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鲁教版必修1必修一第二单元学案水圈一.doc
5页[学习目标] 1.明确水圈的概念和组成2.运用示意图,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一、水圈的组成1.概念: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①________但不规则的圈层2.水体存在形式及陆地淡水所占比例(1)形式:海洋水、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等2)所占比例:陆地淡水仅占2.526%3.当务之急:④________________和保护水资源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各个环节⑤________运动的过程2.类型及主要环节类型主要环节⑥______循环蒸发,⑦__________,降水,⑧________________,下渗,⑨______________海上内循环⑩________,降水⑪____内循环⑫________,蒸腾和蒸发3.地理意义(1)实现了⑬________、大气圈、岩石圈和⑭____________的相互联系;(2)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⑮________________;(3)调节圈层间的⑯________________,进行能量的转换,改造地表形态;(4)使地表物质发生⑰________。
4.河流补给我的疑惑1. 2. 3. 探究点一 水圈的组成【探究材料】水圈是地球上物质迁移、能量转换活跃的圈层之一,水循环也是最具动力的自然循环之一在美国本土的中西部地区有一大型地下含水层它北起南达科他州,向南包括怀俄明州、内布拉斯加州、科罗拉多州、堪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新墨西哥州和得克萨斯州等8个州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80%~90%的灌溉水源来自该含水层,有15万口机井抽取含水层的地下水,灌溉着美国1/5的农田该地区的地下水开采速率8倍于补给速率地下水位以每年2米的速率下降地球表面大约71%被水覆盖,为什么世界上有些地方(像材料中所说的美国中西部地区)还会闹“水荒”? 【规律总结】1.主要水体类型及其成因在海洋、陆地、大气中的各种形态的水构成了连续不规则的圈层——水圈地球的水库:平均深度3 800米,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8%;淡水中冰川水、地下淡水最多人类生活用水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水2.水资源问题(1)地球上的淡水地球水体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海洋水,其水量占地球水体总量的96.538%,是名副其实的地球水库,但海洋水不能直接作为人类的饮用水;淡水仅占地球水体总量的2.526%,其中冰川占淡水的68.72%,且存在于极地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很难为人类直接利用。
因此,目前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要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2)水资源紧缺问题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加上人类活动不当,造成全球范围内存在着水资源紧缺问题水质型缺水是指当地虽然有水,但是由于天然的水源(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淡水含有超标的盐、碱、氟、硫、重金属等有毒有害成分或由于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水源中造成污染,导致有水不能用,水源不能满足当地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的需要水源型缺水是指当地的河流、湖泊、降水、地下水等水资源,不能满足当地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考例探究1】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 )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B.河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水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D.大气水、湖泊淡水、沼泽水探究点二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探究材料】为了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国家水利部已初步计划今后十年内在西部修建小、微型集雨工程1 700万处,预计可以解决或改善2 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4 000多万亩,人均收入增加500至1 000元1.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有几种? 2.黄河之水真的“奔流到海不复回”吗? 3.水是可以循环的,但是否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 【规律总结】1.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按照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水循环可分为三种类型如下表所示:类型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区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循环及环节特点最重要的水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降水量很小降水量最大意义①水循环对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②水循环过程中,还不断进行着势能和动能的转换,由此产生了流水侵蚀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③水本身又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在和岩石、土壤的接触过程中不断溶解和带走其中的矿物质,从而促进了地球表面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总之,水循环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2.河流补给类型淡水资源中河流这种陆地地表水体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其主要的补给形式、影响因素及对径流的影响可归纳如下: 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雨水补给与流域内气候特征有关,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①时间集中;②不连续;③水量变化大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④流域面积的大小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有时间性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对径流有调节作用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水位;②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①稳定;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①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关系普遍【考例探究2】 读“地球上的水循环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补画出五个箭头,完成水循环的全过程2)填写图中各代号在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A______,B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3)图上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___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__之间考例探究3】 读“我国东北某河流的流量变化图”,回答问题1)该河表示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的径流量变化示意图,ABC分别表示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2)A形成______汛,B形成______汛3)C补给量最少的时期应是该河的__________最大的时期4)为保证该地区用水,人们在河上__________,建坝以后的流量曲线应是①还是②?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小结】重要知识点关键点总结我的反思水圈的组成我们通常说的水资源就是淡水资源,世界水资源的组成是命题切入点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大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三种,学习时应对照记忆,此部分为命题热点参考答案课前准备区①连续 ②陆地淡水 ③大气水 ④节约用水 ⑤连续 ⑥海陆间 ⑦水汽输送 ⑧地表径流 ⑨地下径流 ⑩蒸发⑪陆上 ⑫降水 ⑬水圈 ⑭生物圈 ⑮动态平衡 ⑯热量传输 ⑰迁移⑱冰雪融水 ⑲地下水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 (1)地球上有96.538%的水量为海洋水,属咸水,不可能大规模的直接利用;(2)人们可以利用的是陆地淡水资源;而陆地淡水的主体又是分布在高纬和高山地区的冰川或地下淡水,不易利用;(3)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4)在利用中存在严重的污染和浪费现象。
考例探究1 B [人类大量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水]探究点二1.水循环有三种:海陆间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包括陆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2.不是,黄河之水注入海洋后,又通过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完成海陆间循环而流动不止3.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状态,从这一意义上,水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而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考例探究2 (1)箭头:B向上 A向下 C向左 D向下 E向上(2)降水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蒸发和蒸腾 地下径流 地表径流(3)海洋与陆地 海洋与海洋上空 陆地与陆地上空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过程、环节等内容水循环是一种各水体联系密切的循环,理清各环节间的内在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考例探究3 (1)雨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2)夏 春 (3)径流量(4)修建水库 ② 水库和湖泊一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解析 解答本题要抓住以下几点:(1)根据图中A、B、C补给特点,判断A、B、C的水源补给形式。
2)由积雪融水形成春汛,雨水形成夏汛,推断该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3)由水库能调节径流季节分布,推知建坝后河流流量曲线应变化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