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90774.doc
7页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文学概论一、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真正的开端,古罗马文学主要起到桥梁作用二、“荷马时代”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三、古风时代,古希腊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 著名诗人赫西俄德创作了叙事长诗《工作与时日》和《神谱》四、古典时代,古希腊文学上最突出的是古典悲剧和喜剧以及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文艺理论 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是西方美学史上现实主义传统的开端,对后世有极为深远的影响五、古罗马文学是在古希腊文学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出自己的特色的 早期罗马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普劳图斯和泰伦提乌斯; 中期罗马文学的三位重要诗人是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第二节 古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一、古希腊神话1古希腊神话影响至深,成为希腊文学及后世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2希腊人的命运观:一方面,不可改变的命运,对人具有绝对的控制性;另一方面,人可以在命定的范围内发挥才干,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事在天,谋事在人)3 神话是生产力低下的反映,以想象来解释和支配自然,前奥林匹斯神话系统反应母权制,奥林匹斯神话系统反映父权制4神话的特点:(1) 想象力极强:古代人原始思维的结晶 (2)故事性强,丰富,系统 (3)表现力强,形象,生动,内涵深长,具有一定的哲理性5 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6希腊神话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神人通行同性论” 希腊神话是把人放在中心地位的神话,凸显的是人的精神二、荷马史诗1内容意义: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说的总汇,历来被视为人类远古时期的百科全书,以神话方式表现了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1) 再现了古希腊的社会形态和生活风貌2) 展现了当时的民族意识和道德观念战争观念:没有战争的道义和是非感 没有人怀疑掠夺的正当性英雄主义:力量的象征、勇敢是首要的要素个体本位观念2(1) 史诗的第一部《伊利昂记》是对特洛伊战争这场战争进行直接描述的,但涉及的却不是战争的整个过程,而是集中笔墨写了10年里最后的一年中51天的战事2)史诗的第二部 《奥德修记》即是写特洛伊战阵结束后,木马计的设计者奥德修斯回家的艰辛历程,时间的跨度同样也是10年,但诗人只写了最后40天的故事,其余有关奥德修斯的经历都是通过倒叙的手法叙述出来的3)《伊利昂记》写战事,重在表现英雄的勇武;《奥德修记》写海上的冒险经历,重在展示英雄的智慧 《伊利昂记》中出现了众多的人物,但占据中心位置的无疑是阿基琉斯; 重视个人荣誉是那个时代的普遍观念3艺术价值(特点)(1)结构精巧、布局完整:两部史诗都采取了戏剧式的集中,浓缩手法,将10年的故事集中在一个中心人物,一个事件和一个时段中(2)语言质朴,比喻新颖、描写手法多样。
后世价值:开创了西方文学的叙事传统3)荷马史诗是长篇巨作,但结构巧妙,剪裁富于匠心第三节 古希腊戏剧一、 古代希腊的戏剧分为悲剧和喜剧两种,它们希腊文原文分别是“山羊之歌”和“狂欢之歌”,二者皆源于古老的民间酒神祭奠 具体说来,悲剧的前身是“酒神颂歌”,而喜剧的前身则是祭神的歌舞和滑稽戏1 公元前5世纪是希腊悲剧的鼎盛时期,最杰出的剧作家有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到欧里庇得斯的笔下,古希腊悲剧终于完成了由埃斯库罗斯写神、英雄到索福克勒斯写理想的人,再到欧里庇得斯写现实的人的过程2索福克勒斯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剧作家,他被人们称为“戏剧中的荷马”他的作品《俄狄浦斯》 涉及了“弑父娶母” 斯芬克斯指难解之谜 这部悲剧表现了人的自由意志与残酷命运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展示出不屈服命运的真正的英雄主义精神索福克勒斯 《俄狄浦斯王》——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典范 “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弗洛伊德)思想性:自由意志,积极抗争,敢于承担艺术性:注重和擅长结构艺术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工具)知识理性——求真 (价值)道德理性——求善中世纪文学的特点:重视人的精神世界,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这是中世纪基督教文学及文化价值观念的主要特征原欲与理性或者说肉与灵:是人的双重性存在,“二希文化”蕴含着人性中既统一又对立的两个侧面,两种文化之间既矛盾冲突又互补相融。
一 宗教文化与文学教会文学:在中世纪文学史上占统治地位,主要指教士、修士写出的文学作品,大多取材于圣经、宣传宗教教义,鼓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体裁有故事、传记、祷告文、赞美诗、叙事诗、宗教戏剧二 世俗文学 (一)早期史诗1总体上的内容:描写的是部落英雄为氏族部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以及同自然力量所进行的斗阵,表现出浓郁的群体意识和英雄精神各部诗歌的具体内容看教材)2作品: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是流传迄今欧洲最早而又最为完整的一部史诗) ; 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 ; 冰岛人的《埃达》和“萨迦”(意为“话语”) ;芬兰人的《卡列瓦拉》(又名《英雄国》)(二)中期史诗1 总体内容:主人公大多都是封建国家的英雄,表现忠君、爱国观念和为统一祖国、为民族建功立业的封建时代的英雄主义精神2 (重点)作品:主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和古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骑士文学:背景、时间、代表作家?、作品(背景:在中世纪出现了骑士制度,由于骑士出于封建主阶层的下层,与人民文学接触较多,又由于十字军东征中接触到了东方文化,加之虽效忠宗教又不奉行禁欲主义,古出现了中世纪特有的文学现象——骑士文学。
一) 从内容来看,主要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典雅爱情,表现的是其实精神而不是宗教的精神 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传奇即是叙事)二、骑士精神:忠君、护教、行侠◆市民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充满乐观精神,主要内容是揭露、抨击封建主和僧侣的残暴、贪婪、愚蠢,赞美了市民的勇敢、机智、聪敏和乐观,主要作品有法国的《列那狐传奇》第二节 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一、全部内容表现的是作家通过寓言和象征的手法,展示了具体的人类精神向至高的精神的追求、演进和复归的过程二、主题思想:《神曲》就是通过“但丁”在梦幻中游历幽明三界的故事,象征性地展示了“人类的精神”经过迷茫和错误,在“理性”和“信仰”的引导下,跨越苦难与考验走向“光明”和“最高精神”的过程三、《神曲》的象征意义及其内容的矛盾性(二重性)1作品中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象征理性,“贝阿特丽采”象征神学信仰2但丁既表现了中世纪的落后意识,给中古文化以集大成式的艺术总结,同时又在作品中第一个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1)反教会,不反宗教 (2)追求来世,肯定现世3)反封建,不反王权 (4)尊神学亦尊理性文化四、《神曲》在艺术上的成就及其矛盾性(二重性)1 幻游文学形式。
2《神曲》具有宏大、严谨、端正的结构◆全诗分为“地狱”(九层);“炼狱”(九级);“天堂”(九重)三部分,每部分个33篇,加上《地狱篇》钱的序言,共100篇3在语言上,也可以看出但丁处在矛盾中他是第一个不用官方语言拉丁语写作,而用当时的民间俗语意大利民族语言写作的诗人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一 文艺复兴1 概念:西欧14至16世纪出现的一场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而进行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2 原因:地理大发现,经济科技的发展,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发现3 本质:并不能充分准确地表现这样一个运动,资产阶级并不是要恢复古代文化而是借助与中世纪神学迥然不同的古代文化所进行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4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核心是与宗教神学对比意义上的“人”(人,指人本主义)5人文主义的内涵包括:肯定个人的情感、欲望的合理性,反对禁欲主义二 人文主义: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所创立的思想体系也就是后世的人道主义,这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思想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 以人权反对神权(反教会、不反宗教)2 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3 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4以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反封建,不反王权)三 文艺复兴文学发展的历程(一)意大利人弗兰西斯科·彼特拉克被称作“人文主义之父”。
二)意大利伟大作家乔万尼·薄伽丘的《十日谈》1艺术性:西方短篇小说的开端2结构:框形编织法四 流浪汉小说: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取材现实,内容多表现无业游民为生计而偷骗等消极社会的行为和情绪结构上,以主人公为线索串联其各地经历和见闻对后来的长篇小说发展,有一定影响第二节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堂吉诃德》1、 情节:戏拟骑士小说的写法,描写堂吉诃德及其侍从桑丘的三次“游侠”史2、性格的二重性 (矛盾而复杂,可笑、可爱、可悲) 精神动机层面——道德高尚、信仰执著、追求正义、勇于献身——可 敬 现实效果层面——脱离实际、耽于幻想、神智不清、事与愿违——可 笑3、形象意义:时代性——对骑士小说的有力讽刺普遍性——(1)负面:在某种意义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带着堂吉诃德气质,成为了脱离实际、主观主义的代名词,成为了一面不朽的人类自己的折射镜2) 正面:忠于理想、坚忍不拔、超越平庸、在任何时代都有一定的精神意义,这个人和人类在现实和理想。
物质与精神、动机与效果等双重存在中常要反省、选择和调整的一个难题4、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的代表作5、内容意义:小说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对骑士文学的嘲讽和攻击,而成为真实全面反映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封建社会状况(小说深刻地揭露了西班牙封建统治的残暴腐朽和社会黑暗,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表示了深刻的同情,此外,作品曲折巧妙地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著名作品 在欧洲小说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奠定了近代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础6、艺术特点:(1)是一部戏拟骑士小说而写成的现实主义巨著2)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十分成功3)小说的语言鲜明、生动幽默 ,富于情趣4)结构不太严谨,带有流浪汉小说的痕迹第三节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创作三个时期一、第一个创作时期(1590-1600)1历史剧:借古讽今,表达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主张国家统一的人文主义政治理想代表作是《亨利四世》2喜剧(共4部):歌颂爱情和友谊,表现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浪漫抒情风格《威尼斯商人》的三条线索:安东尼奥与犹太商人夏洛克(对立、主线)巴萨尼奥与鲍西亚(爱情、副线)杰西卡与罗兰佑(爱情、副线)夏洛克: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吝啬鬼形象二、 第二个创作时期(1601-1608)(共10部)基调——沉郁、愤激 表现人文主义的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
《奥赛罗》;爱情悲剧《李尔王》:家庭悲剧,揭示权力与人文主义者所向往的真诚,正义、理性之间的矛盾,说明当时社会风气的败坏和人伦关系的解体◆代表作:《哈姆雷特》1 剧情: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2 传达主题(1)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的社会面貌:人的觉醒——信仰动摇,理性丧失,私欲泛滥,社会混乱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2)表达了作者的时代忧郁和对人的命运前途的深切关注:一味强调个性解放,放纵欲望,将对社会、人的发展造成危害,呼唤理性,秩序和新的道德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