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之比较研究.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69091819
  • 上传时间:2023-06-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之比较研究黄增强 【作 者】黄增强,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公元1405至1433年,国内明代伟大的航海家郑和(1371—1433)带领庞大的远洋船队七次远航西洋,历经印度洋、波斯湾、红海和阿拉伯海沿岸,最远达到非洲东海岸,遍访亚、非30余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不仅显示了国内明代科学技术的发达和国家的强盛,并且开通了连接亚、非各国和地区的航路,传播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发展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了中外和谐交往,堪称人类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在郑和下西洋50近年后,西欧某些国家刚刚从“黑暗的中世纪”中苏醒过来,迈过了“黑暗时代”,在其封建社会的母体内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胎儿,开始探寻海外市场,追求资本原始积累,因而进行了驶向东方的航行,接着又从事环绕地球的航行,最后完毕了划时代的“地理大发现”其中,最杰出的成就是:1492年哥伦布(1451—1506)领导的西班牙船队横渡大西洋,达到目前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美洲;1497年达·伽马(1460—1524)领导的葡萄牙船队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之后,越过印度洋,达到目前印度南部的科泽科德,发现了“新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1480—1521)领导的西班牙船队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

      由中国人所开创的伟大事业,在半个世纪后来,由西方人继承了这一未竟的事业,接过这个光照全球的火炬,从而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ﻫ    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是两件在东西方历史、在人类航海史乃至人类历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影响的大事,有关这方面的论著不少,但从对比角度进行研究的似不多见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对比的角度出发,把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在规模、动因及目的、影响及后果等方面作一比较,以求教于识者ﻫ        一、郑和下西洋的规模之大,人员之众,组织之严密,气魄之雄伟,历时之久,远非“地理大发现”时的西方船队所能比拟ﻫ    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的宏大,一方面表目前船舶数量大、种类多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一般每次达200余艘,其中有大、中、巨型宝船60 余艘,其载重量为1500吨郑和船队的船舶又分为宝船、马船、粮船、坐船、战船以及水船等辅助船,其中,宝船是整个船队的主体船舶;马船是大型迅速水战与运送兼用船;粮船重要用于运送船队所需要的粮食以及后勤供应物品;坐船又叫“战坐船”,是大型战船;战船是担任护航的专用船舶;水船专门用来储存、运送淡水ﻫ    另一方面,表目前郑和下西洋船队的人员之众上。

      据明抄本《瀛涯胜览》记载,其船队人员有官校、旗军、勇士、通事、民稍、买办、书手等,通计有27670人郑和七下西洋,每次人数不尽相似, 但大概都不少于27000人据记载,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统率官兵27800余人,第三次下西洋是27000余人,第七次下西洋是27550人    再次,表目前人员的严密分工上郑和船队的人员重要分为首脑指挥人员、航海技术人员、军事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四部分,她们各司其职其中,首脑指挥人员是掌管航行、外交、军事、贸易等重大行动的决策和指挥中枢;航海技术人员负责航海与修理船只;军事人员重要负责沿途与航行的安全,抵御敌对武装和海盗的侵袭;后勤保障人员负责采购供应物品以及后勤等事项    最后,表目前郑和下西洋历时之久, 次数之多上 郑和下西洋从14开始,到1433年结束,前后七次远涉重洋,共历时达28年之久,像郑和这样在近30年的时间里频繁活动于海洋之上的航海家,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与郑和下西洋相比,完毕“地理大发现”的西方船队,无论在时间上、船只数量及吨位、船队人数、船队组织上,以及航海时间上都相形见绌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公元14,比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1498年绕过好望角达到印度海岸早93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10近年。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每次均达200余艘,其中有大、中、巨型宝船60余艘,其载重量多达1500吨而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开始美洲航海探险时所带领的船队只有3只帆船,88名水手, 最大的一条船只有100吨,另两只较小的船只有60吨和50吨 哥伦布航海船队最大时也只有17只船,最大的船只载重量只有200多吨, 有船员约1200—1500人1497年达·伽马远航印度船队是葡萄牙国王亲自派出去寻找香料产地的,据说是由当时欧洲最佳的4条新海船构成, 旗舰只有80英尺长,载重量只有120吨左右,全船队共有1600人 达·伽马的船队最大时也只有20只船,船员最多时约170余人1519 年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船队由5条帆船构成,其中两条130吨,两条90吨,一条60吨,水手总数为265人〔1〕ﻫ    由于西方船队规模小,组织不严密,因而在航行中困难重重,损失惨重有关达·伽马航行的佚名笔记中记载:“我们逗留在海上,总共2个月缺3天,由于常常遇到无风和逆风,我们船员人们都生着重病,牙床肿得厉害,又在身体上浮现了大脓疮,这些脓疮使壮健男人虽然没有什么别的疾病,也变为虚弱,以至死亡在此时期死去者有30人(另有这样多人早已死去)。

      最后,每只船上只留剩7—8人还能服务,但是都已很不健康并且如果这种状况再继续2周, 我们不是所有死亡,便是再退回到印度去须知我们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即不管什么纪律都已不复存在了〔2〕ﻫ    当达·伽马返回里斯本时,出发时由4只帆船、160名水手构成的船队,只剩余两只小帆船,海员生还者还不到一半在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中,状况则更糟糕当她们横渡太平洋时,由于缺少蔬菜和食物,“水手们因患败血症而虚弱了,只有一点淡水可喝,少量劣质腐烂的饼干可吃她们渴望能抓着些老鼠,啃牛皮和吞食锯末以临时平息饥饿的阵阵剧痛〔3〕这只船队回到西班牙时,5条船只剩余1条,265名水手只有18人生还,连麦哲伦本人也死在他乡ﻫ    与郑和先后七下西洋,历时28年相比,欧洲航海家就黯然失色了哥伦布航行共4次,前后历时达·伽马航行2次,前后历时6年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始于15,15,她在菲律宾群岛与本地人民发生的冲突中被杀死,前后但是两年    五百近年前,郑和带领着由航海巨舶——“宝船”为主体的200 余艘的庞大船队“维绡高挂,际天而行”,先后七次远航西洋,历时28年郑和船队不仅是15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完备的船队,并且她们所驾驶的宝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航海巨舶,发明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郑和下西洋不仅表白了国内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快,并且也表白了明朝前期国内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动因、目的之不同    郑和下西洋虽然规模宏大,但其动因及目的重要是政治性的,而非经济性的,这是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进行“地理大发现”动因和目的最主线的区别所在    我们懂得,中国古代改朝换代后,新皇帝大多要诏告天下,以使海外各邦臣服于新王朝加之明王朝是在推翻元朝蒙古族统治的基本上建立的,这样做就更有必要明太祖朱元璋觉得“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属内以制夷狄,夷狄属外以奉中国”〔4 〕正是在这种天朝大国思想的支配下,在明朝建国伊始的1368年,明太祖差遣使臣出使占城次年又出使爪哇洪武二年遣使出使琐里洪武三年又出使渤泥、琐里其目的都是要使这些国家承认明朝天朝大国的特殊地位,要她们向明朝“称臣”、“纳贡”到明成祖朱棣时,她要建立一种天朝大国的思想更为强烈,她自觉得是“奉天命天君主天下”,同步还想靠扬威海外来缓和国内的一部分人对她用武力夺取政权的不满明成祖即位之初,即谕令礼部说:“太祖高皇帝(指朱元璋)时诸蕃国遣使来朝,一皆遇之以诚,其以土物来市易者悉听其便……今四海一家,合法广示无外,诸国有输诚来贡者听,尔其谕之,使明知朕意”。

      〔5〕洪武三十五年九 月, 明成祖遣使以即位诏谕安南、暹罗、爪哇、琉球、日本、苏门答 腊等国家,即位诏使者自东南各国回朝后,她又差遣使臣到海外诸国,宣谕诏书,封王赐衣,对这些国家宣布了明成祖的对外政策,欢迎这些国家派人来华贸易,对海外诸国来华朝贡者,实行“厚往而薄来可也”和“则赉予之物宜厚”的政策,〔6 〕借以博得海外诸国的宾服和万国来朝的盛况    明成祖之因此组织庞大的船队,差遣郑和远航西洋,就是为了扩大明王朝的政治影响,宣扬大明帝国的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以满足其建立天朝大国的欲望无可否认,郑和下西洋也进行了大量的贸易活动,因而也带有一定限度的经济上的动因和目的,但这种经济上动因和目的与政治上的动因和目的相比,则是微局限性道的也就是说,郑和下西洋经济上的动因和目的是次要的,并且是附属于政治上的动因和目的的,这一点可以从郑和下西洋时所从事的活动以及下西洋所带回的物品中得到证明    郑和等人下西洋达到各国后,第一件事就是“开诏”,即宣读永乐皇帝朱棣的诏书:明朝皇帝是奉天承命的上邦大国之君,是奉“天命天君”的旨意来管理天下的,四方之蕃夷要遵循明朝皇帝说的去做;各国之间不可以众欺寡,以强凌弱,要共享天下太平之福,“若有摅诚来朝,咸赐皆赏”。

      〔7 〕这一诏书充足体现了朱棣要建立一种凌驾于各国之上的天朝大国的欲望郑和做的第二件事是颁赏,即赐予各国国王诰命银印,赐国王及各级官员冠服礼物以及其他礼物第三件就是做买卖,即以中国的手工艺品换取各国的土特产品,让她们来中国称蕃纳贡,进行贸易交流郑和下西洋所带回来的物品,据《明会典》、《明史》以及《瀛涯胜览》所载总计有:五金类17种;香类29种;珍宝类23种;动物类21种;布类51种;用品类8种(金属品不在内);药物类22 种(香料不在内);颜料类8种;食品类3种;木料类3种〔8〕从上面所列物品种类来看,郑和下西洋所互换回来的物品绝大多数是专供皇室和贵族官僚享有用的奇珍异宝及多种奢侈品,与国计民生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并且这种贸易是在“厚往薄来”和“赉予之物宜厚”的方针下进行的,这种形式的贸易活动是不也许长期的这也可以部分阐明为什么轰轰烈烈的郑和七下西洋的活动随着统治阶级的更迭和郑和的去世而消声匿迹,由于这种活动违背了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    与郑和下西洋形成对照,欧洲航海家进行“地理大发现”航海活动的重要动因和目的是经济上的,而非政治上的她们航行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黄金和香料,寻找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她们的航海活动均得到王室的资助,如支持哥伦布航海的是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差遣达·伽马的是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赐船队给麦哲伦的是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王室与航海冒险家们都盼望从航海活动中获得巨额财富这以1492年哥伦布与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签定的五条合同和麦哲伦与西班牙国王查里一世签订的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最具代表性ﻫ    前一种合同内容为:任命哥伦布为她所发现或获得的所有岛屿和大陆的元帅,她和她的继承人永远享有这个职衔及相应的一切权利和特权;任命哥伦布为这些岛屿和大陆的总督和省长,她可以对每个下属官职提出三个候选人,以便西班牙国王选任其一;哥伦布保有这些领地所出产、互换而得和开采出来的一切黄金、白银、珍珠、宝石、香料和其她财物的十分之一,完全免税;凡波及到这些财物或出产品的任何诉讼,由哥伦布或她的代表以元帅身份掌握审判权;哥伦布有权向开到这些“新领地”去联系经商的任何船只投资八分之一,获得利润的八分之一〔9 〕后一种协定的重要内容为:特责成你们在属于朕(朕是统治者,在朕的分界线内)的海洋里发现丰富的香料以及朕最需要并且使国内获利的其她东西,……考虑到由于你们的效力,使朕获得诸多福利以及扩大我们卡斯提王室的幅员,为补偿你们的劳绩和面临着的危险,朕愿下令赏给你们,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损税和替朕征收的其她进款中,除去你们承当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

      朕也把上述地方和岛屿的钦差和总督官衔赏给你们、你们的子孙与合法的继承人”〔10〕ﻫ    从以上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合同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