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品地理鲁教版选修2素材:互动课堂 第三单元第一节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Word版含解析.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94720028
  • 上传时间:2023-03-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8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5互动课堂疏导引导1.风暴潮(1)风暴潮的形成风暴潮是在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强烈天气系统作用下,引起的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的现象连续向岸吹的强风是引发风暴潮的直接因素特别是大风与大潮的高潮相叠加时,风暴潮将来势倍增(2)风暴潮的类型及特点①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这类风暴潮的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海洋沿岸地区均可能发生西北太平洋是台风最易生成的海区,全球台风有1/3左右是发生在这个海区,强度也是最大的;在西北太平洋的沿岸国家中,我国是受台风袭击最多的国家从历史资料看,几乎每隔三四年就会发生一次特大的风暴潮灾1922年8月2日,一次强台风风暴潮袭击汕头地区,造成特大风暴潮灾害,有7万余人丧生,无数的人流离失所,这是20世纪以来,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风暴潮灾害,当时台风强度超过12级,造成增水达3.5米1956年8月2日,正值朔望大潮期间,在浙江杭州湾引发特大风暴潮,在乍浦站测得最大增水值达4.57米,创全球风暴潮的最大增水值记录②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有发生,一般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中纬度沿海地区常会出现,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3)风暴潮灾害风暴潮引起的水位暴涨及相伴的狂风巨浪,可使船只沉没、沿岸堤防决口、农田被淹、房屋被毁,常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此外,还会造成严重的海水入侵,使地下水遭到污染,耕地盐碱化灾害的轻重,除受风暴增水的大小和当地天文大潮高潮位的制约外,还取决于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和海底地形、社会及经济情况一般来说,地理位置正处于海上大风的正面袭击、海岸形状呈喇叭口状、海底地形较平缓、人口密度较大、经济发达的地区,所受的风暴潮灾相对来讲要严重些(4)易遭受风暴潮袭击的地区①孟加拉国邻近印度洋,位于孟加拉湾的海岸呈喇叭口状,面向印度洋,极易受风暴潮的侵袭1970年11月13日,一次震惊全球的特大风暴潮灾害发生,导致恒河三角洲一带约30万人丧命,100多万人无家可归,是亚洲地区近百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海洋灾害时隔10年后的1981年又发生一次严重风暴潮,由于预报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防范,死亡人数和灾害程度大大降低但是隔了10年,1991年4月又发生的一次特大风暴潮却再次夺去了13万人的生命②日本伊势湾顶的名古屋,由于地理位置和海底地形条件很适合风暴潮的成长,在1959年9月26日发生了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风暴潮灾害:最大风暴增水达3.45米,强台风引起的激浪,汹涌地扑向堤岸,使60万户民房被毁,损失船舶近3千艘,人员伤亡7万多,经济损失近10亿美元。

      ③美国地处中纬,也是一个频受风暴潮灾害的国家,其东海岸以及墨西哥湾沿岸,濒临大西洋,在夏秋季节多发生飓风暴潮,濒临大西洋的东北部沿岸则以冬季的温带风暴潮为主特大飓风暴潮约每隔四五年发生一次,每次损失均高达数亿美元,1969年登陆美国的一次飓风,在密西西比的一个观测站曾记录了7.5米的潮高值,创造了美国最高风暴潮位记录④荷兰是一个低洼泽国,极易受风暴潮灾的影响,1953年1月底一次最大的温带气旋袭击荷兰,海水内侵60多千米,死亡2 000多人,60多万人流离失所,经济损失2.5亿美元这次强风暴潮还侵袭了英国,使300多人丧生,北海沿岸的一些西欧国家也不同程度地遭受了灾害2.海啸(1)海啸的形成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所形成的破坏性的大浪称为海啸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只在出现垂直断层,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海底没有变形的地震冲击或海底的弹性震动,可引起较弱的海啸水下核爆炸也能产生人造海啸全球地震活动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中亚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这里因地质构造强烈,地表高差悬殊,有深度为11 034米,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地震带里,因而也是经常发生破坏性特大地震的区域。

      全球地震海啸发生区的分布基本上是与地震带一致的据1 700多年的资料统计表明,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约发生260次,平均六七年发生一次,其中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地震海啸约占80%,发生在地中海区的约占8%,而在日本列岛及其邻近海域发生的地震则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因此,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和危害最重的国家(2)海啸成灾原因地震产生的水体波动与通常海面上的海浪是不一样的,海浪通常只在一定深度以上的水层引起波动,且这种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当然在大洋中海震源附近水面最初的升高幅度只有1~2米,这种波动运行在深水大洋时,波长可达几十至几百千米不等,周期在2~200分钟范围内变动,最常见的是2~40分钟,传播速度可达每小时1万千米,比大型喷气式客机的航速还大当海啸波进入大陆架后,因深度急剧变浅,能量集中,波高骤然增大,当进入狭窄浅水海域,海啸波携带巨大能量直冲海湾和岸边,这时可能出现10~20米以上的波高,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过来,特别是传播到漏斗型湾顶处更为突出3.海冰和冰山海冰(1)海冰的形成海冰是极地和高纬度海域特有的水文现象。

      狭义的海冰仅指海水冻结形成的咸水冰一般地,在风弱、浪小、流速慢、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会最先出现海冰2)海冰的危害漂浮在海洋上的巨大冰块和冰山,受风和海流作用而产生的运动,其推力与冰块的大小和流速有关观测结果显示,一块6平方千米,高度为1.5米的大冰块,在流速不太大的情况下,其推力可达4 000吨,足以推倒石油平台等海上工程建筑物海冰对港口和海上船舶的破坏力,除上述推压力外,还有海冰膨胀力造成的破坏经计算,海冰温度降低1.5 ℃时,1 000米长的海冰就能膨胀出0.45米,这种膨胀力可以使冰中的船只变形而受损海冰运动时的推力和撞击力都是巨大的,1912年4月发生的泰坦尼克号客轮撞击冰山,遭到灭顶之灾,是20世纪海冰造成的最大灾难之一我国1969年渤海特大冰封期间,海冰摧毁了由15根2.2厘米厚锰钢板制作的直径0.85米、长41米、打入海底28米深的空心圆筒桩柱全钢结构的“海二井”石油平台,另一个重500吨的“海一井”平台支座拉筋全部被海冰割断,可见海冰的破坏力对船舶、海洋工程建筑物带来的灾害是多么严重冰山冰山是淡水冰的一种它是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而形成的巨大冰块冰山撞击能够使巨型轮船沉没入海。

      4.海洋自然灾害防范(1)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为防范灾害性海啸的突然袭击,目前在太平洋地区用于监测海啸的地震台站约有50余个,分属12个国家和地区,这些监测站网采用比较精良的仪器设备,有的把地震仪安置在太平洋海底,以监测远距离的海底地震,并利用地震波沿地壳传播的速度远比地震海啸运行速度快的机制,使地震海啸提前作出预报成为可能2)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防波堤、拦河坝可以减少海洋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和损失3)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案例探究问题 据英国《太阳报》和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去年12月26日海啸袭击泰国普吉岛海岸当天,来自英国萨里郡奥克斯肖特市的10岁小女孩蒂莉·史密斯也正和自己的母亲在泰国海滩上游玩圣诞节前两周,蒂莉正好在学校中上过一堂地理课,课上老师讲的也正好是有关海啸的知识,因此当第一波很小的海啸波浪抵达泰国海岸的时候,蒂莉立即意识到更大的海啸波浪将在后面,会将海滩和低地上的建筑彻底淹没于是她立即跑到母亲跟前,告诉母亲她们即将面临的危险母亲听了后,立即向海滩上的100多名游客发出了警告,那些游客听了蒂莉母女的警告后,都纷纷离开海滩,撤退到了高地上当他们刚刚抵达高地时,只见惊天海啸奔涌而来,一瞬间就淹没了他们刚才呆过的地方,那些逃生的游客惊得目瞪口呆。

      他们纷纷向蒂莉表示了自己的感谢,认为是她救了他们所有人的性命面对别人的感谢,小蒂莉谦虚地说道:“我并不是英雄,我只是正好用了地理课上学到的知识,救了自己和大家而已摘自《上海译报》2005年1月6日第13版)那么,海啸来临前可能会有哪些前兆?探究思路:本活动的目的是要提高我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海水突然退去(正常情况下,涨退潮之间会相隔6小时12分钟,但海啸发生时,这一规律会突然改变)和里面产生气泡就是海啸的前兆,其后的5到10分钟非常关键,人们应该立即远离岸边,尽量向高处逃跑活学巧用1.下列反映日、月地位置关系的示意图中,可能形成海洋大潮的是…………( )解析:新月、满月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处在一条直线上,日、月引潮力叠加在一起,使地球海洋出现天文大潮答案:CD2.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经常遭受飓风、海啸和风暴潮的袭击,请简要说明其自然原因人类可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答案:处于板块交界处,海底火山、地震频繁,这些地质灾害经常产生海啸;夏季风(西南季风)的影响;孟加拉湾为向南敞开的喇叭形海湾加强火山、地震的监测预报;利用气象卫星加强气象预报;建立气象灾害、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3.简述风暴潮和海啸成因及应对方法有何不同解析:风暴潮和海啸是对人类活动危害十分严重,从表面现象上看,两者都是短时内海水暴涨,破坏性巨浪导致海岸地带发生的一系列严重自然灾害但由于两者成因不同,应对方法也不相同答案:风暴潮属海洋气象灾害,多发生在热带、温带气旋频繁的地区而海啸则是由海底地震等地质灾害引发的一般当地震震源深度小于20~50千米,里氏震级大于6.5级时才发生海啸目前虽然还无法直接控制这两种严重海洋灾害发生,人类所能做到的只是争取尽早准确地作出预测预报,以便采取措施避其锋芒和减小损失例如,当得知风暴潮即将来临的消息,就迅速通知作业船只转移至安全的避风港而一旦收到海啸发生的警报时,则应尽快将船只驶向宽阔深邃的外海海域4.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部沿海,胶州湾的出口处,是我国重要的商港和军港,每天进出港口的船只达百艘以上,但每年3~7月濛濛的海雾不时笼罩着青岛,给繁华都市中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海上航运交通遇上这种天气,往往给海员们增添无限的烦恼和忧虑,这是无数血的教训留给他们的阴影最严重的海雾造成的灾害是1976年4月,青岛胶州湾内连续4天浓雾,在这期间就有3艘货轮,在同一块礁石上触礁,造成搁浅或沉船的严重事故。

      请问青岛为什么多雾?解析:海雾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一是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二是水汽凝结时必须要有凝结核,如盐粒、尘埃等;三是已经凝结成的水滴或冰晶,必须较长时间在低空积聚答案:这是因为每逢春夏之交,受渤海冷水团的影响,沿山东半岛向南流经的海水温度要比周围低,此时南来的暖湿空气频频北上,青岛附近海域正处于冷暖流交汇的地方,易形成海雾5.下列地区不易发生风暴潮的是(  )A.孟加拉湾     B.墨西哥湾C.太平洋西岸   D.秘鲁沿岸解析:连续向岸吹的强风是引发风暴潮的直接因素,而秘鲁沿岸吹离岸风,故不易发生风暴潮答案:D6.1991年,孟加拉湾遭受强热带风暴袭击,受难人数约1 000万人此次海洋灾害发生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解析:1991年4月29日夜,恰逢大潮的高潮时刻,风暴潮与高潮叠加,使海水猛烈上涨答案:B7.(经典回放)甲、乙、丙图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丁图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