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柏县茶旅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docx
6页双柏县茶旅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 李华荣1,尹彩莲2,施家和2,李 静3(1.双柏县茶桑站,云南楚雄 675100;2.双柏县法脿镇农技中心,云南楚雄 675102;3.双柏县植保站,云南楚雄 675100)Reference:茶旅一体化是现代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做大、做精、做强产业的现实需要双柏县在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的同时,必须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的一体化新格局和一体化进程Keys:茶旅;一体化;战略;构想双柏县具有十分丰富的茶叶和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历届县委政府领导大力实施“产业富民、绿色强县、旅游兴县”的战略,茶叶和旅游两大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茶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部分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为进一步做大、做精、做强双柏茶产业,有必要积极主动推进茶旅一体化发展,创新茶产业发展之路1 双柏茶旅一体化的意义一是新时期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和旅游业产业是我县近年来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推进茶旅一体化开发是茶叶发展的必然趋势茶旅一体化可以使游客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集天地之灵气于一体,体验茶园观光、休闲、采摘之乐趣、手工制茶、茶文化弘扬,是一种时尚、绿色、环保的休闲方式,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消费理念。
茶产业发展带动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发展促进茶产业发展,实现互补双赢共同发展,互相促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是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茶旅一体化是将茶产业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以茶为主题,以旅游业为内容进行一体化发展将茶园建成旅游、观光、度假、休闲景区,将茶产品、地方特色产品开发成旅游产品,将茶文化打造出特色旅游产品民族文化,逐步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的一体化新格局大力推进茶旅一体化发展,将有力地促进茶园基地规模化、标准化、旅游化、特色化建设;有力地促进茶产品为主的旅游产品开发、茶馆、农家乐建设经营,更加深入展示虎笙文化、哀牢文化三是做大“白竹山茶”、“老虎山茶”品牌的现实需要品尝白竹山绿茶、老虎山绿茶,感受白竹山绿茶、老虎山绿茶已成为一种时尚推进茶旅一体化,更加注重白竹山茶品牌、标识和老虎山品牌的保护和宣传,努力创造白竹山茶和老虎山茶印象,加快虎笙文化、哀牢文化旅游;加大投入,加快低产老茶园改造和新植茶园发展力度一是法脿镇围绕旅游资源开发,每年发展新植观光茶园133.33hm2,改造低产老茶园133.33hm2,重点打造生态茶园示范区,观光区,逐年将雨龙、烂泥、石头、六街、铺司、法甸再到雨龙公路上下的适宜区域尽量集中连片发展茶园,积极打造万亩茶园乡(镇)白竹山生态旅游区。
二是鄂嘉镇以“老虎山茶”为重点,每年改造低产老茶园133.33hm2,发展新植茶园66.67hm2,以新树、义隆、密架、老厂、鄂嘉、阳太公路以上的适宜区域增加茶园面积,提升现有老茶园质量和品质,积极打造万亩茶园乡(镇)哀牢山生态旅游区2 双柏县茶旅一体化的推进优势2.1 优美的自然环境双柏县地处滇中高原中部,楚雄州南端,哀牢山脉以东,金沙江水系与红河水系分水岭之南侧,国土面积4 045km2,辖5镇3乡、84个村(居)委会、1 546个自然村有彝、汉、白、苗、回、哈尼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48%以上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 540.77m2,最高海拔2 946m,最低海拔556m,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高山头上豆类青,河谷地区栽种忙”的立体气候之称,森林覆盖率达84%以上,年均相对湿度73%,无霜期275天素有“绿海明珠、水能之乡、畜牧王国、虎笙乐园、滇中秘境”、“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之美誉充足的阳光,密布的水系,多变的地貌,造就纷繁复杂的物候景观溪水潺潺,植被茂密,鸟语花香,物产丰饶,十分适合人类生活和茶树生长2.2 产业有一定的基础2015年底,全县共有茶园总面积936.67hm2,其中投产面积866hm2,全年产茶296.5t,茶叶产值1 630.82万元,均价55.00元/kg。
产量、产值分别比上年同期增15.7t,增5.6%;增54.51万元,增3.5%全县共有7个乡(镇)发展茶叶生产,有茶叶精制加工厂3个,初制加工厂36个,有茶叶加工、修剪等机械254台(套),有厂房面积14 840m2到目前为止,全县有2个茶厂7个产品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即双柏县白竹山茶业有限公司和三尖山茶厂),有13个茶厂已取得QS认证证书2.3 “白竹山茶”知名度持续增高白竹山牌“白竹银毫”、“碧螺春”于2002年分别获云南省第二界[来自www.lW5U.com]茶叶交易会名茶评比金奖,获云南省第二界“云茶杯”金奖,被评为云南省名茶云雾茶”、“虎山碧绿”于1995年获中国昆明科技成果金奖,被评为云南省优质茶叶2005年“白竹山”品牌被农业部、中国消费者协会评为优秀知名品牌,荣登评比红榜2006年1月白竹山茶厂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信息中心,中国诚信企业商贸联盟评为“全国市场城信商贸联盟AAA级企业”2008年2月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9—10月又获得国家4项“白竹山云雾茶”外观设计专利证书2013年4月15日,“白竹山茶”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规范“白竹山茶”的管理,并形成云南省地方《高原特色农产品——白竹山茶》标准。
2.4 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四十年代初(1942年),法裱镇姚兴存从景东县境内引进茶苗在法裱白竹山试验种植成功,即现在的白竹山茶厂前身,从此白竹山有了茶园1959年建立全县第一个集体茶厂——白竹山茶厂在双柏县鄂嘉镇有以茶树命名的村庄两个:一个是茶叶村委会的茶叶山村,一个是老厂村委会的茶树村明清时期,鄂嘉有零星种植茶树民国《摩刍县志》记载:“摩邑宜茶之地甚多,如城外之参山,妥甸之老黑山麓,雨龙之土封山麓、白竹山麓,乌上法脿街附近各处,极适种茶唯创办不易,今尚阙如双柏县境内有500多年历史的古茶树生长,现在还生机勃勃,供人们采摘优质茶叶全县境内古树茶多大500株以上,31株古茶树列为“楚雄州古茶树挂牌保护”双柏县被誉为楚雄州最大的野生型茶树之乡和楚雄州最大的栽培型茶树之乡2.5 虎笙文化和哀牢文化底蕴丰富双柏县是云南省“三笙”文化之乡,即大锣笙、小豹子笙和老虎笙;鄂嘉镇是楚雄州哀牢文化古镇,民族文化和传说众多一是法脿镇白竹山虎笙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名扬国内外二是鄂嘉镇哀牢山“七月半民族文化节”名扬省内外对推进茶旅一体化进程十分有利 [来自W] (下转第79页)3 双柏县茶旅一体化的推进措施3.1 设立茶文化旅游节建议在每年清明节前举办白竹山、哀牢山茶文化旅游节活动,有效提升地方声誉和知名度,助推茶旅发展。
3.2 茶叶产业与旅游产业配套发展相结合按照“有景观、有食宿、能致富、能带动”的理念,打造民居特色和环境舒适的生态旅游一体化产业园,让游客体验观茶、采茶、制茶,学习茶艺、茶道、茶菜,编排茶歌、茶舞等节目,感受虎笙文化和哀牢文化,吸引广大游客前来观光、驻足3.3 民俗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做到一景一故事、一山一传说、一地一特色,提升茶文化软实力,形成进茶园、采茶叶、制茶叶、品茶饮、购茶叶、赏茶叶、赏茶景、演茶艺、体验民俗、茶俗的“茶旅一体化”综合发展思路,开发白竹山和哀牢山的徒步旅游和自驾旅游,走进古茶山、体验民俗风情3.4 地方特产与茶旅商品相结合大力开发“妥甸酱油”、“双柏黑山羊干巴”、“大庄谷花鱼干”、“大庄驴肉干巴”、“法脿红米”、“哀牢核桃”、“哀牢蜂蜜”、“安龙堡大青枣”、“新厂火腿”、“绿汁江葡萄”、“马龙河甜枣”、“马龙河火龙果”等旅游小商品;大力开发白竹山绿茶、老虎山绿茶中低档旅游小商品同时,延伸茶旅产品产业链,着力开发茶疗、茶饮、茶食等茶产品,挖掘民俗茶饮,推出罐罐茶、大碗茶、油茶等民俗茶饮Reference[1] 卢念念.印江县推进茶旅一体化战略的思考[J].中国茶叶,2015,(8):15-16. -全文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