖国的这一事实,认真理解课后,请大家完成教材39页的练习第三题材料分析题 全课总结: 到这节课为止,我们学完了第一课 这一课的第一节里,我们先学习了国家的含义、性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国家职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知识在理解这些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运用这些知识,分析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我国的国家职能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本课的第二节里,我们也是先学习了国家政体的含义及其与国体的关系,国家的结构形式等知识,在理解这些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运用这些知识,分析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相关知识,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和“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及意义这些概念、原理及本课的主要内容,教材38页的“本课小结”中已经作了归纳,希望同学们能认真理解和运用 第一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小结、复习( 一 课 时 )【重点】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认识、分析本课内容;【难点】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培养阶级意识及观念;【素质要求】 ⑴知识方面: 通过本课教学,巩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⑵能力方面: ①培养学会对知识系统掌握,并在系统中把握知识间的内存联系,以使所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体系。
②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⑶觉悟方面: 加强思想认识,深化思想教育,在完整掌握中形成整体认知,全面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整体感知】 分三个表: 1、按书本顺序认知: 2、按知识间关系认知: 3、知识间内在联系: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的完成过程】 1、国家及国家性质问题; 2、民主及民主性质问题; 3、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政体间的关系;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 5、民主的性质与民主的发展程度关系问题; 6、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7、政体与国家结构形式问题; 8、一国两制与“两国论”;【本节课巩固练习】 选择能突出重点知识的练习组题,以巩固本课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