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第三节-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课件.pptx

50页
  • 卖家[上传人]:夏日****8
  • 文档编号:280653749
  • 上传时间:2022-04-22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4.22MB
  • / 5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第三节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内容提要配套题库请下载医学猫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一、流行性感冒二、甲型H1N1流感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四、人感染H7N9禽流感概述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感染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突发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而呼吸道症状轻微一、流行性感冒传染病学(第9版)传染病学(第9版)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结构结构示意图示意图病毒结构属正黏病毒科,RNA病毒,八个基因片段,编码十种蛋白核蛋白(NP)多聚酶复合体(PA、PB1和PB2)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基质蛋白(M1、M2)非结构蛋白(NS1、NS2)病原学PB2PB1PAHANPNAMNSNANAHANAM2NAM1NA包膜(脂质双层)核蛋白病毒结构传染病学(第9版)结构次级结构功能特点核衣壳核蛋白(NP)与型特异性有关多聚酶由PB1、PB2及PA蛋白共同构成,与转录有关单股负链RNA甲、乙两型病毒包含八个基因片段;丙型仅包含7个片段,其基因编码的血凝素(HA)可行使NA功能外膜脂质双层磷脂双分子层细胞骨架,与膜流动性有关神经氨酸酶(NA)协助子代病毒释放,抗NA抗体无中和作用,但一定程度上可限制病毒复制,减轻感染程度血凝素(HA)协助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抗HA抗体具有保护性作用,可中和病毒基质蛋白(M)与型特异性有关,又可分为M1及M2;M1蛋白为外膜内层,M2蛋白为外膜上的氢离子通道传染病学(第9版)病原学流感病毒分型根据核蛋白和机制蛋白抗原性的不同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丙型流感病毒引起多次世界大流行其宿主分布广泛,抗原极易发生变异,致病性高。

      甲型按HA和NA抗原不同可分为18个H亚型(H1H18)和11个N亚型人类亚型主要有H1、H2、H3及N1、N2亚型有关小范围流行和散发主要感染人类但对人类致病性较低,可发生变异较少引起流行一般较少发生变异,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上呼吸道感染变异性病原学传染病学(第9版)易于发生变异是流感病毒的一大特点,其中甲型流感尤甚,主要是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变异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的形式主要是以下两种形式:v抗原漂移(antigenicdrift)指的是亚型内的小抗原变异,主要由病毒基因组的点突变引起v抗原转换(antigenicshift)指的是大的抗原变异,往往可出现新的强病毒株,引起大流行理化性质病原学传染病学(第9版)流感病毒不耐热、酸和乙醚,1001min或5630min灭活,对常用消毒剂、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传染病学(第9版)传染源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一周内为传染期,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呼吸道传播为主,主要是飞沫或气溶胶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普遍易感,感染后对同一抗原型可获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对不同抗原型无交叉免疫性。

      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流行过程短;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冬为主传染途径传染途径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流行特征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病原学传染病学(第9版)最终出现局部炎症及全身中毒症状细胞变性、坏死及脱落,露出基底细胞层受感染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若侵犯肺泡可导致流感病毒肺炎在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内进行复制同时亦会感染单核巨噬细胞及粒细胞病毒亦可向下侵犯气管、支气管直至肺泡病毒通过HA和NA侵入呼吸道HA识别宿主表面特异性抗体,侵入宿主细胞复制后借助NA的作用,使病毒从细胞释放单纯型流感流行性感冒-临床表现传染病学(第9版)单纯型为主,预后良好,急性病面容,体温达3940畏寒、乏力、头晕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咳嗽、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较轻;少数可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肺炎型少见,多发生于高龄、儿童、原有慢性疾病基础的人群发病数日内即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病死率高,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性痰、呼吸急促、发绀,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等少见,胃肠型流感为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脑炎型流感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特征;中毒型流感主要表现循环功能障碍、血压下降、休克及DIC等。

      肺炎型流感其他型流感起病急,潜伏期一般为13天实验室检查传染病学(第9版)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高,若继发细菌感染,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可增多起病3天内患者口咽分泌液接种于鸡胚或猴肾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灵敏度高,但实验要求高、费时蛋白水平检测取患者鼻黏膜压片染色找包涵体,免疫荧光检测抗原此法可用于早期快速诊断核酸检测用反转录PCR(RT-PCR)直接检测患者上呼吸道分泌物中病毒RNA,快速、敏感一般检查早期和恢复期(24周)2份血清,抗体效价4倍及以上为阳性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对肺炎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并发症传染病学(第9版)呼吸道并发症呼吸道并发症细菌性气管炎、细菌性支气管炎及细菌性肺炎等ReyeReye综合征综合征雷耶(Reye)综合征旧称急性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脑病-肝脂肪变综合征系感染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患者肝脏、神经系统所发生的并发症,发病年龄一般为216岁,机制不清,可能与服用阿司匹林有关其他并发症其他并发症主要有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及心包炎等诊断和鉴别诊断传染病学(第9版)(1)流感流行及大流行期间,可根据接触史、典型的临床症状诊断2)病例确诊,尤其是散发与轻型病例的确诊需依靠病毒学检查。

      诊断(1)普通感冒多为散发,起病较慢,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较轻轻型流感较难辨别,需病毒分离鉴定2)钩端螺旋体病早期的感染中毒症状酷似流感,故被称为“流感伤寒型”一般为夏、秋季多发,有疫水接触流行病史;有典型钩端螺旋体病的体征;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有重要价值鉴别诊断治疗传染病学(第9版)卧床休息,多饮水高热与中毒症状重者应给予吸氧和补充液体,维持血氧饱和度90%以上解热、镇痛、止咳、祛痰及支持治疗但儿童患者应避免应用阿司匹林,以免诱发致命的Reyes综合征发病48h内效果好,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少肺炎等并发症,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主要为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现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基本耐药对症治疗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抗菌治疗不常规使用,但当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时,抗菌药物对其控制十分重要预防传染病学(第9版)疫情监测我国及WHO已经建立了流感疫情监测网及合作研究中心,每年定期进行疫情通报多部门合作积极监测疫情管理传染源及早对流感患者进行呼吸道隔离和早期治疗切断传染途径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对公共场所消毒;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医务人员做好防护保护易感人群对易感人群,可给予疫苗或药物预防其中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基本措施。

      预后传染病学(第9版)患者预后与自身健康和免疫状况以及病毒毒力有关,肺炎型,中毒型,脑炎型流感患者预后差,单纯型流感预后好若出现并发症,如流感病毒肺炎或继发性细菌性肺炎,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则预后较差,甚至出现死亡二、甲型H1N1流感传染病学(第9版)概述甲型H1N1流感在2009年出现全球爆发,它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流感样症状,多数患者病情温和,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甚至出现死亡北美禽经典猪人H3N2甲型H1N1流感病毒欧亚类-类猪病原学传染病学(第9版)病毒结构结构与其他甲型流感病毒类似,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来源其中六个片段PB2、PB1、PA、HA、NP、NS来自禽、猪和人流感病毒三重重组病毒,其中HA、NP、NS起源于“经典的猪流感病毒”,而NA、M基因来源于欧亚猪流感病毒示意图:电镜下流感病毒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第9版)主要为甲型H1N1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发病前5日传染性最强,尚无动物传染人的证据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传播途径传染源人群易感性临床表现传染病学(第9版)潜伏期17日,多为13日。

      典型的流感症状:发热、咳嗽、咽痛、头痛、全身酸痛等,可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多数预后良好,少数急起高热、继发严重呼吸系统等疾病,最终出现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高于一般流感,发患者群多为青年和儿童临床表现传染病学(第9版)妊娠期妇女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3039可为高危因素)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年龄65岁的老年人易发展为重症的高危人群诊断传染病学(第9版)诊断(1)接触史(流行病学史),流感样症状2)实验室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及以上升高治疗传染病学(第9版)基本治疗与流行性感冒相同一般治疗其他治疗抗病毒治疗最好在发病48h内用药,此型流感病毒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敏感现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及加甲基金刚烷胺基本耐药对于重症和危重病例,也可以考虑使用甲型H1N1流感近期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或疫苗接种者免疫血浆进行治疗。

      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预防传染病学(第9版)与“流行性感冒”类似出院标准传染病学(第9版)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3天,其他流感样症状基本消失,临床情况稳定可出院2)基础疾病或合并症较重,需较长时间住院治疗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转为阴性后,可从隔离病房转至相应病房做进一步治疗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病学(第9版)概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简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报道的有H7、H5、H9、及H10亚型病毒中的一些毒株病原学传染病学(第9版)根据对禽致病性的强弱,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主要为H5和H7亚型中一些毒株,感染者病情重,病死率高,其次为H9和H4亚型高致病性H5N1病毒结构与其他甲型流感病毒结构相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可感染人、禽及一些哺乳动物如猪等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第9版)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禽类是主要传染源呼吸道传播为主,主要是飞沫或气溶胶传播,亦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普遍易感,密切接触感染禽流感家禽的人员为高危人群传播途径传染源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通常呈散发;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为主发病机制传染病学(第9版)禽流感病毒受体特异性是限制禽流感病毒直接感染人类的首要因素,禽流感与人流感病毒分别主要识别-2,3唾液酸受体及-2,6唾液酸受体禽流感病毒突破这一屏障,机制尚不明确宿主细胞中有枯草杆菌蛋白酶类,该酶只能裂解高致病性毒株的HA蛋白,在体内广泛存在,使高致病性毒株能在大部分组织和细胞内复制,从而引起广泛的组织和器官损伤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迅速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如IL-6、IL-8、IL-10、TNF-等),造成“细胞因子风暴”临床表现传染病学(第9版)潜伏期为17日,通常为24日H5N1亚型人禽流感多呈急性起病,始发症状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出现持续高热,其他症状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全身不适、全身疼痛、头痛部分患者可有消化道症状,半数患者出现肺部炎症一些患者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达50%H5N1亚型H7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感染者症状较轻,多数患者只出现眼结膜炎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状,H9N2和H10N7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感染者仅出现一过性流感样症状。

      一般预后良好其他亚型实验室检查传染病学(第9版)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高,淋巴细胞比例降低,血小板正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