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澳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33127796
  • 上传时间:2018-02-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澳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摘要]通过对中澳双方的农产品贸易现状的统计分析,并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具体分析中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研究结果表明中澳农产品在主要出口市场上的竞争性不强,农产品双边贸易的互补性较强,但中国在双边贸易中的逆差状况很难逆转应进一步加强双边农业贸易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建立解决争端协调机制,充分发掘两国贸易的应有潜力[关键词]农产品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一、中澳两国间农产品贸易概况中国和澳大利亚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均占据一定地位,分别处在第五和第六位2009 年澳大利亚出口农产品 234.49 亿美元,其中对中国出口 26.78 亿美元,占出口额的 11.4%,是 1994 年的2.6 倍中国农产品对澳出口额不大,2008 年出口额为 5.92 亿美元,2009 年同比略微下滑,为 5.74 亿美元,主要为谷物、蔬菜、动物饲料等产品,两年间对澳出口农产品均占农产品总出口总额的 1.4%,可见澳大利亚不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

      从两国贸易总量看,中国处于绝对逆差地位2009 年中澳贸易逆差达 21 亿美元,为 1994 年的 3.56 倍一)中澳两国间农产品贸易的结构特征 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品种较集中,主要为 043 类(未加工玉米)、112 类(含酒精饮料)、211 类(未加工兽皮)、263 类(棉花)、268 类(羊毛、其他动物毛)、411 类(动物油、脂),这 6 类农产品占据了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农产品总额的近 80%(见表 1)自 2001 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澳大利亚对我国出口的羊毛、其他动物毛产品一直牢牢占据了澳对我国出口农产品总额的近一半,但贸易额存在下降趋势截至 2009 年贸易份额为 45.41%,贸易额近 11 亿美元,占澳对华出口产品的第一位,其他产品份额则均较小除了 2009 年外,未加工兽皮总体呈上升态势,贸易额不断上升未加工兽皮的份额由 2003 年的 9.2%上升至 2009 年的12.78%;含酒精饮料则从 2003 年的 0.32%上升至 2009 年的4.35%。

      棉花、未加工玉米则近年来波动幅度较大动物油、脂占据的份额相对稳定,近 7 年平均达到 5%左右41305.3312.78141.085.90132.575.54120.115.02103.954.35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数据库统计数据计算而得中国对澳大利亚出口的农产品品种比较分散,主要出口 054 类(蔬菜)、056 类(加工、罐装蔬菜)、058 类(水果蜜饯、精制水果)、059 类(水果汁、蔬菜汁)、062 类(糖果)等农产品,这 5 种农产品占出口农产品的份额较平均,但 5 种产品的总体份额占据了中国对澳出口农产品的近一半(见表 2)蔬菜、水果蜜饯、精制水果、糖果占据的出口的份额在不断的上升,其中蔬菜从 2003 年的 6.1%上升到 2009 年的 9.25%;水果蜜饯、精制水果从 2003 年的 4.41% 上升到 2009 年的 7.34%;糖果从 2003 年的 7.59%上升到 2009 年的 9.65%加工、罐装蔬菜近些年则比较稳定,保持了 9%的出口份额;可能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水果汁、蔬菜汁出口在 2009年下滑较大。

      二)中澳双方农产品贸易增长率情况自 2003 年以来,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农产品的贸易额变化幅度很大,如表 3 所示,2009 年主要农产品下降均在 10%以上,其中未加工玉米的下滑幅度最大,达到了 53.73%,仅有棉花的贸易额呈正增长率而在贸易额向上波动的年份中,未加工玉米在 2008年比 2007 年增长了 369.53%;棉花在 2004 年增长了 249.19%,增幅非常大总体上澳大利亚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保持着增长的态势,并且有继续扩大贸易规模的潜力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出口自 2003 年以来一直保持增长态势,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 2009 年农产品出口出现下滑,大部分农产品贸易额也随之减少,其中水果汁、蔬菜汁贸易额在2009 年较 2008 年下滑了 41.97%,而加工、罐装蔬菜、糖果的贸易额仍在继续增长,但增长率不高总的来看,双方之间的贸易额增长势头迅猛,但不稳定,而贸易发展潜力巨大,尚需彼此加强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掘双方的贸易潜力刘宏罗峦:中澳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二、中澳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实证分析 (一)分析指标的选择1.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iit)指数是衡量贸易伙伴之间贸易结构的重要指标。

      产业内贸易通常用格鲁贝尔-劳埃德(grubel and loyd,1975)指数来反映,该指数用比率的形式反映进出口是否平衡计算公式如下:iit=1-|xij-mij|xij+mij(1)(1)式中,iitij 表示国家 i 和国家 j 在某个产业(或产品)上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j 表示国 j 向国家 i 某个产品的出口;mij 表示国家 j 从国家 i 某个产品的进口该指数的取值范围是 0-1 之间,当该指数为 0 时,表明该类农产品的全部贸易均为产业间贸易;当该指数为 1 时,表明该类农产品的全部贸易都为产业内贸易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指数是把一个国家农产品出口放在世界总的商品贸易的框架下,来考察农业部门的出口潜力显性比较优势的概念是巴拉萨(balassa,1965)提出来的,它表示的是一国总出口中某类商品出口所占比例相对于世界贸易总额中该商品出口所占比例的大小国家 j 生产的 s 部门(或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方法是:rcasj=xsj/xjtxsw/xwt(2) (2)式中,xsj 和 xsw 分别是国家 j 生产的 s 产品和世界(w)的 s产品在一定时期 t 的出口量,xjt 和 xwt 分别表示国家 j 和世界(w)在时期 t 的总出口量。

      rca 的取值范围为(0,+∞)日本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rca≥2.5 表示产业出口竞争力极强;1.25≤rca≤2.5表示产业出口竞争力较强;0.8≤rca≤1.25 表示产业出口竞争力一般;rca≤0.8 表示产业出口竞争力较弱表 5 显示了中国与澳大利亚部分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化二)测算结果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该数据库按照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和协调编码制度(hs)两种商品分类的方法提供了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分产品和流向的贸易统计数据本文的农产品数据应用 wto 对农产品的定义,采用 sitc rev.3 分类中第 0、1、2、4 章中的所有商品减去第 2 章的第 27、28 类商品得出的结果如表 5、表 6因篇幅所限,仅列出了中澳双方主要农产品的指数数值三)结果分析与解释1.中国与澳大利亚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属于产业间贸易,近 7 年来产业内贸易指数均小于 0.5,但农产品总体产业内贸易指数有增大的趋势2003 年时,产业内贸易指数小于 0.5 的仅有 2 种农产品,占所有农产品的 4%,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产业内贸易 指数大于 0.5 的农产品种类逐渐增加,近几年来保持在 8 种左右,2009 年有 8 种农产品的 iit 指数大于 0.5,但也仅仅占了 16%。

      双方贸易额占前 5 的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几乎都小于 0.5,仅有056 类在 2004—2008 年间产业内贸易指数大于 0.5,到 2009 年又转为 0.17,这说明两国间贸易互补性较强比较优势贸易指数(rca)商品类别澳大利亚中国2.中国与澳大利亚显示性比较优势分析澳大利亚与中国之间存在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很少,其中澳方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仅有 5 种具有强势竞争力,但总体相对中国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而近 7 年来中国出口到澳大利亚的农产品中没有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64%的对澳出口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小于 0.01,不具备竞争优势从分类农产品角度看,澳大利亚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农产品有 043类、211 类、263 类、268 类、411 类,其中 043 类的指数在不断变小,表明澳方该产品的竞争优势在逐渐变弱;211 类和 411 类指数较稳定,澳方保持了该产品的竞争优势;268 类产品则是澳方竞争优势最大的产品,2003 年到 2009 年指数平均达到了 20,远远高于其他产品;而 263 类则很不稳定,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rca 指数非常小具体表现为出口贸易额小,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小,这同前文所述的情况基本相同。

      澳大利亚的农产品相对于中国农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具体表现为中澳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短期内这种状况不会改变3.资源禀赋的差异是中澳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的主要原因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且农业相对落后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不足 0.087 公顷,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 1/3而中国农村目前大约有 4 亿~5 亿劳动力,城市流动人口近 2 亿,劳动力资源的丰裕和劳动力的低成本相互关联,直接影响了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国出口到澳大利亚的蔬菜、加工及罐装蔬菜、水果蜜饯、精制水果、水果汁、蔬菜汁、糖果主要农产品都为未加工和初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附加值很低澳大利亚是一个以农牧业、采矿业为主的国家农业人口 80 万,人均农牧业用地大约为 27 公顷,人均耕地面积近 3 公顷澳大利亚人均耕地面积大使土地密集型的大宗农产品具有极强的优势,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则缺乏优势澳大利亚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农产品有未加工玉米、含酒精饮料、未加工兽皮、棉花、羊毛、其他动物毛、动物油、脂,5 类产品均属于未加工或初加工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三、结论及相关建议(一)中澳双边贸易互补性强,竞争性弱,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澳双方各自出口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中国在某些具 有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生产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水果、蔬菜等,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比较优势,加强沿海一些主要出口省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将精力主要集中在优势农产品上,扶持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争取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