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总结报告的语言特点及其问题.pdf
3页修辞学习2 0 0 2年第4期( 总1 1 2期) 当 前 总 结 报 告 的 语 言 特 点 及 其 问 题 殷志平 总结报告是当前应用十分广泛的应用文语体之 一 ,主要用于政府部门、 企事业单位等总结经验、 布 置工作, 如政府工作报告、 工作总结、 经验交流材料 等 总结报告在用词、 造句、 记述等方面呈现出创新 与老套、 整齐与呆板、 精确与模糊、 形象与抽象的两 面性, 表现出鲜明的个性 探讨总结报告的语言特 点, 有助于认识当今中国社会机关群体的语言特色 用词: 创新与老套 总结报告是对政治生活、 经 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及时总结, 反映新事物、 新现 象、 新概念、 新思维的创新词语往往首先出现在总结 报告里 有模仿现有词语创造的词语, 例如模仿“ 廉 政” 创造了“ 勤政” , 模仿“ 贤内助” 创造了“ 贪内助” 、 “ 廉内助” , 用“ 廉” 字打头的又有“ 廉参谋” 、 “ 廉管 家” 、 “ 廉班长” 等 “ 肉菜禽蛋” 本是无所谓放心不放 心的, 但现在有了“ 放心肉” 、 “ 放心菜” 、 “ 放心禽” 、 “ 放心蛋” “ 税” 是无生事物, 现在却有了“ 人情税” 、 “ 关系税” 。
有突破词语构造规律创造的新词语, 如由 四个单音动词连缀而成的“ 吃拿卡要” 、 “ 跑冒 滴漏” , 突破了动词组合双音节的限制 有通过赋予已有词 语以新的意义创造的新义词语, 如“ 回头看” 原来的 意思是回 过头去看, 眼下总结报告中则有了“ 回顾总 结” 的意思了 再如“ 门 难进” 、 “ 脸难看” 、 “ 事难办” 三 个短语孤立开来各自有其具体的意义, 但把它们连 在一起, “ 门难进, 脸难看, 事难办” 则表示当代官员 一种官僚作风 再比如“ 一站式服务” “ 一卡式收费” “ 马上办办公室” 都是反映改变机关作风的新刨词 语 这些新词新语使新的经验得到及时总结, 新的思 维和新的 政策得到宣传, 给听读者以耳目 一新的感 觉 总结报告中创造新词语最为常见的方法是数字 式缩略 如“ 两个确保” 、 “ 三条保障线” 、 “ 四个到位” 等, 比比皆是 数字式缩略语把复杂的表述浓缩为 一 个词化概念, 起到了以 简驭繁的作用 数字式缩略语 有时也成为组织篇章的手段, 如有一篇文章用“ 六 抓” 总起全文, 在正文部分用“ 抓教育, 夯实廉政基 础” 、 “ 抓班子, 增强领导责任” 、 “ 抓信访, 加大查处力 度” 、 “ 抓检风, 完善监督机制” 、 “ 抓预防, 搞好专项治 理” 、 “ 抓培训, 提高自身素质” 等六个段落来具体展 开陈述。
“ 六抓” 概括了 全文的主要内容 与新词语相对, 总结报告的老套词语也比 较多 这些老套词语张三讲李四也讲, 上面讲下面也讲, 去 — .1 4— . 年讲今年也讲 例如, “ 加大⋯⋯力度” 、 “ 狠抓⋯⋯落 实” 、 “ 突出⋯⋯重点” 、 “ 全面推进⋯⋯” 等经常被用 来总结成绩部署任务, “ 在⋯⋯指导下, 坚持⋯⋯方 针, 认真贯彻落实⋯⋯精神, 紧密围绕⋯⋯大局, 以 ⋯⋯工作为中心, 以⋯⋯为主题, 深化⋯⋯改革, 加 强⋯⋯ 狠抓⋯⋯, 取得了⋯⋯, 较好地完成了⋯⋯ 任务, 为⋯⋯作出了贡献 ” 类似这样的话语, 出现在 很多文章开头 也许有人用这些套话的目的是要体 现思想的统一, 上下的一致, 但众口一词、 千人一面 的 套话不免使人厌倦, 更谈不上内容的充实、 形式的 生动活泼 造句: 整齐与呆板 总结报告虽然是一种应用文 语体, 但句法构造的对称性、 句子连缀的排偶性以 及 音节的节奏性, 使总结报告呈现出很强的整齐性 在 许多总结报告中, 常常出现结构一致、 语义对称的并 列短语 例如: “ ‘ 严谨、 求实、 勤奋、 创新’ 是我们学校 的八字校训。
我们要求教师严谨治学、 从严执教、 为 人师表、 教书育人; 要求学生勤奋学习、 勤于创新、 全 面发展、 奋斗成才 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教学规章制 度, 从严治校, 形成了‘ 学术空气浓厚, 工作环境宽 松, 个人心情舒畅’ 的良好学风 ” 这段话开头主语位 置上四个词并列对称, 中间两个句子的宾语后面都 是四个四音节的并列短语, 最后一句的宾语修饰语 是对仗工整的主谓短语 整段话只有“ 是、 的、 了” 三 个单音节词, 一个“ 一系列” 三音节词, 其余全是双音 节词, 节奏感十分强 复旬的分旬对称并列是总结报 告整齐性的另一种表现 例如: “ 对一些难以用量化 指标衡量和比较的工作, ⋯⋯做到既看政治觉悟, 又 看业务水平; 既看学识, 又看实际工作能力; 既看顺 境时的作为, 又看困难时的表现 ” 段落标题对称并 列是总结报告的一个鲜明特点 以 下五句话是某篇 总结材料的五个段落的标题: “ 突出重点, 切实抓好 国 有企业领导班子的 考核建设工作” 、 “ 理顺关系, 努 力改进国 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方式” 、 “ 拓宽思路, 积极探索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 选拔任用方式” 、 “ 落 实权责, 逐步建立国 有企业领导人员的激励约束机 制” 、 “ 立足根本, 不断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 治建设” 。
这五句话, 结构互相对称, 字数也几乎相 等, 富有强烈的 气势 但是, 总结报告又常常给人以单调、 枯燥和呆板 的感觉,这主要是由于总结报告大量使用长句和常 式句总结报告的长句,主要表现在定语长,状语 多 定语中罕用形容词, 多用概括抽象性词语; 不用 修饰性成分, 只用限制性成分, 没有生动的描述, 只 有单调的概括状语少有情状性成分, 多有方式性 成分, “ 为了⋯⋯” 、 “ 根据⋯⋯” 、 “ 由于⋯⋯” 、 “ 通过 ⋯⋯”、“ 在⋯⋯方面, ⋯⋯” 等状语虽然可以 使表达 严密, 但使句子既长又复杂, 听读者难以抓住要领, 给人以呆板的感觉 表义: 精确与模糊不管是政府工作报告, 还是 经验交流材料, 十分重要的一项功能是总结成就; 而 总结报告说明成就最常用的方法是大量使用绝对值 的数值数额和相对值的比 较值百分比, 象“ 全市实现 国内生产总值 1 0 2 0 亿元, 增长1 2 . 2 %, 增幅 居全省 第二位 “ 工业增加值3 8 4 6 . 7 亿元, 增长 1 2 . 2 %, 第二产业增加值4 4 3 9 亿元, 增长 l 1 . 6 %, 均高于 1 l %的计划目 标。
这样的数字表达随处可见, 有的 甚至通篇都是数字非常具体的数字表达使总结报 告显现出较强的精确性, 文章可信性强, 给读者听众 以很强的鼓舞,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但是, 在种种精确的表达中, 总结报告又包含了 很大的模糊性总结报告虽然出现很多数字,但数 字当中有“ 猫腻” , 这就是只提相对值, 不提绝对值; 或者只提绝对值, 不提相对值前者使人无法了解 实际水平, 也许实际水平很低, 只是在原来的低水平 基础上增幅较大, 报告人有意避免提绝对数, 如“ 外 贸出I: 1 增长 5 1 . 7 %,9 个开发区技工贸收入增长 3 1 % 增幅是很大, 但绝对值可能很低; 后者使人 无法了解增长水平和比 较水平:也许没有多大的增 幅, 也许跟人家比 很差, 如“ 新建住宅3 0 0 万平方米, 完成小区出 新4 .2 9 万平方米 对有 1 0 0 0 万人I:1 的 大城市而言,3 0 0 万平方米住宅不算什么, 对只有 1 0 0 万人口的小城市来说, 则是很大的数字了 另一 种情况是, 讲成绩精确具体, 铺陈罗列, 讲问 题含糊 其词, 几笔带过 在成绩部分随处可见的数字表达, 在问题部分少而又少。
使用复合量词是另一种 “ 猫 腻” 复合量词的使用一方面给人以具体明确的数 量, 另一方面又让人“ 一头雾水” , 因为复合量词是两 种量的复合, 不能说明当中每个量的具体数值是多 少如“ 通过劳动力市场配置从业人员4 万人次, 培 训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4 万人次 ” “ 4 万人次” 可能 是1 0 0 0 人每人4 o 次,也可能是4 0 人每人 1 0 0 次, 还可能是其它数量的“ 人” 与“ 次” 的组合, 看了这样 的“ 人次” , 你能得到具体明确的概念吗? 与大量使用数字相对的是,总结报告大量使用 “ 进展” 类动词和形式动词, 如“ 提高、 加强、 加快、 加 大、 扩大、 壮大、 推进、 深化” 等, 但这些富有力量的动 词通常是以“ 光杆” 形式出现在总结报告中的, 动词 前后很少有修饰补充成分, 即使出现修饰性成分, 也 只有“ 进一步、 不断、 继续、 基本” 等几个比较抽象成 分, 因此这些光杆动词句较少包含量的意义, 给人以 抽象模糊的感觉如: “ 双拥工作深入开展, 国防动 员和民 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继续推进。
依法治省力度加大 廉政建设和反 腐败各项工作向 纵深发展社会稳定的局面进一步 巩固 再比 如“ 国企三年扭亏脱困目 标基本实现” , 何为 “ 基本实现” ? 乍听起来似乎是个具体情况的报 告, 实际上是个模糊的回 避问题的 遁词 记述: 形象与抽象 作为一种应用语体, 总结报 告的主要功能是记载工作, 叙述任务, 它“ 不一定要 好文章” , 不要求十分讲究形象色彩; 但当代一些好 的总结报告也相当讲究记述的形象性 突出表现是 经常使用排比、 反复、 对偶、 对照、 递进、 仿拟、 借代、 引用等修辞方式 一般的 感觉是总结报告不用比喻, 但我们发现当代总结报告常常使用比喻修辞方式, 只是内容上是说明事理而不是描绘形象的, 例如: “ 自下区采取让青年人才小步快跑、 前排就座的方 法, ⋯⋯吸引青年知识分子到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 事业发展的主战场上建功立业 ‘, J 、 步快跑、 前排就 座” 十分形象地道出了激励知识分子建功立业的方 法 有的把喻体和其说明的事理互相结合, 既形象, 又易懂 例如: “ 这所大学提出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 让路、 搭桥、 加压’ ‘ 让路’ , 就是采用地方粮票的变 动办法解决老教师的职称问题, 减少青年教师评聘 高级职务的阻力, 并实行特别评聘制度; ‘ 搭桥’ , 就 是为跨世纪人才的成长提供发挥其才能的舞台; ‘ 加 压’ , 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从德才两个方面对跨世纪人 才提出严格要求。
” 总结报告使用修辞格的一个特点 是不同 辞格的交叉使用, 特别是排比、 反复、 对偶、 对 照等几个辞格常常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锣 鼍 如: “ 新 班子运作后 以‘ 大发展小困难, 小发展大困 难, 不发 展难上难’ 作为班子的每我 追求, 提出了 集团公司的 总体工作思路 ” 这里排比、 反复和对照互相交融, 形 象而深刻地揭示了 发展与困难的 辩证关系 再比 如: “ 近三年来, 全市共拿出 9 0 多个县以上企业的领导岗 位, 实行公开选拔、 公开招聘, 变‘ 伯乐相马’ 为‘ 赛场 选马’ , 变一人‘ 对号入座’ 为多人竞争上岗, 使一批 优秀人才崭露头角, 担当重任, 同时还发现并储备了 一批比 较优秀的人才, 拓宽了知人选人渠道 ” 这里 用“ 伯乐相马” 、 “ 对号入座” 比喻选人用人, 通过“ 伯 乐相马” 又仿拟出“ 赛场选马” , 并与 伯乐相马” 相对 照, 十分形象和生动 ( 下转第9 页) 一1 5— 2 0 0 1 年 1 1 月 1 1日节目“ 龙永图细说 wr o ” ) 这一段对话以一个有头有脸的 “ 商贩”合法纳 税, 参与制定规则的这一很通俗的事件隐喻说明了 中国加。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