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奶牛场的规划建设.doc
4页规模化奶牛场的规划建设1.场址选择 选择一个地势较高、相对平整和利于排水的地块用来进行奶牛场建筑物的布局,建筑物的室内地坪标高要高于室外地坪,以利于排水如果有可能,应选择一块能够便于防风的场地否则要种植防风林带 将挤奶间(挤奶厅)放在牛舍的北边或者东边,以减少夏天的热辐射将牛舍运动场尽可能地布置在牛舍的南侧或者东南侧,以便在冬天接受更多的太阳光照射各个建筑物之间必须有一条在任何天气状况下都能够通行的道路,并且在道路与运动场之间设置排水沟如果牛场内牛奶需要运输到场外,通常场区内的道路应当铺设成循环路如果采用放牧式饲养,则应将牛舍建在牧场旁边,这样牛群很容易到达挤奶间或其他工作区域 奶牛场内若饲养后备牛,则奶牛场总饲养量接近成乳牛的 2 倍,同时需要增加后备牛舍以及卧床、垫料、饲料、粪污的贮存量根据泌乳牛的数量,可以按下面的比例计算出需要增加的后备牛群的总数量:0~3 月龄母犊牛占 12%,直接出售的公犊牛占 12%,3~10 月龄小育成牛占 20%,10 月龄至 2 岁的大育成牛占 35%,2 岁至初产的青年牛占 20% 2.牛舍的设计 保温型牛舍是指在冬季舍内的温度保持在 4℃以上。
此类型牛舍必须有好的绝缘材料来保持奶牛舍的温度同时要求通风系统(可采用机械通风或者自然通风)在冬季具有良好的除湿功能,在夏季能够排出舍内的热量 常温型牛舍是冬季舍内比舍外稍微暖和自然通风系统能够除湿,并保持舍内的温度比舍外的温度高大约5~10℃屋顶的绝缘材料能够减少冬季舍内热量的散失和夏季的热辐射 3 种基本类型的牛舍分别为拴系式、散栏式和散放式拴系式牛舍在我国使用比较普通,每头牛有一个分开的牛床,在饲喂、挤奶和梳刷时都是针对单独个体的拴系式牛舍的跨度通常在 10.5~12.0 米,檐高为 2.4 米,牛床的规格见表 1 散栏型牛舍通常适合饲养 50 头或更多的奶牛牛舍内的采食区和休息区是独立的,奶牛不用拴系,牛舍内 40头奶牛设置一个规格最小为 3 米×3 米的隔离栏3 月龄以下的犊牛须要在规格为 1200 毫米×3500 毫米的犊牛岛中饲养3~10 月龄的小育成牛须要在 2.2 平方米/头的育成牛群饲养栏(有卧床)中饲养有的奶牛场可能采用散栏式饲养,其规格参见表 2 5.后备牛及牛奶牛饲养区 保持后备牛与泌乳牛分开饲养大多数奶牛场采用散放式饲养后备牛,这样有利于分开大群和较小的育成牛。
如果不想分开,应当在采食区留一定数量的自由采食栏,但不能让小育成牛钻出去10~24 月龄的后备牛每头需要 3.2 平方米的牛舍(有卧床)饲养 6.粪污处理 常用的方法是.采用人工或者用刮粪板将拴系式牛舍内的粪污从粪尿沟中清出粪污直接堆存或者发酵后做成有机肥 散栏式牛舍中的牛粪,通过刮粪板或其他机械化工具将牛粪收集到牛舍的一端,然后用刮粪板或者罐车、泥浆泵通过管道抽到指定的区域要提供足够的空间来贮存和处理粪尿 7.饲料区 规划饲料存储时,每头泌乳牛每天饲喂13.6 公斤干草(没有青贮料饲喂的情况下),或者每头泌乳有采食通道和清粪通道,通道上的粪污可用刮粪板或者其他机械设备清除牛舍内的卧床有两列式、三列式、四列式、五列式和六列式,牛舍的跨度为 12~34 米牛舍的檐高最小为 2.7 米散栏式牛舍的卧床规格见表 2 3.挤奶中心 挤奶间一般采用管道式挤奶附属在牛舍上,必须严格符合卫生要求牛奶集中存储在奶罐中,确保牛奶冷却和干净 挤奶厅集中挤奶,是一种正规的挤奶方式,这种方式是通过奶牛的运动来减少工作人员及其工作量奶牛通常站在 1 个 750~900 毫米高的平台上工作人员在坑道中挤奶挤奶台常见的有并列式、鱼骨式、中置式、转盘式等。
奶牛在待挤区内等待挤奶,待挤区地面要求粗糙,待挤区的面积按照每头 1.1~1.7 平方米设计设计待挤区时应当确保奶牛能够容易进入,没有尖锐的转角 4.产栏和犊牛饲养区 大多数奶牛场都喜欢将这个区设置在一个环境条件可以调节的牛舍内(或者部分在牛舍内),通常是改变现有牛舍中的设施这个区域要求干净、保温、通风、光照好 每 20~25 头待产牛提供一个待产栏规格为 3 米×3米,或者提供一个没有槽的拴系式牛栏(在散放式牛舍中每20~25 头牛设置一个拴系式处置栏)奶牛场还须要设置隔离牛栏,每牛每天饲喂 40.8 公斤青贮料(没有干草饲喂的情况下)如果采用 TMR 混合日粮饲喂,则按照表 3 计算如果奶牛定时饲喂,则每个牛位宽度为 700 毫米;如果不定时自由采食,则成母牛的采食槽宽度不小于 500 毫米育成牛不小于 300 毫米饲槽后沿的高度最大值为 550 毫米江西省金牛企业集团 徐长根邮编:330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