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29803490
  • 上传时间:2022-11-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7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七年级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 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1、教学内容: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2、水平目标:水平四(七年级)二、教材依据 本节课教材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全一册排球章节排球是由准备姿势、移动、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等技术动作组成,以组织进攻和防守的隔网对抗类的球类运动项目本课我们所要学习的是排球技术中的垫球技术即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是初中排球教学中最简单、最基础的技术,它通常被用作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等,垫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比赛胜负,因此掌握好垫球技术对于排球比赛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果敢、顽强拼搏、协作等心理素质,从而促使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三、指导思想本课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使学生的健康,并以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融合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参与,让学生在玩中找乐趣练中找差距,协作中共同进步在教案设计上,体现“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在教法学法的选择上,注重多样性,循序渐进,由简入难。

      并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点评紧密结合,发展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同时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今后的教学竞赛和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四、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的动作要领和作用,掌握自主、协作的学练方法,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并主动参与锻炼,为进一步掌握技术技能打好基础2、发展学生的灵敏性与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3、在排球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顽强拼搏、与他人密切合作的良好品质及团结协作的能力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学习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并掌握其技术要领;2、教学难点:▲垫球时全身的协调配合动作及垫球部位六、学情分析1、学生的基本情况:本次课是在初一年级的一个班进行教学的,学生共40人学生理解技术概念是有差异的,并且掌握动作的水平也是不平衡的2、可能存在的问题:由于排球技术有一定的技巧性,相对于其他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较难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耐性不够,可能导致学生逃避学习或产生厌倦的情绪,此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及时鼓励七、教学过程 本次课的内容是: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把教学重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要学、会学。

      根据不同水平的练习让学生自主尝试练习、完善技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在学中玩、玩中学,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并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具体过程如下:(一)、引起注意阶段(2—3分钟)即课堂常规;(二)、激发兴趣过渡阶段(7—9分钟)1、徒手操——学生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在教师口令指导下集体做徒手操目标:充分活动全身各个关节,避免运动损伤;2、排球准备姿势和基本移动步法的练习——学生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在教师口令的指挥下,做各种不同的移动步法练习三)、传授知识阶段(17—19分钟)学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1、徒手模仿练习:全身协调用力,避免蹬地与上身力量脱节2、击固定球练习:体会击球感觉,明确击球部位3、一抛一垫练习:学生四人一组,一人抛球,三人垫球,相距3—4米,再轮流交换抛球,主要体会抬臂动作和用力时力度的控制四)巩固知识阶段(8—9分钟)即“垫球积分”练习,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注:以上练习均采用①教师提示;②学生分组,自主学练、相互探讨;③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讲评,练习五)、身心放松及小结阶段(4—5分钟)1、放松练习——静力拉伸练习;2、小结——师生共同分析上课情况,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组织学生整理回收器材,宣布下课。

      内 容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的动作要领及技术原理2、发展学生的灵敏性与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的健康发展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及团结协作的精神重点难点1、 重点:学习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并掌握其技术要领2、难点:垫球时全身的协调配合动作及垫球部位教具软式排球25个 粉笔等教学阶段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学练与要求时间次数强度 引起注意阶段1、 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并报告出勤人数2、 师生问好,欢迎评教,教师介绍本次课教学内容并提出希望和要求3、 安全提示,检查整理服装,保证课堂安全4、 安排见习生 组织队形: ××××××××    ×××××××× ×××××××× ×××××××× ○▲要求:精神饱满,集合快静齐,报数时声音短促洪亮,注意力集中 2/3分钟 1 过 渡 阶 段一、徒手操:1、头颈部运动2、肩关节运动3、膝踝腕各关节运动二、准备姿势和基本移动步法:准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略于肩宽,两脚尖内收,脚跟稍提起,膝关节保持一定弯曲,上体稍前倾,两臂自然弯曲置于腹前。

      基本移动步法:1、 并步与滑步:(来球弧度较高时采用)同侧脚先迈出一步,另一脚迅速跟上,保持好原来的准备姿势连续的并步就是滑步2、 交叉步:(来球距自己两步或三步时采用)向左或右异侧脚前交叉迈出一步,另一脚迅速跟跨出一步,同时身体转向来球方向,保持击球前的姿势3、 跨步:(来球较低且距身体1米左右时采用)向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膝部弯曲,上体前倾,重心移至前腿上组织方法:学生四列横队成做操队形散开跟随教师做徒手操讲解示范: 教法及要求:1、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集体做徒手操,要求态度认真,动作舒展大方,有力度2、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2~3次3、学生跟随教师模仿练习:①左右并步与滑步移动:要求步幅小、频率快,身体重心不要上下起伏过大②左右交叉步移动:要求同上③跨步:向左右、前跨出要求:重心低4、学生看教师手势或听哨音做各种不同的移动步法练习,要求脚步积极移动、听清要求,动作到位、连贯学法:1、 明确练习方法2、 积极练习 1/2分钟 6/8分钟 8×8拍 小 传 授 知 识 阶 段 巩 固 知 识 阶 段正面双手垫球技术1、动作方法:成准备姿势,击球前先预判好来球速度和弧度,当球飞到腹前一臂距离处,两臂前伸插入球下,击球时两手掌根靠紧,手指互握,两臂夹紧外翻形成一个平面,用腕关节以上约10cm处击球后下部,击球瞬间两臂主动前送,借助蹬地力量和身体力量将球送出,击球后做好下一个动作的准备。

      2、 技术分析:“六个字”:“插、夹、提、移、蹬、跟”①垫球手型:叠掌式②击球部位: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③击球点:腹前一臂距离处3、 练习方法:①徒手模仿练习:要求:全身协调用力,避免蹬地与上身力量脱节 ②击固定球练习:目的:体会击球感觉,明确击球部位 ③一抛一垫练习:学生四人一组,一人抛球,三人垫球,相距3—4米,再轮流交换抛球,主要体会抬臂动作和用力时力度的控制 垫球积分练习:方法说明: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组长出列,其余小组成员一路纵队站在指定位置,每位同学自抛自垫将球从规定高度垫向指定范围内,每个范围都标有分值,球落入该范围即得相应分数,由组长负责记录,直到每组最后一名同学完成,并由组长统计将成绩计入积分表中,积分高者获胜要求:1、严格按照规则执行;2、球必须从过网区通过才可得分; 3、球落入非规定范围内不得分,记为“0”;4、捡球队员捡到球后将球地滚球滚回至该组5、采用正确的垫球手型、垫球部位及击球点 讲解示范队形:××××××××××××××××▲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1~2次要求:学生认真听讲 练习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教法:学生四列横队散开徒手模仿教师练习;要求:全身协调用力,动作连贯。

      练习方法:(学生可散点如图)教法:1、学生四人一组垫固定球,一人持球于腹前,其他四人轮流体会“一插”、“二夹”、“三提”的技术要点(手型),并互相纠正动作2、学生四人一组,一人抛球,三人垫球,抛球人与垫球人相距3—4米,再轮流交换抛球,可采用扇形或三角形站位,由学生决定要求,垫球部位要正确,垫球有力以及全身协调有力 练习队形: 教法:1、 组织学生分组比赛,相互观察、交流、讨论2、 巡视,帮助学生解决在学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3、 积极参与到学生的练习中,正确引导并培养竞争意识学法:1、 学生小组内相互学习、探讨2、 学生练习时控制球的落点,以及相互观察、交流思考:球与人的距离多少最适合垫球?3、 学生练习中找出不足,大胆展开自评和互评,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4、 每组最后一名同学先捡球,然后从侧面返回队尾进行比赛,依次类推要求:垫球时动作连贯,垫球部位及击球点正确 3/4分钟 1/2分钟 3/4分钟 6/8分钟 8/9分钟 小 小 小 中 中 恢复调整阶段一、身心放松阶段(静力拉伸练习) 二、小结阶段:师生共同分析上课情况,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组织学生整理回收器材,宣布下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