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章 污染土壤修复.pdf
93页第八章 污染土壤修复1)工业污染源:工业“三废”物质排放2)农业污染源:化肥、农药、畜禽粪便3)生活污染源:城乡生活废水、农家肥等4)其它污染源(废弃物焚烧等)土壤污染类型与来源土壤污染的特点1、隐蔽性和滞后性2、累积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多氯联苯(PCBs)、多环芳烃(PAHs)、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PCDDs)和重金属等3、不可逆性/持久性:难降解性污染物4、环境迁移与扩散影响5、食物链污染主要修复方法 9物理修复 9化学修复 9生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 、动物修复 9农业措施修复增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控制水分、选择农作物种类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复第一节 物理化学修复 物理分离修复 蒸气浸提修复 电动力学修复 热力学修复物理分离修复物理分离修复的基本过程图物理分离修复概念和原理 粒径分离(筛分)干筛分、湿筛分、摩擦洗涤等 水力学分离淘选机、机械粒度分级机、水力旋风分离器 密度(重力)分离振动筛、螺旋富集器、摇床 脱水分离过滤、压滤、离心、沉淀 泡沫浮选分离 磁分离物理分离修复设备图物理分离修复特点和应用物理分离技术最适合用来处理小范内污染土壤,从土壤、沉积物、废渣中分离重金属、清洁土壤、恢复土壤正常功能。
大多数物理分离修复技术都有 设备简单、费用低廉、可持续高产出 等优点,但是在具体分离过程中,其技术的可行性,要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① 物理分离技术要求污染物具有较高的浓度并且存在于具有不同物理特征的相介质中;② 筛分干污染物时会产生粉尘;③ 固体基质中的细粒径部分和废液中的污染物需要进行再处理蒸气浸提修复概念和原理蒸气浸提修复原理图 ¾是在污染土壤内引入清洁空气产生驱动力,利用土壤固相、液相和气相之间的浓度梯度,在气压降低的情况下,将污染物转化为气态污染物排除土壤外的过程 z可去除不饱和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组分( VOCs),适用于处理高挥发性的污染物蒸气浸提修复特点和应用蒸气浸提技术的主要优点包括:①能够原位操作,比较简单,对周围的干扰能够限定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之内; ②非常有效地去除挥发性有机物;③在可接受的成本范围之内能够处理尽可能多的受污染的土壤; ④系统容易安装和转移; ⑤容易与其他技术组合使用浸提技术主要用于挥发性有机卤代物和非卤代物的修复,通常应用的污染物是那些 亨利系数大于 0.01或 蒸气压大于 66.7Pa的挥发性有机物,有时也应用于去除环境中的油类、重金属及其有机物、多环芳烃等污染物。
在美国,蒸气浸提几乎已经成为修复受加油站污染的地下水和土壤的 “标准 ’’技术限制土壤蒸气浸提技术应用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下层土壤的异质性、土壤的渗透性、地下水位、排出气体需要进行进一步处理等电动力学修复概念和原理在插入土壤中的两个电极上通入低压直流电,在电化学和电动力学复合作用下,土壤中的带电颗粒在电场内定向移动,土壤污染物在电极附近富集或者被收集回收的过程污染物去除主要涉及电渗析、电迁移、电泳和酸性迁移 4种电动力学过程电动力学修复电动力学修复原理图 ¾电渗析 是指由外加电场引起的土壤孔隙水运动 z 大多数土壤颗粒表面通常带负电荷土壤双电层中可移动阳离子比阴离子多,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过量阳离子对孔隙水产生的拖动力比阴离子强,因而会拖着孔隙水向阴极运动; z 电渗析作用产生的水流比较均匀,流动方向容易控制 ¾电迁移 是指土壤和地下水中带电离子和离子性复合物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的运动• 电迁移是利用电动力学方法向地下污染区输送离子型营养物和电子受体的主要机理;• 一般将阳离子型物质 (如 NH4+、 K-)和阴离子型物质(如 NO3-、 SO4-)分别在阳极区和阴极区加入,通过电迁移方式可以将其均匀地输送到地下污染区或生物活性区。