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务是一把椅子道德经.doc
20页职务是一把椅子 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你要拥有某种东西,不可贪得无厌得到的差不多,就该停一停、放一放如果你因职高权重,而颐指气使,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趾高气扬,那么,你这种状态也不会保持太长久的家里藏金纳银,身上穿银戴金,财富五斗,金碧辉煌,你又能守得住吗?你又能守多久呢?就算你有钱,你官大,你既富又贵,但是,你因此而骄傲、而自满、而目空一切、而不可一世,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栽倒在“骄”上,你会自找倒霉,自食其果,到那时,你后悔可就来不及了钱也不少了,官也不小了,事情也成功了,心愿也实现了,这时候,该让就让吧,该退就退吧,这才是符合天道的,这才是符合天理的人人爱钱,人人爱权,人人爱金银财宝,人人爱玉石玛瑙,人人爱富贵,人人爱名利人人爱的东西,人人都要去争,都要去抢但是,争到了、抢到了呢?还要接着去争,接着去抢,还要争得更多,抢得更多生命不息,争抢不止老子这一章讲的道理,充满了辩证法从每一个方面、从各个角度,我们都可以举出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生动鲜活的例子就像时间无始无终、宇宙无边无际一样,赚钱是无止境的,升官是无止境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不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不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不懂得该远离时则远离、该放下时则放下的道理,人将终其一生忙忙碌碌不仅如此,而且永远遗憾,直到生命终止虽然一生你得到了很多,但你的一生是充满遗憾的一生没有满足,就没有幸福活得不幸福,那活着还有什么滋味,那不是白活了吗?对从政者来说,从踏入公务员的大门开始,前面就是清清楚楚的台阶如果你从县里开始,那么你就要从副股长开始如果你从中央机关开始,那么你就要从主任科员开始接下来就是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副局长、局长,副部长、部长,然后就是更高可以说,从政者的人生之路就是由这些台阶构成的从政者人生之路的升华就是不停地迈上一个又一个台阶从政者最大的遗憾,就是在某个台阶上耽搁了耽搁的时间越长,遗憾越大从政者对台阶最主要的参照,是自己的年龄从政者对自己的年龄比女人对自己的容貌更加敏感在各个台阶面前,都有人跌倒,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分析跌倒者跌倒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懂得老子在本章中讲的道理,或者虽然懂了,但并没有做到比如说升官有的人为了上一个新台阶,不惜走上邪路,关键时刻,或者花钱买官,或者私拉选票,甚至铤而走险,从肉体上消灭竞争对手比如说捞钱有的人信奉“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一旦谋上某个官位,便不择手段,大肆捞钱。
即使明明知道一辈子、几辈子都用不了那么多的钱,宁肯用来塞地窖、铺床底,也照捞不误比如说,贪色有的领导干部不仅包二奶、养情妇,甚至还养几个、十几个、最后达到上百个,简直恨不得天下美女皆入怀中以上三条,不符天道,自然为天理不容他们的倒台、他们的落马、他们的被捕入狱、他们的遗臭万年,是再自然不过的了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从老子短短的数言中,我们应当悟到两个道理:第一是当位戒骄;第二是当退则退当位戒骄,就是你在职位上掌权的时候,不仅不要做违法违纪的事,也不要做出格的事、过度的事,不要做违背天道天理的事不仅要时时想到当官升官之前的境况,还要不时想到退休无权的境况,给自己留一条宽阔的后路要知道,现在做到副部级60岁退休,身体还好着呢,人生还长着呢领导干部退休,不仅是权力的结束,更是新人生的开始退休之后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当退则退,更是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有的领导到年龄了,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希望组织上以各种理由多留自己几天如果没有多留,心里就不舒服有的当退不退,留恋权位,恰在多留的日子出了大事,留下了另一种人生遗憾职位是什么?职位是把椅子,人人都想坐不管谁坐上去,总有起身的时候你刚一起身,就会有人立即坐上去。
你不要回头看,更不要看着坐下去的人不舒服此时,你不如拍拍自己的屁股,它跟你在椅子上坐了那么久而毫无怨言,你起身离开的时候,它又毫无怨言地跟你走了谢谢它吧!本文来自: 凹丫丫() 详细出处参考:http://10.90.1.16/onews.asp?id=1006二 用软手段解决硬矛盾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最好的状态,最好的品德,最好的领导,最好的人,就是像水一样水能给万物带来好处,而自己从来不争什么好处水的流向常常是人们不愿意去的地方所以,它最接近于自然,也最接近于大道它就像道一样,利万物而不争水总是处在最适宜也是最喜欢的地方它心胸开阔,心底无私它所过之处,所经之物,总是给人留下善于牺牲的美好印象它如果能表达的话,说的话一定是老实话,诚信可靠如果当官也能拥有水的品格,那么一定行善能,把该管的管好如果做事能够有水的态度,那么就没有做不成功的事情前方有目标,但步子不能太急,要选择时机,符合时宜只有像水一样,不与世争,不与人争,才能做到自己不犯错,别人不埋怨更不会让别人把自己当作敌人和对立面把人类最美好的品质,用我们最常见的物质来比喻,老子创造了千古名句:上善若水。
短短四个字,内涵无限,魅力无穷既有文学意义的美好,又有哲学意义的深奥水,滋养了天地万物和人类生命,是万物和生命存在的基础水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它柔弱、柔软、柔韧;第二,水往低处流;第三,它善于迂回,无处不在,只要有一丝缝隙,便可容身,便要前进;第四,水有牺牲精神,不怕脏了自己,而让大地、空气和万物变得清新干净;第五,水还是有力量的,所谓滴水穿石就是最生动的描述此外水的特点还可以说出第六、第七……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特点或优点,老子认为水是最接近于“道”的境界的当然,在这一章里,老子并非仅是在讲水,它是以水引喻说明接近于“道”的道理水的“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总是能让我们想到水之外的东西,想到很多很多一般认为,一部《道德经》,它主要是对统治者的建言今天我们读“上善若水”,觉得它对我们每一个阶层、每一个人都有很强的启示意义你看,政善治,言善信,与善仁,对领导干部来讲,有多强的针对性啊!而读到心善渊,事善能,动善时,不论你在官场还是职场,你都不能不有所触动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对于主政一方的县委书记,无论是做出决策还是执行决策,都要追求动机和效果的统一然而,有时候偏偏事与愿违。
想做好事却做了坏事想缓解矛盾,却激化了矛盾为什么?问题出在手段上县级领导处在群众工作第一线,也处在矛盾第一线这些矛盾往往涉及群众根本利益,是硬矛盾,是必须解决的矛盾面对这样的矛盾,不能推,也无处推;不能绕,也绕不过去有的领导片面认为,解决硬矛盾,就要用硬手段有时候,硬手段能够解决问题,但只是临时解决了矛盾,实际上,更大的矛盾、更深的矛盾被隐藏了有时候,硬手段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导致了更大的问题,更严重的问题这样的教训太深刻了云南的孟连事件、贵州的瓮安事件、河北的定州事件,都是县委书记的前车之鉴这些地方的县委书记,不知有没有读过老子的“上善若水”,不知是否真正领悟到“上善若水”的真谛上善若水不仅告诉我们道理,更告诉我们方法解决硬矛盾最好的方法,是用软手段所谓软手段,就是像水一样的手段,用水的柔软、柔韧,去缓解矛盾、化解矛盾本文来自: 凹丫丫() 详细出处参考:http://10.90.1.16/onews.asp?id=1005别把个人“进步”太当回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我们常说,天长地久,实际上是在说,天地是永恒的,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
天地为什么能长久、能永恒呢?这是因为,天地没有意识到自己能长久、能永恒,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更不会为自己的存在去做什么,或者认为自己的存在应该拥有什么正因为如此,天地反而能长久,能永恒天地给我们以启示那些受我们尊崇的圣人、得道之人、高尚之人,他们往往不争不抢,先人后己,名誉面前不张口,利益面前不伸手,却能够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达到别人达不到的目标,实现别人无法触摸的境界这样的人,在关键时刻,往往把自己的名利甚至安危,置之度外,忘身、忘己、忘我,这样做,反倒会给人留下一个完整的自我,不仅让自己的身体,而且让自己的精神,得以保存,得以永生难道这不是最无私的吗?是的!但恰恰是这种无私,才能够成全无私者的“大私”,才能够成就无私者的“大事”这是老子《道德经》第七章的内容,也是笔者最喜欢的内容之一在这一章,老子从天道讲到人道,寥寥数言,却集中体现了老子处事哲学的精华大作家王蒙将本章内容提炼成“无私成私”,深以为然读老子,统治者看到驭术,消极者看到虚无,行走江湖看到处世之道,耕耘天地看到万世逍遥那么,跻身官场呢?我们能不能读到一些为官的道理呢?各位领导干部想想,也许会说:未必!为什么呢?因为为官之道讲究“先”、讲究“进”,而老子却要人“后”,要人“外”,这不是与为官之道和升官之道正相反吗?再说了,既然从政,既然为官,哪个不想往上走,哪个不想顺利上台阶?这是可以理解的呀!但是,位置是有限的,越往上位置越有限,怎么办?问题就来了。
有些人就想到了上手段手段无非两个,一是投靠,二是上贡所谓投靠,就是找一个更大的官,结成利益共同体或小集团,关键时刻拉一把、推一下所谓上贡,就是花钱,就是买官一旦上了这两个手段,也就意味着与风险紧紧相伴你投靠了一个人,假如这个人调走了,你就失去了依靠假如这个人出事了,你也会跟着倒霉而花钱买官风险更大,弄不好不仅官到不了手,鸡飞蛋打,而且还可能落个行贿的罪名,锒铛入狱到了这个时候,你再来看老子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难道你不会有另一番领悟、另一番感叹吗?如果你再看到这样的情形:两派的人为争一个职位闹得不可开交,而最终不争不抢保持中立者却得到了这个位置大家都认为不送钱就升不了官而纷纷行贿时,受贿者却突然东窗事发,于是所有送钱的人都受到牵连,而原来没有送钱、没有想法的人却纷纷奔赴空缺出来的位置,“后其身而身先”了这个时候,你再读老子的“无私成私”,难道你不感同身受吗?原来,老子的“后其身”“外其身”,是最大的为官之道老子的“无私”是最大的“私”由老子的为官之道,我们可以体会到为官的三重境界,分别可以用三句俗语来说明:第一句,当官时,“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二句,做官时,“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三句,下台时,“退一步海阔天空”。
本文来自: 凹丫丫() 详细出处参考:http://10.90.1.16/onews.asp?id=1004清心寡欲好做官《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五颜六色的诱惑围绕你身边,你盯住不放,或者沉浸当中,久而久之,你的眼睛就会受到伤害 变幻莫测的声音围绕你身边,忽高忽低,大起大落,你要把这样的声音当作美妙的音乐来享受,久而久之,你的耳朵就会受到伤害 佳肴美味,谁都想品尝,但是你要过分注重味道,天天享用,久而久之,你就会失去对味道的感觉和感受 工作之余,休闲一下,打打球,钓钓鱼,骑骑马,未尝不可但是,你要顾此失彼,沉浸娱乐游玩当中不能自拔,甚至发展成赌球、赌马、赌博,你的心就会变得不安,变得发狂而心发狂,就是灭亡的前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