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热体质人群如何从饮食上改善.doc
5页湿热,究竟是什么意思?不干净,不清爽,黏糊糊,爱长痘湿热质是一种内环境不清洁,又湿又热,湿热氤氲,排泄不畅的体质内外皆显得“浊”,不干净湿热质的困扰- 脸总像洗不干净面色发黄、发暗、油腻 - 牙齿比较黄,牙龈比较红,口唇也比较红 - 容易生以脓包为主的痤疮,红肿疼痛较明显 - 口干、口苦、口臭 - 汗味大、体味大 - 大便燥结或者粘滞不爽 - 小便深黄色,异味大 - 容易紧张、压抑、焦虑、发怒 - 如果人瘦,则身上容易生疽(深度浓肿)我为什么会湿热?- 吸烟、喝酒、熬夜三者兼备 - 长期情绪压抑,借酒浇愁 - 肝炎病毒携带者 - 总吃香辣口味,煎、烧烤、油炸食物 - 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中的人,如南方人 - 过度进补 - 你是年轻人,你爱吃寒凉这些是湿热质最需要警惕的- 皮肤问题:脂溢性皮炎、酒糟鼻、脓包痤疮、毛囊炎、疮疖肿毒等或者下半身皮肤真菌感染,如体癣、股癣、脚癣等 - 肝胆系统疾病:携带肝炎病毒、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 - 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在过度疲劳时较易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等 - 筋骨肌肉疲劳容易腰酸背痛,浑身疼得难受 - 糖尿病、高血压、中风:血糖,血脂都可以归结为中医的湿气。
想改善,这么办!-少甜少酒,少辣少油 - 不宜食用羊肉、狗肉、鳝鱼、辣椒、花椒、酒、熟地、银耳、燕窝、雪蛤、阿胶、蜂蜜、麦芽糖等热性或滋补食物以及烤、炸、煎等方式 - 可多选择薏苡仁、莲子、茯苓、红小豆、绿豆、冬瓜、丝瓜、苦瓜、黄瓜、绿茶、鸭肉、田螺等 - 兼有阳虚或怕吃凉的情况,一定要避免寒凉食物,温平食物要常吃,干红枣、桂圆肉可以煮粥补气血,帮助身体排出寒气适度运动排出寒气,夏季可以常喝姜枣茶舒展运动 - 重点在舒展筋骨关节,增加身体柔韧度因为筋骨关节的僵硬、涩滞不利肝胆的疏泄推荐瑜伽,五禽戏,太极拳、普拉提 穿衣天然、不熬夜 - 穿衣多选择天然材质的衣物不熬夜,保证睡眠时间对改善湿热体质非常重要 静养心神,多说“好” - 湿热质肝气不舒,肝性喜随顺,多说“好”培养一种不忤逆的气度 - 经常练习深呼吸,多听舒缓、流畅、悠扬的音乐 经络梳理 - 首选背部膀胱经的刮痧,走罐等同时胆经,脾经上的穴位也可以多疏通寒露节气介绍今年的寒露节气是 10.8--10.22,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特点,天气常是昼暖夜凉。
寒露也是个很美丽的节气,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寒露时天气对秋收十分有利此时节的养生要点是“滋阴润肺肠,怡情养阴精”湿热体质寒露饮食小贴士适宜:小米、薏米、黄豆、赤小豆、菠菜、萝卜、梨、香蕉、木耳菜、芝麻、豆浆寒露节气,天气多凉爽干燥,寒凉和干燥容易给人体造成伤害《摄生论》:“宜减苦增甘,补肝益肾,助脾胃,养元和而对体内蕴热留湿的湿热质来说清热利湿,健脾最为重要,因为脾主运化水湿只要脾运化水湿的功能足够强大,就能使体内各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濡润,达到防燥润燥的效果,从而防止燥邪对身体的危害,同时还能使内蕴的湿热得以清除《黄帝内经》曰:“五谷为养”,如下五谷杂豆类食物可以健脾祛湿除热:小米、薏米、黄豆、赤小豆,湿热之人经常吃大有裨益,而且煮豆粥早晚服用最为好另外,对应体质和节令,可适当吃些味甘性凉的润燥之物,特别是生活在气温较高地区的湿热质更应如此菠菜、萝卜、梨、香蕉、木耳菜、芝麻、豆浆、豆腐、豆腐干等都比较适合少吃:蜂蜜、阿胶、银耳、燕窝、猪肉、猪大排、烧烤油炸湿热质最好少吃滋腻的养阴之品如蜂蜜、阿胶、银耳、燕窝、猪肉、猪大排等,吃多了容易生热助湿,加重湿热内蕴。
另外,秋季本身是燥邪猖獗的季节,又常与湿热相伴而行,使得湿热体质就更容易上火,所以此时饮食要尽量清淡,少吃烧烤油炸、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以免助热生湿,加重秋燥症状烟酒、浓茶、咖啡易助湿生热,同样湿热质也要尽量避免忌吃:新姜、小蒜、野鸡肉、鸡肉、葵菜、霜下瓜《云笈七签》曰:“季秋节约生冷以防痢疾勿食新姜,食之成痼疾勿食小蒜,伤神损寿,魂魄不安勿以猪肝同饴食,冬成嗽病,经年不瘥勿食雉肉,损人神气勿多食鸡,令人魂魄不安《月忌》曰:“勿食霜下瓜,冬发翻胃勿食葵菜,令食不消化湿热体质寒露运动小贴士:秋登秋跑秋游都适宜寒露节气已是深秋,气候多凉爽,适合湿热质的运动莫过于秋登秋跑秋游约上几个好友登高、看层林尽染的秋景,徒步远足或者去欣赏盛开的菊花,将那独立枝头的奇花和玉骨冰肌收进眼底单纯的湿热体质平时秋跑也非常适宜,可以帮助湿热之邪泻出体外但如果兼有阳虚、阴虚等体质,则适合做一些运动量较小的运动,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瑜伽等如果运动时衣服汗湿,应马上更换,不宜任秋风吹,否则为湿气所伤,要么气逆咳嗽,要么腿脚无力而冰冷湿热体质寒露起居小贴士:保暖防寒,规律作息寒露过后,天气由凉转寒,湿热质起居上要注意防寒保暖,切勿盲目“秋冻”,遇大风、降温应及时增添衣裤被褥。
同时,气候渐趋干燥,洗澡不宜用碱性大的肥皂,尤其是老年人,再使用碱性大的肥皂容易使皮肤干燥脱屑另外,经常熬夜或过度疲劳、高度紧张则伤阴最甚,容易加重湿热状态,进而促生阴虚,所以要早睡早起,规律作息,劳逸结合睡前泡脚、用手指梳头等有助于保证睡眠质量湿热体质寒露情绪小贴士:多想美好事物、减少心烦急躁对于易心烦急躁的湿热质,在寒露节气,这个易“悲秋”的时候,为避免烦躁,应少看一些感情缠绵、充满失意情绪的小说和电视剧,同时也要少一些怀旧情绪,尤其是老年人,要多想想美好的事物唐朝诗人刘禹锡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诗句,不仅给人以秋天的生气,更有一种气概和高尚情操,如能如此乐观豁达,何愁“秋愁”不去、忧郁不解、心烦不消呢?湿热体质寒露茶饮小贴士银菊山楂茶菊花、金银花各 15 克,桑叶 12 克,生山楂 25 克将四种材料分别洗净,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小火煮半小时,去渣取汁代茶饮此茶具清热平肝,清肺润燥、润肤美容的功效,较适合湿热质饮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