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考试及临床执业医师免疫学辅导.ppt
83页2014年医学专业毕业考试及执业 医师考试医学综合笔试 基础科目 医学免疫学部分基础科目25% 临床: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 口腔:生物化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 专业科目70% 临床:内科学(含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 口腔: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预防医学、口腔修复学、临床综合(内科基础、外科基础) 公共科目5% 卫生法规、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 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考试方案介绍:医师资格综合笔试题型介绍:医师资格综合笔试共采用A1、A2、B1、A3 、A4等 5 种题型医师资格考试总题量为 600道题 A1 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每道试题 由1个题干和5 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组成 题干以叙述式单句出现,备选答案中只有1 个是最佳选择,称为正确答案,其余4 个均 为干扰答案干扰答案或是完全不正确, 或是部分正确A2 型题(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试题 结构是由1 个简要病历作为题干、5 个供选 择的备选答案组成,备选答案中只有1 个是 最佳选择B1 型题(标准配伍题):试题开始是5 个 备选答案,备选答案后提出至少2 道试题, 要求应试者为每一道试题选择一个与其关 系密切的答案。
在一组试题中,每个备选 答案可以选用一次,也可以选用数次,但 也可以一次不选用A3 型题(病例组型最佳选择题) : A4 型题(病例串型最佳选择题) :医学免疫学以A1、A2、B1为主, 题数尤以A1为最多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医学免疫学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医学免疫学模拟题及答案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 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根涂黑 1.实验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后,淋巴结内 A.深皮质区缺乏T细胞 B.生发中心生成受影响 C.胸腺依赖区T细胞数目和生发中心均不受影响 D.深皮质区T细胞缺乏,同时生发中心形成也受影响 E.浅皮质区无明显影响 2.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是 A.过敏性休克 B.溶血 C.过敏性鼻炎 D.血清病 E.荨麻疹 3.产生IL-2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肥大细胞 C.T淋巴细胞 D.B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4.能杀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IL-2 B.TNFα C.干扰素 D.IL-4 E.IL-1 5.TH1细胞分泌 A.IFN-γ B.IL-4 C.IL-5 D.IL-6 E.IL-10 6.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最佳时期是 A.成年期 B.幼年期 C.老年期 D.胚胎期 E.青年期 7.不完全抗原(半抗原) 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 B.与蛋白质载体偶联后,才能与相应抗体结合 C.只有免疫原性,而无免疫反应性 D.既无免疫原性,又无免疫反应性 E.与抗原决定簇具有相似的含义 8.关于Ig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具有抗原性 B.IgD构成的免疫复合物可通过C1q激活补体 C.IgM中含分泌片 D.Ig有κ和λ两类重链 E.可被胃蛋白酶水解成Fab和Fc段 9.只有T细胞才具有的表面标记为 A.识别抗原受体 B.C3受体 C.细胞因子受体 D. IgGFc受体 E.有丝分裂原受体 10.介导Ⅳ型超敏反应的免疫细胞是 A.T细胞 B.B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肥大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1.机体受外源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是 A.骨髓 B.淋巴结 C.胸腺 D.腔上囊 E.外周血 12.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不包括 A.产生细胞因子 B.直接杀伤靶细胞 C.参与对病毒的免疫应答 D.诱导抗体的类别转换 E.介导ADCC效应 13.关于HLA-II类抗原分子正确的是 A.由α链和β2m链组成 B.呈递外源性抗原 C.分布在所有有核细胞的表面 D.由HLA-A、B、C等基因编码 E.可与CD8分子结合 14.HLA复合体基因不编码 A.HLA—I类分子的重链(α链) B.HLA—I类分子的轻链(β2m) C.HLA-Ⅱ类分子的α链 D.HLA—Ⅱ类分子的β链 E.B因子 15.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为 A.免疫防御、免疫应答、免疫记忆 B.免疫应答、免疫记忆、免疫监视 C.免疫防御、免疫记忆、免疫监视 D.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E.免疫应答、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16.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巨噬细胞 A.产生抗体 B.表达TCR C.产生细胞因子 D.表达CD3分子 E.发生基因重排 17.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 A.骨髓 B.胸腺 C.淋巴结 D.脾脏 E.扁桃体18.完全抗原 A.只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 B.只有免疫反应性,无免疫原性 C.既无免疫原性,又无免疫反应性 D.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 E.不能激发细胞免疫应答 19.关于IL-2的生物学效应,错误的是 A.以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发挥作用 B.促进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 C.增强NK细胞.单核细胞的杀伤活性 D.抑制TH1细胞分泌IFN-γ E.诱导LAK细胞的形成 20.关于免疫细胞和膜分子,错误的组合是 A.辅助性T细胞-CD4抗原阳性 B.单核吞噬细胞-MHC-II类抗原阳性 C.细胞毒性T细胞-CD8抗原阳性 D.NK细胞-CD4抗原阳性 E.人红细胞-MHC-I类抗原阴性 21.有特异性抗原受体的细胞是 A.B淋巴细胞 B.肥大细胞 C.巨噬细胞 D.NK细胞 E.单核细胞 22.不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的是 A.慢性甲状腺炎 B.恶性贫血 C.重症肌无力 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类风湿性关节炎 23.具有调理吞噬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C2b B.C3b C.C5b D.C2a E.C4a 24.免疫球蛋白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L链 B.H链 C.二硫键数目 D.单体数 E.分子量大小 25.属于天然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A B.IgM C.IgG D.IgD E.IgE26.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是指 A. CD4与MHCⅡ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B. CD8与MHCⅠ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C. IL-1与相应受体间的相互作用 D. IL-2与相应受体间的相互作用 E. 协同刺激分子与相应受体间的相互作用 27.受MHC限制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发生在 A.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 B.肥大细胞与T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与B淋巴细胞 D.NK细胞与病毒感染细胞 E.T淋巴细胞与树突状细胞 28.Ⅱ型超敏反应 A.由IgG介导 B.属迟发型超敏反应 C.与NK细胞无关 D.与巨噬细胞无关 E.不破坏细胞 29.与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有关的分子为 A.SmIg B.FcγR C.CD40 D.CD5 E.CD80 30.常与TCR组成复合体,共同完成对APC表面MHC分子—抗原肽的识别和信号传递的CD分子是 A.CD2 B.CD3 C.CD4 D.CD8 E.CD28 31.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 A.识别、活化、效应三个阶段 B.识别、活化、排斥三个阶段 C.识别、活化、反应三个阶段 D.识别、活化、增殖三个阶段 E.识别、活化、应答三个阶段 32.慢性肉芽肿病的发生原因是 A.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DiGeorge综合症) B.吞噬细胞功能缺陷 C.B细胞发育和功能异常(性联低Ig) D.补体某些组分缺陷 (C1INH) E.T、B细胞混合缺陷(性联重 症联合SCID) 33. 关于肿瘤免疫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实验证实在某些肿瘤细胞表面存在肿瘤特异性抗原 B .血清CEA升高有助于结肠癌的诊断 C .血清抗AFP抗体水平升高可诊断为肝癌 D . 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发生有关 E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人宫颈癌发生有关34.补体系统在激活后可以 A.诱导免疫耐受 B.抑制超敏反应 C.结合细胞毒性T细胞 D.启动抗体的类别转换 E.裂解细菌 35.在I型超敏反应中具有重要负调节作用的细胞是 A.嗜中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单核吞噬细胞 E.肥大细胞 36.巨噬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IL-1 B.IL-2 C.IL-4 D.IL-5 E.IL-10 37.与急性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关系最密切的细胞是 A.NK细胞 B.B细胞 C.CD8+T细胞 D.肥大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38.免疫对机体 A.有利 B.有害 C.有利又有害 D.无利也无害 E.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条件下有害 39.IgM A.IgM在分子结构上有铰链区 B.天然的血型抗体为IgM C.IgG的溶血作用比IgM强 D.在个体发育中合成较晚 E.血清中IgM由4个单体通过J链连成四聚体40.IgG A.IgG以单体形式存在,广泛分布于体液中 B.IgG4固定补体的能力最强 C.IgG半衰期相对较短 D.为天然血型抗体 E.不参与ADCC反应 41.寄生虫感染时明显水平升高的Ig是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42.补体 A.具有相应受体 B.具有抗感染作用 C.经典途径成分包括C1-9 D.体液补体抑制因子中包括H因子 E.以上均正确 43.补体经典途径的成分包括 A.C1q B.IgG4 C.IL-2 D.H因子 E.B因子44.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是 A.C5a B.C1q C.C3 D.I因子 E.H因子 45.具有调理作用的是 A.抗原 B.抗原和补体 C.抗体和补体 D.补体 E .抗体46.下列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 A.IL-2 B.IFN-γ C.IL-4 D.IL-10 E.以上均是 47.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 A.TGF-β B.IFN C.CSF D.IL-10 E.TNF48.下列英文缩写含义正确的是 A.EPO-血小板生成素 B.IL-白细胞介素 C.IFN-肿瘤坏死因子 D.TNF-集落刺激因子 E.CSF-干细胞生长因子 49.浆细胞瘤和B细胞杂交瘤生长因子是 A.IFN-α、TNF-α B.TNF-α、IL-1 C.IL-2、IFN-γ D.IL-6 E.IL-6、IL-150.可使NK细胞成为LAK细胞的是 A.IL-1 B.IL-2 C.IL-3 D.IFN-α E.IL-10 51.MHC-I类分子的功能 A.为CD8 杀伤性T细胞的识别分子 B.参与外源性抗原呈递 C.参与内源性抗原呈递 D.A十B E.A十C52.在诱发同种免疫反应中,免疫原性最强的细胞是 A.T淋巴细胞 B.富含HLA-DR抗原细胞 C.多形核细胞 D.肥大细胞 E.红细胞 53.编码HLA-I类分子基因位点 A.HLA-A、B位点 B.HLA-A、B、C位点 C.HLA-DR位点 D. HLA-DP、DQ、DR位点 E.C4、C2、TNF、HSP70基因位点54.仅表达HLA-I类分子 A.红细胞 B.淋巴细胞 C.血小板 D.单核细胞 E.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55.有丝分裂原 A.刀豆素A B.植物血凝素 C.美洲商陆丝裂原 D.细菌脂多糖 E.以上均是56.MHC-I类分子的配体是 A.CD2 B.CD3 C.CD4 D.CD8 E.CDl0 57.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分子是 A.CD4 B.VLA-1 C.MadCAM(粘膜地址素细胞粘附分子) D.E-cadherin E.CD2158.B细胞表面特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