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doc
10页一、名词解释 1.人体解剖姿势:人体标准的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手臂下垂、掌心向前、两足并立,脚尖向前 2.水平面:横断身体,与地面平行的切面,又称为横切面 3.额状面: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又称为冠状面 4.矢状面:沿身体前后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称为矢状面其中,通过正中线的矢状面称为正中面 5.近端和远端:近端指四肢的近躯干端四肢靠近与躯干相连接的部分为近端)远端:指四肢的远躯干端四肢远离与躯干相连接的部分为远端) 6.桡侧和腓侧:桡侧指前臂的外侧腓侧指小腿的外侧 7.胫侧和尺侧:胫侧指小腿的内侧尺侧指前臂的内侧 8. 神经纤维:以神经元长的轴突或树突为中轴,以及包裹在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所构成根据包裹的神经胶质细胞是否形成髓鞘可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9.突触:神经元与神经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通过它的传递作用实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 10.单轴关节:只能绕一个轴在一个平面上运动的关节分为滑车关节和车轴关节11. 双轴关节:能绕两个轴在两个平面上运动的关节包括椭圆关节和鞍状关节 12.多轴关节:能绕三个轴在三个平面上运动的关节。
包括球窝关节和平面关节 13.关节:全身各骨之间借结缔组织、软骨组织或骨组织相连,称为骨连结,又称为关节 14.定点和动点:肌肉工作时运动明显的一端称为动点,另一端称为定点肌肉的动点与定点可随肌肉的工作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15.近固定和远固定:肌肉收缩时,定点在近侧叫近固定,定点若在远侧端叫远固定 16.下固定、上固定和无固定:肌肉收缩时,定点在上端的称为上固定,若定点在下端称为下固定若肌肉收缩时,两端都不固定,则称为无固定 17.原动肌和对抗肌: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叫原动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叫对抗肌 18.固定肌:固定原动肌定点所附着的骨的肌肉叫固定肌 19.离心工作:肌肉的收缩力小于阻力,环节的运动方向与肌肉的拉力方向相反,肌肉被拉长,肌肉的这种工作称为离心工作 20.向心工作:肌肉的收缩力大于阻力,环节朝肌肉的拉力方向运动,肌纤维的长度缩短,肌肉的这种工作称为向心工作 21.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叫单关节肌,跨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的肌肉叫多关节肌 22. 肩袖: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均从肩关节上方、后方和前方跨过,并与肩关节囊紧贴,它们的腱共同形成“肌腱袖”即肩袖。
23.支持工作:位于关节运动轴一侧的肌肉呈持续性收缩,平衡阻力,使环节保持一定的姿势不动,如:马步站桩等动作 24.加固工作:关节周围的肌肉持续收缩,防止相邻环节由于外力作用而在关节处相互脱离如:提重物等动作 25. 固定工作:作用相反的两群肌肉共同收缩,使受力作用的环节固定不动如:举重物时,肩关节处的屈、伸两群肌肉共同收缩使整个上肢的环节保持不动二、简答题1.多关节肌的“被动不足”:多关节肌作为对抗肌工作时,在一个关节处被拉长后,在其他的关节处就再不能被充分拉长的现象,叫多关节肌的“被动不足”如:充分屈腕后,再屈指则会感到困难前臂的伸肌群作为对抗肌发生了“被动不足”的现象 多关节肌的“主动不足”:多关节肌作为原动肌工作时,其肌力充分作用于一个关节后,就不能再充分作用于其他关节,这种现象叫多关节的“主动不足”如:充分屈腕后,再屈指则会感到困难,前臂的屈肌群作为原动肌发生了“主动不足”的现象 3.垂直轴、额状轴和矢状轴:额状轴:横贯身体、垂直通过矢状面的轴,又称为冠状轴矢状轴:前、后贯穿身体、垂直通过额状面的轴垂直轴:纵贯身体,垂直通过水平面的轴 4.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按结构可分为骨密质、骨松质两种类型。
骨密质厚、致密,坚硬、抗压、抗扭曲力强有外环骨板、内环骨板、哈佛氏系统(骨单位)和间骨板骨松质往往形成杆状或片状的骨小梁骨小梁的排列与其所受外力有关5.单关节和复关节:单关节是由两块骨组成的关节,即一个关节头和一个关节窝如:肩关节复关节:由两块以上的骨组成的关节,被包在同一关节囊内,其中每一块骨都能独立活动,这样的关节称为复关节如肘关节和膝关节 6.单动关节和联合关节:单动关节:只能单独进行活动的关节,如肩关节联合关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关节,在运动时需绕共同的运动轴活动如:桡、尺近侧和远侧关节在结构上是独立的,活动时必须共同运动,使前臂做旋前和旋后的运动 7.中和肌:限制或抵消原动肌发挥其它功能的肌肉叫中和肌有两种情况: (1)当原动肌有多种功能时,另外一些肌肉参加工作来抵消原动肌的一些功能,可使动作更加准确,如:为充分发挥斜方肌使肩胛骨后缩的作用,肩胛提肌和菱形肌可抵消斜方肌的上回旋的作用 (2)有时两块原动肌有一个共同的作用,但其第二种作用是相互对抗的,如:胸大肌与背阔肌 8.简答三角肌的位置、起止点和功能 位置: 位于肩关节前、外、后方,为一块倒三角形的肌肉 起点: 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
止点: 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功能: 近固定时,前部肌纤维收缩使上臂屈、水平屈和内旋;后部纤维收缩使上臂伸、水平伸和外旋;中部或整块肌肉收缩使上臂外展 9.简答胸大肌的位置、起止点和功能 位置:位于胸前皮下 起点:起于锁骨内侧半、胸骨和上6肋软骨前面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点: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上臂屈、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并可提肋助吸气10.简答背阔肌的位置、起止点和功能 位置:位于腰背部皮下,上部被斜方肌遮盖,为三角形扁肌,是人体中最大的扁阔肌 起点:起于下6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及下3肋骨外侧面 止点: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并协助吸气 11.简答肱二头肌的位置、起止点和功能 位置: 位于上臂前面浅层,为梭形肌,有长短二头 起点: 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点: 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使前臂在肘关节处屈,并使前臂在内旋的情况下,在桡尺关节处外旋远固定时,使肘关节屈 12.简答肱三头肌的位置、起止点和功能 位置:位于上臂后面有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三个头。
起点: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于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外上方,内侧头起于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内下方 止点:三个头合成一个肌腹,以其腱止于尺骨鹰嘴 功能:近固定时,使上臂和前臂伸远固定时,使肘关节伸13.简答髂腰肌的位置、起止点和功能 位置:位于腰椎两侧及髂窝内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 起点: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 止点:两肌相合,经髋关节前内侧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和外旋远固定时,单腿站立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和旋转;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和骨盆前倾 14.简答臀大肌的位置、起止点和功能 位置:位于骨盆后外侧,臀部皮下 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及骶、尾骨背面 止点:止于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和外旋上部肌纤维收缩使大腿外展;下部使大腿内收远固定时,一侧肌肉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 15.简答股四头肌的位置、起止点和功能 位置:位于大腿前面,是人体中最大的肌肉 起点:此肌有股直肌、股中肌、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四个头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中肌起自股骨体前面,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唇。
止点:四个头相合,成一条强有力的腱,由前面及两侧包绕髌骨,并在髌骨下方形成髌韧带,借此止于胫骨粗隆 功能:近固定时,使小腿伸,股直肌还能使大腿屈远固定时,可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16.简答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点和功能 位置:位于小腿的后部浅层,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合成腓肠肌有内、外侧两个头,呈梭形比目鱼肌一个头,形似比目鱼 起点:腓肠肌内、外侧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上髁,比目鱼肌起自胫骨和腓骨后上部 止点:止于跟骨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足跖屈、腓肠肌还能在膝关节处屈小腿远固定时,在膝关节处拉大腿向后,协助伸膝,有维持人体直立的功能 17. 简答斜方肌的位置、起止点和功能 位置:位于项部及背上部皮下,一侧为三角形扁肌,两侧合为斜方形 起点:起于枕外隆凸、项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止于锁骨外1/3、肩峰和肩胛冈 功能:肌纤维分为上、中、下三部近固定时,上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和后缩;中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下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和后缩远固定时,一侧肌纤维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并向对侧回旋;两侧上部同时收缩,使头后仰(伸);一侧整块肌肉收缩使脊柱向对侧回旋;两侧整块肌肉收缩使脊柱伸。
18. 简答竖脊肌的位置、起止点和功能 竖脊肌:包括髂肋肌、最长肌和棘肌三部分 位置:纵列于背部正中线(全部棘连线)两侧,充填于棘突和横突之间的槽沟内呈长索状,由棘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三部分构成后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起点:骶骨背面、髂嵴后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 止点:止于颈、胸椎的棘突与横突、颞骨乳突和肋角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头和脊柱伸,并协助呼气 19.简答腹直肌的位置、起止点和功能 位置: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前后被腹直肌鞘包裹,为扁长带状肌,肌纤维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隔腱划与腹直肌鞘前壁相连,防止腹直肌收缩时移位 起点:起于耻骨上缘 止点:止于第5-7肋软骨前面及胸骨剑突 功能:腹直肌有较大的生理横断面,因此有相当大的肌力此外,杠杆臂较长,是脊柱强有力的屈肌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降肋拉胸廓向下,协助呼气 20.上肢骨骼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包括哪些骨? 上肢骨可分为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两部分上肢带骨包括锁骨和肩胛骨,自由上肢骨包括上臂的肱骨、前臂的尺骨、桡骨和手的腕骨、掌骨及指骨21. 下肢骨骼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包括哪些骨?共有多少块? 下肢骨可分为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两部分。
下肢带骨为髋骨,共2块;自由下肢骨包括:2块大腿骨、2块髌骨、4块小腿骨、14块跗骨、10块跖骨、28块趾骨共62块 22.引体向上动作中“向上拉引阶段”上肢肩、肘、腕各关节作什么运动?原动肌有哪些?并指出原动肌的工作条件、工作性质 向上阶段(反同) 关节的运动 原动肌名称 肌肉工作条件 肌肉工作性质 肩关节伸 背阔肌、三角肌后部 远固定 克制工作 肘关节屈 肱二头肌、肱肌 远固定 克制工作 腕关节屈 前臂屈肌群 远固定 克制工作 23.试述立定跳远起跳时,下肢髋、膝、踝各关节做何种运动?说明其主要原动肌的名称、工作条件及性质 向上起跳阶段(反同) 关节的运动 原动肌名称 肌肉工作条件 肌肉工作性质 髋关节伸 臀大肌、股后肌群 远固定 克制工作 膝关节伸 股四头肌 远固定 克制工作 踝关节屈 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 远固定 克制工作 24.俯卧撑撑起阶段上肢肩、肘各关节、桡腕关节作什么运动?原动肌是哪些肌肉?并指出原动肌的工作条件、工作性质 撑起阶段(反同) 关节的运动 原动肌名称 肌肉工作条件 肌肉工作性质肩关节屈 胸大肌、三角肌前部 远固定 克制工作 肘关节伸 肱三头肌、肘肌 远固定 克制工作 腕关节屈 前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