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接触网基础施工技术交底.pdf

20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75855692
  • 上传时间:2024-08-1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7M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接触网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根据接触网支柱基础的设计资料、 相关验收标准及规范要求, 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特作接触网下部施工的技术交底,具体如下: 一、工程概况: 我分部管段内接触网支柱共 97 对(详见接触网支柱预留表) ,共分别为ZH140、ZH160、ZLX1三种形式 表 1 路基工程一览表 序号 范围 路基 接触网基础数量(对) 小计(对) 起点 终点 长度 (km) ZH140 ZH160 ZLX1 1 南宋段路基 DK242+717.50 DK243+787.34 1.07 13 9 6 28 2 合家庄段路基 DK247+196.42 DK250+012.65 2.82 35 20 14 69 合计 3.89 48 29 20 97 1、设计说明 混凝土 (1)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5, 垫层混凝土为 C15,支柱底板与基础顶面间二次浇灌细石混凝土为 C40 (2)基础纵向受力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40mm (3)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 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分别符合GB175 、GB1344的规定。

      不应采用快硬型水泥 (4)细骨料应采用洁净天然、级配合理、质地坚硬的中粗砂,其质量应符合GB/T14684 的规定不得采用未经淡化的海砂 (5)粗骨料应采用坚硬的碎石或卵石, 并宜用粒径 5~40mm 连续级配的石料基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3,且不大于 40mm,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GB/T14685 的规定不宜选用石灰石碎石 (6)混凝土拌和用水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硬化及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有害物质、污水、泥水、pH 值小于 4 的酸性水等,其质量应符合 JGJ63 的规 定 (7)混凝土中掺用的外加剂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 GB8076 的规定, 外加剂的选用应考虑与水泥成份、水质、外加剂间的相容性,保证拌制的混凝土性能,不宜使用早强剂 (8)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 GB50164 的规定 钢筋 (1)基础纵向主筋采用 HRB335 级(II 级),箍筋及架立筋采用 HPB235 级(I级) (2)焊条应用用与主体钢筋强度相适应的型号,并应符合现行相应标准的规定 (3)钢筋笼应采用环形模制作,钢筋笼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 2 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1 主筋间距 ±10 2 钢筋笼长度 ±100 3 钢筋材料检验 按设计要求 4 箍盘间距或螺旋筋间距 ±20 5 钢筋笼直径 ±10 地脚螺栓 (1)地脚螺栓的材质为 16Mn 钢,其质量应符合 GB/T1591 的规定。

      螺母和垫圈的机械性能等级应与螺栓相匹配 (2)基础中的地脚螺栓、螺母、垫圈均采用热浸镀锌防腐,锌层附着量不低于 350g/㎡,即任何局部锌层厚度不低于 50μm地脚螺栓的加工要求见相应的零件图 2、接触网立柱基础施工工艺 路基本体施工完成后, 进行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 接触网支柱基础成孔采用将基床底层顶面以下桩基础部分直径扩大至 0.9m 进行人工挖孔扩孔后桩位图 如图 7、图 8 所示 2.1 放线定位 由测量班用全站仪将桩位精确放样并做好护桩,以便于挖孔过程中附和桩位护桩由施工人员保护好,丢失或偏位应立即通知测量班复测 2.2 挖孔 挖孔采用短锹人工开挖, 用辘辘和提筒将挖出的土不应堆在坑边, 由专人用小车推走,待开挖1-1.2m 时,立模进行护壁浇筑,护壁采用与桩基同标号混凝土护壁采用内齿形护壁 2.3 成孔检查 桩基挖至设计标高后, 应先检查是否偏位, 孔径是否合格, 基底承载力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如上述指标均合格, 由质检员向监理工程师报检, 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4 浇筑 10cmC15混凝土垫层 2.5 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钢筋下料尺寸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 钢筋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焊接严禁烧伤主筋。

      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成孔后, 采用吊车吊装钢筋笼入孔, 基床底层顶面0.8m范围内支立钢模板 2.6 预埋件安装 地脚螺栓安装位置要准确,竖直 2.7 砼浇筑 砼浇筑时,竖直倾落高度要≤2m,否则要设置串筒混凝土坍落度160mm-200mm混凝土浇筑时要分层浇筑,每层30cm ,用Φ50振捣棒振捣至混凝土面不再下沉,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每浇筑一次混凝土做 3组混凝土试件 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 施 工 准 备 放线、定桩位 挖第一节桩孔土方 支立护壁模板 灌注第一节护壁混凝土 测量放线 安装防护照明起吊等设施 挖孔桩土方开挖 安装护壁模型 灌注护壁混凝土 成孔及终孔确认 放线检测桩身截面净空 吊放钢筋笼、安装预埋件 灌注桩身混凝土 成 桩 制作护壁模板 拌制护壁混凝土 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 拌制护壁混凝土 钢筋检测 制作钢筋笼 合格 不合格 2、 施工要求 (1)桩基施工应符合有关规范和工程设计具体要求,精心组织施工。

      (2)施工必须严格工序控制,及时进行中间质量检验和隐蔽工程验收,并严格执行安全施工的有关规定 (3)桩基础采用干作业法施工,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避免污染道床 (4)成孔施工应一次不间断的完成,成孔完毕至灌注混凝土的间隔时间不应大于 24 小时 (5)成孔至设计深度后,应会同工程有关各方对成孔深度等进行检验,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6)钢筋笼在起吊、运输和安装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 (7)钢筋笼安装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笼吊装完毕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应立即浇灌混凝土 (8)灌注混凝土前,应对基础底部土壤承载力、土质密度等参数进行检测,满足设计要求,方可后续施工 (9)基础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地脚螺栓和纵向钢筋底部的弯钩应指向基础内部 (10)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 《转发商务部等六部门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办建设发[2007]46 号),禁止在北京、石家庄城市现场搅拌水泥砂浆 (11)地脚螺栓布置具有方向性, 应严格按照图纸尺寸进行施工, 施工进行中及施工完毕时均需不断进行检查和校正 施工完毕后应对锚栓外露部分采取涂抹黄油,用聚乙烯薄膜裹扎等措施进行防护,以避免支柱与拉线安装前损坏螺纹。

      (12)基础施工误差要求见下表 表 3 基础施工误差要求 序号 要求项目 误 差 要求 1 螺栓组中心距线路中心线的垂直距离 +50mm/-0mm 2 螺栓组中心顺线路方向偏移 ±50mm 3 基础预埋件应牢固可靠,螺栓外露长度及螺纹长度 +10mm/-0mm 4 螺栓相邻间距 ±1mm 5 螺栓对角线间距 ±1.5mm 6 螺栓应垂直于水平面,每个螺栓的中心偏差在顶端偏移 ±1mm 7 靠近线路侧螺栓连线的法线应垂直线路中心线,一组螺栓的整体扭转 ±1.5° 8 基础面高出路基面 ±20mm 9 基础断面尺寸;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 +20mm/-0mm 10 钢筋笼安装深度 ±30mm 接触网基础结构及布置情况 接触网基础分为三种结构形式, 基础成形后,底部均采用 C15 素混凝土铺垫层,基础伸出路肩面均为 0.2m ZH140 型支柱基础结构形式为直径 0.7m,高 3.8m 的桩基础 图 1 ZH140 型支柱基础结构和 CPⅢ立柱结构图 表 4 ZH140 型支柱基础材料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重量(kg) 单重 总重 1 地脚螺栓 根 6 19.8 118.8 2 螺母 GB/T41-2000 M39 个 18 0.48 8.64 3 垫圈 个 12 0.51 6.12 4 纵向钢筋 HRB335φ14 根 16 4.54 72.64 5 螺旋箍筋 HPB335φ8 根 1 30 30 6 架立筋 HPB335φ10 根 3 1.24 3.72 7 基础混凝土 C25 m3 1.46 8 垫层混凝土 C15 m3 0.04 9 填充混凝土 C40 细石混凝土二次浇筑 m3 0.02 钢材总重 239.92 ZH160 型支柱基础分为两层,下部为直径 0.7m,高 2.6m 的桩基础,上部为 0.7×0.9×1.4m 的扩大基础。

      图 2 ZH160 型支柱基础结构图 表 5 ZH160 型支柱钢筋明细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直径 (mm) 长度 (mm) 数量 重量(kg) 单重 总重 1 桩纵向钢筋 HRB335φ16 φ16 3940 16 6.22 99.52 2 桩螺旋箍筋 HPB335φ8 φ8 52600 1 20.5 20.5 3 桩架立筋 HPB235φ10 φ10 2000 3 1.24 3.72 4 承台竖筋 HRB335φ16 φ16 1430 18 2.26 40.68 5 承台箍筋 HPB235φ8 φ8 3100 9 1.21 10.89 6 承台底水平筋 1 HPB235φ8 φ8 920 6 0.36 2.16 7 承台底水平筋 2 HPB235φ8 φ8 720 5 0.28 1.4 8 地脚螺栓箍筋 HPB235φ10 φ10 2200 9 1.36 12.24 9 钢筋总重 191.11 表 6 ZH160 型支柱基础材料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重量(kg) 单重 总重 1 地脚螺栓 根 8 14.8 118.4 2 螺母 GB/T41-2000 M39 个 24 0.48 11.52 3 垫圈 个 16 0.51 8.16 4 钢筋重量 - 191.2 5 基础混凝土 C25 m3 1.9 0 6 垫层混凝土 C15 m3 0.04 0 7 填充混凝土 C40 细石混凝土二次浇筑 m3 0.02 8 钢材总重 329.28 ZLX1 型下锚拉线基础结构形式为直径 0.7m, 高 2.7m 的桩基础。

      图 3 ZXL1 型下锚拉线基础结构和 CPⅢ立柱结构图 表 7 ZXL1 型下锚拉线基础材料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重量(kg) 单重 总重 1 地脚螺栓 根 4 8.5 34 2 螺母 GB/T41-2000 M24 个 8 0.09 0.7 3 垫圈 个 4 0.16 0.6 4 纵向钢筋 HRB335φ12 根 8 2.36 18.9 5 螺旋钢筋 HRB235φ8 根 1 21.43 21.4 6 架立筋 HRB235φ10 根 3 1.24 3.7 7 下锚拉线底座 件 1 43.1 8 基础混凝土 C25 m³ 1.04 9 垫层混凝土 C15 m³ 0.04 10 钢材总重 122.4 接触网支柱及下锚拉线基础中心距线路中心为 3.15m 图 4 ZH140 型支柱基础横断面布置图 图 5 ZH160 型支柱基础横断面布置图 图 6 ZXL1 型下锚拉线基础横断面布置图 图 7 扩孔后桩位与原设计桩位布置图 图 8 扩孔后桩位横断面布置图 图 9 扩孔后桩位横断面细部图 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时,在挖孔桩两侧各 3m 范围内的防护工程不得施工。

      预压土施工完成后,需清理出工作面以便施工接触网立柱基础,将基础中心沿线路纵向前后各 1.5m 范围内预压土清理出场,将基础中心距预压土坡脚 1.4m 范围内预压土清理出场,该范围内预压土坡脚距路肩 3.5m,将预压土边坡石块清除,并将边坡拍打密实在预压土坡脚处植入钢管设置围挡结构进行防护 图 10 标准预压土断面路基横断面布置图 图 11 施工接触网基础拟采用预压土路基横断面布置图 图 12 预压土清理范围平面示意图 3、 路基段 CPⅢ点的布设 路基地段宜布置在专门的混凝土立柱上待基础稳定后,在基础顶部使用快干砂浆或锚固剂埋设 CPⅢ标志预埋部分 a) 路基段 CPIII 一般布设于接触网杆基础大里程端侧线路方向,控制点纵向间距约 50~70m 左右布设一对,其基础须与接触网杆基础形成整体; 埋设应特别注意不能与接触网补偿下锚坠砣及电力开关 操作箱冲突当冲突时,其基础应设置路小里程端; b) PVC 管长为 1 米, 施工时应将其插入 CPIII 下部基础内 0.2 米,其顶端比 CPIII 下部基础高 0.8 米; c) 施工完成后 CPIII 下部基础应与接触网杆基础顶面等高; d) 施工完成后 PVC 管应竖直; e) 施工中应采用钢模浇注混凝土, 以使 CPIII 下部基础尺寸标准、统一,外观光滑、美观。

      图 14 路基上 CPⅢ立柱布置图 图 15 路基上 CPⅢ立柱基础配筋示意图 图 16 路基上 CPⅢ立柱正视图 南宋段路基接触网接口预览表 段落 墩台号(路基基础编号) 接触网基础 牵引供电道轨 备注 基础中心里程 基础型号 基础用途 预留位置 跨距 位置及过轨根数 上网支柱 路基 1# DK242+740.21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2# DK242+790.21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3# DK242+840.21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4# DK242+890.21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5# DK242+933.21 ZLX1 AF/PW 下锚拉线基础 路基两侧 路基 6# DK242+940.21 ZH160 AF/PW 下锚柱 路基两侧 50 附加导线 路基 7# DK242+947.21 ZLX1 AF/PW 下锚拉线基础 路基两侧 路基 8# DK242+988.21 ZLX1 拉线基础 路基两侧 路基 9# DK242+995.21 ZH160 中心锚结下锚柱 路基两侧 55 路基 10# DK243+045.21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中心锚结 路基 11# DK243+095.21 ZH160 中心锚结下锚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12# DK243+102.21 ZLX1 拉线基础 路基两侧 路基 13# DK243+150.21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5 路基 14# DK243+203.21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3 路基 15# DK243+250.21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47 路基 16# DK243+295.21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45 路基 17# DK243+335.21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40 路基 18# DK243+380.21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45 路基 19# DK243+420.21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40 路基 20# DK243+458.21 ZLX1 拉线基础 路基两侧 路基 21# DK243+465.21 ZH160 下锚柱 路基两侧 45 补偿装置设于大里程侧 路基 22# DK243+515.21 ZH160 转换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23# DK243+565.21 ZH160 转换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24# DK243+615.21 ZH160 转换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25# DK243+665.21 ZH160 转换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26# DK243+715.21 ZH160 下锚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27# DK243+722.21 ZLX1 拉线基础 路基两侧 路基 28# DK243+765.21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合家庄段路基接触网接口预览表 段落 墩台号(路基基础编号 接触网基础 牵引供电道轨 备注 基础中心里程 基础型号 基础用途 预留位置 跨距 位置及过轨根数 上网支柱 路基 1# DK247+235.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2# DK247+285.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3# DK247+335.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4# DK247+385.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5# DK247+435.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6# DK247+478.92 ZLX1 拉线基础 路基两侧 路基 7# DK247+485.92 ZH160 中心锚结下锚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8# DK247+535.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中心锚结 路基 9# DK247+585.92 ZH160 中心锚结下锚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10# DK247+592.92 ZLX1 拉线基础 路基两侧 路基 11# DK247+635.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12# DK247+685.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13# DK247+735.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14# DK247+785.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15# DK247+840.92 ZH141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5 路基 16# DK247+888.92 ZLX1 AF/PW 下锚拉线基础 路基两侧 路基 17# DK247+895.92 ZH160 AF/PW 下锚柱 路基两侧 55 附加导线 路基 18# DK247+902.92 ZLX1 AF/PW 下锚拉线基础 路基两侧 路基 19# DK247+943.92 ZLX1 拉线基础 路基两侧 路基 20# DK247+950.92 ZH160 下锚柱 路基两侧 55 补偿装置设于大里程侧 路基 21# DK248+005.92 ZH160 转换住 路基两侧 55 路基 22# DK248+060.92 ZH160 转换住 路基两侧 55 路基 23# DK248+115.92 ZH160 转换住 路基两侧 55 路基 24# DK248+170.92 ZH160 转换住 路基两侧 55 路基 25# DK248+225.92 ZH160 下锚柱 路基两侧 55 补偿装置设于小里程侧 路基 26# DK248+232.92 ZLX1 拉线基础 路基两侧 路基 27# DK248+275.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28# DK248+325.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29# DK248+375.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30# DK248+425.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31# DK248+475.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32# DK248+525.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33# DK248+573.92 ZLX1 拉线基础 路基两侧 路基 34# DK248+580.92 ZH160 中心锚结下锚柱 路基两侧 55 路基 35# DK248+635.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5 中心锚结 路基 36# DK248+685.92 ZH160 中心锚结下锚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37# DK248+692.92 ZLX1 拉线基础 路基两侧 路基 38# DK248+735.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39# DK248+785.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40# DK248+835.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41# DK248+885.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42# DK248+935.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43# DK248+983.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48 路基 44# DK249+033.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45# DK249+076.92 ZLX1 拉线基础 路基两侧 路基 46# DK249+083.92 ZH160 下锚柱 路基两侧 50 补偿装置设于大里程侧 路基 47# DK249+133.92 ZH160 转换住 路基两侧 50 路基 48# DK249+183.92 ZH160 转换住 路基两侧 50 路基 49# DK249+233.92 ZH160 转换住 路基两侧 50 路基 50# DK249+278.92 ZH160 转换住 路基两侧 45 路基 51# DK249+328.92 ZH160 下锚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52# DK249+335.92 ZLX1 拉线基础 路基两侧 路基 53# DK249+383.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5 路基 54# DK249+433.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55# DK249+483.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56# DK249+533.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57# DK249+583.93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58# DK249+633.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59# DK249+676.92 ZLX1 AF/PW 下锚拉线基础 路基两侧 路基 60# DK249+683.92 ZH160 AF/PW 下锚柱 路基两侧 50 附加导线 路基 61# DK249+690.92 ZLX1 AF/PW 下锚拉线基础 路基两侧 路基 62# DK249+726.92 ZLX1 拉线基础 路基两侧 路基 63# DK249+733.92 ZH160 中心锚结下锚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64# DK249+783.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中心锚结 路基 65# DK249+838.92 ZH160 中心锚结下锚柱 路基两侧 55 路基 66# DK249+845.92 ZLX1 拉线基础 路基两侧 路基 67# DK249+890.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2 路基 68# DK249+940.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路基 69# DK249+990.92 ZH140 中间柱 路基两侧 50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