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兽用生物的制品概念根据免疫学原理.doc
7页word1兽用生物制品概念 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病原体〔微生物和寄生虫〕与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生物制剂2疫苗 由病原体(微生物和寄生虫)与其代谢产物制成的用于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称为疫苗3.一般灭活苗 菌、毒种应是标准强毒或免疫原性优良的弱毒株,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将其杀死〔灭活〕后制成灭活苗,需加佐剂提高其免疫力4.自家灭活苗 是指从患病动物自身病灶中别离出来的病原,经培养、灭活后制成,再用该动物本身用于治疗慢性、反复发作而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如顽固性葡萄球菌感染5.脏器灭活苗〔组织灭活苗〕 利用病死动物含病原微生物脏器制成乳剂,加甲醛等灭活脱毒所制成的疫苗如兔病毒性出血症,肝脏中含毒量较高 微生物自然强毒株通过物理〔温度、射线等〕、化学〔醋酸铊、吖啶黄等〕或生物〔非敏感动物、细胞、鸡胚等〕处理,并经连续传代和筛选,培养而成的丧失或减弱对原缩主动物致病力,,但仍保存良好免疫原性和遗传特性的毒株或从自然界筛选的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自然弱毒株,经培养增殖后制备的疫苗 由有关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用适当浓度的甲醛使之脱毒而制成的生物制品 为含高效价特异性抗体的动物血清制剂,能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相应病原体所致疾病,又称被动免疫制品。
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10. 免疫反响原性与相应的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11.抗原: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12.抗原决定族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又称为表位13.免疫球蛋白 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关的球蛋白14.抗体〔antibody,Ab)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桨细胞所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地结合,具有免疫功能15.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16.灭活与灭活剂 微生物学意义上灭活有两层面含义:、1、是指破坏或杀死微生物使其成为没有生命物质的过程2、生物制品上的灭活还有“灭能〞的含义,是指将一些活性物质〔微生物与其代谢产物、激素、酶、血清因子和抗体等〕丧失活力的过程17.保护剂生物制品上的保护剂,又称稳定剂或分散剂,指保护微生物、寄生虫等活力和酶、激素、免疫反响物等活性的一类物质 但凡可以增强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是机体的各种细胞在其生命周期中所释放的具有不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是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调节信号。
20.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物制品或药品鉴定以与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21.无菌(germ-free,GF)动物指动物身上不可检出一切生命体的动物进一步说,是指用现有的检测技术在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均检不出任何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22.重组活载体疫苗 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保护性抗原基因〔目的基因〕转移到载体中使之表达的活疫苗23.重组亚单位疫苗 将编码病原微生物保护性抗原的基因导入原核或真核细胞,使其在受体细胞中高效表达,分泌保护性抗原肽链,提取保护性抗原肽链,参加佐剂即制成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24.基因缺失疫苗 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强毒株毒力数额基因切除构建的活疫苗25.转基因植物疫苗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是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与机体免疫机理相结合,生产出能使机体获得特异抗病能力的疫苗26改型抗体.用鼠源单抗的CDR序列替换人Ig分子中CDR序列,如此可使人的Ig分子具有鼠源单抗的抗原结合特异性抗体中鼠源局部比例小,可消除免疫源性又称CDR移植抗体27. 单域抗体抗原与抗体的大局部结合残基在VH区域,少数在VL区域,结合能量主要来自VH链。
VH是具有结合抗原特异性的小抗体片段,约为完整分子的1/12,28.悉生动物(gnotobiotic animals,GN)也称菌动物或菌丛动物),是指在无菌动物体内植入微生物的动物必须饲养于隔离系统根据植入无菌动物体内菌落数目的不同,悉生动物可分为单菌、双菌、三菌和多菌动物除清洁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30.IVC 是独立通风笼盒的简称.它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密闭性,同时让经HEPA过滤器的洁净空气流入盒内,使盒内保持正压,减少了可能的感染来源,适合于饲养SPF级动物,以与一些免疫缺陷动物31.毒素:有些病原微生物能产生强有力的特殊毒性物质,可大大增强微生物的毒害作用,这种毒性物质就叫做毒素毒素分为:32.外毒素:是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并释放或分泌到周围环境中的毒素33.内毒素:是指微生物只有在死亡后细胞破裂时,才释放出来的毒性物质,称为内毒素 类素素免疫动物机体后,由浆细胞分泌生产的抗体称为抗毒素35.分子识别单位 抗体的CDR区基因编码蛋白能模拟抗体结合活性,因此又称其为分子识别单位1.抗原的两种特性: 免疫原性免疫反响原性2.中枢免疫器官 骨髓胸腺法氏囊脾脏淋巴结哈德氏腺消化道、呼吸道与泌尿生殖道的淋巴小结CD4+细胞:辅助性T细胞〔TH〕;诱导性T细胞〔TI〕;迟发性超敏反响T细胞〔TD〕CD8+细胞: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TL〕B1:T细胞非依赖性细胞B2: T细胞依赖性细胞致敏阶段〔抗原识别阶段〕:指APC对抗原性异物的捕获、加工处理和递呈以与特异性淋巴细胞对递呈抗原的识别。
反响阶段〔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识别抗原后的淋巴细胞在双信号刺激与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发生活化、增值、分化为致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阶段效应阶段:指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释放效应性淋巴因子或直接发挥特异性细胞杀伤作用的过程包括加热灭活、紫外线灭活和γ射线灭活等方法①加热灭活 -最早由Smith等研制猪霍乱灭活菌苗时提出 -后在研制淋球菌时〔56℃灭活1小时〕发现热灭活容易使菌体蛋白发生变性,影响免疫原性 -目前,除诊断抗原尚采用外,已经根本淘汰②紫外线灭活 -效果不够确实 -曾发生过经紫外线灭活的强毒重新活化的例子③γ射线灭活 -效果尚不十分清楚1、灭活剂种类2、温度3、灭活物浓度4、微生物种类与特性5、灭活剂浓度6、pH值7、灭活特内的残物9.冻干原理:3.最后使生物活性物持形成疏松、多孔样固状物10.冻干技术特点:〔1〕.能有效地保护生物活性 因为冻干全过程都在低温真空条件下进展的,有效地降低了氧分子对微生物、酶等活性物质的作用〔2〕有利于冻干物质的长期保藏而不致变质 由于物质是在冻结状态下升华枯燥的,可将物质中95%以上的水分除去 冻干物呈海绵状结构,体积几乎不变,加水后能迅速溶解并恢复原来状态11.保护剂作用机理:〔1〕防止活性物质失去结构水与阻止结构水形成结晶而导致生物活性物质的损伤;(2)降低细胞内外渗透压差、防止细胞结构水结晶,以保持细胞的活力;(3)保护或提供细胞复苏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利于生活力的复苏和迅速修复自身。
12.免疫佐剂的生物作用包括:〔1〕抗原物质混合佐剂注入机体后,改变了抗原的物理性状,可使抗原物质缓慢地释放,延长了抗原的作用时间;〔2〕佐剂吸附了抗原后,增加了抗原的外表积,使抗原易于被巨噬细胞吞噬;〔3〕佐剂能刺激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4〕佐剂可促进淋巴细胞之间的接触,增强辅助T细胞的作用〔5〕可刺激致敏淋巴细胞的分裂和浆细胞产生抗体故免疫佐剂的作用可使无免疫原性物质变成有效的免疫原〔6〕可提高机体初次和再次免疫应答的抗体滴变;〔7〕改变抗体的产生类型以与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响,并使其增强13.佐剂的条件作为一种良好的佐剂,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增加抗原的外表积,并改变抗原的活性基团构型,从而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2〕佐剂与抗原混合能延长抗原在局部组织的存留时间,减低抗原的分解速度,使抗原缓慢释放至淋巴系统中,持续刺激机体产生高滴度的抗体;〔3〕佐剂可以直接或间接激活免疫活性细胞并使之增生,从而增强了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4〕良好的佐剂应具有无毒性或副作用低的特点1、抗原递呈:抗原分子递呈给T细胞的方法2、抗原寻的:抗原传递给免疫系统中适当效应细胞的效率3、免疫调节:任可要以修饰的免疫效应细胞对抗或表位进展加工的机制。
15.兽医生物制品菌〔毒〕种标准〔一〕来源〔历史〕清楚: 菌毒种管理有三种情况:中监所的统一保管;各地菌种,由中监察院所统一鉴定;委托各单位代管〔二〕生物学特性比拟典型:包括菌、毒的形态特性、培养特征、对动物的病原性特点与引起细胞病变的特征、生物化学与免疫学和血清学特征等,均应符合标准〔三〕血清型相符:注意和地区流行的病原相符〔四〕遗传性状稳定:注意定期传代、筛选、纯化〔五〕反响原性与免疫原性优良〔六〕毒力应在规定X围以内种子接种 是指菌体增殖培养物收获时间 最优培养时间依据细菌的生长曲线而定培养方法1.固体培养基外表培养法 用于制备抗原、灭活苗、冻干苗2.液体静置培养法 需氧菌〔深度1/2〕和兼性厌氧均可用,厌氧菌〔深度3/4〕,还需加肝块3.深层通气培养法 是目前菌苗生产的主要培养法安装有自动控温、消泡、调pH、自动控制通气量、自动磁力搅拌等装置细菌接种1~2h,再通入滤过除菌空气,并适当搅拌分散通入的气体,以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与时补充营养 4.透析培养法 在细菌培养液与培养基之间隔有一层透析膜,使培养基中高浓度小分子量的营养成分通过透析膜〔不能透过大分子的细菌或毒素〕不断扩散到细菌培养液中,供细菌生长繁殖,获得高浓度的细菌或毒素。
细菌性疫苗在制造中,往往需要计算每毫升所含细菌的总数 1 .活菌计数法倾注平板培养法 将被测样品根据菌数含量多少,用普通肉汤或生理盐水作10倍递进稀释分别取其1ml加在灭菌的平皿中,然后取预先加热融化且冷至45~50℃,立即摇匀放平,凝固后培养,统计平皿上长出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每毫升样品中含有的活菌数 琼脂板的制备 稀释菌液 接种 培养 计数 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用以计数,每个稀释度应取其菌落平均数 活菌数/ml=2个平板平均菌落数×10×稀释倍数举例:在10 稀释的平板中所得平均菌落数为78个计算结果:78×10××10 个活菌/ml2 比浊计数法 是比照细菌悬液与标准管的浊度,求出大致的菌数原理:菌液中含数多少与其浑浊度成正比方法:标准比浊法和麦氏比浊管法优点:快速简便应用:常用于菌苗与其他生物制剂的生产、细菌毒力的测定和攻毒量确实定等标准比浊法比浊管 由国家生物制品检定部门提供,每套包括一支细菌比浊标准管、数支对照空管和一X比浊用的图片比浊方法 将空管拭刷干净,参加待测菌液1ml。
将标准管与待测管并列紧贴在图片前,使两管受光均匀,然后透过两管管壁比照观察,目测图片的清晰度,并将两管左右换位,反复比照 例如:测定大肠杆菌的菌数,假如1ml菌液参加4ml的生理盐水后,与标准管的浊度一样,即表示该菌液经5倍稀释后相当于标准管大肠杆菌标准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